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与地坛2:樊星|地坛的肃穆与苍凉之美

我与地坛2:樊星|地坛的肃穆与苍凉之美

00:00
22:23



喜马拉雅的朋友你好!我是樊星。


上一讲我们谈到了史铁生的人生道路,还有他与疾病抗争的精神。这一讲我们来谈谈史铁生的名篇《我与地坛》,看看他是如何写一个普通的地坛,把一个普通的园子写得魅力无穷。在当代文坛上,史铁生的散文《我与地坛》非常有名,一说到90年代,人们常常想到:那是一个世俗化的年代,什么是世俗化?也就是所谓的全民经商,当年流行的顺口溜是10亿人民9亿商,还有1亿在扩张,这就说明大家都关注的是经商挣钱。


在世俗化浪潮中,大家慢慢地才过上了小康的生活,可是另一方面,由于急于暴富,也使得许多社会问题愈演愈烈。比如说有的人唯利是图了,有的人坑蒙拐骗了,还有的人陷入了精神的危机,还有贫富的两极分化等等。所以有一批学者他们呼唤关注我们时代的精神病态,重建人文精神。这样90年代就产生了一批文学精品,这批作品唤起了读者的怀旧情绪,还有他们的文化关怀。比如大家非常熟悉的陈忠实的长篇小说《白鹿原》,韩少功的长篇小说《马桥词典》,王安忆的长篇小说《长恨歌》,还有张承志的《心灵史》。


而史铁生的《我与地坛》一发表就不胫而走,其中呈现出的博爱情怀、感恩意识,还有那种浩荡的诗情都感人至深,也为人称道。所以说世俗化浪潮虽然十分强劲,探索人生的思绪也格外地引人瞩目。毕竟在经历过一个大话,空话、废话、套话这样一些泡沫破灭的年代以后,怎么去探讨新的思想,新的让人幸福的正能量,这就成为一个值得琢磨的话题。在这方面,《我与地坛》是一篇赢得了广泛好评的佳作,已经成为了当代文学的经典之作。文章一开篇就写出了自己与地坛的缘分,因为史铁生住在地坛附近,它里面写到:地坛的每一棵树下我都去过,差不多,它的每一米草地上都有过我的车轮印。无论是什么季节、什么天气、什么时间,我都在这园子里呆过,有时候待一会就回家,有时候就待到满地上都亮起月光。也就是说从早到晚一直在这里呆着,一直在那里沉思。想了好多年,最后事情终于弄明白了,一个人出生了,这就不再是一个可以辩论的问题,而只是上帝交给他的一个事实。一个什么事实呢?那就是:死是一件不必急于求成的事,死是一个必然会降临的节日。这样想过以后我安心多了,眼前的一切也不再那么可怕了。”“剩下的就是怎么活的问题了。


但是,这却不是一个在某一瞬间就能够完全想透的、不是一次性就能够解决的事……所以15年了我总得到古园里去,去它的老树下,或荒草边,或者颓墙旁,去静坐,去呆想,去推开耳边的嘈杂与一理纷乱的思绪,去窥看自己的心魂。我们大家体会一下,窥看自己的心魂,这是一种什么样的体验?所以在10多年的时间里冥思苦想,像不像罗丹那座著名的雕塑《思想者》,很多人都在苦苦的思索中打发着光阴,想着关于生死、关于爱情、关于事业、关于挫折等等这样一些事情。一座远离尘嚣的古原,因为荒凉而便于沉思、冥想。在一个浮躁慌乱的年代里,沉思冥想有什么用吗?热热闹闹的世间,沉思冥想,它的用处在哪里?道家讲致虚极,守静笃,也就是说要保持一种静虚的状态。可是在今天大家都非常忙,瞬息万变,人心浮动,人欲横流的年代里,守住静虚到底有什么意义吗?史铁生的回答是参透生死,生死之事顺其自然就是了。还需要去冥思苦想吗?对于史铁生这样体验过绝望的残疾人,通过冥思苦想进入看淡生死的境界,当然具有自我拯救的积极意义。


那么,对于在滚滚红尘中随波逐流的人们呢?比如对于我们自己呢?其实生与死是文学的永恒主题之一。大家都读过莎士比亚的《哈姆莱特》,哈姆莱特就纠缠着生存还是死亡这样的困惑。大家还记得曹雪芹的《红楼梦》里面也充满了人生如梦的伤感。读过鲁迅的《野草》没有?其中的作品,像《影的告别》、《过客》、《死火》、《墓碣文》,这都是非常有名的篇章,都散发出对于死的一种很纠结的情绪。奥斯托洛夫斯基的《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抒发了革命青年不怕牺牲的豪情。余华的《活着》他写的是底层民众生存的不容易,所以这样看来,生死之思绝不是顺其自然那么简单。如何面对生的困惑,怎么去直面死的威胁,直接关系到生命的质量、生活的价值。孔夫子说过:未知生,焉知死?就是说,连生都没有想明白、想透,怎么会想到死的事情?他注重的是现实生活,他对于死采取的是回避的态度。还有老子,他也说过一句名言: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惧之?就说如果老百姓不怕死,你何必拿死来吓唬他们?这里就有对民气的深刻认识,其实中国人是记住是生活的质量,也可以吃苦耐劳,既渴望长生不老、健康长寿,也能在关键时刻视死如归的。


从这个角度来看,史铁生的生死之思就不仅仅具有自救的意义了,人生的大部分日子其实都是平平淡淡的,只是蓦然回首,那些平平淡淡的日子,为什么忽然具有感人之深的意味呢?作家想起了已经去了另一个世界的母亲,她一直为儿子操劳,却得不到在苦闷中思考的儿子的理解,直到有一天她突然去世了。所以文章中这么写,他说:在我的头一篇小说发表的时候,在我的小说第一次获奖的日子里,我真是多么希望我的母亲还活着,我便又不能在家里呆了,又整天整天地独自跑到地坛去,心里是没头没尾的沉郁和哀怨。走遍了整个园子,怎么也想不通,母亲为什么就不能再多活两年?为什么在她儿子就快要碰撞开一条路的时候,她却突然熬不住了?莫非她来到这个世界上,只是为了替儿子担忧,却不该分享儿子的一点点快乐,她匆匆离去的时候,儿子才只有49,有那么一会,我甚至对世界对上帝充满了仇恨和厌恶!


后来我在一篇题为《合欢树》的文章中写道:我坐在小公园里,安静的树林里闭上眼睛,想:上帝为什么早早地召母亲回去?很久,很久,迷迷糊糊的我听见了回答:她心里太苦了!上帝看她受不住了,就招她回去,我似乎得到了一点安慰,睁开眼睛看见风正从树林里穿过。‘“读着这样的文字,我们会不会想到自己与父母赌气的往事?会不会产生假如生活可以从头再来,自己完全应该有另一种活法。这样的想法?所以对于生死的沉思、冥想,就这样导向了对珍惜生活、珍惜缘分的这样一种博爱之情,这样促使读者去反躬自问,想想自己的人生,想想自己的经历。所以作家才写到:因为这园子,我常感恩于自己的命运,一个很荒凉的园子,呆得久了,想得久了,就与自己的生命融合在了一起。


至此,文章已经相当圆满地表达了博爱的主题,可是作家并没有停笔,接下来他回忆了在地坛经历过的那些人和事里面,写到一对从中年走到老年的夫妻,每天都在园子里散步,一位热爱唱歌的小伙子每天都在那吊嗓子,一个喜欢饮酒的老头,一个被埋没的长跑爱好者,还有弱智的小姑娘,都是一个个的普通人,而且是一个个不那么走运的可怜人。作家写了他们就进一步产生这样的感慨:假如世界上没有了苦难,世界还能够存在吗?要是没有愚钝,机智还有什么光荣呢?


要是没了丑陋,漂亮又怎么维系自己的幸运?要是没有了恶劣和卑下,善良与高尚又将如何界定自己、又如何成为美德呢?要是没有了残疾,健全会否因其司空见惯而变得逆反和乏味?他写了这样一些思考,是为了提出这样的问题:看来,差别永远是要有的!看来,就只好接受苦难。人类的全部剧目需要它,存在的本身需要它。看来上帝又一次对了。于是就有一个最令人绝望的结论等在这里:由谁去充当那些苦难的角色?


又由谁去体现这世间的幸福、骄傲和快乐呢?只好听凭偶然,这是没有道理好讲的。这就是史铁生冥思苦想得到的结论。所以不幸与偶然联系在一起,想通了就看淡了生死。好,这就是作家冥思苦想的结论。不幸与偶然联系在一起,想通了你就看淡了生死。人为什么活着?因为人想活着,说到底就这么回事。人真正的名字叫做欲望,这里没有空洞地说教,有的都是实实在在的大白话,当代人很不喜欢空洞地说教,能听得进的就是这样实实在在的大白话。


另一方面,既然差别永远是要有的,人生的意义在哪里?有一种说法:无论穷人还是富人,到头来都会到死神那里报到。这样的说法当然是对穷人的安慰,可是史铁生他是怎么想的?他的感悟是:不管多么漫长的时光也是稍纵即逝。那个时候他被明白一每一步,其实一步步都是走在回去的路上。当牵牛花初开的时候,葬礼的号角就已吹响。这种说法能不能使大家想到一位德国思想家?他叫海德格尔,海德格尔有一个很有名的说法叫向死而生,就是说我们活着最后的目标都是死亡。所以我们的生,是向死而生。那么史铁生的思考和海德格尔关于向死而生的思考应该说是一脉相通的。在海德格尔看来,人一出生就走向死。我们过的每一年、每一天,每一小时,甚至每一分钟都是走向死的过程。在这个意义上,人的存在就是向死的过程,因此需要用死的概念来激发我们生的欲望,激发我们的生命活力。这是不是有点像我们中国人所说的置之死地而后生?凯德格尔当然知道,人贪恋欲望满足的本能力量是非常强大的,如果不在思想上把人逼进绝路,人在精神上是无法觉醒的。


海德格尔的这一思考使人想起了鲁迅先生的一篇文章,叫《过客》,其中那位明明知道前方只有坟地,也毅然前行的过客形象,就是鲁迅的自画像。还有有位法国作家叫加缪,他写过一篇非常有名的随笔,叫《西西弗斯神话》。西西弗斯是古希腊神话中的人物,这个人因为得罪了神就受到处罚,把一块巨石推上山顶,可是当巨石快要到顶的时候,又会从其手中滑落而下,他只好又重新推回去,这样他就无休无止的推巨石。那么加缪为什么要写《西西弗斯神话》呢?


是要写出这样一个哲理:西西弗斯比他的巨石更强大,因为每一步都有成功的希望在支持着他,那么他的苦难会在哪里呢?还有美国作家海明威的小说,大家都读过的《老人与海》。这篇小说曾经获得过1954年的诺贝尔文学奖,那篇小说写的也是一个老渔民和大自然抗争的主题。所以说不是顺其自然的生活,而是积极的去努力去奋斗,哪怕这个奋斗是绝望地奋斗。而且读《我与地坛》,你会感到《我与地坛》的文笔是那么的美,这可不是小清新的美,这是能够从荒凉中发现肃穆之美的博大才情。


现在我们来看一下这样一段文字:比如祭坛石门中的落日、寂静的光辉平铺的一刻,地上的每一个坎坷都被映照得灿烂。比如在园中最为落寞的时间,一群雨燕便出来高歌,把天地都叫喊得苍凉。后面还有一段描写。那么大家可以去看文稿,你看这一段他写的是落日,落日在寂静的光辉的那个时候,地上的每个坎坷,每一个坑坑洼洼都能够被照得灿烂。还有园中最为落寞的时间,一群雨燕便出来高歌,这一群燕子并不是在晴天,并不是在很欢乐的时候,它们是在落寞的时间里欢歌,所以史铁生他能够写出这样一种对照,能够写出这种荒凉当中的肃穆,这种平淡当中的美。


这一点是我们特别应该向他学习的,去从生活中从平凡中发现美,发现那种令人感动的力量。好,那么这段文字大家可以从文稿当中来细细地去品味,所以刚才那段文字我们就可能体会到什么叫肃穆之美。那么除了肃穆之美这篇文章还写出了寂寞之美、苍凉之美。这样的美与热闹的节日、豪华的盛宴是很不一样的,是另一种美。大家发现过这样的美吗?


比如还有这样一段:如果以一天中的时间来对应四季,当然春天是早晨,夏天是中午,秋天是黄昏,冬天是夜晚;如果以乐器来对应四季,我想春天应该是小号、夏天是定音鼓、秋天是大提琴、冬天是圆号和长笛;要是以这园子里的声响来对应四季,那么春天是祭坛上空飘浮着的鸽子的哨音。夏天市冗长的蝉歌,还有杨柳叶子哗啦啦的对蝉歌的取笑,秋天是古殿檐头的风铃响,冬天是啄木鸟随意而空旷的啄木声。像这样一段文字,大家也可以在文稿当中看到,我们可以来体会一下,在一个荒凉的园子里面,在一天的时间里,作家能够想到四季,能够想到各种各样的乐器,你就觉得他的感觉是非常地浩大,非常地丰富。


有这样的感觉,他才能够从一个平凡的园子里感悟到丰厚的人生和自然的意蕴,也才能够对一个荒凉的园子产生一种亲切和爱的情感。所以大家可以找到原文细细地品味这一段文字,来体会作家是如何写出寂寞之美、苍凉之美,还有那种平淡的当中的诗意的。像这样的文风,朴素中藏着感动,华美中涌出数目是非有宗教情感的人,不能写出的智慧的美文。当代人写散文,但是追求唯美的人多,写出肃穆感的显然不多,所以说散文如何写出肃穆感,如何写出华美的气象来,《我与地坛》在这方面可以说是典范之作。


这篇散文被选入中学语文课本以后,对许多中学生也产生了深远地影响。这一讲我们介绍了我与地坛的主要内容:里面写到的那些残缺人生,以及写出了一个荒凉园子的肃穆之美、寂寞之美、苍凉之美。下一讲,我来谈谈我与地坛,为什么感动了很多的读者,甚至很多的作家,它的魅力到底在哪里?


我是武汉大学的樊星,我在喜马拉雅等你。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 龙马马龙

    老师讲的真好!

  • 伶linger

    樊老师是这期节目里讲得最好的老师之一!受益匪浅。

  • 吃茶去y

    记得多年前读这篇《我与地坛》的时候,眼泪刷刷地掉,今天听了樊老师的解读,准备重读一遍。随着年龄阅历的增长以及时代的变迁,重读一定会有新的领悟的。谢谢樊老师,讲得真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