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赏石】瘦、漏、透、皱,古人为何钟爱怪石头?

【赏石】瘦、漏、透、皱,古人为何钟爱怪石头?

00:00
13:35

音频文稿 


你好,我是张国立,欢迎你来听我讲古代人的生活。


《水浒传》大家都读过,里面有位好汉叫杨志,他作为殿帅府制使,负责押送花石纲。但是,运送花石纲的船却在黄河中翻了,花石纲没送到,这可是大罪,于是杨志就畏罪潜逃了。


这虽然是小说,但是有真实历史作为背景。北宋末年的宋徽宗,非常喜欢石头。他在位期间,大兴土木,修建了一所规模庞大的皇家园林,名字叫艮岳。艮岳最大的特点,就是里面收藏了很多珍贵的石头。上有所好,下必甚之,皇帝这么喜欢石头,下面的奸臣当然要讨好他,其中便有六贼之一的朱勔。朱勔曾经献给宋徽宗一块巨石,徽宗非常喜欢,竟然封这块石头为盘固侯。朱勔受到鼓舞,在苏州设置了应奉局,专门为皇帝搜刮石头。朱勔的爪牙在搜集石头的时候,肆无忌惮,经常闯入老百姓的家中,看中了哪块石头,就贴上封条,说这是皇帝御物,为了运走这些石头,还经常拆毁百姓的房屋,有时候在悬崖峭壁上发现了奇石,就逼迫老百姓冒着生命危险去采集。搜刮来的石头,放到船上,编成一个船队,沿着水路运到东京开封,这就是所谓的“花石纲”。


让宋徽宗如此着迷的这些石头,大多是太湖石,太湖石在古代,那可是人见人爱。它号称是中国四大名石之一。为什么它这么招人喜欢呢?我得先提一个人,这个人叫米芾,北宋四大书法家“苏黄米蔡”之一,他不但书法写得好,画画得好,还是古代有名的赏石大家。他爱石成癖,甚至拜石头为自己的兄长。对石头的痴迷,让他获得了“米癫”的称号,癫就是癫狂、疯癫的癫。品赏石头久了,米芾琢磨出了一套赏石的标准,概括起来是四个字:瘦、皱、漏、透。俗称“四字相石法”。瘦指石头的形状小巧玲珑,瘦骨嶙峋;皱,是说石头的纹理褶皱,石头表面脉络纵横,富有变化;漏指石头应该有洞穴、空眼,四面玲珑。透则是说石头的内部结构,彼此能联通,或者说石头上有眼儿,可以透光。


因为米芾在艺术史和石头品赏方面巨大的影响力,他这“四字相石法”一推出,就受到推崇,成了历代评价石头的黄金准则,米芾也因此被称作石圣,可见他在赏石界的地位。太湖石就非常符合瘦、皱、漏、透的欣赏标准,因此成为石头中的极品,受到宋徽宗的喜爱。可惜啊,艮岳中这些名贵的太湖石,在金人攻破宋朝首都开封的时候,很多被毁坏,剩下的被金兵带到了金国首都燕京,痴迷石头的宋徽宗,最终也当了亡国之君。


我刚才提到的是北宋人对石头的喜爱,其实,赏石作为一项文雅的活动,很早就在中国出现了。《史记·五帝本纪》记载,传说中的舜,把一块天然的墨玉制成了玄圭,送给了大禹,而大禹自己规定的贡品中,也有“怪石”一项。西周时期的周公,曾经把一块玉质的石头,在架子上竖起来,摆在神台上。这些都很早了,是先秦时期赏石的记录。《史记·留侯世家》还记载了西汉开国功臣张良赏石的事迹,张良把一块天然的黄石,供奉在家中。


此后,经过魏晋南北朝,一直到唐代,赏石文化逐渐发达。唐代的白居易还专门写过一篇《太湖石记》,详细论述太湖石的观赏特点、欣赏价值和分类标准。宋代的赏石文化达到一个小高峰,除了米芾,还出现了赏石巨著《云林石谱》,这个石谱,是石头的谱系,不是做饭的菜谱啊。赏石呢,其实是我们现代人的叫法,在历代,古人一般把它叫做“苑石”“怪石”“贡石”“仙石”“砚石”“盆石”,等等,在漫长的发展过程中,赏石主要有两大类。室外的,放在园林当中供人欣赏,宋徽宗的艮岳里放的石头,就是这样,现在你去一些园林,比如苏州的拙政园、狮子林啊什么的,也能看到不少。另一大类是室内的,有些放在屋子里作为装饰,还有些放在书桌、案头,当个摆件,怡情养性,是很多文人雅士的心头之好。


那么,具体到一块石头,古人是怎么去品鉴它的呢?主要是四个方面:形、质、纹、色。形就是石头的形状;质是石头的质地,有些石头,因为质地优良,比如“美石如玉”,就会受到人们的喜爱;纹,指的是石头的纹理。纹理很重要,比如魏明帝在重修芳林园的时候,就采集了很多带有美丽纹理的石头。色,指的是石头的颜色,像前面我提到的,张良那块天然的黄石,就是珍品。


如果石头的形、质、纹、色,能符合米芾的“瘦、皱、漏、透”的标准,那就不得了了。听到这儿,你应该发现了,按照我们现在的标准,什么比例、节奏、对称、黄金分割,等等这些来看,古代的石头又瘦又皱的,一点不好看,有的甚至可以用“丑”来形容。


唉,你说对了,古人赏石,还真是以丑为美。苏轼就是其中的代表。他喜欢那种奇形怪状,极具丑态的石头,还画过一幅《怪石枯木图》,直观地表现了自己的这种想法。苏轼喜欢丑石,可能是因为丑石虽然样貌丑陋,但是纹理却是历经沧桑的,和苏轼历经风风雨雨的人生经历比较相似,寄托了他自己的情感。那对于别人来说又是为什么呢?可能他们看到的不只是一块石头,还有石头内含的精神。人们常说精诚所至, 金石为开 ”“义心若石屹[yì]不转, 死节名流确不移”,这说的是石头的气节;此外,“以丑为美”的赏石观念,暗含着文人士大夫一整套的宗教、哲学和艺术观念。比如四字相石法里说的“透”,就和道家的有无相生的思想有关;“漏”则体现了道家“大象无形”“大成若缺”的观念。就像我们前面讲过的下棋、绘画一样,当石头一旦成为士大夫的爱好,那它绝不仅仅是一块实实在在的石头,背后一定蕴藏着文人的趣味和思想。


在长期的赏石过程中,四大名石逐渐形成了。排在首位的是产于安徽省灵璧县的灵璧石,号称“天下第一石”,宋代诗人方岩称赞说:灵璧一石天下奇,声如青铜色如玉。夸的正是它最独特的地方:即石头的声音清脆悦耳,是古代重要乐器磬,首选的制作材料。第二大名石,就是我前面提到的太湖石,产于江苏省太湖的禹期山、鼋山、洞庭山等处。太湖石,形态突兀挺拔、玲珑多姿。最能体现瘦、漏、透、皱的特点,特别适合布置园林庭院, 是堆垒假山的首选石种。第三大名石是英德石,也叫英石, 出产于广东省英德县英德山一带。它的颜色多变,声音清润。要知道,声音也是评价石头高低的重要标准。英石还有丑的特点,以极丑为美,从英石上更能看到石头自然、怪异、古拙的一面,苏轼就特别喜欢英石。最后一种是昆山石,也叫昆石,产于江苏省昆山城外的玉峰山。欣赏昆山石,主要是看它的表面,褶皱纹理特别丰富细腻,能形成多种形状,比如鸡骨“胡桃”“雪花”“海蜇”“荷叶,等等。昆石呢,因为产量小,所以异常名贵。现在江苏昆山市的亭林公园,有两座一人高的昆石立峰:“春云出岫秋水横波,是明代留下来的,非常珍贵,你要是感兴趣,有机会可以去看看。


好了,关于古代赏石这些事儿,我就和你聊到这里,谢谢你的收听,我们下次再会。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 2140元宇宙

    最近捡到一块儿怪石,有朋友说像天山 像雪原 像流云,还有朋友说像牛头,像黑旋风,像一颗心,总之是一块充满想象空间的怪异之石。

    金刚葫芦娃儿_ 回复 @2140元宇宙: 看看夜晚变身不

  • 子空_0210

    果粒叔早上好 高考倒数95天,每天听您的作品成为我百忙之中的消遣享受,有收获!

  • 白日梦舟来

    感谢张国立叔叔,在疫情期间还给我们带来了很多新的故事,我有许多话想对您说,总之我永远会支持您,谢谢您!

  • 完美_y0

    感谢张老师讲咱们自己的文化,大师在宣传普及中华文化是现代人特别需要的。老师讲的特别好

  • 听友208583791

    太棒了👏🏻在这里学到了很多知识!

    翻身_12 回复 @听友208583791:

  • 果粒橙一枚

    张老师喜欢屋里有块石头的感觉(我也喜欢)

  • ihins

    如果文稿中能放一些对应的图片就好了

  • 喵夭幺

    国立老师讲得很棒

  • 一人份的听_说

    现在的赏石玩家还是有供奉米芾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