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中山的奉献人生 一、幼年心怀奉献的孙中山

孙中山的奉献人生 一、幼年心怀奉献的孙中山

00:00
18:15

孙中山的奉献人生

一、幼年心怀奉献的孙中山

(1)父母亲对孙中山的影响
“我的母亲心眼儿很好,父亲为人正直善良。为了维护好我家在村里的声誉,父母要求我也像他们一样不乱说话、不做违背传统的事情,争取每次都以最好的状态呈现在外人面前。当然了,严格按照前人的做法去做不容易出错,要比自己一个人探索前路容易得多、保险得多。但是,无论是沿着祖先的旧路,还是要自己开辟前路,一个人首先要做的都是培养自己的道德修养。”(《外国人眼中的中国人——孙中山》)
“我的母亲是很好的;我的父亲也是很好的;家庭中虽是守旧些,但却是古朴之风,另有一种美德存在着,我因为要博得他们重视,所以一心上进。”(《孙中山传》尚明轩著)
“我相信是孙中山先生对中国种种悲剧的同情心带领他走向革命道路,而
这种同情心遗传自他至死都怀有一颗仁慈之心的母亲。”(《外国人眼中的中国人——孙中山》)
(2)少年孙中山民主思想的流露
“除了一周七天的学堂生活之外,他还要参加田里的劳作,做些力所能及的家务。”(《外国人眼中的中国人——孙中山》)
“于他而言,即便是儿时田间劳作的经历也成了支撑帮助他最终成为中华民国创立人的因素。”(同上)
“当谈及他在香山县的童年生活时,我看得出孙中山先生脸上一直流露着留恋之情,仿佛在说‘我并不想成为一名领导者,充满艰辛与危险的革命生活并不是我所喜欢的。我不想成为一个使清政府倾塌的利器,也不想为革命引起的流血事件担责任。我想成为一个快乐、满足的人,就像我在香山县度过的童年生活那样无忧无虑。但是,责任感驱使我走上了另一条曲折艰险的革命道路。’”(同上)
“孙中山先生是中国少数生养在热带地区的伟大领袖之一。但是在他呕心沥血地探索推翻清政府的道路上所展示的活力与力量,不是来自翠亨村益于身心的气候环境,而是来自于他早年艰辛的农村生活以及周围的民主氛围。这种令人神清气爽的民主氛围,锻造了他沉稳宁静的性情,这也是他性格的核心,让他在以后曲折的道路上,面对人生的起起伏伏都能泰然处之。”(同上)
“孙中山自己曾经回忆说:‘忆吾幼年,从学私塾……数年后至檀香山,就傅西校,见其法教之善,远胜吾乡,故每课暇,辄与同国同学诸人相谈衷曲,而改良祖国,拯救祖国,拯救同类之愿望,于是乎生。当时所怀,一若必使我国人人皆免苦难,皆享幸福而后快乐。”(《孙中山传》何虎生著)
(3)勤学好问,志向不凡
“孙文在香山县私塾中所学到的东西是他后来博学的基础。没有这些早年的积累,他不可能会成为中国人民的领袖。”(《外国人眼中的中国人——孙中山》)
“孙中山爱动脑筋,又聪明,记性也好,读了几遍就能朗朗上口,背诵无误。……‘就是这个经书里面一定也有道理的,我总有一天要寻求出来。’”(《孙中山传》尚明轩著)
“孙中山在幼年的启蒙时期,所显露出来的坚强性格和敢于抒发己见去追求真知的精神,是难能可贵的。这对他后来出洋留学时努力探求新知,并在一生中都重视读书是一种直接的推动。”(同上)
“王塾师曾毫不客气地评价孙中山说:‘你不做人上人,就是做人下人。’但王塾师却觉察出了孙中山的与众不同,他曾对孙中山的父亲孙达成说,你儿子成年后能干一番大事业,小事不肖做,做也没什么好处。……孙中山非常珍惜学习机会,更加勤于诵读,早晨和就寝之前,都低吟轻诵,日日不辍。如果遇到月夜,就到月亮底下看书,以省灯油。”(《孙中山传》何虎生著)
“教过孙中山的老师曾说过‘这个孩子长大后必能成就伟业。’”(《孙中山与梅屋庄吉》)
“老师对孙中山说:‘你是将来成就伟业之人。因此,逸不同于凡庸,‘仙’不落于俗套,逸仙这个名字才符合你。”(同上)
“据孙逸仙讲,正是他早年的生活让他后来在学术上取得了罕见的成就,并进一步使他在领导中国革命中展现出不凡的一面。同时,小孙文尽管还只是个十几岁的孩子,但已经开始探索中国古人的哲学经典了。”(《外国人眼中的中国人——孙中山》)
“年纪轻轻便能写出一手漂亮的毛笔字。那时候,他尚未成熟的字体中就已经预示出将来他在书法方面会有不俗的表现。除此之外,他幼时便读过很多中国的典籍,对中国的传统知识有着系统全面的认识。”(同上)
“孙中山从小参加谋求生存的各种农业劳动,山上山下跑,风里雨里闯,性格坚强,身体结实,好打抱不平,扶弱抑强,而且勇敢、机灵,在翠亨村的孩子们中间有很高的威信。”(《孙中山传》尚明轩著)
“由于孙中山赋性耿介如石,像石头一样打不烂、掷不碎,再加上发生石头砸铁锅一事,所以村里孩子们给幼年的孙中山取了个绰号——‘石头仔’。”(同上)
(4)苦难经历,奉献思想的萌发
“孙中山是在农村中成长起来的革命家,当他降生在人间的时候,他的家庭和社会生活并没有对他呈现瑰丽的色彩。他的童年是在闭塞的家乡度过的,是在贫穷、落后和苦难、黑暗的社会环境中度过的。”(《孙中山传》尚明轩著)
“自幼就参加了多种农业劳动。1872年,他刚刚六岁,便经常跟随大他三岁的姐姐孙妙茜上山砍柴、下地割草和四处拾取猪粪,以及去村外塘边捞塘飘(猪饲料)。”(同上)
“家中只有茅屋一间,仅供避雨。吃的是白薯,没有米饭吃,因为米饭太贵了。因为穷,孙中山幼年都是光脚的,到十多岁才有鞋子穿。孙中山自称:‘生而为贫困之农家子’。……孙中山因家境贫困,10岁才读书。但在7岁时,已开始附读于杨宝常的书房。”(《孙中山传》何虎生著)
“孙中山幼年的时候,很少穿鞋子,没有米饭吃。……生活的艰辛在童稚的心灵上留下了深刻的印痕,他后来曾不止一次地坦率对人讲:他是苦力的儿子,他自己也是苦力,是和穷人一起长大的。如此艰苦的生活环境,使孙中山的童年充满了辛劳和苦难,没有欢乐和幸福。”(《孙中山传》尚明轩著)
“苦涩的童年境遇,给了孙中山以深刻的影响。正是由于‘生于畎亩,早知稼穑之艰难’,他对地主的贪婪残暴和农民的痛苦境遇有切身体会,从而一方面磨炼了他吃苦耐劳的意志,初步养成了勤劳俭朴、勇敢刚强等美德;另一方面对受苦的农民大众抱有真挚的同情态度,并朦胧地察觉出社会的不公平,在幼小的心里常常溅起不满现实的浪花。尽管这朴素的觉悟还不免带有几分孩子的天真,但这却是后来革命思想在他身上扎根的土壤,对孙中山以后走上革命道路,有着十分重要的影响。”(同上)
“对孙中山来说,幼时的苦难经历成为他日后革命的动力。多年之后,孙中山曾对宋庆龄这样说过:‘中国农民的生活不该如此饥寒,中国的孩子都应该穿得起鞋,吃得上大米。’宋庆龄在给美国友人的信中提到,孙中山为了实现这样的理想,呕心沥血,奋斗了40年之久。”(《孙中山与梅屋庄吉》)
“孙中山曾认为,自己提出的民生主义和平均地权思想,是与‘幼时境遇之刺激’有关,并明确地说:‘吾若非生而为贫困之农家子,则或忽视此重大问题(指民生主义——引者),亦未可知。’……‘中国以农立国,倘不能于农民自身求彻底解决,则革新匪易,欲求解决农民自身问题,非耕者有其田不可。’应该说,孙中山的这些活动和思想的最早根源,都是出身于幼年乡村农民悲惨生活的亲身体验和对贫苦农民大众的极大同情。”(《孙中山传》尚明轩著)
“也正是童年时代的辛酸经历,使孙中山从对农民的恳切同情出发,特别关注农民大众的生活,很早就有改变农民困苦生活状况的崇高意愿。并且努力谋求改善农民的生活状况和重视振兴农业问题,就成为他毕生的奋斗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发表第一个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