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心与理是一物还是两物?

030.心与理是一物还是两物?

00:00
18:28


朱熹说“心与理”,王阳明说“心即理”,只一个字的差别,却道出二千年来一个大大的疑问:心与理是一物还是两物?朱熹认为心是心,理是理,心在内,理在外,是两物,所以要穷其理,才弄出“格尽天下事物的理”的笑话;那么,阳明说“心即性,性即理”,心与理本为一物,是什么意思呢?张讲师一语解道“心里面造化的本质叫做性,里面的造化规律次序叫做理”,因为心即是气,是由一股能量组成,这股气里面的造化之性就是性,造化规律就是理,皆都是在气上,不是同一物是什么?学生又问,既然心里面本有其理,为什么还会有善与不善呢?王阳明说,只因“恶人之心,失其本体”,心的本体被好恶分别掩盖了,才表现行为上的千差万别,所以王阳明说要“去人欲”,天良自然就显现了!具体是如何呢?请您细听张讲师的讲解!


1、如何去实践“吾日三省吾身”?

2、为什么说“唯心论”和“唯物论”都堕入了两个极端?


(三三)

或问:“晦庵先生曰:‘人之所以为学者,心与理而已。’此语如何?”

曰:“心即性,性即理。下一‘与’字,恐未免为二,此在学者善观之。”

(三四)

或曰:“人皆有是心,心即理。何以有为善,有为不善?”

先生曰:“恶人之心,失其本体。”

(三五)

问:“‘析之有以极其精而不乱,然后合之有以尽其大而无余。’此言如何?”

先生曰:“恐亦未尽。此理岂容分析?又何须凑合得?圣人说‘精一’,自是尽。”

(三六)

省察是有事时存养,存养是无事时省察。

(三

澄尝问象山在人情事变上做工夫之说。

先生曰:“除了人情事变,则无事矣。喜怒哀乐非人情乎?自视、听、言、动以至富贵、贫贱、患难、死生,皆事变也。事变亦只在人情里,其要只在‘致中和’,‘致中和’只在‘谨独’。”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 米花生_5w

    如果我们把我们的压力、我们的悲伤当做补品,就这样的心态来观照,来学习与内在的情绪共处!练习的方向

  • 桃之夭夭_5tu

    致中和只在谨独,就是慎独,慎独恪守本心的气机实相,气机自然,不攀附我私、我见。 情绪是真实可感知的,而情绪依附于事变。情绪作为心的觉知,并没有好坏,就像天有阴晴圆缺,我们要做的是七情自然而发,真情自然流露,而不是你夹带私欲的七情,气机自然就心安理得。

    江湖俗子 回复 @桃之夭夭_5tu: 七情自然而发,是指本能吗?

  • 辛木66

    理在气里面,心是气里面的觉知,就如水的性(理)在水分子中,不能把水的性与水分子分开一样,比喻通俗易懂👍!

  • BigfishXY

    说不要有好恶,那批判朱熹的理论不对,算是非好恶吗?

    如水茹 回复 @BigfishXY: 不是批判,而是不让他误导后世的人,所以把它讲出来,希望大家修行有个正确的方向。有句通俗的话,方向不对,努力白费。

  • 言观观言

    感恩!202103011755

    言观观言 回复 @言观观言: 感谢讲师!

  • 13912292szx

    慎独有疑,觉得是内心独知之处下功夫

  • 桃之夭夭_5tu

    心是气里面的觉知

  • 祝你幸福sun

    听完才知道自己一直没弄清楚修行的方向~越听越有味道~

  • 燕子htz

    一字之差~差之千里!原来是这么回事呀~看到更新,迫不及待的学习

  • 听友55965525

    事變影響只在人情裡,人情致中和只在慎獨裡。好個以簡御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