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东垣是祖国医学之上最杰出的医家,一生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他擅长从脾胃论病,主张保护元气,开创了内伤脾胃学说厦补土派之先坷。与刘元素、张从正、朱丹溪齐名,被后世誉为金元四大医家。他的代表作《脾胃论》多年来一直流传,对于祖国医学的发展有一定的影响。
李东垣,名杲,字明之,世居真定(夸河北省正定)的东垣地区,晚号东垣老人。世代以富有冠乡里,父辈读书,好宾客,常有名士拜访他家。李杲幼年异于群儿,及长,忠信笃敬,慎吏肄,与人相接无戏言,从王从之学《论语》、《孟子》,从冯叔献学《春秋》。住宅有隙地,建书院接待士人;有贫困者,尽力周济。泰和中(1201年- 1204年)闹饥荒,人民多流亡,李杲极力赈救,救活者甚多。李杲自幼好读医书,母王氏患病,为庸医杂治而死,竞不知为何病症,李杲自伤不知医术而失去亲人,就捐千金从易州(易县)张元素学医。张元素,以医术闻名燕赵间,李从张学医敷年,医名已超过张,卓然成为医学大家。李杲治病的方法,大概有明经、别脉、识证、处方四者,他说,不明经,则无以知天地造化的底蕴;不别脉,则无以察病因所在,气血虚实;不识证,则不能肯定患者疾病的主名以治疗;不处方,则不能救治。因此他诊治人们的疾病,先诊脉,加以鉴别后必定判断:“这是某病症。”又根据《素问》、《难经》诸经的要旨,判明症状不差,然后按症处方,明确药性的君臣佐使,加减炮制,或丸或散,倬使病人服后有效。李杲中年以后,他具有了比较丰富的治疗经验,在一定程度上做到了理论联系实际,立论创新,发明“内伤”一证,故后世称他为“补土派”的创始人,并有“外感效仲景,内伤法东垣”的说法。东垣生活于南宋偏安,金元混战,民族矛盾激化的年代中,当时中原扰攘,兵连祸结,疾病流行,人民生活极不稳定。东垣观察到人民所惠疾苦,多由饮食失节、劳累过度所伤,而一般庸医将中气不足的疾病误认作外感风寒,有余客邪之病,真是所谓“差之毫厘,谬之千里。”东垣回顾了远在侦佑、兴定(1213-1220年间),东平、太原、凤翔等地区的有关痰病同汴京(夸河南省开封市)解围之后病人发病情况相似,既病而死的为数甚多。死亡原因:一是由于当时人民挣扎在水深火热的环境中,饥饿、寒暑、劳累、忧恐、流离失所所造成的疾病;二是一般庸医抱残守缺,执古不化.不能正确地掌握辨证论治的规律,硬搬治伤寒外感诸方以治内伤各症,重损胃气,造成治疗上的错误。加之东垣本人病脾胃久衰、气短、精神不振等证的亲身体验,分析发病多由胃气亏乏、抗病能力减弱所致,专靠古方是不够用的,他总结了前人的经验,又根据自己多年来的临庳实践,撰写了《脾胃论》,进一步阐发“人以脾胃中元气为本”的观点,创立了一系列治疗脾胃病的有效处方,对金元以后医学的发展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所以鲁齐先生说:“东垣先生之学.医之王道也。”
还没有评论,快来发表第一个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