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美国上市的瑞幸咖啡,最近爆出大丑闻:公司虚构了22亿主营业务收入,消息传出,股价暴跌80%以上。
瑞幸咖啡注册在海外,实际控制人是外国籍,公司在美国上市,但主要业务在中国大陆。凭借着“互联网+”的模式,它迅速崛起,以难以想象的速度扩张,短期内门店数量就超过了星巴克,俨然成为国内最大的咖啡零售企业,并且快速在美国上市,市值曾经高达近百亿美元。瑞幸的发展模式,一度受到了广泛的追捧,连星巴克的大股东也认购了它的股权。
但是,瑞幸咖啡最主要的“竞争力”在于低价销售,这样做能否取得盈利?市场一直有怀疑。而瑞幸也知道这方面现在拿不出什么有说服力的数据,为了让更多的人相信它是有前途的,于是据说是其高管伙同员工夸大销售,同时也夸大支出的操作,这样虽然企业还是亏损的,但只要业务量在,流量也在,这就能够做文章了。
然而,这种夸大数据的操作,在浑水公司经过了充分细致的调查后,谎言被戳穿。虽然还有国内一些券商为之辩护,但在提供审计的会计师拒绝在年报签字后,公司只能自己承认了造假。等待它的,应该是巨额的民事索赔,还可能涉及刑事调查。
瑞幸的造假不是虚构利润,而是伪造营业规模,这是一种全新的套路。现在,科创板也是允许亏损企业上市的,同时对主营收入则有一定的要求(生物医药类的企业除外)。从瑞幸事件来看,主营业务造假,已经成为财务信息失真的一个重要方面,而且相对于营业利润,其核实相对还比较难,这就启发人们,在分析研究科创板公司的时候,对于主营业务收入及相应的支出,要多花功夫。进一步说,科创板在核准公司挂牌上市时,也要对主营收入有更多的调查,一定要强调可靠的现场核查,特别是互联网色彩比较重的企业,这方面收入的确认不是太容易看清楚的。
瑞幸造假规模很大,但很快就被揭穿,而它留给市场的教训,则是非常深刻的。新生的科创板,从中也是能够悟出不少东西。
还没有评论,快来发表第一个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