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音频版)
当你听到,“一候桃始华;二候仓庚鸣;三候鹰化为鸠”,又或者 “一候桃花,二候杏花,三候蔷薇”这两句话时,二十四节气中第三个节气“惊蛰”到来了。“蛰”这个上下结构的字,下部的“虫”字赫然昭示着小动物们,终于熬过寒冷的冬天迎来春日的暖阳,它们在山花烂漫中蠢蠢欲动的心情是如此的惊喜。 桃花、杏花、蔷薇,它们是春天的使者,一封封色彩艳丽的花信铺展在我们的眼前。听,那个也叫做“仓庚”的布谷鸟在欢快的鸣叫。看,凶猛的老鹰到底是被温暖的春风所柔化而变成可爱的斑鸠,还是因为它们飞到北方去了,才让没有天敌的斑鸠大胆地翱翔在天空。
这番看、听、想组成的画面,就是古人通过简洁的文字为我们描绘的“惊蛰”。不知你是否知道,每个节气谚语都会出现的“一候、二候、三候”中的“候”是什么意思?古代的农历把一年分为春夏秋冬四个季节,以及二十四个节气,比如,立春、春分、雨水、立夏等。每个节气都有15天,也就是三候。比如,“惊蛰”这个节气里的 “一候桃花,二候杏花……”,这里的“候”,其实就是古代气候学上的一种基本时间单位,五天是一候,三候就是十五天。十五天过后又是下一节气,比如,“惊蛰”之后的“春分”。
我们之所以能在节气表中看到四季的交替变化,除了来自古人勤奋的观察、实践,还有他们生动的文字记录。虽然,“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的初春景象很难在钢筋水泥的现代化城市寻见。但是,在我们朗朗的读书声还是可以去想象一个古人眼中的春天,以及去认得一个字——燕。“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这句诗中的“燕”字不太轻松,因为它的作者刘禹锡身处唐朝由盛转衰的沉重时代。同样处在朝代更替的东晋大诗人陶渊明,他在《拟古九首》诗中写道的“翩翩新来燕,双双入我庐”中的燕子也是承载着一种既无奈又深切的悲哀。
古代的文人墨客总爱肩负着的使命感,让一只本来可以在空中疾驰、陡转的燕子,在他们的诗词中变得不那么轻盈。回到文明的最初,“燕”字的甲骨文还原了它本来的样子:长长的翅膀、剪刀似的尾巴。每当春天来临,它们活泼的身姿就会出现在你们的作文开头:春天来了,燕子从南方飞回来了……然后就是那句“二月春风似剪刀”。对吗?当你写下这一切的时候,身在南方的你是否真的看见了燕子呢?幸好,古人的诗词让几乎消失在城市上空的燕子能够在每年的春天准时出现在文字中,还有唐代大诗人贺知章写的这首《咏柳》,也让我们牢牢记住燕子本来的模样。
“燕”作为一个多音字,当它读“yān”的时候的意思完全脱离了造字的最初,它代表一个国家,燕国。据历史记载,公元前1044年,辅佐周武王灭商有功的姬奭(shì)得到一片封地,叫做蓟(jì)(现在的北京)。姬奭(shì)相当于周武王的同辈亲戚,他便在这块土地上建立了一个诸侯国,就是燕国。
请听完整音频
上下文为节选段落
“剪”这个字的第一次出现,就和关于“燕yān”字的历史人物姬奭(shì)有关。姬奭又称为燕召(shào)公,因为他治国有方,深受百姓拥护,所以《诗经》中有一首专门写来纪念他的诗歌。据说燕召(shào)公经常勤奋地在一棵甘棠树下办公,所以他去世后,爱他的老百姓精心呵护着那棵甘棠树,还写了这首就叫做《甘棠》的诗歌。其中有一句,“蔽芾( fèi)甘棠,勿翦(jiǎn)勿伐,召(shào)伯所茇(bá)”,意思就是,这棵郁郁葱葱的甘棠树啊,不要随便修剪啊,因为那是召伯所在的地方。这首诗里出现的“翦”字就是最早的“剪”字。不过这个“翦”字的下部分是羽毛的“羽”,意思是砍伐。因为秦朝以前还没有这种八字形的剪刀,是一种像我们现在削皮的削刀。剪刀真正成为我们生活中的寻常物件,大概是在元朝以后。在此之前,剪刀还是很宝贵的物品。所以,你能在唐诗宋词中比较多的读到它。
上文为节选段落
除上面的文字外部分外
详细的讲解中还将提到
1.什么是“诸侯国”?
2.姬奭是谁?受封地这块地方为什么叫做燕国呢?
3.这个燕国从西周开始在历史上存在了八百二十二年。有一个著名的历史人物就来自这个诸侯国,他就是你们非常熟悉的历史故事“荆轲刺秦王”中的主角荆轲。
4.中国最早的一把剪刀大概在西汉才出现。
5.流传于民间,关于燕子的大实话:燕子不进苦寒门。什么意思?
6.【成语】兔丝燕麦,典故出处:南北朝时,北魏王朝漠视学术、文化教育,大肆动用人力、物力修建寺院,引起许多官员不满。于是他们联名上书,请求复兴文化教育。奏本大意是:吾辈有学官之名,然无教学之实,何异兔丝,有丝之名而不可以织;宛若燕麦,有麦之名实不可以食。箕星有箕之名、北斗有斗之名但都不可以用。比喻有其名但无其实。
7.《拟古九首(其三)》(东晋)陶渊明,什么是拟古诗?
请听完整音频
上下文为节选段落
请听完整音频
下文为节选段落
和叶子老师从“燕”字出发
积累一个成语
【成语】兔丝燕麦
【解释】菟丝不是丝,燕麦不是麦。比喻有名无实。(兔丝:又叫菟丝子,寄生蔓草,茎细长,有一定医用价值。燕麦,一种野生麦,一般用作牲口的精饲料,为禾本科植物。)
【出处】《魏书·李崇传》:“今国子虽有学官之名,而无教授之实,何异兔丝燕麦,南箕北斗哉?”
请听完整音频
下文为节选段落
跟着叶子老师从“燕”字出发
诵读一首古诗
《拟古九首(其三)》
(东晋)陶渊明
仲春遘(gòu)时雨,始雷发东隅。
众蛰各潜骇,草木纵横舒。
翩翩新来燕,双双入我庐。
先巢故尚在,相将还旧居。
自从分别来,门庭日荒芜;
我心固匪石,君情定何如?
【注释】
(1)仲春:即阴历二月,为春季之中。遘(gòu):遇。东隅:东方。
(2)蛰:虫类伏藏。众蛰:指冬眠的虫类。潜:藏。骇:惊。
(3)鸟飞轻快的样子。庐:住室。先巢:故巢。故:仍旧。
(4)匪:即非。我心匪石:用《诗经·邶风·柏舟》中的话:“我心匪石,不可转也。”
【译文】
仲春时节春雨应时而降,春雷开始震响。冬眠的动物,潜藏虫儿都被惊醒了,草木也纵横滋生舒展开来。
新近飞回来的燕子,成双成对地到我屋里来。原来的旧巢仍然存在,它们相伴相随把家还。
你我自从分别以来,门庭日渐荒草蔓延。我长期隐居的意志坚定不移,不知你的心情如何?
还没有评论,快来发表第一个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