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刊词:水和我们的文明是如何彼此塑造的?

发刊词:水和我们的文明是如何彼此塑造的?

00:00
07:38

颠颠:
你好,我是看理想音频编辑颠颠,在看理想主持一档节目叫《看理想电台》。
我偶尔会在电台里放自己录的雨声、波浪声、流水声,很多听友评论说,听着感觉很治愈。
我知道很多人和我一样,喜欢大海,喜欢美丽的湖泊,蜿蜒的溪流,喜欢看到它们的样子,听到它们的声音。
我有时候会想,为什么对于“水”我们会有这样的感性和触动?再进一步,水与人、与国家、与文明又有着怎样的关系?
政治、农耕、商贸、交通……由水引发的思考催生了更多的探究欲望。于是,这一档与水有关的新节目诞生了——《水生万象:水与中华文明的历史细节》。
在这档节目里,我们将让水成为主角,好好聊聊水与中华文明不得不说的故事。主讲人呢,当然不是我,而是复旦大学文史研究院的段志强老师。
看理想app当中有一档人气很高的节目叫《从中国出发的全球史》,段老师不仅是节目的撰稿人之一,而且是整档节目的转述人。
因为既严谨认真又放飞自我的转述风格,段老师被我们称为“看理想最强历史声优”。
对于一档从历史的细节出发聊“水”的节目,历史专业出身,又对地理知识多有涉猎的段老师真是再合适不过了。
在节目中,段老师将分别从海洋、运河、天然河流还有灌溉渠道这四个类别中选取代表,讲述背后的历史故事,以及它们在中华文明演进中的关键作用与影响。
这档节目策划能够最终落实,有一个很好的契机那就是“寰行中国”。
从2014年开始,上汽通用汽车别克品牌和国家地理频道联手打造了一项文化活动叫“寰行中国”。
几十或上百人的车队,每年一个主题,走天险,探边陲,访城市,闯沙漠。弘扬中国传统文化精髓的同时,也在深入诠释与践行“心静思远、智行千里”的品牌精神。
2019年,“寰行中国”的主题是“水生万象”。
这一次,我们和段志强老师加入了旅程:
从广州出发,先南下去到了位于广东阳江的海上丝绸之路博物馆,再一路向北:经广西桂林、柳州再到贵州的丹寨、贵阳;经历一段由西向东的旅程到达长沙后,再往西北方向出发到达我们最后一站、位于西安的陕西水利博物馆。
整个行程耗时一个月,行驶里程将近4000公里。
最终呈现的这四集节目,也就和这段旅程有关。
我们希望这档节目能够帮助更多人开启一种新的视角,重新理解和观察我们今天的生活与文化。
此外,今年下半年,别克品牌也会继续携手国家地理,制作新一季《寰行中国》纪录片,向全球观众展现中华文明如何在水的滋养中生根发芽、枝繁叶茂。


段志强:
你好,我是复旦大学文史研究院的段志强。
在这档节目里,我想和你谈谈,水。
水塑造了这个世界,组成了这个世界,也改变着这个世界。它不但是自然最重要的部分,而且也是人类社会赖以存在的最基本元素。
对于社会而言,水的地位是决定性的。它有时候暴虐,有时候温顺,有时候任人汲取,有时候为祸人间。
中国古老的经典《尚书》里面说,大禹治水之后,地平天成,好像安顿好了水,天地都有了合适的位置。
那显然是因为,社会当中所有的部分,无一例外,都与水有关,而我们在历史中读到的所有故事,深究起来,背后或隐或显,或深或浅,都有水的作用。
1993年,湖北省荆门市的一座古墓里,出土了一批战国时代楚国的竹简,其中最引人注目的一篇,被定名为《太一生水》。
它说:“太一生水,水反辅太一,是以成天。天反辅太一,是以成地。”
太一是宇宙的本源,从这个本源中生出水,水又和太一互相作用,生出天,天又和太一互相作用,生出地。这是中国思想中对水最具思辨性的描述。
从这些竹简开始到今天,中国文明又积累了两千多年的经验,我们更能体会水对于文明的意义:太一生水,而水生万象。
在所有的人类文明中,中国文明被认为与水关系最为密切。
大禹治水,那是传说中中国进入国家时代的开端,历史上的治水用水、通航水运,几乎占据了半部历史,甚至有人说,中国之所以形成如此鲜明的文明特色,首先与治水的需要有关。
中国与水有关的事情太多了,但是弱水三千,我们也只能略取一瓢:有限的四集节目里,我们跟随寰行中国的行程,撷取四个片段,分别是代表海洋的南海一号、代表运河的灵渠、代表天然河流的湘西五溪、代表灌溉渠道的郑国渠,来看看水究竟是如何塑造我们的文明,我们的文明又是如何塑造水的。
那么,就让我们马上出发去第一站吧!我是段志强,我们“南海一号”见。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发表第一个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