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ello!宝贝们,欢迎来到《书法小故事》,上一集中我们讲到了在纸张被广泛应用之前的文字载体 简牍,那么简牍又是怎么被纸张逐渐取代的呢?今天我们就来聊聊有关纸的小故事。
小宝:“是蔡伦发明了纸吗?”
造纸术是我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但并不是蔡伦发明了造纸术,准确来说,蔡伦是造纸术的改进者。因为据考古研究,早在2000年前的西汉时期就有了纸的身影,那时的纸是用大麻和少量的苎麻纤维,为原料制作出来的,但由于太过粗糙,不便于书写而没有被广泛应用。到了东汉时期在朝廷做官的蔡伦,看到皇帝每天要批阅大量的奏章,而简牍过于笨重,因此下定决心要改进造纸的技术,他改用树皮、破布、麻头和鱼网等廉价东西进行造纸,大大降低了造纸的成本,为纸的普及准备了条件,后来,蔡伦把改进造纸术的成果报告给皇帝,皇帝对蔡伦的才能非常赞赏,并把改进过的造纸技术向各地推广,朝廷封蔡伦为龙亭侯,所以后来人们都把纸称为“蔡侯纸”。
小宝:“蔡侯纸就是我们今天写字用的宣纸吗?”
说起宣纸那就得讲讲 孔丹造纸的故事了。
小宝:“孔丹又是谁呀?”
孔丹是蔡伦的徒弟,一直跟随蔡伦造纸,在蔡伦去世以后,孔丹为蔡伦画像来纪念他,可不到一年的时间,画像的纸就有白边黄,由黄变黑了,并且开始一片片剥落下来了,孔丹见了,心里很难过,于是决定要造出经久不变的纸来,因为不断地实验被老板知道了,于是老板一气之下解雇了他,孔丹便决定到全国各地区游历寻找更好的造纸技术,一天,他来到了江南宣城一带,突然发现有棵大树倒在溪面上,光滑滑的树干上,有一层雪白的东西,像一张薄薄的纸放在上面。孔丹弯下腰去,剥了一点放在手里,摸摸捏捏,既像棉花般柔软,又像皮一般牢实,这到底是什么东西呢?孔丹心想:如果把它用来造纸,那该多好!于是便向旁边的一位老奶奶打听,知道了这棵树原来是青檀树,在后来的日子里,孔丹采集了檀树皮和燎草一起浸润,日晒,揉制,蒸煮终于造出好纸,因为是在宣城造出的纸,所以被称为宣纸。就这样,孔丹为了给师傅画肖像,用青檀树浆造出了不朽的宣纸,从此人们将这种纸冠以他的名字“丹宣”,这就是孔丹造纸的故事。
小宝:“那我们练习用的毛边纸也是用青檀树做成的吗?”
毛边纸可不是用青檀树做成的哦,那我们就来说说“毛边纸”这个名字的由来--明末江西出产竹纸,纸质细腻,薄而松软,呈淡黄色,没有抗水性能,托墨吸水性能好,既适于写字,又可用于印制古籍。因明代大藏书家毛晋嗜书如命,喜欢用竹纸印刷书籍,曾到江西大量订购稍厚实的竹纸,还喜欢在纸边上盖一个篆书“毛”字印章,故人们习惯称这种纸为毛边纸。不过还有一种说法,是由于这类纸常常不裁切纸边,呈自然的毛边状,故得名毛边纸。不过无论哪种说法,毛边纸是用竹纤维制造而成的却是不变的哦。
造纸技术也在后来不断地改进,魏晋时期流行一种经过加工的黄纸,称为染潢纸,用来加工的染料具有防虫的功能,可以大大延长纸的寿命,晋代还新增了若干纸的品种,如“侧理纸”(或“苔纸”)、桑根纸、蚕茧纸、藤角纸等,最有名的莫过于“蚕茧纸”,又叫“凝霜纸”,形容纸像白霜一样,又白又细腻。相传王羲之便是用蚕茧纸和鼠须笔写下了天下第一行书《兰亭序》。
好了,宝贝们,今天的故事就先讲到这了,你们是否还记得孔丹造的纸叫什么名字,毛边纸又是用什么为原料的呢?如果你知道的话可以留言给鸟妈,我们明天见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