带你搞懂什么是新股的回拨机制

带你搞懂什么是新股的回拨机制

00:00
04:53

大家好,我是小诸葛


上两期我们讲到了如何看招股说明书,主要是列举了一些框架帮助大家快速提取信息。

 

我们在看公司的招股书的时候,是不是发现了首页会把招股股份成两个部分:公开发售部分和国际配售部分。

 

这两个名词之间到底有什么关系呢?它们的数量或者比例,是不是在申购的时候就已经决定了呢?

 

今天小诸葛就带大家了解一下港股打新中比较有意思的机制:回拨机制。

 

对于一只新股而言,公开发售股份数量和国际配售股份数量组成了总发行股份数量。

 

公开发售基本上都是小散在参与。国际配售就是针对机构和特定的投资者而言的。一般要求是800万港币的门槛。

 

一家公司在香港发行新股,针对散户的公开发行部分占总发行量的10%,针对机构的国际发售占发行量的90%,但这个数据并不是一成不变的。在两种情况下会改变:

 

一是公司发行全部面向散户,这种一般是融资额1亿港元的小盘股(100%)。

 

二是大型蓝筹股,公开发售比例一般会低于10%,以小米为例,小米的公开发售部分仅占总发行量的5%。

 

公开发售部分又分为甲组和乙组,甲组就是小散,最少可申购1手新股,乙组是指申购一只新股超过500万港元的投资者,甲组乙组的发售数量各占公开发售部分的50%。

 

如果某只股票超火热,申购的散户超级无敌多,但公开发售的比例只有10%,“僧多粥少”怎么办?

 

这里就需要引入一个概念:回拨机制。

 

回拨机制的意思就是当认购倍数达到一定数量的时候,公司可以选择将国际配售部分的股份(90%的股份数量)拿出来一部分放在公开发行这部分来。

 

举个例子,比如说现在小诸葛公司计划发行2亿股,刚开始的时候公开发售股份为2000万股,国际配售股份为1.8亿股。如果认购倍数达到了15-50倍,我们就需要启动回拨机制,把1.8亿股中的4000万股放到公开发售的2000万股中。这样,公开发行就变成了6000万股了,国际配售股剩余1.4亿股。

 

一般情况下,会有四种回拨情形:


· 在申购倍数在1-15倍时,不会启动回拨机制,也就是公开发行量为发行总量的10%。但是公司也可以选择回拨20%的股份数。这个时候是需要按照发行区间的最低价来发行的,往往算是恶意回拨。

 

· 如果认购倍数在15-50倍,那么10%的公开发行占比就会提高到30%。以刚刚举例发行2亿股的小诸葛公司为例,就是6000万股。

 

· 如果认购倍数达到50-100倍,那么股数就需要达到8000万股,占总发行量的40%。

 

· 如果认购倍数直接超过了100倍,那么公开发行量就会达到最高的1亿股,占总发行量的50%。这是最高限制了。

 

小诸葛统计了一些2020年已经上市的新股回拨比例发现,回拨机制会提高中签率。比如说10%的回拨比例中签率是5%,那么50%的回拨比例中签率就会达到5%去乘以5=25%。其实,回拨率的提高也说明了公司的人气非常火爆。

 

回拨机制对于绝大部分的公司而言都适用,但是对于一些股本非常大的公司而言,却不适用,需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比如说小米集团、中国铁塔等招股数量比较大的公司,他们就算认购倍数达到了100倍以上,最后的回拨比例也只有10-25%不等。

 

以上就是打新过程中非常重要的回拨机制,搞懂了回拨机制原理,相信大家以后打新时遇到公开发售的股份突然变多的情况,也就不会觉得奇怪了。

 

好啦,今天的内容就到这里了,咱们下期再见。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发表第一个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