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听完整音频
下文为节选段落
冒(音频版)
小学二年级的孩子提出了一个问题,“冒”字的上部分在书写的时候到底封不封口?这个看似是一个关于书写细节的问题,其实,它的答案里藏着乾坤。要想弄清楚,就必须回到“冒”字的最初。
刀耕火种的原始社会,披头散发是一种自然的状态。无论男女老少,他们的头上最多戴一点用鸟兽的羽毛骨头做成的装饰物。再后来,工具地使用大力促进了农业的发展,过长的头发会妨碍生产劳动。于是,人类头部的装饰物逐渐蜕变成具有捆绑束缚长发作用的发簪(zān)、头巾和帽子。但是,随着物质文明的进一步发展,这些本来具有捆绑,以及御寒等基本功能的头部饰物变成了权力和地位的象征。说起“发簪”,还记得大诗人杜甫写的那句“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以及苏东坡在《念奴娇.赤壁怀古》中化用的典故,关于诸葛亮如何潇洒厉害的那句词,“羽扇纶巾。谈笑间,强虏灰飞烟灭”。这几句诗词中提到的“发簪”,“纶巾”早已不是普通的束发御寒之物。制作精美的发簪,青色丝带编织的头巾,它们已经成为了那些胸怀天下,风雅的文人名士的代称。
至于这顶和我们今天要分享的冒险的“冒”字,有着密切关系的“帽子”,它的变迁既复杂也有趣。要想真正地了解它,就得从这个二年级小朋友提出的问题说起。“冒”字的上部分到底封不封口?答案是,不封口。为什么呢?
“冒”字作为一个上下结构的字,它的上部并不是一个四边封口的扁扁的“曰(yuē)”字,而是下面的那两横都不与别的笔画相连的“冃(mào)”字。这个现在几乎都不使用的生僻字长得有点像把第一笔“撇”写成“竖”的月亮的“月”字。回到三千年前,“冃(mào)”字的甲骨文就是一顶非常写实的帽子模样。精细一点讲,“冃”最初是小孩戴在头上的一种“老虎帽”:上部是分开的带球结的三角形装饰,两旁垂下的部分是保护孩子耳朵的“护耳”。因为,帽子是戴在头上的,而眼睛是长在眉毛下面的,所以古人又在“冃”字的下方加上了一个表示眼睛的“目”字,强调了帽子的位置和功能。于是,我们就有了现在这个表示冒险、透出、上升等意思的“冒”字。当你书写时,一定要记住它上部的这个“冃”字不是“曰”,所以不能封口。再后来,古人为了突出帽子的制作材料,就在冒险的“冒”字旁加了一个表示棉布的“巾”字。于是,非常象形的“冃”、冒险的“冒”,它们都被这个带有巾字旁的“帽”字所替代。也就是说,这三个字“冃-冒-帽”曾经是同一个字,都表示一顶帽子。
你看,“问题”引发思考,我们回溯一个字的过去,收获的不仅是正确的书写细节,还有关于一个字,一个普通物件的历史。
请听完整音频
上下文为节选段落
“冒天下之大不韪”这个成语出自《左传》这本历史书籍。《左传》相传为春秋末年的左丘明编撰,原名为《左氏春秋》,是我国一部叙事较为完整的编年体史书。何谓编年体?这个小知识,我们在讲“疾风知劲草”的“疾”字时讲过。编年体是中国传统史书的一种体裁,它是以时间为线索,按照年、月、日的顺序记述历史事件的书写方式。比如,孔子编撰的中国第一本编年体史书《春秋》。
“冒天下之大不韪”这个成语来自春秋时期的一个历史故事。公元前712年,强大的郑国终于吞并了许国。郑国旁边的小国家息国的国君知道后,大概是害怕郑国接下来会攻打自己,虽然平日里,郑国和息国和平相处,而且还有贸易往来,这位息国国君还是发表了一番强烈谴责郑国做得不对的言论。不料这番满含敌意的言论被郑国知道了,于是郑国的国君面对一个小小的息国,自然非常轻蔑的发出威胁警告。没想到这个小小的息国国君愤怒得竟然亲自带队攻打郑国。结果可想而知。息国战败的消息传到齐国后,于是齐国的国君说了一番话嘲笑息国,其中这句“犯五不韪而以伐人,其丧师也,不亦宜乎?”就是成语“冒天下之大不韪”的出处。
请听完整音频
上下文为节选段落
李白这组诗题目的中“古风”二字到底表示什么呢?我们简单讲一讲。一般来说,我们把民国以前的诗歌都叫做叫“古诗”或者“古诗词”,“古诗”又分近体诗和古体诗两种。“古风”就相当古体诗。那什么是“古体诗”?什么是近体诗?从时间点上来说,唐朝之前的诗歌都可以称作古体诗,比如,《诗经》、《楚辞》、《汉乐府诗歌》,以及魏晋时代的诗歌都是古体诗。相对于“古体诗”而言,唐朝开始盛行的格律诗,比如七言绝句、五言律诗等,这些严格规定诗歌的字数、声调、押韵,以及对仗(相当于修辞手法的对偶)的格律诗,就称作“近体诗”。抛开时间点,唐朝还有一些诗歌的创作并不按照格律诗的要求,这些诗歌的字数不限,想写多长就多长,而且也没有严格的声调、押韵等要求,就像南北朝时期的古体诗《木兰辞》、《孔雀东南飞》这些诗歌一样,比如,李白的《古风五十九首》,白居易的《长恨歌》,岑参的《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以及杜甫的《茅屋为秋风所破歌》等,它们都可以称作“古体诗”,也就是“古风”。当然这些唐朝创作的古体诗还是要具有汉魏时期的写作风骨的,简单说就是要有意境,或壮美,或豪迈,或苍远。
上文为节选段落
除上面的文字外部分外
详细的讲解中还将提到
1.帽子是华夏始祖黄帝发明的。帽子近千年的变迁痕迹是怎样的呢?
2.成语“冠冕堂皇”。
3.什么是“冠”?什么是“冕”?
4.为什么春秋时期,古人把这顶帽子看得比生命还要重。“结缨而死”的故事,“结缨”这个词后指:形容一个人为了尊严、不怕牺牲、从容就义。
5.古代男子二十岁时的加冠礼是什么?
6.什么是“乌纱帽”?历史上第一顶“乌纱帽”怎么出现的?
7.宋朝时乌纱帽的两边各加一个纱制的“翅膀”的由来。
8.什么是“编年体史书”?
9.“冒天下之大不韪”这个成语的出处。
10.“自不量力”这个成语的出处。
11.什么是“古体诗”?什么是近体诗?
请听完整音频
上下文为节选段落
请听完整音频
下文为节选段落
和叶子老师从“冒”字出发
积累一个成语
【成语】冒天下之大不韪( wěi )
【解释】冒:冒犯;韪:是、对。不韪:不是,错误。不顾天下众人的反对,公然干罪大恶极的事。
【出自】《左传·隐公十一年》:“犯五不韪而以伐人,其丧师也,不亦宜乎?”(犯了“五大不对”却要攻伐他人,这种人丧失军队,难道不应该吗!)
请听完整音频
下文为节选段落
跟着叶子老师从“冒”字出发
诵读一首古诗
《古风五十九首》
其二十六
(唐) 李白
碧荷生幽泉,朝日艳且鲜。
秋花冒绿水,密叶罗青烟。
秀色空绝世,馨香竟谁传。
坐看飞霜满,凋此红芳年。
结根未得所,愿托华池边。
【译文】
碧绿的荷花生长在幽静的泉水边,朝阳把她们映照得鲜艳无比。
清秋季节,一朵朵芙蓉从绿水中袅袅举起,茂密的圆叶笼罩着缕缕青烟。
秀丽的花容,清香的气息,绝世空前,可是谁来举荐她们呢?
眼看着秋霜渐浓,秋风劲起,难免红颜凋谢。
但愿能在王母的瑶池里生长,时时鲜艳,永不颓色。
还没有评论,快来发表第一个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