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雨》唐 白居易 我有所念人,隔在远远乡 “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

《夜雨》唐 白居易 我有所念人,隔在远远乡 “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

00:00
04:56

一提到夜雨,大家可能会马上想起李商隐的《夜雨寄北》


“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
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一首含蓄隽永的深情歌诗。
《夜雨》是唐代诗人白居易所写的一首抒情诗,写于元和六年(公元811年)。整首诗贯穿着白居易大气、又不失细腻的风格。诗人通过描绘夜里风雨纷纷的场景,用直白的语言表达了对其相爱女子“东邻婵娟子”湘灵真挚的思念之情。


《夜雨》唐 白居易
我有所念人,隔在远远乡①。
我有所感事,结在深深肠。
乡远去不得,无日不瞻望②。
肠深解不得,无夕不思量③。
况此残灯夜④,独宿在空堂⑤。
秋天殊未晓⑥,风雨正苍苍⑦。
不学头陀法⑧,前心安可忘⑨。[1]
注释译文
作品注释
①乡:家乡。
②瞻望:往远处或高处看,敬仰并寄以希望。
③夕:日落的时候:夕阳。夕照。朝夕相处。无夕:日日夜夜。
④残灯:不好的事。夜:黑夜,代指前途的黑暗。
⑤空堂:空屋。
⑥晓:到来,来临。
⑦正:此时。苍苍:纷纷。
⑧头陀:苦行僧。
⑨安:怎么。[1]
白话译文
我有着深深思念的人,却相隔在远远的异乡。我有所感怀的事情,深深的刻在心上。她在遥远的异乡我不能去靠近,似乎也没有可以用来传情的太阳。内心痛苦万分却无处化解,日日夜夜未曾停止思念。我的前途似乎也迷茫无望,孤独的在空空的屋子里睡觉。秋天尚未来临,却已风雨纷纷。不曾学过苦行僧的佛法,如何忘记曾经的过往!

此诗是白居易四十岁即公元811年(元和六年)时所写。从“独宿在空堂”可以看出,此诗是为一个与作者相爱的女子而写。据考证,这个女子就是白居易几度在诗作中提到过的“东邻婵娟子”湘灵。

整首诗贯穿着白居易的大、简、妙风格,虽是写爱情,写思念,但不像多数爱情诗一样婉约,它大气、又不失细腻,这不是刻意为之,而是一种情感之至,一种浑然天成。这首诗不是唐代所流行的工整的今体诗,它共有七句话,前四句大量的重复用字我有所念人,隔在远远乡,也并不合乎诗歌的习惯。诗歌使用直抒胸意的写法,想忘,又不能忘,想忘,又不敢忘。诗人一段刻骨铭心的爱情就在这无果的结局中谢幕,无数的思念,向何处倾诉。意像的描写被放在了叙事之后,全诗没有比喻、没有用典,也没有大量的兴、比之作,可以说是完全没有格律的羁绊,用最直白的语言,抒发了最真挚的情感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 听友211056860

    夜雨·我有所念人 白居易 (唐代) 我有所念人,隔在远远乡。 我有所感事,结在深深肠。 乡远去不得,无日不瞻望。 肠深解不得,无夕不思量。 况此残灯夜,独宿在空堂。 秋天殊未晓,风雨正苍苍。 不学头陀法,前心安可忘。

    薇雪55 回复 @听友211056860: 经典

  • 笨瓜Q

    我有所念人,隔在远远乡。 乡远去不得,无日不瞻望。 况此残灯夜,独宿在空堂。 不学头陀法,前心安可忘。

    薇雪55 回复 @笨瓜Q: 感谢一路上的陪伴

  • 沧海明珠日出东方

    君问归期未有期

  • 啊呀我是三生呐

    在家待了五十多天的湖北人读这首诗深有感触。

  • 归向何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