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希金《上尉的女儿 》1:刘文飞丨一边放浪生活,一边勤奋创作

普希金《上尉的女儿 》1:刘文飞丨一边放浪生活,一边勤奋创作

00:00
17:36

喜马拉雅的朋友,你好!我是首都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的老师刘文飞,今天我要为你讲的是俄国作家普希金的小说《上尉的女儿》,有的译本也翻译成《大尉的女儿》。在今天的第一讲里,我们主要来谈一谈这部小说的作者,一个如雷贯耳的姓氏——普希金。



亚历山大·谢尔盖耶维奇·普希金

(Александр Сергеевич Пушкин;1799~1837)

俄罗斯著名文学家、诗人、小说家;

现代俄国文学的创始人,19世纪俄罗斯浪漫主义文学主要代表。


普希金及其小说创作

普希金于179966日生于莫斯科的涅曼街,他的父亲是一位世袭贵族,爱好文学,拥有许多藏书,与当时的文化界有很多交往,这对幼小的普希金是有影响的。



他的母亲出身高贵,是彼得大帝的养子汉尼拔的孙女,汉尼拔原来是非洲阿比西尼亚一个酋长的孩子,后来被土耳其人抢走,然后又被一位俄国使臣买下,带回彼得堡献给彼得大帝,汉尼拔成了彼得大帝的养子,彼得送他去法国留学,他学成归国后屡建战功,在工程和数学等领域也有造诣,被封为贵

族。


普希金很为这一传奇式的家族史感到自豪,在小说《彼得大帝的黑孩子》等作品中对此做过描绘。被称为俄罗斯民族诗人的普希金,身上却流淌着八分之一的非洲血液。


像当时大多数贵族家庭的父母一样,普希金的父母很少关心子女的成长,从普希金后来的作品中不难看出,他对外祖母、奶娘、姐姐和弟弟以及众多朋友的感情,似乎远远超出对自己父母的感情。据说,在读了父亲藏书室中的大量法文图书后,8岁的普希金就开始用法文写诗了。


1811年,12岁的普希金被送进彼得堡的皇村学校。这所学校是专门招收贵族子弟、为国家培养高级人才的皇家学校,设在彼得堡郊外的皇村。生性自由的普希金虽然非常痛恨学校严格的管理制度,曾经把皇村学校称为“修道院”,把自己称为“囚徒”,但皇村学校却也是普希金自由民主思想初步形成的摇篮。


正是在这所学校里,他结交了许多校内外的朋友,更为重要的是,他开始了积极、自觉的诗歌创作活动。在一次文学课升级考试中,普希金当众朗诵了他写的诗作《皇村的回忆》,引得担任考官的当时最杰出的诗人杰尔查文大为感动,他发出预言,预言一个新的诗歌天才即将诞生,预言他的接班人已经诞生。


在考试结束后的庆祝宴会上,他走到普希金的父亲身边,十分诚恳地说道:“让您的孩子做个诗人吧。”


果然,普希金成了一位诗人。走出校园的普希金,在俄国外交部担任十等文官,但他基本上是不务正业的,他一边过着彼得堡贵族青年那种典型的放浪生活,一边却又进行十分勤奋的诗歌创作。


1820年,他的长诗《鲁斯兰与柳德米拉》公开发表,引起巨大轰动,当时俄国诗坛的另一位泰斗级的人物茹科夫斯基在读了长诗之后,送了一张自己的画像给普希金,并在画像下方写下了这样一行文字:“战败的老师赠给获胜的学生。”直到今天,这张照片还悬挂在彼得堡普希金故居中诗人的书房里。


在写作长诗《鲁斯兰与柳德米拉》的同时,普希金还写了一组充满强烈反专制色彩的“自由诗作”,这引起官方不满,沙皇亚历山大一世决定将诗人流放到西伯利亚或者白海的孤岛上,后来经卡拉姆津、茹科夫斯基等人的斡旋,诗人才被流放到俄国南方。


在南俄,普希金跟随拉耶夫斯基将军一家在高加索、克里米亚等地旅行,后来到了基什尼奥夫。后来,他又转而去了奥德萨,受奥德萨总督沃隆佐夫的监管。沃隆佐夫忍受不了普希金的自由精神,同时也因为普希金竟然胆敢追求这位总督的妻子,于是,总督便向当局告了普希金的许多状,因此,18247月,沙皇下令将普希金押往普希金的父母在普斯科夫省的庄园米哈伊洛夫斯科耶,由当地的长官和家长负责监视。


普希金生活中的所谓“南方的流放”从此成为了所谓“北方的流放”。在南方的4年,普希金与当地的十二月党人有很多交往,邻近的希腊民族解放运动也激动着他,使他写出许多富有自由激情和战斗精神的诗篇。


具有异国情调的南方山水和民风,也给普希金的诗歌注入了新的题材和风格。在南方的流放转为“北方的流放”之后,与俄罗斯乡村和自然的接近,使普希金创作中的“俄罗斯味”更浓重了。同时,孤居者的心境也深化了普希金作为一个诗人的思索和感觉。


1825年的十二月党人起义失败后,普希金获新上任的沙皇尼古拉一世的赦免,回到莫斯科,但他仍一直处在当局严格的监视和控制之下,他的每一部作品甚至都要经沙皇本人批准后才能发表。


1830年,普希金因为要接受父亲作为结婚礼物送给他的位于下诺夫哥罗德的鲍尔金诺庄园,去了那里,由于当时流行的瘟疫,他被困在该庄园达三个月之久,令人吃惊的是,诗人被突如其来的瘟疫所烦扰,还时刻惦记着刚订婚不久的未婚妻,可是他却写出了大量杰作,比如《叶夫盖尼·奥涅金》《别尔金小说集》等,这就是他传记中著名的“鲍尔金诺的秋天”。


19世纪30年代,普希金开始将主要的创作精力放在小说上,写作了一系列小说,其中就包括我们今天要讲的《上尉的女儿》,其他小说还有《杜勃罗夫斯基》《黑桃皇后》《埃及之夜》等等。


至于他由诗歌转向小说和散文写作的原因,文学史家众说纷纭,在我看来,他的这个转向可能有这么几个动机:


一是当时的文学史背景,诗歌创作在19世纪20年代的辉煌之后有所衰落,散文开始赢得读者越来越多的兴趣,在整个俄国文学的发展史上,也一直有这样一个诗歌与小说此消彼长、此起彼伏、轮流坐庄的现象,用现在的话说,在普希金写作小说的年代,小说较之于诗歌可能是更有社会需求的;


其次,普希金作为俄国文学之父,作为俄国文学中一个罕见的天才,的确是个多面手,他不仅是个杰出的诗人,也是一位杰出的小说家,此外,他还是一位同样杰出的散文家、批评家、争论作家,甚至历史学家,他在几乎所有的体裁领域都为俄国文学做出了奠基性的奉献;


第三,普希金从诗歌转向小说写作,可能也与他在创作方法上的转变有关,也就是从浪漫主义转向现实主义;


最后,就《上尉的女儿》这部小说的写作而言,也与当时的俄国社会对于以司各特的历史小说的追捧有关,与普希金受沙皇的委托对于普加乔夫起义史所展开的研究有关,这一点我们在之后还会谈到。


1834年,已经35岁的普希金却被沙皇授予“宫廷近侍”头衔,据说,沙皇这样做,一是为了更严密地监视普希金,二是为了能更方便地见到他所喜欢的普希金美貌的妻子,普希金为此感觉受到侮辱,他与宫廷和环境的冲突趋于尖锐。


183728日,为了维护自己的名誉,普希金向追求自己妻子的流亡俄国的法国人丹特斯提出决斗,决斗在彼得堡郊外一个名叫“黑溪”的地方举行,普希金被他的决斗对手射出的子弹击中腹部,在持续了两天的痛苦折磨之后,他最终死去。


他去世的那套住房,如今是彼得堡的普希金故居博物馆;他与丹特斯决斗的地点黑溪,如今立起了一座纪念碑;他的遗体却被运出彼得堡,据说是沙皇害怕在彼得堡安葬他会引起骚乱,下令在半夜把诗人的遗体运出城去,经过长途跋涉,运回了诗人的故乡米哈伊洛夫斯科耶,也就是他父母位于普斯科夫省的庄园,就是他“北方的流放地”,他被安葬在庄园附近的三山修道院里。


今天这一讲,我们谈了普希金的身世,谈了他在皇村学校的学习,他作为一位诗人的诞生,他的南方流放和北方流放,他的决斗和死亡,也谈了他的诗歌和小说的两栖写作,他在19世纪30年代由诗歌写作转向小说写作的原因和动机。


下一讲,我们将对他的长篇小说《上尉的女儿》展开更为具体的分析。

我是刘文飞,谢谢收听。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 蜜桃奶糖呀

    听这个人的课昏昏欲睡!

  • 陶无清

    一直喜欢和能够背诵,普希金的假如生活欺骗了你

  • 一摩尔碳酸钙

    诗人的一生,不是在追求别人的妻子,就是自己的妻子被别人追求,有不少人因此送了命。这样看来,自由的灵魂也是一种惩罚啊。

  • 淡如菊读经典

  • 13761319bqo

    謝謝。

  • J之大盗

    啊,决斗死的可惜了才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