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不畏强不凌弱的品格

(3)不畏强不凌弱的品格

00:00
18:49
(3)不畏强不凌弱的品格
“孙中山对英文课极感兴趣,但学校的初期生活也给他带来了不小的苦恼,那里学校风气歧视东方人,尤其歧视中国人,当时他还身穿清朝的长袍马褂,脑后留着一个长辫子,校中的当地大同学就经常恶作剧地拉他的辫子,或扯其袍子取笑。他开始时极力隐忍不发,以后便不再忍耐,而是毅然抵抗,甚至使用武力,他因参加过体力劳动,力气大,大同学也被他打得纷纷败北,于是大家便不敢再欺负他。但他们又改变了办法,仍然和孙中山作对,唆使幼小的孩子们一起拖他的辫子。孙中山向来以抗强扶弱为原则,对幼童便予以忍耐,时间一久,这些幼童也被感化过来,不再取闹。而且其不畏强暴,不欺弱小的高贵品质,终于为大小同学们所叹服,并得到了他们的好感,成为他们中间的一员,从此开始,他也得以专心读书。”(《孙中山传》何虎生著)
“孙文只有忍着剧痛,让那些小孩子随意地扯自己的辫子,直到他们扯腻了松手为止。对于这个小侨民,在这个陌生的地方,他对周围的一切都尚不熟悉,遭到这样的虐待让他痛苦万分。但是他从骨子里都不是一个凌弱欺幼的人。让他对那些低年级的孩子动手,他做不到。于是他情愿自己忍受疼痛,让那些孩子无情地扯自己的辫子,放任他们随便欺负自己,眼巴巴地等他们玩累后放了自己。……孙中山先生在这段‘辫子风波’中的处世态度也可以折射出他能够作为一代伟人领袖的因由。”(《外国人眼中的中国人——孙中山》)
“在夏威夷,乐于助人的他不仅得到了大家的欢迎,还得到了大家的尊重。”(同上)
“孙中山在学校读书时,性格豪爽,不重财物,有钱辄请客吃饭,但相比之下,更重视购置书刊。有时甚至因买书而欠债,等其兄孙眉寄钱来后,再还债,并复请客吃饭如故。同学关景良回忆说:‘他学生时代的品性,是豪侠的、刚直的、活泼的和幽默的。”(《孙中山传》何虎生著)
(4)有良心的人
“孙中山先生是一个有良知的人,而且他的良知比很多有着宗教信仰优势的人还要深沉。”(《外国人眼中的中国人——孙中山》)
“他的良知来自于自己不断地自我推理、自我寻找答案的过程之中。他的正义感使他在上学的第一天起就具备了良知,不需要在学堂中学习了,其实,良知在大多数情况下是很难习得的。”(同上)
(5)上书救国
“孙中山丢下他的药房,静悄悄地一个人回故乡翠亨村的家里,关起门来,埋头起草《上李鸿章书》去了。”(《孙中山传》尚明轩著)
“《上书李鸿章》共八千余字。孙中山主张以西方资产阶级为楷模,采用先进科学技术以发展工农业生产,使工商业摆脱封建束缚;改革教育制度和选拔人才制度,达到国家独立富强的目的。强调优先发展农业,认为‘农政之兴尤为今日之急需’,建议开设农师学堂、举办农艺博览会、派人出洋考察、开垦荒地、集商经营等,以促进农牧业生产。要求‘人能尽其才,地能尽其利,物能尽其用,货能畅其流’,认为‘此四事者,富强之大经,治国之大本’。并就这四件事的内涵分别作出规定:‘所谓人能尽其才者,在教养有道,鼓励有方,任使得法也。’‘所谓地能尽其利者,在农政有官,农务有学,耕耨有器也。’‘所谓物能尽其用者,在穷理日精,机器日巧,不作无益以害有益也。’‘所谓货能畅其流者,在关卡之无阻难,保商之有善法,多轮船铁道之载运也。’还逐项地详细加以论证。它反映着孙中山关于富强国家、发展生产和建立一个资本主义中国的初步构想,是一个在教育、农业、工矿业、商业、交通运输业等方面学习西方使中国现代化的方案。总之,信的基本内容,就是希望统治阶级上层由上而下地实行、引进资本主义的改良措施,改变中国贫穷落后的面貌。他认为清政府如采纳他的主张,只要做到上述方面,就会‘以中国之人民材力,而能步武泰西,参行新法,其时不过二十年,必能驾欧洲而上之’。”(同上)
(6)由医人走向医国,挽救民族危亡
“还在香港皇仁学院学习的时候,孙文就已经开始思考选择什么样的专业才能够在毕业后有利于自己将来推行变革中国的计划。要想实现变革的梦想,孙文知道自己首先要有一个正规的职业,革命一旦开始,他因所学的专业知识而找到的职业就退为副业了。”(《外国人眼中的中国人——孙中山》)
“中国在中法战争(1883-1885)中的妥协退让,也使孙中山受到很大打击,再一次坚定了必须推翻清政府的信念。同时,因为看到在这场战争中受伤的士兵,孙中山选择了走医学之路。”(《孙中山与梅屋庄吉》)
“孙中山认为‘医亦救人苦难术’且‘行医最能为功于社会’,可以通过战胜疾病,立己济人,保障国民健康,使国家强盛起来,所以应该从学医着手进行拯救祖国的活动。”(《孙中山传》尚明轩著)
“‘范文正公有云:不为良相,当为良医,窃采此意耳。’公(指孙中山)颔之。”(同上)
“孙中山在香港读书时,课余或节假日和周末,经常往广州、澳门等地,和有救国愿望的朋友共同研究学问,寻找救国真理,探索中国的出路。”(同上)
“关母见孙中山言论激烈而且经常批评时政,便问孙中山:‘你志高言大,想做什么官?广东制台吗?’孙中山回答说不是。关母又问:‘想做钦差吗?’孙中山还是否认了,关母奇怪了,问:‘莫非你想当皇帝?’孙中山回答说:‘也不是,我只想推翻满洲政府,还我汉族河山,那事业比皇帝更高大。’”(《孙中山传》何虎生著)
“孙中山是个学习勤奋、成绩优良的学生,但不是一个埋头读死书的书呆子,他并没有一头栽进医书堆去,而是经常关心国家大事,怀抱救国救民的宏愿。”(《孙中山传》尚明轩著)
“1887年香港又开设了一家新的医学校名叫香港西医书院(今天香港大学医学院前身),年轻的孙文觉得这家学校更有利于自己开展革命活动,便转入这家学校继续学医。孙文在这所学校学习了五年,1892年毕业后选择在澳门一边组织革命活动,一边行医救人。”(《外国人眼中的中国人——孙中山》)
“1892年,以优异成绩毕业于西医书院的孙中山开始在澳门和广州进行医疗活动,这期间的趣事插曲令人捧腹。他对那些富豪收取高额诊疗费,贵得离谱,而对贫苦大众往往给予免费诊治,还提供食物和滋补品。他在出诊时,在患者的家里,掷下豪言壮语:‘以我一副药,医救全中国。’”(《孙中山与梅屋庄吉》)
“所以,他不满足于做一个治疗人体疾病的良医,更加关心的是国家民族的‘痼疾’,便下决心,通过其‘医人生涯’,放大医生的职业去从事‘医国’的事业。从此,孙中山由‘医人’走向‘医国’,开始了‘借医术’进行挽救民族危亡的政治活动。”(《孙中山全传》杨博文著)
“孙文一直在医生这个职业的掩护下从事革命活动,直到1895年在组织广州和汕头的革命义士进行武装起义时被发现,尔后便被清政府驱逐出中国。自1892年医学院毕业到1895年再次被驱逐这段时间中,孙文为革命事业付出诸多艰辛,经历的重重困难很难一一讲述。”(《外国人眼中的中国人——孙中山》)
“盖先前曾研究科学原理及医学,以是为终身职务,看看好像一种不充分的训练,但他却利用之为实行主义拯救同胞的工具。孙,无论怎样,具有比地位、金钱,或教育所能赋予还重大的力量。”(《孙逸仙与新中国》)
“有一次,他从澳门回到翠亨村,听说村民陆檀生的妻子难产,两天了孩子还未生下来。他也顾不得休息和世俗偏见,马上跑到陆家立即给这个产妇接了生,母子安然无恙。还有一次,他到榄边乡探望妹妹,路过一个村子,见一家人正在厅堂里对着一个垂死的病人哭号。他问明情由后,立即给病人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发表第一个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