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神祇、陵墓与学者》的上集中,我们循着考古学家的脚步,了解了古希腊罗马文明遗址的发现过程,以及它的源头——距今约5000年前的米诺斯文明。
下集,我们把目光转移到欧洲之外。首先来看欧洲南边的古埃及文明,它的起源和发展;再来了解欧洲东边的两河流域文明。最后跨越大西洋,去了解神秘的美洲文明。
跟上集一样,我同样将以考古学家的探索为线索,带领你走近这些文明。
好,接下来,我们就把目光投向欧洲的南边——古埃及文明。
很长时间里,欧洲人对埃及的早期历史并不太清楚。这种情况,直到18世纪末期才有所改变。带来这一变化的,是拿破仑远征埃及。
1798年5月,拿破仑率军渡过地中海,在埃及登陆,试图将英国的势力清除出去,以免法国腹背受敌。这场远征以失败告终,不过,随同前往的学者们,搜集了大量文物,包括雕塑、石碑、莎草纸等。这在法国乃至整个欧洲,掀起了一股“埃及热”。
人们对古埃及文明的好奇心空前高涨。其中最吸引人的是两大谜团,象形文字之谜和法老陵墓之谜。
我先讲第一个谜团,象形文字之谜。解开这个谜团的,是法国考古学家、语言学家商博良。
让—弗朗索瓦·商博良,1790年生于法国小城菲雅克。十岁时,他就通过报纸,关注拿破仑远征埃及的情况。期间,商博良被神秘的古埃及迷住了,立志研究它。
为此,他做了漫长的准备。商博良11岁进入格勒诺布尔学院,学习古希腊语、拉丁语、古叙利亚语等,以便通过各种古代文献,全面了解古埃及。他还学习过汉语,因为据说象形文字同汉字有亲缘关系。同时,商博良密切关注考古学进展,如饥似渴地吸收关于古埃及的一切新知识。
1807年,也就是商博良17岁那年,他撰写了《法老时代的埃及》一书,介绍了法老统治时期的古埃及。商博良还当着格勒诺布尔学院全体教师的面,朗读了该书的导论,引起了全校轰动。校长当即宣布,任命商博良为学院教授。
受到激励的商博良,决定破解罗塞塔碑。
这块石碑,是法军在埃及的港口城市罗塞塔发现的。它由玄武岩制成,刻有三种铭文,分为三栏。第一栏是古埃及象形文字;第二栏是古埃及世俗语,就是平民使用的文字;第三栏则为希腊语。
希腊语好认,所以铭文的意思很快就弄清楚了。罗塞塔碑是托勒密王朝的祭司,为了纪念托勒密五世登基一周年所作。铭文叙述了王权的合法性,并颂扬了托勒密五世的功绩。希腊语铭文还记载,虽然三栏铭文使用了三种文字,但内容是一样的。如此说来,考古学家只要用希腊语,把象形文字翻译出来,这个谜团不就破解了吗?
话是这么说,具体做起来,才知道不容易。考古学家们努力了好多年,却没什么进展。怎么会这样呢?因为希腊语属于拼音文字,象形文字则是符号,无论字体还是语法,两者都天差地别。所谓翻译,其实是无从谈起的。
刚开始商博良也是一头雾水。直到有一天,他忽然想到,罗塞塔碑是为托勒密五世立的。在希腊语铭文中,这名字出现过好几次。同理,在象形文字铭文中,它也应当多次出现。所以突破口就是,先找到国王的名字。
果然,商博良找到了几个写法十分接近的符号。经过仔细研究,他确认,这是代表国王名字的符号。
但这还不足以破解象形文字。商博良决定,舍弃那种一个符号、一个符号破解的笨办法,而是从整体上把握。他不仅研究罗塞塔碑,还运用其他的古埃及语碑文,不断进行比对。这个过程中,商博良掌握的科普特语起了关键作用。科普特语是从象形文字演变而来的,而且使用至今,堪称古埃及语的活字典。商博良由此入手,破解了象形文字之谜。这对于古埃及考古工作,产生了实质性的推动作用。
从此以后,考古学家就能根据存世的象形文字记录,排出古埃及历代王朝和法老的年表。结果显示,古埃及的历史,远比人们想象长。早在公元前3100年,也就是距今5000多年前,古埃及就诞生了第一个王朝,一直到公元前30年托勒密王朝覆灭,埃及土著和外来入侵者,总共建立了33个王朝。
大约从第三王朝起,埃及人开始建造法老的陵墓。
这其中,吉萨金字塔群最受世人瞩目。吉萨是一块位于尼罗河下游的高地,距开罗约10公里。这儿排列着三座金字塔,最高的一座,有40层楼高,外观宏伟,被称作“大金字塔”。另两座金字塔规模要小一些,但同样很壮观。著名的狮身人面像就坐落其间。
那么,这些金字塔属于谁?它们互相之间是什么关系?法老又为什么要建金字塔呢?
这就是我要讲的,古埃及文明的第二大谜团,法老陵墓之谜。揭开这个谜团的,是英国考古学家弗林德斯·皮特里。
皮特里的人生颇具传奇色彩。1853年,他出生于英国查尔顿,由于身体不好,他没上过学。但皮特里接受了良好的家庭教育。他的父亲是位地质学家,对考古也有兴趣,教给他很多勘探知识。这为皮特里将来从事考古事业,奠定了基础。他的母亲更是一位语言学天才。在母亲的教导下,皮特里8岁就能说法语、拉丁语、希腊语、希伯来语,妥妥的学霸。
那他是怎么迷上古埃及的呢?原来,皮特里的父亲与苏格兰皇家天文台的史密夫是好友。这个史密夫,不仅是位天文学家,也是古埃及学家,特别钟情吉萨大金字塔。受其影响,皮特里也对古埃及文明心生向往。
1880年,27岁的皮特里来到吉萨,开始勘查。一天晚上,他找到大金字塔的入口,钻了进去,直到深夜才爬出来,已然是汗流浃背、满眼血丝。
皮特里都干了些什么呢?他在考察内部结构,进行测量。皮特里发现,大金字塔内布局有序、设计精巧,辟有法老墓室、王妃墓室及休息室,房间与房间以甬道连通。最重要的法老墓室,上方堆砌5层花岗岩,每一层都留有足够空间,有效分散了整座金字塔的重量。这被称为“减重室”。
减重室的设计已经很巧妙了,更令皮特里兴奋的是,他还找到一段铭文,提到了“胡夫”的名字。由此证明,大金字塔的主人,是埃及第四王朝第二位法老——胡夫。大金字塔于是就命名为“胡夫金字塔”。
另外两座金字塔的主人也很快浮出水面:它们是胡夫的儿子哈夫拉和孙子孟卡拉的。就是说,吉萨金字塔群是由这祖孙三代,接力建造的。根据历史学家希罗多德的记载,胡夫统治时期埃及国力强盛,向西征服了今天的利比亚,向东征讨过今天的西奈半岛。正因如此,法老才有实力,集中人力和物力,打造金字塔。
据皮里特计算,胡夫金字塔耗费了230万块巨石,高136余米,相当于今天的40层楼。埃菲尔铁塔诞生前,它是世界上最高的建筑。在古代,完成如此浩大的工程,需要动用的劳动力是相当惊人的。据估算,胡夫驱使了数十万奴隶,干了二十多年,才建成金字塔。期间,大量奴隶因为生病,或繁重的劳动而死亡。
胡夫祖孙三代连续建金字塔,给国家财政造成巨大负担,甚至到了破产的地步。胡夫的孙子孟卡拉死后没几年,第四王朝灭亡,就同建金字塔耗尽了国力有关。
那为什么法老宁愿冒着亡国的风险,也要建金字塔呢?为了搞明白这个问题,皮里特深入考察了古埃及人的社会风俗、思想观念。随后指出,建造金字塔是宗教信仰决定的。古埃及人秉持“灵魂不灭”的观念,人死了,生命并没有终结,而是进入另一个世界。在这个世界,人拥有的东西,包括食物、房子、珠宝、奴隶,同活着的时候一样。所以法老们竭尽所能,把生前享受的一切,统统搬进金字塔,甚至更奢侈、更豪华。
光是建金字塔不够,法老的遗体还要被制作成木乃伊。这么做,是防止遗体腐烂,让法老的灵魂,可以永远依附在他自己的肉体上。为了以防万一,每位法老的木乃伊,都由专门的祭司负责看管,并为他祈祷。
皮特里对金字塔的测量数据,至今被认为是十分精确的。他揭示出法老建造金字塔的真实目的,更是解开了古埃及学的一大难题,有力地推进了研究。继皮特里之后,考古学家们对金字塔的发掘和研究日益深入。
但是由于古往今来的盗墓贼的破坏,现存的110座金字塔中,保存完好的很少,考古学家能找到的法老木乃伊,更是屈指可数。在这种情况下,皮特里的助手霍华德·卡特的贡献,就非常突出了。
卡特小皮特里二十多岁,他1890年来到埃及,担任后者的助手。皮特里返回英国后,卡特继承了衣钵。卡特在埃及一待二十多年,成了埃及考古的代表人物。他值得一书的事情是找到了保存良好的法老陵墓。
1917年秋,卡特到尼罗河西岸的卢克索考察,这儿集中了不少法老陵墓,因此被称作“帝王谷”。100多年来,无数考古学家和盗墓贼光顾帝王谷,翻了个底朝天,所以人们认为,这里不可能存在完好无损的法老陵墓了。可卡特不信邪,他选了个由三座法老陵墓组成的三角形地带,埋头就挖。理由呢?没有。就是靠直觉和一股子劲。
卡特不懈地挖了5年。1922年,他终于绝望了。11月3日,卡特着手拆除供考古人员居住的工棚,准备撤走。第二天早上,他偶然在工棚下找到一处石阶。经过清理,陵墓的入口露了出来,卡特沿着石阶往下走。就这样,他发现了一座全新的陵墓——图坦卡蒙墓。
图坦卡蒙是埃及第十八王朝法老,生活于约3300年前。他8岁登基、18岁去世,只当了十年法老,几乎被遗忘。不过,他的陵墓依然十分奢华,充斥着珍宝。卡特清点后发现,有多达5000余件奢侈品。最重要的是,这座墓没被盗过。所以,卡特很轻松地在法老墓室中,找到了图坦卡蒙的木乃伊。
这也是帝王谷中唯一没有被盗墓贼碰过的木乃伊。这对于研究古埃及木乃伊的制作工艺、古埃及人的信仰,具有重要价值。因此消息一公布,就引起轰动,游客纷纷涌入图坦卡蒙陵墓参观。仅1926年第一季度,就有12300名游客慕名前来,另有270个团体参观了用来解剖木乃伊的实验室。对此,媒体争相报道。
1939年3月2日,卡特在伦敦家中离世,享年65岁。随着卡特的离去,我对古埃及考古的讲述也告一段落。总结一下,1799年拿破仑远征埃及,带回了大量资料,掀起了埃及热。法国考古学家商博良用17年时间,破解了罗塞塔碑上的象形文字,使考古学家排出了古埃及历代王朝和法老的年表,对古埃及历史有了前所未有的了解。这之后,英国考古学家皮特里,破解了金字塔之谜;他的助手卡特,找到了唯一一座保存完好的法老陵墓——图坦卡蒙陵墓,以及这位法老的木乃伊。为后人的研究,留下了珍贵的实物资料。
好,讲完了欧洲南面的古埃及文明,接下来,我们把目光投向东边的两河流域,来看看那儿的古文明。
所谓两河,指幼发拉底河和底格里斯河。它们都发源于今土耳其境内,互相平行,流经中东地区,汇入波斯湾。它们流过的地方,泛称两河流域。其中,在今叙利亚和伊拉克一带,两条河中间是一大块肥沃的平原,同四周的丘陵、荒漠,形成了鲜明对比。因此习惯上,两河流域又特指这块区域。
下面我就讲一讲,两河流域最重要的两大古文明,亚述文明和巴比伦文明,是如何被考古学家发现的。
先说亚述文明的发现过程。
《圣经》中有大量关于亚述帝国的段落,它被描述为以色列王国最大的外敌。公元前722年,亚述帝国攻占北方以色列的首都。这件事,在《圣经·旧约》中有明确记录,被认为是上帝借亚述之手,对醉生梦死的犹太民族进行惩罚。
由于这段悲惨的记忆,亚述帝国首都尼尼微,给欧洲人留下了堕落之城、恐怖之城的印象。不过,尼尼微到底存不存在?如果存在,又会在哪里呢?这个疑问,困扰着人们。
直到意大利考古学家保罗·埃米尔·博塔出现。
博塔1803年生于法国,父亲是著名历史学家。受家庭影响,博塔自幼对历史和考古感兴趣。长大后游历过埃及、意大利,走过不少考古现场。不过这只是业余爱好,博塔的正式职业是外交官。1840年,他被派往法国驻摩苏尔领事馆任职。
摩苏尔位于底格里斯河上游,气候闷热。每当夕阳西下,博塔就骑着马,去郊外吹吹风。在郊外,他看到了一些奇怪的土丘。这些土丘顶部平坦、四面陡峭,不像自然形成的。这激起了博塔的好奇心:难道土丘下埋藏着什么秘密吗?
博塔是个急性子,选了个土丘就挖起来。可什么也没有。他的倔脾气上来了,继续挖。一年过去了,四周的土丘挖了个遍,也没寻着宝物。正当博塔绝望的时候,一个当地人跑来告诉他,离此地十几公里有个叫科尔萨巴德的村子,有好多刻着文字的砖头,村民们用这些砖头造房子、砌炉子。说不定,地底下还埋着更多好东西呢?
博塔抱着试试看的想法,派下属去打探。一周后下属回来报告,村民所言不虚,他们选了个土丘开挖,不一会儿就挖到一堵墙,上面刻着奇奇怪怪的东西,看样子蛮古老的。博塔一听,骑上马奔向科尔萨巴德村,他倒要看一看,墙上究竟刻的什么。
结果,眼前的景象把博塔惊呆了。那堵墙上刻满壁画、浮雕,而且画面稀奇古怪,有长满络腮胡子的大汉、长着翅膀的走兽,等等。这些形象对欧洲人十分陌生,博塔在其他地方也没见过。他意识到,这堵墙,不简单啊!
于是,博塔把所有人手都召唤过来,集中挖掘。一堵又一堵墙被挖了出来。同时,博塔通知了法国政府。法国政府闻讯后,动员各方力量,支持此次考古行动。
从1843年到1846年,博塔挖了三年,最后呈现的,是一整座宫殿。这座宫殿有70多个房间,摆满了雕塑品。宫墙长约三公里,上面刻有铭文和浮雕,内容,是宫殿的主人是如何生活、狩猎和战斗的。
博塔分析后认为,这是亚述帝国的王宫。而王宫所在地,就是《圣经》提到过的尼尼微。这一发现,轰动了欧洲。人们开始相信,《圣经》故事,有真实的历史背景。与此同时,另一位年轻人的雄心壮志,也被激发起来了。
他叫奥斯汀·亨利·莱亚德。
莱亚德1817年生于巴黎,英法混血,加入英国籍。他从小对两河流域满怀憧憬,向往巴格达、大马士革和波斯。1839年,莱亚德被派往英国驻君士坦丁堡公使馆工作,利用业余时间,在两河流域进行考古勘查。
在距离摩苏尔约30公里的尼姆鲁德,莱亚德同样发现了形状奇特的土丘。可惜,他没有进行挖掘的资金和技术条件,这才让博塔抢了头功。
博塔成功的消息传来,莱亚德激动不已,觉得现在动手还有机会。他判断,亚述帝国不止尼尼微一座都城,尼姆鲁德的那些土丘下,说不定也埋着宫殿呢?于是莱亚德说服英国公使,获得了许可和资助,重返尼姆鲁德,开始挖掘。
莱亚德的运气不错。他是1845年11月初开挖的,到这个月中旬,就发现了两座亚述宫殿。是的,两座,比博塔发现的还多一座。
莱亚德的判断是正确的,尼姆鲁德也是亚述帝国的首都。该城始建于公元前13世纪,历经600余年,直到亚述人迁都尼尼微才衰落。这样,莱亚德就把亚述帝国的历史,推进到了3000多年前。
更可贵的是,从尼姆鲁德遗址中,考古人员发掘出大量物质资料,包括神殿、军火库、巨型雕塑及数千件牙雕。论数量和价值,都超过尼尼微。这就奇怪了:为什么比尼尼微废弃得更早的尼姆鲁德,留存的文物反而更多、更完整呢?原因在于,尼姆鲁德是亚述人主动放弃的,没有遭到毁坏。尼尼微则是被毁灭的。
公元前612年,亚述帝国的宿敌,米底王国、波斯王国和新巴比伦王国结成联军,攻陷了尼尼微。他们疯狂劫掠、血腥屠城,遭受重创的尼尼微残破不堪,被彻底废弃,并渐渐被尘土掩埋。这就是为什么,博塔的收获不如莱亚德。
莱亚德的好运气还在继续。他决定到博塔挖过的地方,再去试试。前面讲过,博塔先在摩苏尔郊外挖了一年,毫无所获,转移阵地后才发现了尼尼微。那么,摩苏尔郊外的考古工作,自然就停了下来。但莱亚德不信邪。信心爆棚的他认为,自己能在博塔失败的地方,取得成功。
1849年秋天,莱亚德开始在摩苏尔郊外挖掘。果然,发掘出了一片规模宏大的建筑群,包括王宫、神殿、广场、街道等等。经考证,这是亚述帝国最强悍的统治者——辛那赫里布的居住地。
辛那赫里布于公元前704年当上亚述皇帝,统治了二十多年。他在位期间,亚述帝国与巴比伦国、古犹太国等激烈厮杀,并屡屡获胜。辛那赫里布以他的军事才能和残暴手段,给其他文明带来了巨大震撼。公元前681年,辛那赫里布遇刺身亡。
莱亚德的发现证实,博塔找到的,只是尼尼微的一部分。事实上,尼尼微是座大城,范围从科尔萨巴德村到摩苏尔郊外。它的城墙周长12公里,辟有15座城门,城墙外环绕着宽42米的护城壕沟。城内有三组宫殿和两组神殿,还建有动物园、植物园、武器库。
尽管损毁严重,这些遗迹还是令人叹为观止。不过,要说分量最重的发现,还得是楔形文字。莱亚德的助手,挖出了一座图书馆,里面藏着三万块刻满楔形文字的泥板。这在被战争摧毁的尼尼微,简直是奇迹。
此前,考古学家已经从一些石碑、陶器和泥板上发现过楔形文字。不过数量有限,破解不易。这三万块泥板的出土,对于考古界可以说是天大的喜讯。
英国考古学家亨利·罗林森尤其兴奋。
和博塔、莱亚德一样,罗林森的正式身份也是外交官,做过英国驻巴格达总领事。近水楼台先得月,罗林森第一时间拿到了泥板,进行研究。
刚开始进展缓慢,因为楔形文字太难了,跟天书一样。后来罗林森注意到,一位名叫格罗特芬德的语言学家,曾经解读过古波斯文。而古波斯文,就是从楔形文字演变过来的。于是罗林森先去学古波斯文,掌握后,再来对照楔形文字。这就让他找到了一把钥匙,进而成功破解了楔形文字。
楔形文字的破解,帮助考古学家更深入地研究亚述帝国。同时,也为人们了解它之前的历史,提供了一把钥匙。
通过解读楔形文字,并配合出土文物,考古学家们终于梳理出了亚述文明的历史脉络:大约在公元前3000年,亚述文明兴起于底格里斯河中游,经过两千多年发展,才逐渐形成亚述帝国。鼎盛时期,亚述帝国是两河流域的霸主,四处征伐。直至公元前612年,巴比伦联军攻陷尼尼微,亚述灭亡。
那么,覆灭亚述的巴比伦,又是怎么回事呢?下面,我就来讲巴比伦文明的故事。这里将要出场的,是德国考古学家科尔德维。
科德维尔生于1855年,大学学的是考古、建筑和艺术史。毕业后,他先在希腊考古,后来到了两河流域。1899年3月,科尔德维来到巴格达以南约90公里处,传说中的巴比伦古城遗址。这时候他已经45岁了,积累了丰富的考古经验,所以信心满满。
起初,发掘工作的确非常顺利,只用十几天,考古人员就挖到了巨大的城墙,城墙上刻满了浮雕,有狮子、公猪、羚羊等。这令科尔德维异常兴奋,以为胜利在望。
可接下去越来越艰难。科尔德维率领200多名考古人员,居然整整挖了15年。原来,巴比伦古城的主体埋得太深了。事后统计,它上面覆盖着厚达24米的泥土,光是清理它们,就耗费了大把时间。
所谓天道酬勤,科尔德维的付出没有白费。最终清理出的巴比伦古城,比尼尼微还庞大,光是用于防御的塔楼,就修了600多座。城内遍布街道,宫殿和神庙耸立。而其中最具轰动效应的,就是巴别塔遗址。
据《圣经》记载,新巴比伦王国的第二任君主,尼布甲尼撒二世好大喜功,造了不少奢华建筑。其中最有名的,就是通天之塔——巴别塔。不过,由于这座塔后来毁灭了,死无对证,历史学家普遍持怀疑态度。
科尔德维的发现,打破了这个成见。科尔德维找到了一座高台,宽度超过91米。基座上的铭文显示,这是巴别塔的塔基。根据铭文,巴别塔塔身高7层,约90米,呈梯形,用8500万块砖头垒成。
这一下证据确凿了:巴别塔真实地存在过。
铭文还透露了更多的信息。早在5000多年前,也就是古巴比伦王国时期,人们就建造了巴别塔。这表明,古巴比伦人掌握了高超的建筑技术。他们在数学、天文等领域,也取得了很高的成就。巴别塔后来毁于战火,直到新巴比伦王国兴起,尼布甲尼撒二世当政,才着手重建。《圣经》里记载的巴别塔,就是那时的杰作。
对巴别塔铭文和巴比伦古城的研究,让考古学家认识到,巴比伦文明非常悠久。它的历史脉络是这样的:距今约5000年前,巴比伦人就已经兴起,并建立了古巴比伦国。它的第六任君主汉谟拉比,统一两河流域,颁布了著名的《汉谟拉比法典》。古巴比伦国达到鼎盛。后来,崛起于小亚细亚的赫梯帝国入侵两河流域,古巴比伦国灭亡。
不久,亚述文明兴起,赶走了赫梯人。从公元前935年起,亚述帝国成为两河流域的霸主。但巴比伦人并不甘心。他们于公元前626年建立了新巴比伦王国,并在十几年后联合各方势力,推翻亚述帝国的统治,重返巅峰。不过,巴比伦人也就得意了六七十年,随着西面的波斯帝国崛起,入侵两河流域,新巴比伦王国被吞并。
自此,两河流域的控制权就转到了外部力量,如波斯帝国、马其顿帝国、奥斯曼帝国等手上。其本土,再没产生过帝国。我们关于两河流域文明的讲述,也由此画上句号。
从上集到现在,我讲了古希腊罗马文明、古埃及文明和两河流域文明。有意思的是,它们是围着地中海分布的。所以有人把这些古文明,统称为环地中海文明。而发现这些文明遗址的人,都是考古学家。
不过接下来,我们可能要换一换脑筋。首先,我们要从地中海往西,跨过大西洋,对美洲文明进行一番考察。其次,这一次的主角,不是考古学家,而是探险家。
我将聚焦两位探险家即科尔特斯和斯蒂芬斯的故事,来介绍古老的阿兹特克文明和玛雅文明,是如何进入现代人视野的。
第一个出场的,是西班牙探险家埃尔南·科尔特斯。
1511年,科尔特斯参加了西班牙征服古巴的战争。期间,他听说墨西哥有一个阿兹特克帝国,动起了去探险的念头。阿兹特克帝国在15世纪,统一了墨西哥平原,成为中美洲最强大的政权。西班牙人的到来,结束了阿兹特克人的好日子。1519年2月,科尔特斯率军在墨西哥东海岸登陆,向阿兹特克帝国的首都——墨西哥城进军。
凭借先进的武器和高超的政治手腕,科尔特斯率领区区1000多名士兵,击败了阿兹特克帝国的十万大军,攻入墨西哥城,俘虏了阿兹特克帝国的皇帝凭借先进的武器和高超的政治手腕,科尔特斯率领区区1000多名士兵,击败了阿兹特克帝国的十万大军,攻入墨西哥城,俘虏了阿兹特克帝国的皇帝,闯进皇宫,打开国库,掠夺了堆积如山的金器银器、金砖银砖。他们抢掠的珍宝,总价值在19世纪就达到630万美元,比任何一位欧洲君主的财产都多。
从考古学的角度来说,科尔特斯以这样的方式“发现”阿兹特克文明,造成的损害远比收益大。后世的考古学家发现,阿兹特克人在天文、医学、建筑等领域,都取得了不亚于古埃及人的成就。只可惜,这个被西班牙殖民者掠夺和损毁的文明,已无法复原。
阿兹特克人是11世纪迁居墨西哥平原的。奇怪的是,考古学家在阿兹特克文明遗址中发现,有些建筑和雕刻,明显起源于几千年前。也就是说,阿兹特克之前,应该有过更古老的文明。那它是什么呢?
这就是我下面要讲的,斯蒂芬斯发现玛雅文明的故事。
约翰·劳埃德·斯蒂芬斯1803年出生于美国,学法律出身,因为热爱历史和旅行,去过埃及、两河流域探险,还出版了两本游记。1839年,斯蒂芬斯进入中美洲。在科潘河流域的丛林中,他隐约看到前方有一堵高墙。谁会在人迹罕至的原始森林里建墙?经验告诉斯蒂芬斯,这可能是一处古文明遗迹。于是,他和同伴披荆斩棘,向高墙前进。
一路上,斯蒂芬斯发现了14座刻着浮雕的石碑,这更坚定了他的判断。最终,在密林深处,斯蒂芬斯发现了一座大城。他是对的。这里是玛雅文明的遗址。
斯蒂芬斯的发现,激起了考古学家的热情。此后,众多的玛雅遗址重见天日。它们从墨西哥东南部,经危地马拉、洪都拉斯延伸到秘鲁,可以说遍布美洲中南部。
经过数十年研究,考古学家逐渐揭开了玛雅文明之谜。考古表明,玛雅文明形成于公元前1500年,也就是距今约3500年前。那时候,玛雅人已经发明了文字,并能建造大型纪念碑和建筑。到4世纪,玛雅文明进入鼎盛期,在建筑、艺术、宗教、天文、数学等领域,都取得了很高成就。著名的玛雅历法,就产生于这个时期。9世纪以后,玛雅文明开始衰落,逐渐被墨西哥中部的阿兹特克文明、秘鲁的印加文明取代。不少玛雅古城遭到遗弃,为原始森林覆盖。
不过,那些后起的文明,继承了玛雅文明的大部分成果。所以考古学家会在阿兹特克文明遗址中,发现众多的玛雅文明遗存。这表明,同古希腊罗马文明、古埃及文明和两河流域文明一样,美洲文明也具有连续性。如果不是欧洲殖民者的入侵,强行打断其历程,那么,美洲文明应该还会按照自身的特点,演变下去。
这本书的主要内容,到这里就讲完了。总结一下,现代人对于远古文明的认识,与考古学家的努力和考古学的发展,是密不可分的。以古希腊罗马遗迹在18世纪被发掘为起点,考古学家陆续找到并研究了古埃及文明遗址、两河流域文明遗址,并对遭到欧洲殖民摧毁的美洲文明,进行了系统性整理和研究。可以说,如果没有这些埋头挖土的考古学家,像巴比伦、玛雅这样早已湮没的古文明,很可能至今不为人所知。人类对不同文明的了解,也远远不会如今天这样多样和深入。
好,《神祇、陵墓与学者》的下集就讲完了。我们明天见。
用讲故事的方式,让人很有兴趣,不会像学历史一样枯燥
古巴比伦王颁布了汉谟拉比法典
sha草纸,有一些历史考古领域约定俗成的特殊读音,按照字典读听着不舒服
什么探险家,就是强盗!!!!
天天听
历史加工作坊主 回复 @历史加工作坊主: 快听玩咯
天天听,天天长姿势!
支持
考古,是研究历史源头的最重要途径。
还有字幕 太讲究了吧
人类的历史就是一个游戏过程,一代一代人不停的制定规则,又去创造新的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