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频文稿
你好,我是张国立,欢迎你来听我讲古代人的生活。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杜牧这首写清明节的诗,可谓家喻户晓。也确实写得好,写出了这个时节的天气特点,那就是雨下得比较多;更写出了此时人们的心情:欲断魂,很难过。为什么难过呢?这就不用我多说了,大家都知道,清明节要祭祖、上坟、扫墓,祭拜亲人,心情自然有些沉重,不会像过别的节日那样充满欢乐。其实这种祭奠先人的节日,并不是中国的专属,别的国家也有,比如墨西哥,那和中国的文化差异可大了,他们也有亡灵节,来追念逝者。
前几年有个叫《寻梦环游记》的电影,里面的不少情节,讲的就是这个节日,也许你看过。可是中国的清明节,它的活动或者内涵,又不仅仅是扫墓祭祖,还包含很多内容,比如外出踏青、折柳、荡秋千,等等,这些欢乐的活动和怀念先人好像没什么关系,一个节日,怎么有这么多意义相反的内容呢?这就需要好好捋一捋了。
单说清明,它其实是二十四节气里的一个。传统的清明节大约始于周代,距今已有两千五百多年的历史了。《淮南子·天文训》 说:“春分后十五日,斗指乙,则清明风至。”按照《岁时百问》的说法:“万物生长此时,皆清洁而明净。故谓之清明。”清洁而明净,是春天的特点,十分美好。我们知道,节气,主要是用来指导农业生产的,农村至今还流传着不少有关清明的农事谚语,比如:清明前后一场雨, 胜似秀才中了举;清明播谷,小满栽秧;清明前,好种棉。清明后,好种豆;清明种瓜,车装船拉,等等。那么清明是如何从节气转变为节日的呢?这就不得不提另外两个古代节日:上巳与寒食。
上巳, 是指三月上旬的巳日。古人用干支纪日。十个天干,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互相轮转,上巳就是上旬的巳日。好比美国的感恩节,它在每年11月的第4个星期四,这样每年的实际日期是不固定的,因此到了魏晋时期,人们就把农历三月三日固定为上巳节。这个时节,冬去春来,万物复苏。人们来到水边洗涤身体,同时也搞一些祭祀活动,为祖先招魂。《论语》里面的曾点说:暮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写的就是春天和暖的季节,去河边沐浴。可能就和这上巳节的风俗有关。魏晋时期,上巳节祭祀、巫术的内容大大减少,增加了很多娱乐活动,比如年轻男女去水边游玩嬉戏,踏青赏乐。文人雅士在河边饮酒赋诗。王羲之《兰亭集序》里说的“流觞曲水”,就是上巳节最经典的活动。
到了唐代,三月三成了一个非常重要的节日。每年三月三, 皇帝要在曲江大宴群臣,开办曲水流觞的宴会,还要拿钱物赏赐文武百官。民间的三月三活动,也是五彩缤纷。首都长安,全城男女争相来到渭水边,举行祓禊仪式,举办宴会。杜甫的诗说:三月三日天气新,长安水边多丽人。写的就是当时的场景。
上巳之后紧接着的,就是寒食。寒食也叫百五日,因为它在冬至后一百零五天。顾名思义,寒食节的主要习俗就是禁止生火,只能吃冷食。按照民间流传的说法,寒食节是为了纪念春秋时期的介子推。据说春秋时期,晋国的公子重耳逃亡在外,饥寒交迫,要饿坏了,跟随他的介子推,就从自己的腿上割下一块肉让他充饥。后来,重耳返回晋国,做了国君,封赏所有跟随他流亡的随从,只有介子推拒绝接受封赏,他带着母亲隐居到了绵山,不肯出来。晋文公没办法,只好放火烧山。他心想,介子推是大孝子,一定会带着老母亲出来。没料到,介子推母子死都不肯出来,竟被活活烧死了。看着介子推的尸体,晋文公痛哭祭拜,随后安葬了遗体。后来,晋文公找到介子推用一片衣襟题写的血诗:“割肉奉君尽丹心,但愿主公常清明。柳下作鬼终不见,强似伴君作谏臣。倘若主公心有我,忆我之时常自省。臣在九泉心无愧,勤政清明复清明。”从此以后,晋文公常把血书放在公案上,作为自己执政 的座右铭。再后来,他勤政爱民,励精图治,终于成为了春秋时期的一位霸主。于是,为了纪念这位忠诚坚贞的义士,人们在这一天不生火,只吃冷食。扫墓追思也成了寒食节的一项传统。
不过故事只是故事,就像端午节,未必跟屈原有多大的关系,但是老百姓还是把他和端午节绑在了一起。根据一些专家的研究,寒食节不生火的习俗另有来源。人类在旧石器时代,就学会了使用火。在实际生活中,远古时期的人,并不是每天都生火,而是保藏好火种,让火一直不灭。那时候的人信奉万物有灵,也崇拜火,只要他们遭受了与火有关的灾难,就认为是火的精灵在作怪。由于火种长年不灭,时间长了也许就成精了。这种某个东西时间久了就成精的想法,你多看看聊斋就理解了。因此人们觉得,作祟的多半是这些旧火。于是,古人为了消除旧火的危害, 平常对火小心翼翼地供奉,遵守一大堆用火的禁忌。还会举行各种巫术、祭祀仪式。定期改火就是其中一种。改火就是熄灭旧的火,生新的火。新火还没来的时候,禁止生火,这就是寒食。到了隋唐时期,恢复了这种改火的古代礼仪,寒食于是变得很重要。
说到这里,咱们再仔细地理一理这三者之间的关系。寒食恰好是节气清明前的一两天,而上巳呢,又在清明之后不久,时间上挨着,再加上部分习俗相似,在唐朝以后,清明节就慢慢融合了上巳和寒食的习惯,成为一个大节日,在宋朝,清明寒食已经完全合二为一,基本的节日风俗也定型了。
唐代的时候,在清明节扫墓、踏青,已经是十分流行的习俗。这两项活动同时举行,导致唐高宗还下了一道命令,禁止人们在刚刚悲伤地扫完墓之后,就立刻欢乐地去郊游踏青。当时官方放假也是,寒食和清明节合在一块儿,放四天。
那么,古人清明节的风俗,有哪些呢?其实跟我们今天差不多。首先当然是扫墓了。扫墓的时候,人们要带着酒食果品、纸钱等来到墓地,将食物供奉在亲人的墓前,再把纸钱烧了,给坟墓翻盖新土,还要折几根嫩绿的新枝插在坟上,随后叩头行礼,最后吃掉酒食回家。宋代的高菊卿,有首《清明》写道:南北山头多墓田,清明祭扫各纷然。纸灰飞作白蝴蝶,泪血染成红杜鹃。诗中提到了纸灰,可见在宋代,人们扫墓已经开始烧纸钱了,这种习惯到现在,还有很多地方保留,宋朝之前,可能少点儿,那会儿的造纸技术没那么普及,纸也比较贵,不是一般人能用得起的。
清明节折柳枝、头上戴柳枝的习俗也很普遍,宋代宋伯仁的诗说:清明是处插垂杨,院宇深深绿翠藏。人们在踏青的时候,折几枝柳枝,感受春天的气息。还有荡秋千、蹴鞠、植树、放风筝,等等。尤其是放风筝,古人认为能放走晦气,带来健康,《红楼梦》里就有一大段详细的描写,感兴趣的朋友可以去读读,关于清明节放风筝,还有个传说。据说南北朝时期,北齐的文宣帝高洋是个残暴的帝王,他下令诛杀元氏家族的人,这个元家,就是鲜卑拓跋氏,开创了北魏王朝,后来北魏分成西魏和东魏,东魏就被高洋所在的高家给篡位了。高洋逼着元家的人把席子挂在身后当翅膀,从高达27丈的台上往下跳,还说这是给他们放生。结果可想而知,跳下去的人都摔死了。几年后,元氏家族的幸存者和后人,为了纪念家族的这一悲惨遭遇,在清明祭祖的时候,除了焚香烧纸,还要放风筝,以此悼念先人背负席子坠亡的历史。外人看见他们举行这样的仪式,不明所以,就问他们为什么要这么做。元家不敢直说,只好说是“放晦气”,于是就留下了放风筝是为了放晦气的说法,当然了,这又是一个传说,我姑妄言之,你姑妄听之。
好了,关于清明节,我就和你聊到这里,谢谢你的收听,我们下次再会。
清明雨纷纷,行人欲断魂。 酒家何处有,遥指杏花村。 小时候看过的被医过的诗,简洁版的确实完全可行,遥指的人是谁,还能多点遐想。
赶着来过年的宝 回复 @9suo: 欲断魂的人 不搭理他 只有天真无忧地牧童告诉了他方向
文稿里怎么没有柳永那一段呢?
清明节放风筝居然是放晦气!涨知识
东汉蔡伦造纸。
你困了就睡吧 回复 @剑南Talker: 改进造纸术
首赞
第一
喜欢听,国立老师主播不错啊
国立叔中午好
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 这里哪有巳?
草青豆豆 回复 @小尾巴儿Dennis: 同疑惑 哈哈哈。不过纪日应该跟纪年一样是天干地支一起记的吧……好像比纪年复杂多了
听了这个节目,真得对国立老师更加刮目相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