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荀子漫议13】《中国文化史上的冤案》(1/2)【刘志轩】

【荀子漫议13】《中国文化史上的冤案》(1/2)【刘志轩】

00:00
05:32
【刘志轩荀子漫议之十三】

《中国历史文化的一桩最大冤案》(1/2)

作者:刘志轩

上一篇《独尊儒术,谁之儒?》,答案是汉代“独尊儒术”所尊崇的是荀子儒术,而不是孔孟儒术。荀子儒术在汉唐一千一百年间是儒学的主流。可是到宋代,荀子的命运急转直下。

理学家程颐、苏轼、朱熹等人极力贬责荀子。认为荀子“悖于圣人”(《河南程氏遗书》卷十二),“喜为异说”(苏轼《荀卿论》),“只一句性恶,大本已失”(《河南程氏遗书》卷十九)。对荀子口诛笔伐,气氛之浓烈到了“今世遂不复知有荀氏”的地步(归有光《震川先生集》卷一)。

自此,荀子人不能入孔庙,文不能进讲堂,一直延续至明清。荀子被扼杀长达八百年之久。在这八百年里的独尊儒术,就不再是“荀子儒术”,“孔荀之道”;而是“孟子儒术”,“孔孟之道”。

这是一桩中国文化史上历时最久、涉及面最广、影响最为深远的最大冤案!

对于这桩中国文化史上的最大冤案如何深入剖析,它对中国社会产生了什么样的影响,历史的启示是什么,这是历史学家应当认真研讨的课题。我不是史学家,只能谈点浅见。

第一、扼杀荀子,并不是几个学者的简单 “误读”,而是适应封建统治者政治需要的剪除。

封建统治者不喜欢荀子的性恶论,更不喜欢荀子的“明于天人之分”。性恶论把统治者和普通百姓的初始人格放在同一水平线上,让他们愤怒;“明于天人之分”否定了“君命天授”,抽掉了君王执政的合法性。荀子的这两条理论是封建统治者不可容忍的“歪理邪说”。所以,汉文帝在设立博士的时候,给孔子、孟子都设置了专职讲授博士,唯独不设置专职讲授荀子的博士,其内因不言自明。不过碍于当时荀子在社会上影响广大,荀子的弟子和再传弟子众多,不便将荀子扼杀。到宋代,荀子已去世一千多年,荀子的影响力渐行渐远,一直耿耿于怀的儒学卫道士于此时扬起屠刀,向荀子和荀子儒学肆虐砍伐,这是卫道者与封建统治者蓄谋已久的政治行为,绝非简单的“误读”。

第二、扼杀荀子儒学,将“性善论”定为正统人性观,成为封建统治行使愚民政策和奴化统治的理论基础。封建统治者以道德至尊威行天下,肆无忌惮,为所欲为。

随着程朱理学之泛滥与荀子思想被湮没,儒家文化失去了阳刚和血性,中国社会进入“存天理、灭人欲“,“以理杀人”的严酷的封建专制主义时代。

主张性善论的孟子升格为“亚圣”,名列孔子之后。《孟子》一书也与《论语》《大学》《中庸》合称为“四书”,法定为青年学子必读之教科书。从此,儒学由“五经“体系转换为“四书”体系。并从此有了“孔孟之道”之说。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 明空曌尔

    一处“《论语》”,好像读成了“《lùn语》”,嘴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