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出纳同事修修是哈尔滨人,也是一枚资深吃货,对美食的追求真诚、热烈,而且乐于分享心得。
据说有一次她和同事在公司附近等位吃饭,一边等一边用排山倒海般的讲述方式分享她去过的美食店,直接把一起等位的陌生人听到流口水,弱弱地问她刚说的那家店在哪。
前段时间修修在员工休息室和我们分享她妈妈做的“鱼毛”——这个可以理解为鱼做的肉松,说实话我都是第一次吃到;还有一种叫做“毛葱”——据说是东北烧烤必备的,看起来像是洋葱的“儿童版”。
光是这两样食物,已经引起了我对哈尔滨美食还有人们生活状态的极大好奇。在一个大风降温天,我和修修,还有另一位同样来自哈尔滨的新媒体同事Jiarui,在录音棚录制了这期电台,听她们聊了聊关于哈尔滨的味觉记忆。
本期歌单:
Antonio Vivaldi - L'Estro Armonico No. 6 in A MinorIII. Presto
Lettuce - Sam Huff's Flying Raging Machine
French Accordion - The Last Waltz
Lube - Заимка
作为龙江人,听下来认为女嘉宾对本土的饮食和相关其实并不大了解。
推荐大家听一首歌《哈尔滨午后的冬天》感觉好棒啊,虽然没去过哈尔滨
最喜欢的烤冷面呀呀呀!希望看理想能够每个专题都出系列,比如铁窗泪,探险,一百个职业告白,还有吃喝玩乐小生活,职场人生这些的,系统性的了解一个方面的感觉超好呀
巧了不是,头午收拾冰箱,把过年时候剩的一个冻柿子拿出来缓着呢一会直接啃带点冰碴的,不就省的买添加剂的雪糕了
还有毛嗑,南方人一般听不懂
很详细呀 压缸石
继续做注解和说明:化冻梨冻柿子黑龙江读音是“欢”不读“缓”,例如欢冻柿子冻梨。“欢”就是把冻的东西放进水里化冻,这个过程叫“欢”huan一声。
玩家冬子 回复 @吾易_61: 其实也正常。因为黑龙江也分好几个小的语言片区,口音也是不太一样
对女嘉宾的一些说法做个注解和说明:酸菜做杀猪菜(里面放骨头棒子,肥肉,五花肉,血肠等)叫杀猪菜是因为只能在年底杀年猪的时候才能吃到的大菜。 腌酸菜的压缸石就就是普通的石头,什么石头都行。能压住菜不上浮就行。 血肠是煮熟的不是蒸熟的。 东北吃饭盘子大还是环境使然,因为苦寒冬季漫长,体力消耗大,同样吃的也多。另外习惯上,大盘子是好客的表现,不抠门。如果饭店或者家里请客盘子小,会被瞧不起的,因为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