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证第十七(上)原文

书证第十七(上)原文

00:00
20:37

书证第十七(上):读书要广,学问要深

【评析】
《书证》篇主要是对经、史、文章所作的零星考证,内容丰富,考证的结论多数是可信的。当然,由于作者的历史性局限,有些问题说得不够准确,这也是可以理解的,我们在阅读的时候注意就是了。作者撰写本篇的主要目的也不是考证本身,意在告诫子孙,读书要广,学问要深,对于一个问题的解决,要三思而后定结论,不可盲目,不可草率。本篇研究、处理问题的方法还是值得我们借鉴的。

学生读第一段即可。无名句。 

【原文】
《诗》云:"参差[1]荇菜[2]。"《尔雅》云:"荇,接余也。"字或为莕[3]。先儒解释皆云:"水草,圆叶细茎,随水浅深。今是水悉有之,黄花似莼[4],江南俗亦呼为猪莼,或呼为荇菜。"刘芳[5]具有注释。而河北俗人多不识之,博士[6]皆以参差者是苋菜[7],呼人苋为人荇,亦可笑之甚。
【注释】
[1]参差:长短不齐。
[2]荇(xìng)菜:多年水生草本植物。嫩时可食,也可入药。
[3]莕(xìng):荇。
[4]莼(chú):水葵。
[5]刘芳:字伯文,北魏彭城人。曾撰《毛诗笺音义证》十卷。
[6]博士:学识渊博,贯通古今的人。
[7]苋(xián)菜:一年生草本植物。叶有绿紫两色,花黄绿色,嫩苗可作食用。
【译文】
《诗经》上说:"参差荇菜。"《尔雅》解释说:"荇菜,就是接余。"荇字有时也写作"莕",前代学者们的解释都说:荇菜是一种水草,圆叶细茎,其高低随水的深浅而定,现在凡是有水的地方都有它,它那黄色的花就像水葵,江南民间也称它叫猪莼,也有人叫它荇菜。后魏的刘芳对此都有注释。而河北地区的一般人大都不认识它,博士们都把《诗经》中所说的"参差荇菜"认作苋菜,把人苋叫做人荇,也确实非常可笑了。

【原文】
《诗》云:"谁谓荼苦[1]?"《尔雅》、《毛诗传》并以荼,苦菜也。又《礼》云:"苦菜秀。"案:《易统通卦验玄图》[2]曰:"苦菜生于寒秋,更冬历春,得夏乃成。"今中原苦菜则如此也。一名游冬,叶似苦苣而细,摘断有白汁,花黄似菊。江南别有苦菜,叶似酸浆[3],其花或紫或白,子大如珠,熟时或赤或黑,此菜可以释劳。案:郭璞[4]注《尔雅》,此乃蘵[5]黄蒢也。今河北谓之龙葵。梁世讲《礼》者,以此当苦菜;既无宿根,至春方生耳,亦大误也。又高诱[6]注《吕氏春秋》曰:"荣[7]而不实曰英。"苦菜当言英,益知非龙葵也。
【注释】
[1]谁谓荼苦:见《诗·邶风·谷风》。
[2]《易统通卦验玄图》:此书《隋书·经籍志》著录,未著撰人。
[3]酸浆:草名。
[4]郭璞:字景纯,河东闻喜(今属山西)人。东晋文学家、训诂学家。
[5]蘵(zhī):蘵草,叶似酸浆,花小而白,中心黄,江东以作菹食。
[6]高诱:东汉涿郡涿(今河北涿县)人。著有《吕氏春秋注》等。
[7]荣:开花。
【译文】
《诗经》上说:"谁谓荼苦?"《尔雅》《毛诗传》都以荼为苦菜。此外,《礼记》上说:"苦菜秀。"按:《易统通卦验玄图》上说:"苦菜生长于寒冷的秋天,经冬历春,到夏天就长成了。"现在中原一带的苦菜就是这样的。它又名游冬,叶子像苦苣而比苦苣细小,摘断后有白色的汁液,花黄色像菊花。江南一带另外有一种苦菜,叶子像酸浆草,它的花有的紫有的白,结的果实有珠子那么大,成熟时颜色有的红有的黑。这种菜可以消除疲劳。按:郭璞注的《尔雅》中,认为这种苦菜就是蘵草,即黄蒢。现在河北一带把它叫做龙葵。梁朝讲解《礼记》的人,把它当做中原的苦菜,它既没有隔年的宿根,又是在春天才生长,这也是一个大的误释。另外高诱在《吕氏春秋》注文中说:"只开花不结实的叫英。"苦菜的花就应当叫做英,由此更说明它不是龙葵。

【原文】
《月令》[1]云:"荔挺出。"郑玄注云:"荔挺,马薤[2]也。"《说文》云:"荔,似蒲[3]而小,根可为刷。"《广雅》[4]云:"马薤,荔也。"《通俗文》亦云马蔺。《易统通卦验玄图》云:"荔挺不出,则国多火灾。"蔡邕[5]《月令章句》云:"荔似挺。"高诱注《吕氏春秋》云:"荔草挺出也。"然则《月令注》荔挺为草名,误矣。河北平泽率生之。江东颇有此物,人或种于阶庭,但呼为旱蒲,故不识马薤。讲《礼》者乃以为马苋;马苋堪食,亦名豚耳,俗名马齿。江陵尝有一僧,面形上广下狭;刘缓幼子民誉,年始数岁,俊晤[6]善体物,见此僧云:"面似马苋。"其伯父縚因呼为荔挺法师。绍亲讲《礼》名儒,尚误如此。
【注释】
[1]《月令》:《礼记》篇名。
[2]马薤(xiè):草本植物名。
[3]蒲:草本植物名。
[4]《广雅》:训诂书。
[5]蔡邕(yōng):东汉文学家、书法家。
[6]俊晤:亦作"俊悟"。聪明卓异。
【译文】
《月令》说:"荔挺出。"郑玄作的注释说:"荔挺就是马薤。"《说文解字》说:"荔像蒲而较小,根可做刷子。"《广雅》说:"马薤就是荔。"《通俗文》也称它为马蔺。《易统通卦验玄图》说:"荔草茎儿长不出,则国家多火灾。"蔡邕的《月令章句》说:"荔草以它的茎儿冒出地面。"高诱注释《吕氏春秋》说:"荔草的茎儿冒出来。"这样看来,郑玄的《月令注》把"荔挺"作为草名是错误的了。这种草在河北地区的沼泽地带到处都有。江东地区则少有此物,有的人把它种在阶庭内,只不过是称它为旱蒲,所以就不知道马薤的名字。讲解《礼记》的人竟把它当成马苋;马苋是可以吃的,也叫做豚耳,俗名叫马齿。江陵曾经有一位僧人,脸形上宽下窄;刘缓的小儿子叫民誉,年龄才几岁,却异常聪明,善于描摹事物,他看见这位僧人就说:"他的脸像马苋。"民誉的伯父刘縚因此就称呼这位僧人叫荔挺法师。刘縚本人就是讲解《礼记》的有名学者,尚且会有这样的误解。

【原文】
《诗》云:"将其来施施。"《毛传》云:"施施,难进之意。"郑《笺》[1]云:"施施,舒行兒也。"《韩诗》[2]亦重为施施。河北《毛诗》皆云施施。江南旧本,悉单为施,俗遂是之,恐为少误。
【注释】
[1]郑《笺》:郑玄对《毛诗》的注释。
[2]《韩诗》:《诗》今文学派之一,汉初韩婴所传。
【译文】
《诗经》说:"将其来施施。"《毛传》说:"施施,难以前进的意思。"郑玄《笺》说:"施施,缓缓行走的样子。"《韩诗外传》也是重叠为"施施"二字。河北本《毛诗》都写作"施施"。江南过去的《诗经》版本,全都单写作"施",众人就认可了它,这恐怕是个小小的错误。

【原文】
《礼》云:"定犹豫,决嫌疑[1]。"《离骚》曰:"心犹豫而狐疑。"先儒未有释者。案:《尸子》[2]曰:"五尺大为犹。"《说文》云:"陇西谓犬子为犹。"吾以为人将犬行,犬好豫在人前,待人不得,又来迎候,如此返往,至于终日,斯乃豫之所以为未定也,故称犹豫。或以《尔雅》曰:"犹如麂[3],善登木。"犹,兽名也,既闻人声,乃豫缘木,如此上下,故称犹豫。狐之为兽,又多猜疑,故听河冰无流水声,然后敢渡。今俗云:"狐疑,虎卜[4]。"则其义也。
【注释】
[1]定犹豫,决嫌疑:《礼记·曲礼》:"决嫌疑,定犹与。"
[2]《尸子》:书名。《隋书·经籍志》:"《尸子》二十卷,秦相卫鞅上客尸佼撰。"
[3]麂(jǐ):一种小型鹿类动物。
[4]虎卜:卜筮的一种。传说虎能以爪画地,观奇偶以卜食,后人效之为一种卜术,称虎卜。
【译文】
《礼经》说:"定犹豫,决嫌疑。"《离骚》说:"心犹豫而狐疑。"前代学者没有进行解释的。按:《尸子》说:"五尺长的狗叫做犹。"《说文解字》说:"陇西把犬子叫做犹。"我认为人带着狗行走,狗喜欢预先走在人的前面,等人等不到,又返回来迎候,像这样来来去去,直到一天结束,这就是"豫"字具有游移不定的含义的原因,所以叫做犹豫。也有的人根据《尔雅》的说法:"犹的样子像麂,善于攀登树木。"犹是一种野兽的名称,听到人声后,就预先攀援树木,像这样上上下下,所以叫做犹豫。狐狸作为一种野兽,又性多猜疑,所以要听到河面冰层下没有流水声,然后才敢渡河。今天的俗语说:"狐疑,虎卜。"就是这个含义。

【原文】
《左传》曰:"齐侯[1]秠,遂敩。"《说文》云:"秠,二日一发之疟。敩,有热疟也。"案:齐侯之病,本是间日一发,渐加重乎故,为诸侯忧也。今北方犹呼秠疟,音皆。而世间传本多以秠为疥,杜征南[2]亦无解释,徐仙民音介,俗儒[3]就为通云:"病疥[4],令人恶寒,变而成疟。"此臆说也。疥癣小疾,何足可论,宁有患疥转作疟乎?
【注释】
[1]齐侯:指齐景公。
[2]杜征南:即杜预,字元凯。西晋人。位征南大将军,撰有《春秋左氏经传集解》。
[3]俗儒:浅陋迂腐的儒士。
[4]疥(jiè):疥疮,即由疥虫引起的皮肤传染病。
【译文】
《左传》说:"齐侯秠,遂敩。"《说文》说:"秠是两天发作一次的疟疾。敩是有热度的疟疾。"按:齐侯的病,本来是两天发作一次,较原来逐渐加重,所以成了诸侯忧虑的事。现在北方仍然叫做秠疟,发音为"皆"。而世间的传本大多把"秠"写作"疥",杜预也没有作解释,徐仙民注音作"介",浅薄的学者依照这个说法为之疏通说:"患了疥疮,使人产生畏寒的症状,就转变成了疟疾。"这是一种想当然的说法。疥癣这种小毛病,有什么值得说的,难道会有生疥疮而转变成疟疾的吗?

【原文】
《尚书》曰:"惟影响[1]。"《周礼》云:"土圭[2]测影,影朝影夕。"《孟子》曰:"图影[3]失形。"《庄子》云:"罔两问影。"如此等字,皆当为光景[4]之景。凡阴景者,因光而生,故即谓为景。《淮南子》呼为景柱[5],《广雅》云:"晷柱[6]挂景。"并是也。至晋世葛洪《字苑》傍始加乡,音於景反。而世间辄改治《尚书》、《周礼》、《庄》、《孟》从葛洪字,甚为失矣。
【注释】
[1]影响:影子和回声。
[2]土圭(guī):古代用以测日影、正四时和测度土地的器具。
[3]图影:画面上的景物。
[4]光景:光和阴影。景,后作"影"。
[5]景柱:即影柱。古代测日影,定时刻的表柱。
[6]晷柱:即晷表,日晷上测量日影的标竿。
【译文】
《尚书》说:"惟影响。"《周礼》说:"土圭测影,影朝影夕。"《孟子》说:"图影失形。"《庄子》说:"罔两问影。"像这些"影"字,都应当做"光景"的"景"。凡是阴景,都是因为有光才产生的,所以就叫做景。《淮南子》称为景柱,《广雅》说:"晷柱挂景。"都是这样的。到了晋代葛洪的《字苑》中,才开始在旁边加"乡",注音为"於景反"。而世上的人就把《尚书》《周礼》《庄子》《孟子》中的"景"字改从葛洪《字苑》中的"影"字,这是十分错误的。

【原文】
太公《六韬》[1],有天陈、地陈、人陈、云鸟之陈。《论语》曰:"卫灵公问陈于孔子。"《左传》:"为鱼丽之陈[2]。"俗本多作阜傍车乘之车。案诸陈队,并作陈,郑之陈。夫行陈之义,取于陈列耳,此六书[3]为假借也,《苍》[4]、《雅》及近世字书,皆无别字;唯王羲之《小学章》,独阜傍作车,纵复俗行,不宜追改《六韬》、《论语》、《左传》也。
【注释】
[1]《六韬》:古代兵书名。分为《文韬》《武韬》《龙韬》《虎韬》《豹韬》《犬韬》。
[2]鱼丽之陈:军阵名。
[3]六书:古人分析汉字造字的理论。即象形、指事、会意、形声、转注、假借。
[4]《苍》:《苍颉篇》。
【译文】
姜太公的《六韬》,有天陈、地陈、人陈、云鸟之陈。《论语》说:"卫灵公问陈于孔子。"《左传》说:"为鱼丽之陈。"俗本多写作"阜"字旁加车乘的"车"字。按:以上几个陈队,都写作陈国、郑国的"陈"。行陈的含义,是从"陈列"这个词中取用过来的,这在六书中就是假借,《苍颉篇》《尔雅》以及近世的字书,都没有写成别的字;只有王羲之的《小学章》中,唯独是"阜"旁加"车"字,即使俗体流行,也不应该追改《六韬》《论语》《左传》中的"陈"字作"阵"字。

【原文】
《易》有蜀才注,江南学士,遂不知是何人。王俭[1]《四部目录》,不言姓名,题云:"王弼[2]后人。"谢炅、夏侯该[3],并读数千卷书,皆疑是谯周[4];而《李蜀书》一名《汉之书》,云:"姓范名长生,自称蜀才。"南方以晋家渡江[5]后,北间传记,皆名为伪书,不贵省读[6],故不见也。
【注释】
[1]王俭:南齐琅邪临沂人,字仲宝。曾任秘书丞等职。撰有《七志》《元徽四部书目》等书。
[2]王弼(bì):三国魏山阳人,字辅嗣。曾任尚书郎。著有《道略论》,并注《易》《老子》。
[3]夏侯该:此人应为撰《汉书音》《四声韵略》的夏侯泳,为南朝梁人。
[4]谯周:三国蜀巴西西充国人,字允南。著有《法训》《五经论》《古史考》等百余篇。
[5]晋家渡江:指西晋灭亡后,司马睿在长江以南的建康(今江苏南京)建立东晋王朝。
[6]省读:阅读。
【译文】
《易经》有蜀才作注的本子,江南的学士,竟然不知道蜀才是什么人。王俭的《四部目录》中,也没有谈他的姓名,写作:"王弼后人。"谢炅、夏侯该都是读了数千卷书的人,他俩都怀疑这人是谯周;而《蜀李书》(一名《汉之书》)上说:"这人姓范,名长生,自称蜀才。"在南方,因为晋朝渡江之后,北方的传记,都被指为伪书,人们不重视阅读它们,所以没见到这段文字。

【原文】
《汉书》:"田肎贺上。"江南本皆作"宵"字。沛国刘显[1],博览经籍,偏精班《汉》,梁代谓之《汉》圣。显子臻[2],不坠家业。读班史[3],呼为田肎。梁元帝尝问之,答曰:"此无义可求,但臣家旧本,以雌黄改'宵'为'肎'"。元帝无以难之。吾至江北,见本为"肎"。
【注释】
[1]刘显:字嗣芳,沛国相人。以精研《汉书》著称。《梁书》有传。
[2]显子臻:《梁书·刘显传》:"显有三子:莠、荏、臻。臻早著名。"又刘臻在《隋书·文学》有传。
[3]班史:指班固的《汉书》。
【译文】
《汉书》说:"田肎贺上。"江南的版本都把"肎"写作"宵"字。沛国人刘显,博览经籍,特别精研班固的《汉书》,梁代称他为《汉》圣。刘显的儿子刘臻,不失家传儒业。他读班固的《汉书》时,读作"田肎"。梁元帝曾经就这个问题问过他,他回答说:"这没有什么含义可求,只是因为我家里传下的旧本中,用雌黄把'宵'字改成了'肎'字。"梁元帝也没办法难住他。我到江北时,看见那里的版本就写作"肎"。

【原文】
简策[1]字,竹下施朿[2],末代隶书[3],似杞、宋之宋[4],亦有竹下遂为夹者;犹如刺字之傍应为朿,今亦作夹。徐仙民《春秋、礼音》,遂以荚为正字,以策为音,殊为颠倒。《史记》又作悉字,误而为述,作妬字,误而为姤,裴、徐、邹[5]皆以悉字音述,以妬字音姤。既尔,则亦可以亥为豕字音,以帝为虎字音乎?
【注释】
[1]简策:编连成册的竹简。
[2]朿:音次。
[3]隶书:字体名。由篆书简化演变而成。始于秦代,普遍使用于汉魏。
[4]杞、宋:春秋时的两个国名。
[5]裴:即裴盙,字龙驹。徐:即徐广,字野民。邹:即邹诞生。
【译文】
简策的"策"字,是"竹"下面放一个"朿",后代的隶书,写得就像杞国、宋国的"宋"字,也有在"竹"下放一个"夹"字的;就像刺字的偏旁应该是"朿",现在也写成"夹"一样。徐仙民的《春秋左氏传音》《礼记音》就是以"荚"为正字,以"策"作读音,完全弄颠倒了。《史记》又在写"悉"字时,误写成"述",在写"妬"字时,误写成"姤",裴盙、徐广、邹诞生都用"悉"字给"述"字注音,用"妬"字给"姤"字注音。既然这样,难道也可以用"亥"字为"豕"字注音,以"帝"字为"虎"字注音吗?

【原文】
《太史公记》[1]曰:"宁为鸡口,无为牛后。"此是删[2]《战国策》耳。案:延笃[3]《战国策音义》曰:"尸,鸡中之主。从,牛子。"然则,"口"当为"尸","後"当为"從",俗写误也。
【注释】
[1]《太史公记》:汉、魏、南北朝人称司马迁《史记》为《太史公记》。
[2]删:节取,采取。
[3]延笃:字叔坚。汉南阳人。博通经传及百家之言,以文章名于时。
【译文】
《史记》说:"宁为鸡口,无为牛后。"这是节取《战国策》中的文字。按:延笃的《战国策音义》说:"尸,鸡中之主。从,牛子。"这样看来,鸡口的"口"字应当作"尸"字,牛後的"後"字应当作"從"字,世俗流行的写法是错误的。

【原文】
《太史公》[1]论英布曰:"祸之兴自爱姬,生于炻媚,以至灭国。"又《汉书·外戚传》亦云:"成结宠妾妬媚之诛[2]。"此二"媚"并当作"睐"[3],睐亦妬也,义见《礼记》、《三苍》。且《五宗世家》亦云:"常山宪王[4]后妬盇。"王充《论衡》云:"妬夫盇妇生,则忿怒斗讼。"益知睐是妬之别名。原英布之诛为意[5]贲赫耳,不得言媚。
【注释】
[1]《太史公》:即《史记》。
[2]妬(dù)媚之诛:此言赵飞燕事。赵飞燕为汉成帝皇后,与其妹赵昭仪专宠十余年,皆无子。成帝死后,司隶解光奏言赵氏杀后宫所产诸子,汉哀帝未予追究。平帝即位,赵飞燕被废为庶人,遂自杀。
[3]睐(lài):男子嫉妒妻妾。也泛指嫉妒。
[4]常山宪王:即刘舜。汉景弟少子,立为常山王。卒谥宪。
[5]意:怀疑。
【译文】
《史记》中太史公评论英布说:"祸之兴自爱姬,生于炻媚,以至灭国。"另外,《汉书·外戚传》也说:"成结宠妾妬媚之诛。"这两个"媚"字都应当作"睐"字,眯也就是妬,这个字的含义见于《礼记》《三苍》。况且《史记·五宗世家》也说:"常山宪王后妬盇。"王充《论衡》说:"妬夫盇妇生,则忿怒斗讼。"更可明白"睐"是"妬"的别名。推究英布被杀的原因,是因为他怀疑贲赫,所以不能说成"媚"。

 

书证第十七(上):读书要广,学问要深

【评析】
《书证》篇主要是对经、史、文章所作的零星考证,内容丰富,考证的结论多数是可信的。当然,由于作者的历史性局限,有些问题说得不够准确,这也是可以理解的,我们在阅读的时候注意就是了。作者撰写本篇的主要目的也不是考证本身,意在告诫子孙,读书要广,学问要深,对于一个问题的解决,要三思而后定结论,不可盲目,不可草率。本篇研究、处理问题的方法还是值得我们借鉴的。

学生读第一段即可。

 

【原文】
《汉书》云:"中外禔[1]福。"字当从示。禔,安也,音匙匕之匙,义见《苍》、《雅》、《方言》[2]。河北学士皆云如此。而江南书本[3],多误从手[4],属文者对耦[5],并为提挈之意,恐为误也。
【注释】
[1]禔:颜师古注:"禔,安也。"
[2]《苍》、《雅》:指《三苍》和《尔雅》。
[3]江南书本:指在江南地区通行的写本。
[4]多误从手:赵曦明曰:"下云'恐为误',则此处'误'字衍。"
[5]对耦:也作对偶。指字句两两相对,以加强语言的表达效果。
【译文】
《汉书》说:"中外禔福。""禔"字应当从"礻"。禔,安的意思,发音是匙匕的"匙",其含义见于《三苍》《尔雅》《方言》。河北的学士都说是这样的。而江南的写本中,这个字多从手,撰写文章的人写对偶句时,都把它当成提挈的意思,恐怕是错的。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发表第一个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