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唱念做打演莎剧

11.唱念做打演莎剧

00:00
17:13

你好,我是冯钢,欢迎收听我的课程《莎士比亚与<哈姆莱特>》第10讲。


上一讲里,我讲了莎剧的翻译情况,重点讲了朱生豪的翻译。莎士比亚的戏剧与中国古典戏曲有不少吻合之处,将莎剧搬上中国舞台是不少戏剧家的梦想。这一讲我们来看看莎士比亚是如何搬上中国舞台的。


已去世的著名剧作家和翻译家李健吾认为:“改编的灵魂要与莎翁共鸣”,同时还要百分之百的中国。这成为后来许多中国戏剧家把莎士比亚搬上中国舞台的追求。1944年,他发表的剧本《王德明》就是对《麦克白》的改编。你可能知道《麦克白》,莎士比亚四大悲剧之一,讲的是苏格兰大将麦克白野心膨胀,杀死国王邓肯,篡夺了王位。最后众叛亲离,兵败身亡。《王德明》的故事发生在中国古代,是真实的历史事实,剧中人也是真名实姓。王德明是五代时期后梁的赵王王熔的义子,他原名张文礼,勇猛奸诈,在走投无路的时候投靠了王镕,认做义父,改名换姓。王德明后来他发动兵变,占据了镇州,杀了王镕全家。


把莎剧搬到中国舞台上一般不外乎三种情况,一是直接上演原剧;二是话剧改编,改编中,可能加入部分中国元素;也可能借用莎剧的基本元素,然后完全自由发挥;三是改编成中国传统戏曲。在改编中,要么保留原来的故事情节和人物形象,包括地名和人名,要么完全中国化,背景和人物都是中国的。


中国莎剧演出最早是从校园开始的。这倒有点像文艺复兴时代的早期英国戏剧,当时几部最好的都是在学校里写成并上演的,学校对伊丽莎白时代剧作的发展,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1902年,上海的大学生用英语演出《威尼斯商人》,但算不上严格意义的演莎剧,只是为了练习英语。《威尼斯商人》好像很受中国大学生的欢迎。中国大学举办的莎士比亚戏剧节上,最受欢迎的就是《威尼斯商人》,其次才是《哈姆莱特》。


1907年话剧出现在中国。1913年,职业剧团第一次演出《威尼斯商人》,名叫《肉券》,证券的“券”,根据林纾的《吟边燕语》改编。30年代之前有20多个莎剧的改编,多半都说的是苏州方言。迄今为止,除话剧外,越剧也是改编莎剧最多的一个剧种。所有这些改编都源于《吟边燕语》,可见林纾对传播莎士比亚起到了多么重要的作用。不过大多数都改了剧名,像《李尔王》就有人改为《姐妹皇帝》,标题党也是由来已久啊。


当时的戏剧家还利用莎剧反应现实,这大概是莎士比亚没有想到的。1916年《麦克白》被改编成《窃国贼》,嘲讽袁世凯复辟帝制,袁世凯知道后非常愤怒,下令逮捕了主演顾无为。直到袁世凯死后,顾无为才获得了自由。

1930年5月,著名翻译家、戏剧家顾仲彝改编的《威尼斯商人》在上海搬上了舞台,这是莎剧在中国舞台上的第一次正式公演。1945年3月,顾仲彝又将《李尔王》和中国古典戏曲《王宝钏》结合在一起,创作了话剧《三千金》,“三千金”当然是指李尔王的三个女儿咯,用的也是地道的中国名字。


从1949年到1986年,中国的莎剧演出主要以话剧为主。但原作加改编的民族风一直存在。中国地方戏曲有三百多种,最令人感兴趣的是传统戏曲与莎剧的结合,要么直接将莎剧改编为中国戏曲,要么把戏曲元素融合到话剧形式的莎剧里,它们都有助于丰富和发展中国文化。


1986年,借助于改革开放的春风,第一届中国莎士比亚戏剧节拉开了大幕,这是莎剧在中国演出的第一个高潮时期,演了25台莎剧,前来参加的国际莎士比亚协会主席都很惊讶,说“莎士比亚的春天在中国”。戏曲与莎剧的结合在这次戏剧节上引起了人们的高度关注。


莎士比亚戏剧与中国戏曲的内在是相通的。莎剧是诗剧,中国戏曲被称为“剧诗”。除了很多台词本来就是诗歌外,还因为戏曲里的人物动作具有强烈的抒情性,加上帮腔或旁白,就更加鲜明。正如前面我所讲到的,莎剧一个非常重要的特点就是人物内心情感的刻画。中国戏曲恰好有助于更好地表现这一点。


刚才我提到《麦克白》,说他杀了国王邓肯,那他为什么要杀国王呢?黄昏的时候,他在荒原上遇到了三个女巫,女巫预言他要当国王,刺激了他的野心。回家后就告诉了夫人。麦克白夫人非常狠毒,立刻怂恿他去夺得王位。

1999年,川剧《马克白夫人》上演,一听这名字就知道是根据《麦克白》改编的。原作里的麦克白夫人说只要自己下定了决心,哪怕婴儿正在吃她的奶,她也会砸碎他的小脑袋。可是,就是这么残忍的一个人,后来也因为罪孽深重而内心分裂,得了梦游症。川剧《马克白夫人》是一个独角戏,直接就切人了马克白夫人的“梦游”。在表演中,演员将莎剧念白、行动与川剧的“唱”、“舞”结合起来,通过旦角的不同步法和脚尖技巧,加上甩水袖的不同程式,外化和放大了马克白夫人的心理,巧妙、直观而又充分地表达了她复杂的内心世界。


你可能知道中国画有写意和工笔之分,写意画寥寥几笔就可以表示宇宙万物。中国戏曲同样具有写意性,这也是它的鲜明特征,其形式美也体现在这里。明朝后期的戏曲学家王骥德就说过:“剧戏之道,出之贵实,而用之贵虚。”也就是说戏剧来源于实实在在的生活,但演戏的方式却是虚拟的。演员在台上用固定的动作代表一定的涵义,观众也知道是什么意思。所谓“台上三五步,走尽天涯路”,就是写意。舞台布景也是典型的写意,常常一桌一椅,就代表了所有的物品。环境也是随着演员走,《梁山伯与祝英台》“十八相送”一场,二人走走停停,就走过了十八里;通过演员的念白或唱词,观众也知道了沿途的景色。


莎士比亚戏剧也不片面强调舞台环境、事件、人物的逼真性,舞台时空的表现也非常自由和写意。这就为中国戏剧家的改编提供了充分的想象空间。

尚长荣是中国顶尖的京剧表演艺术家,他主演的《岐王梦》是根据《李尔王》改编的。前面我讲过李尔王的故事,想必你还记得。《岐王梦》与原剧相比,仅仅保留了李尔王复仇这个主要情节,着重展现他受到大刺激的心理历程。岐王上场后的一段唱词悲天抢地,动人心魄。演员同时颤动水袖,不时抖动他脸上的一绺“白满”。所谓“白满”也就是脸上那一大把白色的胡须。除了抖动“白满”,还有脚的左右磋步,就把岐王当时无比愤懑和年迈力衰表现得淋漓尽致。紧接着一组成套的唱腔,载歌载舞,又唱又做,直到最后跌坐在台中,令人惊心动魄。这不是生活中的真实,但比真实更震撼人心。这就是中国戏曲的力量。


尚长荣在舞台上载歌载舞,这也是中国戏曲的特点,载歌载舞既能表达外在的故事,也非常有助于抒发内心的情感。舞台上的六面风字旗,穿插摇动,很直观地表现了天崩地裂的大乱气氛,富于感染力;台上有四扇可折叠的屏风和五把椅子,演员灵活运用它们,分别交代了宫廷、城墙等场景。迄今为止,京剧改编的莎剧都是悲剧,这跟京剧的特点是有关系的。


如今除话剧、芭蕾舞剧、歌剧这些舶来品外,已经有21个戏曲剧种排演过莎剧,这在中国戏曲中是绝无仅有的。既有京剧、昆曲这些世界闻名的剧种,也有川剧、越剧、豫剧、黄梅戏等地方戏,还有台湾的客家大戏、歌仔戏,甚至还有二人转。我都无法想象赵本山戴个歪着帽檐的破旧帽子,盘腿坐在大东北的炕上,说着“俺们那旮旯”,却在思考“生存还是毁灭”的哲学问题。那就真是喜剧演员赵本山的悲剧,悲剧作家莎士比亚的喜剧了。


上面我们看到的要么是“话剧莎剧”,要么是“戏曲莎剧”。那么有没有第三条路呢?有!这就是2015年11月18日在第八届特拉维夫国际戏剧节上演的首演剧目,中国著名导演王晓鹰导演的《理查三世》,非常具有创造力和想象力,充分融入了中国戏曲、中国服饰、中国面具、中国图腾、中国书法、中国音乐的莎剧,震动了世界剧坛。


《理查三世》在莎士比亚的10部历史剧中是最独特的,几乎具有悲剧的深度。理查三世1483年到1485年在位,仅仅做了两年国王。在莎士比亚笔下,他是一个驼背的残疾人,心理很变态,人类的阴谋、邪恶与凶残都集中在他身上,令人恐怖。他害死了爱德华四世,尸骨未寒之际,就在尸体旁向爱德华的遗孀求婚。与此同时他又智慧过人,具有深刻的洞察力,并且勇气可嘉,战死沙场前,还在高喊:“一匹马!一匹马!我的王位换一匹马!”这是莎剧里的名言。历史上的理查三世确实杀了受他保护的两个侄儿,也算暴君,但没有莎士比亚笔下这么残暴毒辣,也不是残疾人,在位期间也有成就。要是现在的话,他的后人怕是要找莎士比亚打名誉权官司。


王晓鹰的《理查三世》在故事、情节和人物方面都跟莎剧很一致,但是他把背景放在中国古代,借鉴了中国戏曲的舞台时空结构,模糊了朝代和地点;更大胆的是让京剧演员与话剧演员同台表演,却毫无违和感。京剧里,男扮女装或女扮男装很常见,王晓鹰的《理查三世》,则由一个京剧男演员同时担任武旦和花旦,时而有女人的妩媚,时而有少年的意气。原作里面,理查三世篡位登基后,派凶手去杀死两个小王子。京剧名剧《三岔口》最有名的是黑暗中的武斗,编排别致,难度很高;王晓鹰就借鉴了其中的传统手法,生动地表现了两个杀人凶手的罪行。舞台上还可以看到其它大量的中国元素。有四川广汉出土的“三星堆”文化中的图腾,有很多“英文方块汉字”,比如:欲望、权力、阴谋、诅咒等等,明确地表达了情节的核心,也引导观众去思考。日本莎学专家称为“中国最成功的《理查三世》”。发刊词我曾提到《理查三世》参加了2012年伦敦奥运会期间,受邀在伦敦莎士比亚环球剧院演出。


好啦,我总结一下这一讲。这一讲里,我们介绍了莎剧在中国舞台上百花齐放的演出。下一讲,我将正式进入《哈姆莱特》的介绍和分析。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发表第一个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