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是“手机爸爸”吗

你是“手机爸爸”吗

00:00
08:31
你是“手机爸爸”吗
父母怪孩子沉迷于手机、电视,同时,又切断了和孩子之间的情感交流,间接 地把孩子推给了手机和电视。

有位网友留言说,儿子六岁多了,给他买了一堆儿童图书,可他就是不看,非要看电视、玩手机。
每天从幼儿园回到家,第一件事就是看电视,动画片一个接一个不停地看。要是关了电视,他就会不停地哭闹。要么就谈条件,不看电视就要玩手机。
怎么办?怎么样才能够让孩子少看电视、多看书?

01
读书和写作分不开,我们先来看看一位小朋友写的作文。这位小朋友在作文里面写道:
爸爸,我一直想对你说,陪我玩一会儿。但你只会玩手机,玩完 手机就看电视。我真的非常生气,你已经不是我爸了,你快要成手机 的爸爸了。
虽然言语稚嫩,却直击人心。有同校孩子的家长接受采访时说, 看完这篇作文,自己的心仿佛被重锤敲击了一番,震惊无比。 提起文章中的内容,这位家长的儿子也深有感触,甚至掉下了眼 泪。他说,看着近乎依赖地玩着手机的妈妈,他只有委屈和无奈。在 他的房间里,摆放着大量的玩具,还有一台妈妈给他买的电脑。但 是,对于他来说,游戏和电脑都代替不了爸爸妈妈的陪伴。
很多家长朋友看完这篇作文之后也都纷纷转发,希望能够引起更 多家长的反思。
反思什么?反思我们是不是变成了“手机爸爸”和“作业妈妈”?

02
妈妈是“作业妈妈”,爸爸是“手机爸爸”,对于孩子来说,没有 情感的陪伴,他只好跟电视、手机来交流了那位小朋友的作文之所 以能够引起大家的关注,是因为很多人都有过切身体会。
一位网友分享说,每次她和爸爸聊天的时候,爸爸的眼睛都盯着 电视,还说“正听着呢”。要么就是说话的时候总是看着手机,还理直 气壮地说,眼睛看不影响耳朵听。
有位妈妈说,当孩子对她说:“妈妈,陪我玩会儿吧。”自己却总 是拿着玩具搪塞孩子:“宝贝乖,自己玩会儿吧,妈妈有事!”而所谓 的事,无非就是刷刷微信,看看朋友圈! 然而,当家长看到孩子拿起自己的手机玩的时候,又会呵斥孩 子。如果孩子不情愿,父母还会长篇大论,以保护视力等各种理由来 教育孩子。看看这篇小朋友的作文,再进行反思:孩子玩手机到底是 受到了谁的影响?

我们怪孩子沉迷于手机、电视,同时,又切断了和孩子之间的情 感交流与陪伴,间接地把孩子推给了手机和电视。
似乎我们成年人之间,也经常遇到这样的情况。比如微博上曾有个热点话题:和一直玩手机的朋友吃饭,是一种什么样的体验?你的感受会如何?
再换位想象下,如果在孩子和父母的互动中,爸爸妈妈一直看着手机,孩子又会是什么样的感受?
我们的连接就是这样被阻断的,情感缺少流动,关系不够优质。难怪说,世界上最遥远的距离,是我在你身边,你却在玩手机。

03
文章开头提问的网友只是说买了一堆书回来孩子却不看,并没有提到她陪伴孩子的细节。

现在很多父母想要培养孩子良好的阅读习 惯,但是,如果我们自己都不能做到基本的陪伴,又如何能滋养孩子 的兴趣爱好呢?
这样只会像上面那位网友的分享所说,孩子看电视、玩手机,很可能就是受父母影响的。
记得董卿说过,想让自己的孩子成为什么样,得先把自己变成什么样。
如果你想让孩子对某方面产生兴趣爱好的话,最好用最简单的办 法,就是激发孩子对这件事的热情。
而最能引起孩子热情的重要因素 之一,就是父母本身也对这件事情很感兴趣。
比如热爱体育运动的父母,他们的孩子也很容易对运动产生兴 趣,只要父母不逼着孩子去锻炼的话,那么父母对体育运动的热情, 就很容易吸引和感染到孩子。


有父母的陪伴和情感的滋养,
孩子的依恋需求自然会得到满足,
孩子的兴趣爱好也会得到发展。
因为有连接,孩子便能在这些活动中体验到快乐,也会继续追寻着这些快乐。
他会自主地去阅读,去发展他的兴趣爱好,去探索更多的快乐。
这些,都是可以尝试做到的;这些,都是不会花费我们太多时间的。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发表第一个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