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讲 形全与德全
鲁哀公问于仲尼曰:“卫有恶人焉,曰哀骀它。丈夫与之处者,思而不能去也。妇人见之,请于父母曰‘与为人妻宁为夫子妾’者,十数而未止也。未尝有闻其唱者也,常和人而已矣。无君人之位以济乎人之死,无聚禄以望人之腹。又以恶骇天下,和而不唱,知不出乎四域,且而雌雄合乎前。是必有异乎人者也。寡人召而观之,果以恶骇天下。与寡人处,不至以月数,而寡人有意乎其为人也;不至乎期年,而寡人信之。国无宰,寡人传国焉。闷然而后应,泛若辞。寡人丑乎,卒授之国。无几何也,去寡人而行。寡人恤焉若有亡也,若无与乐是国也。是何人者也?”
仲尼曰:“丘也尝使于楚矣,适见子食于其死母者,少焉眴若皆弃之而走。不见己焉尔,不得类焉尔。所爱其母者,非爱其形也,爱使其形者也。战而死者,其人之葬也不以翣资;刖者之屦,无为爱之;皆无其本矣。为天子之诸御,不爪翦,不穿耳;取妻者止于外,不得复使。形全犹足以为尔,而况全德之人乎!今哀骀它未言而信,无功而亲,使人授己国,唯恐其不受也,是必才全而德不形者也。”
哀公曰:“何谓才全?”仲尼曰:“死生存亡,穷达贫富,贤与不肖毁誉,饥渴寒暑,是事之变,命之行也;日夜相代乎前,而知不能规乎其始者也。故不足以滑和,不可入于灵府。使之和豫,通而不失于兑;使日夜无郤而与物为春,是接而生时于心者也。是之谓才全。”“何谓德不形?”曰:“平者,水停之盛也。其可以为法也,内保之而外不荡也。德者,成和之修也。德不形者,物不能离也。”
哀公异日以告闵子曰:“始也吾以南面而君天下,执民之纪而忧其死,吾自以为至通矣。今吾闻至人之言,恐吾无其实,轻用吾身而亡其国。吾与孔丘,非君臣也,德友而已矣。”
庄子与卡通美女
这里,庄子又给我们介绍了一个理想中的人物,“哀骀它”这种德才兼备之人,在世间是看不到的。我们从文字中感觉到,似乎只有佛祖释迦牟尼才能达到这样的境界,孔子都达不到这个境界。释迦牟尼佛与他也有不同之处,因为佛祖说法四十九年,没有一天不说法,哀骀它则从不开口说话,从不讲法。
道家和儒家有一个相通的理想境界,就是“圣人垂衣裳而天下治”。真正的圣人,仅仅用自己的精神就可以感化天下。这是一种理想,也是一种理念。在实际生活之中,因为人无完人,圣贤都难免有犯错、有过失,更何况非圣贤的凡夫呢?所以像哀骀它这样的人物,现实中找不到,只是《庄子》寓言中才存在这样的人物。
庄子用“鲁哀公问于仲尼”一句开头,来讲述哀骀它的故事,用这个故事给我们指明了人生修养的境界。当然,并不是说有现成的人可以供我们学习,但是我们可以感觉一下,庄子心目中一个完美的人,究竟是怎么一回事。
前段时间,听说西方人设计了一个世界级的卡通美人,把大家公认的最美的形象,通过数字化处理,在电脑里合成设计出来这么一个美女。粗一看呢,她是很美,但稍一感觉,又一点都不美。从形象上来说,天下确实找不到这么美的人了,但仔细一看又觉得还是不行。为啥不行?因为你只要看看她的眼睛,总觉得不对头,像机器人,整个就是机器人的形象而已。黄金分割法也好,标准三围体型也好,总之不管怎样,她看起来确实美不胜收,但给人的感觉就是不行。为什么?没神,在精神上跟真正的人差了一大截。
古代的头号大众情人
下面正式介绍这个故事中的主人公了。
“卫有恶人焉,曰哀骀它。丈夫与之处者,思而不能去也。”这里的“恶人”,不是指坏人,而是长得很丑,长得让人厌恶的人。“哀”者,一脸苦相;“骀”者,劣也;“它”者,驼也,还是个驼背老汉。庄子笔下的“哀骀它”,是理想化的,理想到什么境界呢?哀骀它虽然是个丑鬼,但丈夫君子们,天天都想跟他在一起,一点都不想离开。
我自己曾经就有过这样的感受。过去与本光法师、贾题韬老先生他们在一起时,确实就有舍不得离开的感觉。舍不得离开,并不是就在一起默坐,不说话了。他们也要说,而且说得不少,但就算他们不说话,你都想去,哪怕他们静默地坐在那里一言不发,你都很舒服。你去了,他不烦你,你也无话可说,大家就在那里喝茶,相互之间非常融洽。那种气息一般的人与人之间轻易不见,那种感觉非常好。我们一般的人,如果彼此之间有啥隔阂,相处起来就有点不舒服,过了一段时间把这冲撞之气化了,又好了。慢慢地,自己的修养到了,再体会,就会觉得他们的修养确实很了不起。另外一个原因,大概是男子汉之间要容易相处一些,只要意气相投,就能处得很好。
但下面说的就奇怪了。“妇人见之,请于父母曰‘与为人妻宁为夫子妾’者,十数而未止也。”那些漂亮女生们见了这个丑八怪,还专门回去和父母说,爹啊娘啊,你们不要把我嫁给别人,我宁愿嫁给哀骀它做妾。而且已经有十几个人像这样去排队了。哈哈,这些美女们都爱上他啦。
哀骀它既无权又无钱,人长得又丑,不像本光法师、贾老他们,还是仪表堂堂,很令人仰慕,看一眼你就能心悦诚服。我们从庄子的这种反衬手法上看,这个哀骀它的那种神、气、韵味,恐怕更让人觉得舒服、安逸,更让人想去亲近他。
“未尝有闻其唱者也,常和人而已矣。”这里又继续说哀骀它的行为举止。他既不宣传自己,又没有什么主张;既不进行演讲,又没有什么高明的地方。你说长他也说长,你说短他也说短,他就顺着说。常和人,就是一贯顺和别人。我们一般很讨厌顺着说的人,我也是这样,谁顺着我说,我就不舒服。你又不是我的录音机,你又不是鹦鹉变的,为什么要顺着说呢?但是哀骀它不但顺着别人说,还让听的人觉得很舒服,在听他顺着说的过程中,别人就不知不觉受到他的感化了。
下面几句继续描述这位奇人的形象。“无君人之位以济乎人之死,无聚禄以望人之腹。又以恶骇天下,和而不唱,知不出乎四域,且而雌雄合乎前。是必有异乎人者也。”
他既不像当了国君的,会提出些振奋人心的口号,可以去救济别人的苦难;他又没有钱去布施天下,解决广大人民群众的温饱问题。而且,他的样子丑陋不堪,恶骇天下;他又不打广告宣传自己,别人知不知道他也不管;他的智力也不扬乎世俗,没见到有什么高深的学问,更没有一套一套的理念传授给别人。但是,只要是接触过他的男男女女们,都舍不得离开他,要把他围起、团起、捧起、贴起,简直成了举世头号的大众情人。这到底是什么原因呢?他有什么过人之处呢?究竟是个什么样的奇人呢?
哀骀它是何许人也
世界上居然还有这样的人?于是鲁哀公就“寡人召而观之”,结果初次见面,“果以恶骇天下”,果然奇丑无比,惊骇天下人,丑得令人感到恐怖。
“与寡人处,不至以月数,而寡人有意乎其为人也。”但是他与我在一起相处还不到一个月,我就感到他的为人好舒服,就像谈恋爱一样有点舍不得了,只想亲近,不想远离他了。“不至乎期年,而寡人信之。”相处不到一年,我就啥都相信他了,信得不得了。生死信他,国家大事也信他,甚至“国无宰,寡人传国焉”,宰相位置空缺了,我就想把国家的大事交给他。但是他的反应呢?“闷然而后应”,他闷了半天,好像答应了,又好像没有答应。大家不妨想一下,“闷然而后应”,是个什么感觉。
下面一句“泛若辞,寡人丑乎,卒授之国。”然后,他就很和缓、很浅淡地说点事情,东说一下,西说一下,不知不觉之中,就把这个宰相之位辞去了。我们看看周围有没有给人这种感觉的人?你与他说话,真不知道他是接受还是推辞。刚开始说了把国政交给他,好像也接受了,仔细一听一深说,好像又推辞了。哎,说不清楚。“寡人丑乎”,我看到他这个态度就很羞愧、很惭愧,他是看不起我呢,还是看不起我这个国家呢?这个国政大权,是别人削尖了脑袋都想参与的事,碰得头破血流都要去抢这个位子,在他面前却卖不脱,就像西施、王昭君这样的大美人,还硬是嫁不出去,没人要一样。这是很奇怪的啊。“卒授之国”,管他呢,最终我还是把国政交给他。
事情也不是这样就算完了。“无几何也,去寡人而行。”谁知没几天,他却悄悄地走了,离开我了。“寡人恤焉若有亡也,若无与乐是国也。是何人者也?”我真的很难过,就像家里的顶梁柱垮了,心中空荡荡地不踏实;又像灵魂丢失了一样。
我们看这个哀骀它是何许人也?竟然如此厉害,他走了以后,搞得鲁哀公在鲁国就找不到快乐了。不管是歌舞也好,还是大臣来给他讲礼乐或谈军国大事也好,他都找不到乐趣。于是无奈之下,只好向孔夫子请教,“是何人者也?”这个人到底是怎么回事啊?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