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2 贵州省博物馆 | 独木龙船:承载苗族人精神信仰的载体

102 贵州省博物馆 | 独木龙船:承载苗族人精神信仰的载体

00:00
10:37

喜马拉雅的朋友,你好,我是贵州省博物馆的藏品主讲人宋曼,今天,我要和大家分享的,是在我馆二楼展厅展出的“独木龙船”。


这艘龙船是子母船的造型,中间的“母船”长度是24米,两边的“子船”为17米,整艘龙船可以容纳41人。可是,这个龙船节和我们熟知的端午节的赛龙舟不是一个节日,别的地区龙舟赛大多是为了纪念屈原,而我们贵州的清水江沿岸的独木龙舟赛,是在每年农历的5月24—5月27举行,而它的由来,则是起源于一段远古的神话传说。



独木龙船


相传,在很久很久以前,贵州清水江中住着一条恶龙,有一次,苗族渔民久保带着他的儿子去江边打渔,突然阴霾遮天,狂风大作,江河巨浪拍天,恶龙从深潭中跃出,把久保的儿子拖进龙洞,久保悲痛万分,于是潜入洞中寻找儿子。没想到,儿子已被恶龙杀死,并把尸体当做枕头酣然入睡,久保愤怒至极,决心为子报仇。他上岸拿了火镰、火草再次潜入龙洞,趁恶龙酣睡时放火将龙烧死。可是恶龙死后,天下失光,雨水不再,一连九天九夜天昏地暗,大家很是发愁。


当时,有一个妇女带着孩子摸黑到江边洗衣,天真的孩子将她妈妈的捶衣棒在水里划上划下地嬉戏着,嘴里念叨着:“咚咚咚...咚咚咚”谁知他这一喊,天上顿时云消雾散。东方万道霞光,一轮鲜红的太阳高高地升起来了,大家高兴得欢呼雀跃。随后,那恶龙便托梦对大家说:“我杀了久保的独子,我已赔了生命。但愿你们老少行好,用杉树仿照我身躯制作成龙船,每年都在清水江一带划上几天,就像我活着时一样在江河嬉游,我就能兴云作雨,保你们五谷丰登”。人们照做了之后,天下才恢复了太平,于是,清水江沿岸便有了划龙舟祭龙的活动,从此,施洞苗族独木龙舟节也渐渐演变成为举世瞩目的独木龙舟节。



独木龙舟节


既然是“独木”,那接下来,我就为大家介绍一下龙船的造型。大家常见的龙舟是用许多块木板组合而成,施洞地区苗家独木龙舟只用三根杉木并掏空树心制成。中间的一根称为母舟,长达二十余米,两边的两根叫子舟,长度在十五米左右。平时分开搁置,竞渡时各用麻绳或竹子将子舟捆绑在母舟两侧。


龙头用水柳树精心雕刻而成,有一人多高,安有龙角,雕着龙眼、耳、鼻、舌、齿,嘴含白珠,腮挂龙须。龙颈背部刻有鳞,装饰着红、黄、绿、白、青等多色彩绘,并嵌入玻璃映衬,使其色彩斑斓,栩栩如生。别的地区龙舟的龙角似鹿角,而贵州清水江沿岸的独木龙舟,龙角则是一对弯弯的大水牛角,左右角上分别写有“国泰民安”和“丰调雨顺”八个字。



展厅中的独木龙舟


龙舟从制作到开航试水,以至划前的准备,都有着严肃庄重的仪式。在划龙舟前五、六天,苗民就要把龙船洗刷一新。至划龙舟前一至两天就会把母船和子船系为一体,并安上五彩龙头。龙舟下水前,村民要先举行隆重的祭祀龙舟仪式,方抬下龙船,放入江中练习和比赛。


赛龙舟那天的清晨举行的开划仪式,是把龙舟拖到河边沙滩上,在河边、缓口等有龙神之位的井边和沟边放置方桌一张,桌脚绑树枝、雨伞、红布、纸钱和一把青草。桌上供米一升,去毛白公鸡一只,插三炷香,斟上三杯酒,以扫邪敬神,由寨中德高望重的老人立于沙滩,对着龙舟念祖源和龙的起源,并祭献贡品。这时穿长袍的巫师会站在桌旁,左手抓着白公鸡,右手不时抓米向龙舟抛撒,口念巫词祭龙神。念完后,就用右手握刀,一刀砍下鸡头,并把鸡抛向龙舟,祭龙仪式就完成了,划龙舟正式开始。


由于苗族把龙舟赛的顺利进行视为来年丰收的开端,因此祭祀过程中有不少忌讳,比如忌妇女上舟等。竞渡前,乡亲们要给各龙舟赠送鸡、鸭、鹅、猪等禽畜作为礼品赠送给各龙船头,节日期间包括水手一日三餐的酒肉,皆由龙船头来开支,并有能书会算的“文化人”在船上专门记下他们所送的礼品种类和数量。这些礼品会被放在船上或挂在龙颈,这不仅是一种仪式,因为比赛结束后,村子里的女性把这些禽畜全部做成丰盛的晚餐,供全村人一同来享用,这种热闹非凡的场面无疑也成为了一种“仪式感”。



挂在龙颈的礼品


每组龙舟共有船手40名左右,船上有鼓头、锣手、艄公、撑篙各一人,或站、或坐于母船上;鼓头也被称作“龙船头”、“船老大”,由头面人物担任,一般从寨中大姓产生,负责猛烈击鼓,催促船手奋勇向前冲刺,所有船手都要听从他的指挥,按鼓声节奏挥桨划船。锣手由一个十至十二岁男孩担任,这一天,他会穿上节日的盛装坐在船上,应着鼓点节奏打锣。负责掌舵的艄公是懂水性的老人,艄公以长桡片充舵桨,控制船向,并发出号令,指挥的重任也落在他身上。而撑篙则由力气好、识水性、年青力壮者站在船头来担当。


船手分别站在两条子船上,每条子船各二十人左右。他们头戴插有凤尾银片的马尾斗笠,以示祈雨;身穿紫黑油亮的苗族盛装,弓步兀立,并肩排列。与其他地区的龙舟不同,船手们是站在两边的子船上来完成划龙船的比赛。



“独木龙舟节”上的船手们


开赛时、离寨时、归寨时都有专人负责在船上放土炮。象征开赛的铳炮一声轰响,十几只龙舟如箭一般在江上破浪前进,千张桡桨齐飞,势如排山倒海;锣鼓只起助威、喧染气氛;两岸的人喊声雷动,群情鼎沸。按照传统巫术规矩,龙船在途中不得半途停顿或休息,必须一鼓作气划到终点;龙船调头后,艄公会分给船手每人一束青草用以驱邪,然后一起投入江中。胜利者可获得锦旗。比赛结束后,龙舟满载礼品缓缓而去,亲友们挥手告别,船手也尽情高歌,期待来年再相会。


清代文献《苗疆闻见录》中曾记载:苗人好斗龙舟,岁以五月二十日为端节竞渡于清水江宽深之处,其舟以大整木刳成,长五六丈。前安龙头,后置凤尾,中能容二三十人。短桡激水,行走如飞。由此也可窥见苗族龙船节的历史之久。


苗族独木龙舟节,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迄今已有上千年的历史,最早是为了祭祀、为了求雨所用,可到了今天,它是当地以村寨作为单位的一个盛大的体育赛事,是包含了当地老百姓祈祷国泰民安、风调雨顺的美好祝愿,更是传承民族文化的重要载体!


关于龙船的介绍就到这里,精彩隆重的赛龙舟比赛,举世瞩目的苗族龙船节,等待您更多的探索与发现,我是本期藏品主讲人宋曼,我在贵州省博物馆等你!


【入群指南】

添加课程助手微信:15600055881,备注:国宝来了,通过后提供已购或购买截图。

【入群福利】

加入课程交流群,和志同道合的朋友一起沟通交流,更有机会获得

博物馆最新信息分享
最新课程抢先试听
入群互动答疑
博物馆限量周边

等等福利。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 喂养坚果

    北方人没见过划 这些年旅行也没赶上 下次要选端午出行看下

  • 自由自在的游民

    这恶龙是不是傻!睡觉竟然还需要人肉枕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