奏折的“生产线”
递送流程
据清代学者震钧所著《天咫偶闻》记载:每天午夜十二点,吏、户、礼、兵、刑、工六部,每部院一名办事员到东华门外。
他们跟着外奏事处的值班官进入紫禁城,到乾清门 广场东侧 景运门内的值班房,把装奏折的匣子和各自衙门的印片,交给奏事官登记。
奏事官根据折子上的内容,分出来一个轻重缓急,安排了先后,送往乾清门内的内奏事处,再由内奏事处的御前大臣或太监转送皇帝。内奏事处收件的时间不超过凌晨两点。
外省的奏折进京,有两个途径
①通过在京衙门,相当于今天的驻京办事处,专差递送进宫;
②经驿站系统速递到京,交兵部捷报处,再由兵部司员送到乾清门。
奏折速递如果注明“马上飞递”,按规定可日行三百里,更急者可要求日行四百、五百甚至六百里。
接收流程
乾清门外,办事员送完奏折,并不马上就走,因为前次送皇帝批阅的奏折将从凌晨三时起陆续发下。乾清门石栏的白纱灯如果移上了台阶,就表明,朱批的奏折就快出来了,各部院办事员再领回自己单位。
经皇帝亲笔批示的朱批奏折,具有法律和行政效用。雍正时规定,得到皇帝御批的奏折必须缴回宫中储存。
湖广总督杨宗仁以“奴才”自称,雍正朱批:“称臣得体。”
军机处设立后,朱批奏折必先交到军机处抄录副本,称为“奏折录副”。回缴宫中的奏折和军机处抄录的副本,成为今天重要的清史档案。
历朝历代的流程基本都这样,大同小异。
军机处
个性化奏折之“无字朱批”
年轻时候的慈禧书画功夫了得,正因如此,咸丰皇帝经常让其帮助自己批阅奏章,慈禧渐渐也有了自己的政治主见。书法是慈禧太后最拿得出手的特长之一,曾经一度得到史学家的认可。
不过自从慈禧老了之后,随着身体的衰弱和日理万机的操劳,慈禧越来越不愿意写字,可即便如此,奏章还是要批的,于是就出现了一个“怪”现象——慈禧晚年时候,奏折的回复上是没字的。
慈禧照片
慈禧发到军机处的奏折,虽然没有字,但都有一个显著的特点,那就是在奏折下方都有一处被尖锐的东西划过的痕迹。
军机们一看这些划痕,立刻猜到:画竖道儿的就是再议;画上对号的奏折则是太后已经同意办理;而在奏折上画叉的意思则是绝对不允,并且刻的印记越深,说明慈禧的决心越大,谁要是敢违拗,肯定是要倒霉。
当然,想慈禧这种批奏折的方式也是绝无仅有,但又特别体现她的人物性格。
个性化奏折之“卖直”
朱元璋是出身草莽的一个皇帝,文化水平就十分有限。于是,他批的奏折就很特别了。
各种忌字不能碰
首先,朱元璋是农民起义军出身,年少时又讨过饭,做过和尚……所以后来他当了皇帝之后,对于奏折就有几个字是格外忌讳的。
朱元璋画像
①根据史料发现,朱元璋特别忌讳四个字,一是“贼”。
所谓农民起义军,那是现在我们的说法,那时候叫反军。
他人若在他面前提起,更是会让他觉得是含沙射影地讽刺他。最为极端的一次,一位大臣在奏疏里写了个“则”字,由于凤阳话里“则”与“贼”同音,朱元璋一怒之下将大臣下诏处死。
②“僧”和“秃”字
因为朱元璋做过和尚,他不愿别人提及这段过去,更不想别人怀疑一个和尚能否做皇帝的正统性,所以凡是在奏疏和条陈中提及这两个字的,都会惨遭杀戮。
③就是“穷”字
在朱元璋心里,这个字也是在暗讽自己的过去,所以奏折里写这个字的大臣也必须杀。
忌长篇大论No哔哔
他因为文化低,识字少,最讨厌大臣上奏时长篇大论。
1375年12月的一天,在《明史》中被描述成“以平允称、抗直不屈”的茹太素突然给朱元璋上了一篇奏章。朱元璋刚打开,就有些眩晕,因为呈上来的奏折史无前例,足足有一大沓。朱元璋显得很不耐烦,便叫中书郎王敏念给他听。
过了许久王敏还在继续,朱元璋的暴脾气终于忍不住了,怒斥道:“虚词失实、巧文乱真,朕甚厌之!”
茹太素画像
打完,朱元璋的气总算顺了点儿,又想着这有违背自己纳言的初衷,于是第二天他又让王敏接着念完了。朱元璋总算明白了,茹太素这篇的奏章共有一万七千字,从第16500字到结尾,才正儿八经地提出了5点工作建议。
朱元璋缓了缓,仔细琢磨了琢磨这5点建议,觉得茹太素说的还挺有道理,于是采纳了其中4条。此后,朱元璋便开始强行命令制定了行政文书规范:“颁示中外,使言者陈得失,无繁文”。
大白话的耿直回复
而朱元璋批奏折最大的特点就是——白话。直截了当,半句废话都没有,其中最著名的一条朱批是有一次倭寇来犯,地方官员上书,朱元璋的霸气下诏。
个性化奏折之“卖智”
有朱元璋这种批奏折特别直截了当的,就也有批奏折特别绕的。如果是别的什么事绕点就绕点,可要是打仗的事儿,都十万火急的,你还绕,就有点太不靠谱了。而这么不靠谱的皇帝是谁呢?中国历史上最爱耍小聪明的——乾隆皇帝。
乾隆皇帝画像
有一次军机章京赵翼(yì)给乾隆皇帝转上来一篇来自云南的奏折,云南闹匪乱,云南的府台大人请求朝廷能够发兵,帮助云南的府兵进行清缴,乾隆看罢奏折,直接批了四个字“埋根首进”。
赵翼搞不明白,就问军机处的军机们、朝中的大臣、纪晓岚,可都无果。
最后还是帝师朱轼,告诉赵翼:这四个字是出自古代的一本人物传,意思是稳扎稳打,皇帝这么写,就是决定用兵的意思。
个性化奏折之“卖萌”
康熙58年3月28,闽浙总督,专门写折子给康熙:奏 进番子 土产芒果等物。
康熙一看,就回复:知道了。此等东西皆无用,不必再送来。
然而,刚过了一个月,康熙58年4月29,这位闽浙总督又上来了:奏 进台湾芒果及武夷山茶叶折。
康熙一看,嗯?这闽浙总督……起哄是吗?就回复:知道了,之前没见过芒果,本来想看看,看完觉得也是没什么用,不要再给朕送了!
另一位是直隶总督,也是每天没什么正经事儿。
6月初四,直隶总督上折子:这是顺天府保定府等地6月初下雨的情况。
康熙回:到处都下雨,报告雨情的奏折太多了,而且京城和京北的情况我早就知道了。
6月初六又来:这是顺天府保定府等地6月初下雨的情况。
康熙就纳闷了,回复道:已经回复过了啊。
反复N次...
本来以为终于消停了,第二年又来了!
个性化奏折之“卖腐”
中国历朝历代加起来,差不多有330个皇帝,而这其中,论勤奋,莫过于清代的雍正皇帝了。
正因为这样的勤勉,也为后世留下的无数奇葩折子。之所以称为奇葩……就是别的皇帝在批折子的时候,顶多就是耍个小幽默,或者卖卖萌啥的,这个雍正皇帝,估计也是批折子批太多了,光卖萌已经满足不了他,他还要卖腐。
有一年南方的粮食收成不好。有些大臣建议把山东、河南的小米运到江南卖。这时候河南巡抚田文镜反对,他说南方人不吃小米,卖点小麦倒是可以。张廷玉和朱轼(shì)二人就坚持建议卖小米。
雍正一听觉得都有道理,干脆两个办法一起用,看哪个有效。结果小麦卖得很好,田文镜受到了奖赏。回头他写折子向皇上表示谢意,还嘴甜了一下,雍正看完很高兴,于是就下了朱批:“朕就是这样汉子!就是这样秉性!就是这样皇帝!尔等大臣若不负朕,朕再不负尔等也。勉之!”
年羹尧当初平定了青海叛乱,雍正给他的圣旨里有这么一句话:朕实在不知怎么疼你,才能够上对天地神明。
年羹尧画像
喀(kā)尔喀 副将军,策旺扎布 等人上折子给皇上请安问好,雍正回复道:“尔等如此使朕畅快,何疾不治,何病不除?朕躬甚安,已痊愈。朕之亲切宝贝,尔等俱好么?”
对朱元璋直呼其名对弘历就叫乾隆帝?
肖木_df 回复 @阿萨路慢: 真他妈能杠
告诉百姓准备好刀子,这帮家伙来了杀了再说,钦此。
雍正真会卖萌和壁咚
听友197126845 回复 @Alice_09w: 好听
好!(此评论虽然才1个字,但语法严谨,用词工整,结构巧妙,琅琅上口,可谓言简意赅,足见评论人扎实的文字功底,以及信手拈来的写作技巧和惨绝人寰的创造能力,令人佩服佩服,再加上以感叹号收尾,实在是点睛之笔。)
第七卷轴_晋丰厚黑茶 回复 @总醉无常:
哈哈哈哈!赤裸裸的表白
有一段是念的,有没有能听出来的。
肖木_df 回复 @1718888dozn: 有很多都是念的,你能背你牛逼,还挑出什么刺来了?展示展示
康熙脾气太好了吧
老郭的理想不就是去非洲当个皇上吗!!?
罪恶善缘 回复 @牧野星云: 阿依土鳖公主的丈夫😂😂😂
田文静是我知道的那个吗
雍正批的奏折再甜也不如郭老师和于老师微博互动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