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尚书大传》燧人、伏羲、神农为三皇
《史记·五帝本纪》黄帝、颛顼(zhuān xū)、帝喾(kù)、尧、舜为五帝
燧人、伏羲皆风姓。神农姜姓。黄帝姬姓。燧人氏,郑注《易纬通卦验》,说他亦称人皇。而《春秋命历序》说:人皇出旸(yáng)谷,分九河。伏羲氏都陈。神农氏都陈徙鲁。黄帝邑于涿(zhuō)鹿之阿(ē),据地理看来,似乎风姓、姜姓的部落在河南,姬姓则在河北。
神农氏,亦称烈山氏。“烈山”二字,似即《孟子》“益烈山泽而焚之”的烈山,为今人所谓“伐栽农业”。则我国民族居河南的,似乎并没经过游牧的阶级,乃从渔猎径进于耕农。黄帝,《史记》言其“迁徙往来无常处,以师兵为营卫”,这确是游牧部落的样子。涿鹿附近,地势亦很平坦,而适宜于游牧的。我国民族居河北的,大约是以游牧为业。游牧之民,强悍善战;农耕之民,则爱尚平和;所以阪(bǎn)泉涿鹿之役,炎族遂非黄族之敌了。
阪泉涿鹿,昔人多以为两役。然《史记·五帝本纪》,多同《大戴礼记》的《五帝德》、《帝系姓》两篇,而《大戴礼记》只有黄帝和炎帝战于阪泉之文,更无与蚩尤战于涿鹿之事。而且蚩尤和三苗,昔人都以为是九黎之君。而三苗和炎帝,同是姜姓。又阪泉、涿鹿,说者多以为一地。所以有人怀疑这两役就是一役;蚩尤、炎帝,亦即一人。这个亦未可断定。然而无论如何,总是姜姓和姬姓的争战。经过此次战役而后,姬姓的部落就大为得势。颛顼、帝喾、尧、舜,称为共主的,莫非黄帝的子孙了。
我国历史,确实的纪年,起于共和。共和元年,在民国纪元前二千七百五十二年,公元前八百四十一年。自此以上,据《汉书·律历志》所推,周代尚有一百九十二年,殷代六百二十九年,夏代四百三十二年。尧、舜两代,据《史记·五帝本纪》,尧九十八年,舜三十九年。如此,唐尧元年,在民国纪元前四千一百四十二年,公元前二千二百三十一年;三皇之世,距今当在五千年左右了。
看不太懂的文言书,终于有人给我讲了,谢谢主播!
游学中华 回复 @15976598zue: 🤝
想问问老师:贾湖骨笛是什么时间的?属于那个时代?
游学中华 回复 @1868618mhqx: 参考112集郑国相关新郑市考古发现
国际上公认的文明出现的标志是城市的出现,中华文明最早的城市是二里头遗址,距今三千七百年,但我觉得中华文明最牛的是唯一一个延续至今从未间断的古老文明
游学中华 回复 @阳光路上sun: 你说得对。不过我觉得国际上公认这事儿,本身也值得讨论。至少我认为国外很多只有考古单线认可,没有传世文献认可的文明,值得怀疑。
民国元年不是1911年?
游学中华 回复 @张岚_03: 那是宣统三年。
一个人在这个世界存在的证据就是他死后的骨头。证明有没有某个朝代存在的证据就是,他的考古发掘有没有东西出土!
游学中华 回复 @传说中的awp: 我觉得不能这么说。存在不代表一定会被发现,会被发现也不代表目前会发现,也许一千年以后。难道曹操墓前几年发现,之前中国历史上就没有这个人物?上个世纪殷墟发现之前中国历史上不存在商朝?科学考古学18世纪才开始,之前历史都不存在?我觉得历史典籍传承和文物传承这是两条并行不悖的路线,史前历史以考古为主,有文字后以记载为主。
很好👍🏻👍🏻👍🏻👍🏻👍🏻
游学中华 回复 @Bruce_Richard:
夏商周断代工程,目前条件还不具备,仓促上马,断不了代。还在存疑,呵呵了。骗科研经费不择手段。
游学中华 回复 @听友258442716: 我觉得干就比不干强。另外,你说的情况各行各业普遍存在,社会普遍问题。
开始听第二遍,并认真做笔记。谢谢主播的辛勤付出🙏🙏
实在是听得太上头了,一看都凌晨一点多了!感谢大大的分享,讲得太好了!!
半个月亮爬上来 回复 @我是杨小木啊: 真正读书听书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