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做到知行合一?所得之理如何应物?
这是个很重要但也很大的题目,也是很考人的一个话题。
“知行合一”是中国文化中一个十分重要的主题,在阳明心学中也是一个核心的主题。在平时的生活中,“知行合一”也是中国式君子的基本信条。
可是,在现实中,好像我们遇到了很多“知行不合一”的情况,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
这就涉及到与此相关的一个争论:是知易行难?还是知难行易?实际上,不管人们怎么争论,也无法得出一个谁难谁易的结论,倒是很好的一个辩论话题。
实际上,知与行是无法脱离开来的,知与行是两个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一个过程中的两个环节。心学大师阳明先生说过,只知不行不能谓之真知,只行不知不能谓之真行。由此可见二者的关系。
那为什么现实中会出现知行不一的问题呢?核心的原因就两个:一是不是真知,自己所知并非真相与真理,但自己却误以为是真相与真理,于是,开始自以为是的去行动,自然会将其所知的错误呈现于行动和结果中。有的人也不是真行,而是以为过去的经验可以复制,忽视了自身经验的局限性,但又自吹自擂,盲目自大,或者急于证明自己,最终也被不行的真相所打败。
由此可见,当事人主观表现出来的知行不一,实质上也是“知行合一”的一种特殊类型:知到什么程度,是否是真知,决定着其相应的行动。任何知行的结果也无不都是互相印证的,当我们看到其说的和行的不一致时,实际上是跟他自身真正知的程度是完全一致的。所以,表现出来的知行不一,也是其真相上的知行一致。
对于我们大部分来说,要做好知行合一,就要首先追求真知,并在行动中不断地向着真知方向前进。这也就要求我们必须慎重对待自己的所知,积极主动地去获取别人的相关信息支持和智慧分享,如此这般,才能避免落入自以为是的陷阱。
“所得之理如何应物”实际上也是如此。我们得到的道理,也要在实践中去检验,去印证,并且根据所获得的新的信息,调整自己所谓的道理,不断地丰富和完善以往我们所得的理,这样才能越来越好的做到心物相应,也就是老子道德经所说的主观之理与外在客观之道的对应与呼应。这也是我们修行的基本目标。
那就不说!
您说的有道理!好像已经诠释了这个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