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5. 荀卿议兵(二)

35. 荀卿议兵(二)

00:00
17:15

荀卿议兵(二)

 

荀子与临武君讨论完用兵的关键之后,开始进一步阐述自己对用兵之道的理解。

 

《资治通鉴》记载道:

孝成王、临武君曰:“善。请问王者之兵,设何道,何行而可?”荀卿曰:“凡君贤者其国治,君不能者其国乱;隆礼贵义者其国治,简礼贱义者其国乱。治者强,乱者弱,是强弱之本也。上足卬(yǎng)则下可用也,上不足卬则下不可用也。下可用则强,下不可用则弱,是强弱之常也。齐人隆技击,其技也,得一首者则赐赎锱金,无本赏矣。是事小敌毳(cuì),则偷可用也;事大敌坚,则涣焉离耳。若飞鸟然,倾侧反覆无日,是亡国之兵也,兵莫弱是矣,是其去赁市佣而战之几矣。魏氏之武卒,以度取之;衣三属(zhǔ)之甲,操十二石之弩,负矢五十个,置戈其上,冠胄带剑,赢三日之粮,日中而趋百里;中试则复其户,利其田宅。是其气力数年而衰,而复利未可夺也,改造则不易周也,是故地虽大,其税必寡,是危国之兵也。秦人,其生民也狭隘,其使民也酷烈,劫之以势,隐之以厄,忸之以庆赏,鳅之以刑罚,使民所以要利于上者,非斗无由也。使以功赏相长,五甲首而隶五家,是最为众强长久之道。故四世有胜,非幸也,数也。故齐之技击不可以遇魏之武卒,魏之武卒不可以遇秦之锐士,秦之锐士不可以当桓、文之节制,桓、文之节制不可以当汤、武之仁义,有遇之者,若以焦熬投石焉。兼是数国者,皆干赏蹈利之兵也,佣徒鬻卖之道也;未有贵上安制綦节之理也。诸侯有能微妙之以节,则作而兼殆之耳。故招延募选,隆势诈,上功利,是渐之也。礼义教化,是齐之也。故以诈遇诈,犹有巧拙焉;以诈遇齐,譬之犹以锥刀堕泰山也。故汤、武之诛桀、纣也,拱挹指麾,而强暴之国莫不趋使,诛桀、纣若诛独夫。故《泰誓》曰:‘独夫纣。’此之谓也。故兵大齐则制天下,小齐则治邻敌。若夫招延募选,隆势诈,上功利之兵,则胜不胜无常,代翕(xī)代张,代存代亡,相为雌雄耳。夫是谓之盗兵,君子不由也。”

 

这段话翻译成白话的意思是这样的:

孝成王、临武君道:“有道理。请问王者用兵,应该实施什么样的道?采取什么样的行动?”荀卿答:“总的说来,君主贤明国家就太平,君主无能国家就混乱;推崇礼教、尊重仁义国家就能得到治理,漠视礼教、践踏仁义国家就会变得混乱。国家得到治理就强大,国家变得混乱就衰弱,这就是强弱的根本原因。在上者足以令人仰慕,则在下者就能为之所用;在上者不足以令人仰慕,则在下者就不能为之所用。在下者能够为之所用的就强,不能为之所用的就弱,这就是强弱的不变法则。齐国的军队重视个人技击,只要凭借勇武砍下敌人一颗首级,国家就会奖赏一锱黄金,而不论战役本身是否胜利。这样,当军队面对弱小的敌人时还可以勉强应付,一旦遭遇强大的敌人则必将涣散逃离,就好像失散的飞鸟,用不了

多久就会被倾覆。这样的军队可谓灭亡国家的军队,没有比它更弱的了,这和到集市上去雇佣一批人来打仗没什么差别。魏国的军队按照一定的标准选拔武卒,要求每位武卒穿上全副铠甲后,能拉开十二石重的弓弩,身背五十支箭,肩上扛着戈,头上戴着盔,腰间佩着剑,携带三天的粮食,白天能够急行军一百里。只要通过上述考核而被选为魏武卒,即可免除徭役,给予田宅上的便利。但是,这些精锐武卒的体力几年之后便逐渐衰退,而分配给他们的利益却无法收回,即便实施改革也很难周全,因此魏国的疆域虽大,税收却必定不多,这样的军队是危害国家的军队。至于秦国的策略,是让百姓生活非常贫困,劳役却非常辛苦。统治者用权势凌驾百姓,用贫困压制百姓,用奖赏诱使百姓,用刑罚逼迫百姓,使得百姓们明白,要想从统治者手中获得利益,除打仗之外别无他途。功劳和奖赏相互促进,只要能够砍下五名甲士的首级,就可役使乡里的五户人家,这就是秦国在诸侯中兵力最多、战斗力最强、称霸时间最久的原因所在。他们能够延续四代而持续胜利,绝不是侥幸,而是有其必然性的。因此,齐国善技击的军队无法抵御魏国择勇武的军队,魏国择勇武的军队无法抵御秦国锐进取的军队,而秦国锐进取的军队又无法抵挡齐桓公、晋文公明纪律的军队,齐桓公、晋文公明纪律的军队又无法抵挡商汤王、周武王施仁义的军队,一旦遭遇上了,就像用烧焦烤干后的东西去击打石头那样一碰就碎。那几个国家的军队都是些追求奖赏、贪图利益的士兵,就好像雇工出卖自己的劳力一样,根本就不懂得敬爱领袖、遵守制度、重视气节的道理。诸侯中如果有谁能够推行仁义之道,则立刻就能兼并另几个国家。因此在组建军队时进行招募和选拔,注重威势和诈术,推崇功劳和赏赐,这就已经逐渐形成了不良风气。唯有推行礼义教化,才能够使得全国上下齐心。以欺诈的军队对付欺诈的军队,还存在欺诈的巧妙和拙劣之分。如果以欺诈的军队对付齐心的军队,则就像用尖刀去挖泰山。因此在商汤王诛杀夏桀、周武王诛杀商纣时,指挥军队就像拱手作揖一样轻松容易,而那些强暴的国家则无不听从

驱使,诛杀夏桀、商纣时就像是诛杀一个人一样。所以《尚书·泰誓》上说‘独夫纣’就是这个意思。因此,军队完全齐心就能够统治天下,军队相对团结就能够击败邻国。至于那些通过招募和选拔,注重威势和诈术,推崇功劳和赏赐的军队,出兵打仗总是胜负无常,时攻时守,时存时亡,互为强弱而已。这样的军队可以称为强盗的军队,君子是不会这么做的。”

 

【姚论】

在此之前,临武君和荀子的对话属于交互辩论,从本段开始就变成临武君向荀子请教了。由于节选自《荀子》一书,所以我们无法推知这是否是荀子的弟子刻意修饰的结果。儒家在分析问题时确实常有深刻见解,但不知道怎么回事,一旦扯上“仁义”二字,就仿佛中了邪一般地罔顾事实、独断偏执。荀子说“故齐之技击不可以遇魏之武卒,魏之武卒不可以遇秦之锐士”,这个讲法是有依据的,因为齐、魏、秦三国的军队无数次交锋,就军队战斗力而言,确实是秦军比魏军强,魏军比齐军强。可是对于“秦之锐士不可以当桓、文之节制,桓、文之节制不可以当汤、武之仁义”这两句,请问根据何在?秦国的虎狼之师自孝公变法的百余年来几乎百战百胜,败绩屈指可数,他们的军队战斗力难道会比齐桓公、晋文公的差?至于被儒家吹捧上天的武王伐纣,那也只是小邦周联合天下各路诸侯共同讨伐商王朝,为此战后还不得不用分封的办法来对各路诸侯进行酬庸,这如何能与秦国统一天下而后全面推行郡县制的军功相比?儒家主张仁义,这本身没有什么不可以,但如果你真要让自己的主张具有说服力,就应该通过逻辑清晰地论证,证明施行仁义者必定能成功,不施行仁义者必定失败。可是儒家的思维却是倒果为因,凡是最终成功的,就说他是通过施行仁义而成功的,凡是最终失败的,就说他是不施行仁义而失败的。如果当事人施行仁义却最终失败,则要么选择性忽视避而不谈,要么就说此人只是“假仁义”“小仁义”,而不是“真仁义”“大仁义”。更加可笑的是,能够作为儒家成功案例的“真仁义”“大仁义”,永远只能停留在被传说神话过的尧舜禹汤文武周公,再往后就没有了。因此,当荀子面对秦国不施仁义却能天下无敌的局面时,就只好再把传说中的圣王拿来说事,说秦国现在虽然天下无敌,但根本没法跟古代的圣王相比,连齐桓公、晋文公都比不上,更不用说商汤王和周武王了。真的是这样吗?反正又没真打过,他想怎么说都行。可是这种说法只能骗得了自己,骗不了别人,不会有任何说服力。更

何况,仁义如果真的像儒家所说的那么有用,那么施行仁义越多的国家就应该越强大。即便做到“大仁大义”很不容易,但至少“小仁小义”的国家总应该比“不仁不义”的国家更强大吧?可偏偏战国七雄中最强大的就是最“不仁不义”的秦国,这又该如何解释?至于说诸侯中如果有谁能够推行仁义之道则立刻就能兼并另几个国家,这就更像是痴人说梦不值一驳了。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发表第一个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