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霁翔2:文物和每个人血脉相连

单霁翔2:文物和每个人血脉相连

00:00
21:22


让更多人了解中国的历史文化名城  

    我举几个例子,一个是五台山,当十多年前五台山申遗的时候,我们到现场去看,那么几十个地点都需要整治,特别是台怀镇。



    这个台怀镇应该是深山藏古刹的意境,但是当时在这宗教寺庙建筑群的下面有近千个小门店,小饭馆,小酒馆,小茶馆,卡拉OK屋,还有一种叫洗脚屋。那么把台怀镇的寺庙建筑围得水泄不通,僧人怎么念经啊,小和尚晚上化装就下山了。那么怎么才能保护呢?就要动员社会的力量,大家给予理解,给予支持,把旅游设施退出十里地,建立游客服务中心,然后深山藏古刹的意境又回来了。这就是文化的力量。就人们知道了文化遗产,它今天要和整体的环境一起保护的意义,产生的力量。

    那么大家知道丝绸之路申遗大多数都是古代的遗址,一个重要的节点,西安。周秦汉唐的大遗址群,当时我们开始关注相对来说面积比较小的大明宫。大明宫220年间,中国的政治文化中心,说的小其实是比北京今天的紫禁城故宫要大三倍多,也是很大的。但是它长期以来没有能够正常的作为遗址来保护。特别是上个世纪40年代,黄泛区河南的老乡们走西口,那么到西安城下没有本钱进城,就看上了道北这块荒凉的土地,于是打井造田,搭棚建屋就居住在你上面,越来居住人越多,越来居住越人越多,其实就是大明宫遗址。那么在2005年的时候,大明宫的含元殿把它修起来了。修起来的时候,当时西安的市长很兴奋,站在含元殿的台基上,往下面一看君临天下的这种感觉,他就说应该叫来西安外国的和国内外的这些游客都能够到含元殿遗址上来看,看看盛唐的时候的气魄。我说怎么看?周围全是杂乱无章的房子,大轿车连调头都调不了。那么于是下决心来进行整治,将来申报世界遗产。那么开展了一系列的讨论,决定建设考古遗址公园。那么这样的一个行动得到了社会的拥护,那么我们在拆迁的过程中,五个拆迁办公室都被锦旗给铺满了。因为在大明宫遗址上居住了10万老百姓,那么压在大遗址上350万平方米的以棚户为主的住宅,十几户居民,一个水龙头,一个洗手间,这样的一个生活状态。人们怎么能够热爱你这处遗址,怎么能够倾心地保护这处遗址,所以进行了整体的一个保护的计划,开始了大明宫遗址的建设。十个月的时间,10万老百姓在周围得到安置,然后350万平米的这样杂乱无章的建筑被拆除,形成了大型的考古遗址公园,然后开始公园的建设。今天大家如果到西安,我建议大家去看,它已经成为世界遗产了,展现出它的魅力。我认为五得而无一失,第一,遗址得到了长治久安的保护。公园你们就不可能再有盗掘,再有违章建设。第二,城市获得了一个文化的绿地,充满文化气息的城市的绿地。第三,老百姓得到了实惠,10万老百姓改善了他们的生活居住条件。第四,促进了城市的经济社会发展。那么今天大明宫周围19.6平方公里的一个大明宫遗址开发的一个区域,过去是一些杂乱无章的房子,谁能在旁边搞建设。那么第五就是十三朝古都究竟在哪儿,人们看到了,人们增加了对自己城市的自豪感、自尊心。所以今天大明宫遗址公园进入了世界遗产。这些遗址经过多种手段,进行了保护,它的遗址内容进行了呈现,不断地在这里举办城市的文化活动,也同时建立了遗址博物馆,诉说大明宫的历史。

    我们就想到我们那么多的历史文化名城,有这么多的遗址,它们沉睡在地下,是不是应该使它们都能够融入到今天的社会生活中,使他们得到长治久安的保护。于是就在西安召开了大遗址保护的高峰论坛,请有大遗址的城市的市领导们来参加。他们参观了大遗址建设的现场。走上讲台时候,几乎每个人都在说,我们一定要回去以后叫我们城市的遗址,也像公园般的美丽。那么于是就开始了很多的大遗址的保护的行动。这是十多年前的秦始皇陵。那时候几乎每天都是旌旗招展锣鼓喧天,有的外国的游客不知道他们在做什么今天是什么节,其实就是做生意,但是经过遗址公园的建设,今天恢复了它的应有的这样的历史氛围。这样的一些案例使今天越来越多的我们的大规模的古代的考古遗址,今天融入到社会生活,得到了更好的保护。

 

文化遗产与我们的联系 

    那么再举一个例子,就是在大城市的中心区申报世界遗产,难度是非常大的。杭州西湖要申遗,那么杭州是一个蓬勃发展的一个大城市,西湖在城市的中心,它的特点就是三面云山一面城,你要成为世界遗产,首先你要确保你三面云山,不能有新的建筑侵入,要下很大的决心。



    但这十年申遗路,西湖得到了保护,今天大家无论是荡舟西湖里面,还是漫步苏堤白堤都看不到任何一栋建筑侵入到三面云山的里面。当年2005、2006、2007这些年,杭州的地价房价超过了北京超过了上海。但是谁不想在西湖边上有一个项目,那么杭州的经济社会发展受影响了吗?没有受影响。杭州市坚定不移地从西湖时代走向了钱塘江时代,在钱塘江两侧气势磅礴地建设了新城。G20峰会的时候,把这座新城的景观传遍了世界,这就实现了梁思成先生当年主张保护老城建设新城相映成辉,在杭州得到了非常好的实践,这就是文化的力量。

    所有这些案例告诉我们什么?就是告诉我们只有动员起社会强大的保护力量,文化遗产才更安全。过去我们在一个村庄附近发现了有地下遗存,于是我们的考古工作者进入现场,用彩条布把它围起来,发现有珍贵文物出土,我们申请武警站岗,三年五载,披星戴月,小刷子小铲子一点点剥离地层,出土的文物小心翼翼地现场拍照包起来,运回我们的考古研究所。但今天知道了,其实这里面揭示出的灿烂文化,这里面出土的珍贵文物和旁边村庄的村民和他们的子孙后代有非常重要的教益,这是他们的祖先的创造。他们因为这次发掘应该获得他们的文化的自尊心自豪感。所以于是我们过去我们的考古工地,很多村民在守望,看着他们每天在做什么。这样到今天我们考古现场,用通俗易懂的这样的方式告诉村民,这里面做的考古它的意义,你们的祖先为我们中华民族的发展做出了哪些有益的贡献。其实很多我们重要的发现,最早的发现人就是我们的农民,包括秦始皇陵兵马俑。

    我举个例子,2003年的1月19号,在陕西宝鸡眉县的杨家村,五个农民在村北黄土高坡上取土的时候,为首的王宁贤一镐头下去,居然发现了,挖出了一个洞,探头一看里面一窖青铜器,他们停止了工作,进行了商量,他们得出的结论,我们不能把它们分掉,也不能把它们卖给走街串巷的文物贩子。这是我们祖先的留下的这些珍贵的青铜器,我们应该把它们保护起来交给国家,于是他们看守现场,报告了文物部门。当文物考古人员进入现场,从里面取出了27件,件件都是国宝级的青铜器,那么他们把这些青铜器上交给国家。


 

    那么当时很兴奋,我去村里面走访了他们的家属,王宁贤的母亲告诉我,她激动得睡不着觉,她说我的儿子做了光荣的事情了,在全村都知道,他们保护了我们祖先的文物。于是我们两个月以后就把五个农民兄弟和他们保护下来的青铜器一起接到了北京,在中华世纪坛举办了21世纪重大考古发现首展,当时没有准备好,谁来剪彩?农民剪彩是最合适的。我们就在旁边的长安商场买了五个大红的被面,然后把农民给围上,气氛也很热烈。晚上我请他们吃饭,王宁贤他先举杯,他说我得感谢你们,我说你说反了,就是因为你们保护了我们国家珍贵的文物才请你们吃饭。他们说我们兄弟五个,最大的城市只去过眉县,连宝鸡都没去过。你像今天把我们接到了北京,去了天安门广场,展览还叫我们剪彩,光荣啊,我说那你们还应该去巴黎去看看,去罗马去看看,因为你们保护的是世界的文化遗产。他们去了。消息传遍了他们的家乡,传遍了我们国家各个地区,于是奇迹就发生了,就在之后的三年,2003、2004、2005年,在陕西宝鸡又出现十一批农民,在生产劳动中发现以青铜器为主的文物主动上交国家。于是我们又把十一批农民一起请到北京,在首都博物馆举办了陕西宝鸡农民保护文化遗产特展,做了充分的准备,这次绶带红花都准备好了,农民兄弟也特别高兴。这个农民告诉我说,五个独立柜陈列的五件鼎,青铜器没有生锈时是金色的,都带铭文的。他说这五件青铜器是从我们家院子里面挖出来的,要挖一个窖,一挖结果下面一件青铜器,把它抬出来一看,下面还有,一挖一挖,挖出了五件,结果墙就被挖坏了。政府来了,感谢我们,把青铜器取走,说要给我们家修房,都一年多了也没人来修房,我赶快跟当地联系,赶快你们给当地给农民修房,农民多可爱。青铜器,无论是多少钱,这是国家的,这是我们祖先的创造。在人民大会堂召开了表彰大会,全国的文物工作者向他们致以热烈的祝贺。加大宣传以后,奇迹又发生了。于是整个在陕西地区,那么又出现越来越多的,几十次陕西农民保护文物的这样的一些事迹。所以我们感受到当我们的民众知道文化遗产,对于国家对于民族对于自己的意义的时候,他们才会倾心地保护。

    另一件非常感动人的事情,是2004年的8月20号,在贵州黎平县的地坪乡,这是一个当年还比较贫困的一个侗族的山村,当年2004年人均纯收入只有700多块钱,但村庄有一个非常漂亮的地坪风雨桥,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但是这天下午下暴雨,山洪一浪一浪从上游滚过来,这个桥就摇摇欲坠了。那么当时村民去找绳子找铁丝来捆绑这个桥,不希望它垮掉,但是根本无济于事。一个巨浪打来,这个桥轰然地就倒塌了。但就在这个桥倒塌的这个时刻,在场的124名侗族的小伙子纷纷地跃入了洪水,拼死地打捞家乡风雨桥的构件,三天三夜从贵州一直打捞到广西,告知沿途村庄的村民,上面飘下的木材是我们家乡的风雨桥,我们要把他们运回去,我们家乡不能没有风雨桥。那么在政府的组织下,经过十多天的时间,他们打捞上来的构件运回了地坪乡,一清理居然28根大木构一根都没有少,73%的风雨桥的构件回到了原地,使这座桥得以重建。当媒体采访村里的老人,说为什么在桥垮塌的时候也没人组织,孩子们就能纷纷地跃入洪水去抢救?老人说这就是他们的家,他们从小就在桥上听老人讲故事,做作业,唱侗族大歌。侗族大歌就有一句歌词,“地坪花桥传万代”,所以花桥早已是他们生命的一部分了。花桥遇到什么危险,他们都会挺身而出的。这就是当我们民众跟他们家乡的文物建立了血肉联系以后,才能出现的奇迹。那么今天风雨桥得以了重建,我想这些感人的故事应该记录下来,就建议在青铜器发现的杨家村的村口,在地平桥的桥畔,能够竖两块碑,把农民的事迹在碑上能够篆刻下来,叫他们子孙后代都能够知道。

    那么这些感人的故事引起我们对文化遗产它的思考,我们今天文化遗产保护范围在扩大,实际上他们的保护的内涵在深化,就是我们长期以来文物保护重要还是利用重要,长期以来在争论,但是今天我们终于知道了,保护也不是目的,利用也不是目的,什么才是目的呢?就是传承。我们祖先创造的灿烂文化,经过我们手,经过我们的时代,经过我们的城市,能够把它真实完整地传给我们子孙后代,这才是最重要的。这就告诉我们,我们每一个人,每一个城市都不能利用现实的优势随意处置文化遗产。我们要为我们的子孙后代,他们想用他们保护留下更多的余地。第二个是告诉我们公众参与性,文化遗产不是文物保护部门的专利,不是部门行业系统的工作,它是全民的事业。应该把文化遗产保护的知情权、参与权、监督权和受益权交给亿万民众,我们的文化遗产才会更安全。于是在专家的呼吁下,确立了文化遗产日。那么每年大规模的举办文化遗产保护的宣传,使更多的我们的青少年参与到文化遗产保护的教育活动中,更多的我们的同学们加入志愿者的行列,使我们的文化遗产伴随着的每个人,我们的学习的过程,工作的过程,我们的博物馆,我们的文化馆,我们的图书馆,我们的纪念馆,都成为一座一座文化的绿洲。这就是今天我先要给大家讲的这一部分课程。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 步枪191

    那些在网上对“上交国家”冷嘲热讽的声音,不过是一群鼠目寸光的精致利己主义loser,或者是收了钱的水军。 送这帮人一句诗: 尔曹身与名俱灭,不废江河万古流。

  • houjm

    宝鸡的青铜器真多,不愧为青铜器之乡

  • 渔人敏子

    大明宫没有了,后人在这块遗址上面住了二千年了,请生活了二千生的现住民离开,再劳民伤财重建二千前文学作品夸张描写的宫殿还有意义吗?

  • 簷下聽雨

    除了第一课,其它的都不行

    边听书边游戏的大忙人 回复 @簷下聽雨: 手动赞你的评论

  • 老黄的茶余啡候

    真的感人

  • 随风_mk3

    保护文物,传承文化

  • hzsch

    有,俗的讲,卖票

  • 释然石屋

    金灿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