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收听寒川子解读鬼谷子,与您一同学习捭阖之术的方方面面。
前面两节呢我们讲了鬼谷子的褒扬者,鬼谷子的贬损者,实际上呢,上一节这个贬损者没说完,其中有一位没说。
柳宗元之后贬损鬼谷子的得算是扬雄,扬雄之所以被寒川子先生排在最后,是因为他自己并没有真的批评《鬼谷子》。
他的评语是一个对话在《法言·渊骞》当中,有一句:
或问:仪、秦学乎鬼谷术,而习乎纵横言,安中国者各有十余年,是夫?
曰:诈人也,圣人恶诸。
他对鬼谷子的评价其实就这么两句,就是这么一个对话,这个对话也是非常的简明扼要,前面是个问句,后边一个答句,前面这个人陈述了鬼谷术跟纵横门徒的历史功绩,语气是肯定的,希望得到的是一个肯定的回答,或者是毋须回答。
显然这是问话者设的一个局,扬雄只能作出肯定回答。然而,扬雄如果作肯定回答,或许就会引来其他问题。
因而,扬雄几乎是不假思索给出七个字来,叫:“诈人也,圣人恶诸。”
“诈人”指的就是鬼谷一门,圣人则是指儒家亚圣孟子。扬雄的判语,理由只有一个,就是孟子不喜欢他们。可孟子是圣人呀,圣人不喜欢的东西,你说那是好东西吗?被孟子骂作妾妇的,他怎么可能不是“诈人”呢?
扬雄字子云,生活在西汉末年的蜀地,少年时因为口吃而博览群书,长于辞赋,为司马相如之后西汉的辞赋大家,在四十岁以后以诗赋名望被朝廷宣召,北上长安作《甘泉》、《河东》等赋,王莽时期被封为大夫,校书天禄阁,辞赋文章双秀长安,后世称之“歇马独来寻故事,文章两汉愧扬雄”。扬雄这个人,大家可能听这名儿不大熟,但实际上基本上大家都知道这个人,因为有一首名诗里头提到这个人了,哪首诗呢?《陋室铭》,唐代诗人刘禹锡写的那个《陋室铭》: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
水不在深,有龙则灵。
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可以调素琴,阅金经。
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
孔子云:何陋之有?
说这里头哪儿说扬雄呢?哎你看“西蜀子云亭”是什么呢?扬雄字子云啊,这西蜀那子云亭就是扬雄的亭子。
扬雄也是一位道儒双修的大学问家,扬雄对《鬼谷子》的道术这般评价,虽说是不得已而应战,但是也是有失公允的,可是呢这种说法倒也符合这个人为人谨慎、胆小怕事的个性。
扬雄晚年曾经经历过一难,就是王莽因命符案诛杀刘歆父子等人。当时,正在天禄阁校书的扬雄看到甲士赶过来,以为是来抓他的,吓得开窗跳楼,差点儿没摔死。
扬雄跟刘歆命符案并没有太大的关系,如果他熟读了《鬼谷子》,可能就能明白朝中局势以及王莽的心事,那样的话他可能就心底坦然了,就不会这般惊惧了。
那么说完了褒扬的,说完了贬损的,咱再说一说这种不褒不损类的,就是持中立态度的:
头一号是唐朝的长孙无忌:
长孙无忌在为《鬼谷子》作序的时候,对《鬼谷子》作出了好坏参半、相对公允的评价:
纵横者,所以明辨说,善辞令,以通上下之志也。汉世(志)以为本行人之官,受命出疆,临事而制,故曰:“诵诗三百,使于西方,不能专对,虽多亦奚以为?”《周官·掌交》“以节与币巡邦国之诸侯及万姓之聚,导王之德意志虑,使辟行之;而和诸侯之好,达万民之说,谕以九税之利、九仪之亲、九牧之维、九禁之难、九戎之威”是也。佞人为之,则便辞利口,倾危变诈,至于贼害忠信,覆乱家邦。
《鬼谷子序》
长孙无忌,公元594年至659年,这个时候在世,他是有鲜卑血统的,早年跟着太宗李世民征战四方,这是太宗的心腹谋臣,曾经参与策划玄武门之变,又随太宗东征高句丽,功勋卓著,位列凌烟阁二十四开国元勋之首,封赵国公。
太宗驾崩以后,身为顾命大臣的长孙无忌官拜太尉、同平章事,权倾朝野,主持修订了《唐律疏议》,但是呢这人也恃权任性,枉杀了吴王李恪,反对李治废后改立,也因此得罪大唐的强势女皇帝,也就是武则天。武则天暗使酷吏许敬宗诬陷他谋反,逼着李治削了他的爵位,流放黔州,也就是现如今重庆。
长孙无忌到了黔州以后,又被许敬宗使人逼令自缢,之后没多久,案子就翻过来了,许敬宗因为构陷等多罪被处以极刑,长孙无忌则被追复官爵,陪葬昭陵。
那么从这个《鬼谷子序》当中,我们可以得知,长孙无忌非常熟悉鬼谷纵横术,定位呢也相对公允与准确,他说“纵横者,所以明辨说,善辞令,以通上下之志也”,同时引用典籍以界定纵横家的责任跟义务,说他是什么呢?“巡邦国之诸侯及万姓之聚,导王之德、意、志、虑,使辟行之;而和诸侯之好,达万民之说,谕以九税之利、九仪之亲、九牧之维、九禁之难、九戎之威”,功莫大焉。
那么长孙无忌所界定的纵横家的权责,其实就是周室的“行人”的这个使命,搁到今天来说叫什么呢,叫外交官,换个表达方式而已。
那么与此同时,长孙无忌又指出,说“佞人”不可“为之”,否则的话,将“便辞利口,倾危变诈,以至贼害忠信,覆乱家邦”,那么这种说法也是《汉书·艺文志》里头明确了的。做外交的,你这个人品德不好,恐怕不太行。
显然,长孙无忌的定位跟评价大多都不是原创的,他是从相关史籍当中借鉴而来的,由此我们也可也看出长孙无忌的为官、为人与治史的方圆之道。
这是头一位,第二位纪晓岚:
纪昀这个人,主要是通过那个什么电视剧,大家有所了解是吧。《铁齿铜牙》嘛,所以说在中国这个人的受众还是很多的。可实际上,历史当中的纪昀并不是跟贪官对着干的,他的主要职责是编纂《四库全书》。
在编到《鬼谷子》的时候,纪晓岚书写了一个《鬼谷子纪要》,其中有一段评论:
高似孙《子略》,称其一阖一辟,为《易》之神;一张一翕,为老氏之术,出于战国诸人之表,诚为过当。宋濂《潜溪集》诋为蛇鼠之智,又谓其文浅近,不类战国时人,又抑之太甚。柳宗元辨《鬼谷子》,以为言益奇而道益隘,差得其真。盖其术虽不足道,其文之奇变诡伟,要非后世所能为也。
那么这个评论体现了纪晓岚所掌控的纵横术功力。
一方面,作为吃儒家饭的一个文人,纪晓岚不能抬高《鬼谷子》,但是说作为从纵横术中受益的文人,纪晓岚也不想违心。从这个角度出发,我们来理解纪昀就能顺理成章。首先说,纪晓岚认为,高似孙认定《鬼谷子》超出《易经》跟《老子》、融会战国诸家的评价,这是“成为过当”,同时也认为宋濂指责《鬼谷子》,这是什么呢?“蛇鼠之智”是“抑之过甚”,而柳宗元所说的“言益奇,而道益陿”,是“差得其真”。
对他人批评了一通之后,纪晓岚给出了自己的结论,就是“盖其术虽不足道,其文之奇变诡伟,要非后世所能为也”,也就是否定《鬼谷子》所倡之术,但是肯定《鬼谷子》行文风格。
对于纪晓岚来说,这么做的好处一举二得:否定鬼谷子的法术,是儒门之义;肯定他的文风,是文人的气节。
下一位清代学问家,阮元:
他在《鬼谷子跋》中写道:
窃谓,书苟为隋唐志所着录而今仅存者,无不精校传世。况是篇为纵横家独存之子书,陶氏注又世所久佚,诚网罗古籍者所乐睹也!
那么上述这些学者,无论是褒是贬,几乎清一色都是从道德层面说教、从功利实用这两个角度来评判、讨论,纪晓岚虽说有所超越,但是他提到的是什么呢?文字的“奇变诡伟”,把这个视野局限在修辞学的范围,唯独阮元把这个讨论范围延伸至学术、瑰宝收藏以及思想高度,认为呢《鬼谷子》这本书是“纵横家独存的一部子书”,(四库全书)经史子集列在子当中嘛,而且经过隋唐“着录”且“仅存”而“精校传世”,堪称是弥足珍贵的。
从批评角度讲,阮元堪称是技高一筹的。
说阮元这个人,可能大家不大熟,不大知道,不大了解,先生引用了一段百度百科的介绍:
阮元,公元1764至1849,字伯元,号芸台、雷塘庵主,晚号怡性老人,籍贯江苏仪征人,乾隆五十四年进士,先后历任礼部、兵部、户部、工部侍郎,山东、浙江学政,浙江、江西、河南巡抚及漕运总督、湖广总督、两广总督、云贵总督等职。历乾隆、嘉庆、道光三朝,体仁阁大学士,太傅,谥号文达。他是著作家、刊刻家、思想家,在经史、数学、天算、舆地、编纂、金石、校勘等方面都有着非常高的造诣,被尊为三朝阁老、九省疆臣,一代文宗。
不知道您听明白没有?阮元这个名字虽然大家不知道,但是这位不单年岁活得长,学问做得好,官也做得足够大,在大清王朝由盛而衰、风雨飘摇这几十年当中事业长青,历任“三朝阁老、九省疆臣”,这是人生大赢家呀。
我们好奇的是,阮元为什么能成为人生的大赢家?
答案兴许就是他对《鬼谷子》的态度上。
作为驰聘于文字狱之后大清官场的一代名儒,阮元显然没有将自己局限于儒家文化的道德说教上来。面对让他受益匪浅的《鬼谷子》一书,他既不能褒,也不愿贬,那怎么办呢?
哎,另辟蹊径。
于是,人家换了个角度,咱不说道德,不谈功利,只从学术、史籍等等传世价值上我来肯定《鬼谷子》,所以任何人对这种评价都无话可说。
同时,经由此评,我们也应该能断得出来阮元还是深谙《鬼谷子》的纵横术,而且悟之深,爱之切,可谓前无古人矣!
本集内容到此结束,感谢您的收听。
为主播打call,那么多鬼谷粉,傀儡粉去哪儿了 就我一个吗
寒川文化 回复 @Windange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