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音欣赏之《望明月》
《望明月》的本事:出自《西厢记》 宋(元)·无名氏作。源于唐元稹《莺莺传》(又名《会真记》)。写唐贞元中,书生张珙游于蒲州,寄宿普救寺。适崔相国夫人携女莺莺扶相国灵柩回家乡安葬,途经普救寺,也借宿于此。一日,张生游佛殿,与莺莺相遇,两人一见倾心。时蒲州有孙飞虎起兵作乱,乱军包围了普救寺,欲夺莺莺为押寨夫人。老夫人在危急之中许下诺言,谁能破贼解围,就将莺莺嫁给他为妻。张生自原为之,请镇守潼关的好友白马将军杜确率兵前来相救。杜确率兵至,平定了乱兵。解了普救寺之围。不料老夫人嫌张生是一白衣秀士,门不当户不对,便出尔反尔,只许张生与莺莺两人以兄妹相称。张生因不能与莺莺成亲,害了相思,经莺莺侍女红娘从中帮助传递书简,两人背着老夫人私下幽会。后两人来往之事被老夫人发现了,便把红娘叫来拷问。红娘反责老夫人出尔反尔,忘恩负义,并称此事若张扬出去,于崔家名声不利,不如答应两人的婚事。老夫人无奈,只得答谢了张生与莺莺婚事。但老夫人又以崔家三代不招白衣秀士为由,逼张生赴京应试,待张生应试及第后,才允许他与莺莺成亲。全剧已佚,惟《旧编南九宫十三调曲谱》、《南九宫十三调曲谱》、《南词新谱》、《南曲九宫正始》、《寒山堂南九宫十三摄曲谱》、《九宫大成》、《南词定律》及《雍熙乐府》、《盛世新声》、《词林摘艳》等引录二十八支佚曲。
《望明月》为『西厢记』张君瑞于月夜思念崔莺莺,在书案中企盼之恍惚心情。这是南曲中一段脍炙人口的唱段,大人小孩都会唱上两句。每当月夜,风情月朗,弦友数人,执琵琶牙板,吟唱望明月,实乃一桩快事。
曲名:《望明月》;管门:四空管,F 调;滚门:中滚;紧三撩
曲词:
注释 ①私情,亦作叙情。②今旦:今日。③伊:她。
解说:望明月可以说是一韵到底。张生头天晚上用“杯酒”把莺莺灌醉,遂了“私情”,到第二天还在思念;明知“严慈拘束,奉侍亲帏”,但还想“心意人拔落金钗扣了门环”,以至风声鹤唳,疑神疑鬼起来,错把“风摆铜环”当成心上人又来;失望之余,“且回步,入书斋,翻身就寝”,梦周公去了。全曲没有一处大悲大喜,大起大落,但于平淡之处见真情。这首《望明月》是千百南音人几百年打造的精品乐曲,演唱全靠自身功力,无法投机取巧。三字“且回步”拖了 28 拍,从低 3 到 5,又从5 回旋到低6,宛转曲折,使得张生那种失望之情表露无遗。“十年磨一剑”这首《望明月》要唱好,全靠字正腔圆,要做到字正腔圆就必须在咬字做韵上下工夫。一板一眼的去唱准唱好,把张生那种复杂的感情唱出来。《望明月》可以说也是属启蒙一类的南曲,但是一首练习咬字做韵的好教材,要演唱好需要数年工夫,每一句,每一字做足工夫。南音老艺人轻易不唱《望明月》,要唱则一定要唱得闪闪发光,禁得起推敲。南音善于表达这种男女私情,常常是艳而不俗,媚而不贱,风流而不下流。同是《西厢记》故事的《回想当日》一曲,长近二十分钟,歌词是张君瑞与崔莺莺初夜的对话:“回想当日,佛殿奇逢,忘餐废寝,致使忘餐共废寝,两地相思各断肠。喜今宵,喜今宵得接绣阃红妆。消金帐里,消金帐内,且来权作花月场。”张君瑞一开始这段话久旱逢甘霖,可以作为《望明月》的注脚。然后是崔莺莺令人心怜的唱词:“背母私奔都是为恁情锺。汝莫鄙阮是桑中濮上女,乞人耻笑阮是窈窕娘……”;在“背母”与“私奔”之间,唱完“母”之后,居然“呜”了三十五秒才迸出“私奔”,让人大吃一惊,这就是南管。由个别鲜明的色块拼成的朦胧画面,不求情节、动作发展的明快,宁愿铺陈气氛、色泽、情调。张崔两人解衣上床后,崔莺莺结尾的这一段唱词又花了三分三十几秒:“嘱东君,恁慢把心慌,念妾身是菡萏初开放,叶嫩秀蕊含香。我未经风雨暴,必须着托赖恁只采花郎。琼瑶玉蕊艳色娇香。惜花连枝爱,爱花连枝惜,东君怎忍扰损花欉。鹊桥私渡谐欢会,颠鸾倒凤顾不得月转西厢,颠鸾共倒凤,顾不得月转西厢。”这是如何的香艳,但演唱者居然款款唱来,丝毫不带一点色情意味,这真是南音的特色。还有是《梧桐叶落》中,也有同样的唱段:“除非着我君返来,同入销金帐内,许时鱼水相邀,做出鸳鸯鸾凤交颈相随,阮一身有所归,许时即会解得阮心意。”这怕也是其他乐种所做不到的。
《望明月》中有一句“奉侍亲帏,伊即不敢把此情恋”,其中“把此”两字与上下词似不配合,应该是“放肆”之误,“放肆情恋”是无所顾忌的恋爱一场的意思;而“把此情恋”似不通。演唱时,“放肆情恋”和“把此情恋”的差异很少,但意思上通顺很多。
乐谱如下:
1.南音工乂谱如下:
2.南音工乂谱、简谱、五线谱对照如下:
关于“西厢记”故事的南曲有套曲及散曲。
(1)套曲:包括《五更段》、《小姐听》、《梁州序》三套。《五更段》:包括《一更鼓》(柳摇金)、《二更鼓》(柳摇金)、《三更鼓》(柳摇金)、《四更深、接五更鼓》(柳摇金)。《小姐听》:包括《小姐听》(中倍·外对双·驻马听)。《梁州序》:包括《更深不困》、《夜阑人寂》、《问君君不应》、《光阴如箭》、《君身去千里》(以上五团美)《百花》、《春酣》、《三更人》、《铁马响叮当》、《记得》、《听见报捷》(以上锦衣香)、《授职荣归》(锦衣香接尾声)、《好作鸳鸳梦》(煞尾声)。计18 首。
(2)散曲:包括《羡君瑞》(竹马儿)、《谢我芳卿》(叠韵悲)、《若不是》(亦名‘非是’,叠韵悲)、《回想当日》(相思引·杜相思)、《风弄竹声》(相思引叠)、《孙飞虎》(野风餐)、《望明月》(中滚)、《听见风声》(长潮阳春)、《一丝红线》(翁姨叠过短滚叠)、《尊前过》(锦板·风餐北)、《冷落琴弦》(相思引·八大骏马)、《当时雅意》(锦板·风餐北)、《君瑞可怜》(锦板)、《谢得君瑞》(相思引·千里急)、《当日佛殿》(相思引)、《恁是轿夫》(序滚·风敲竹)、《芳卿佳期》(中倍·外对双·静微花)、《论双文》(竹马儿)、《一封书信》(北相思过沙淘金)、《一操桐音》(倍工·叠字双)、《谢得夫人》(中倍·外对双·静微花)、《缘份牵伴》(相思引)、《堪叹夫君》(长滚)、《为君废业》(倒拖船叠)、《明月团圆》(长滚)等。约25 首。
上述两项共计43 首。
以上资料来自泉州南音网、福建南音网。
还没有评论,快来发表第一个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