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末那大叔
来源:公众号(ID:monadashu77)
主播:旺德福小姐
BGM:雨的印记(钢琴曲)
结束曲:我也想抱抱你(王曼玉)
“你觉得一天24小时够用吗?”
看过的一部素人综艺里,21岁的美子讲了自己的一天。
清晨给弟弟做好便当,坐1个小时的早班车上课。
下了课去做兼职,晚上还要做家教。
“每天睡3个钟头差不多,晚上可以多做很多事。”
父母去世的早,她早早就接下了生活的重担。
“累吗?”
“大家不都是这样吗?”
早就习惯了把晚上当白天用,24小时都不够,哪还有多余的时间矫情。
《穿Prada的女王》,我有个片段印象很深刻:
女主受了委屈,第一时间找同事去哭诉;
她不明白为什么自己做了那么多,最后都得不到认可。
结果同事不但没有安慰她,反倒跟她夸起了老板的日常。
最后还直言:“你根本没有在努力,你只是在抱怨。"
她这才知道,自己的老板常年过着的是什么样的生活:
从无怨言只有执行。
18岁前生活是父母给的,18岁后人生是自己给的。
光委屈没有用,你还得想出办法。
很多人问过我同一个问题:
“大叔,为什么别人的日子,总能比我的风生水起?”
成年后最怕的就是比较。
精打细算规划旅行,有人轻松就晒起了说走就走的旅行。
早出晚归赶公交挤地铁,每个月赚5000块,都抵不过别人一次消费。
付齐了首付,刚高兴了几天,却发现朋友已经开始为退休准备了。
一时间羡慕,无力,犹豫,甚至自我怀疑。
陈可辛有次接受采访,被提问了一个刁钻问题:
“沉寂久了,会不会羡慕那些专心搞电影的导演。”
他摇了摇头。
“羡慕没用,我真的不是那种闭上眼睛就有画面天赋的那种导演;
一直以来我有的,除了努力,就是谨慎。”
当众承认自己的短板。
不去强求跟最顶尖的人同轨,只尽力做到自己的最好。
他身上带着的不只是勇气,还有豁达和清醒。
我有一个特别的工作习惯:
如果面前同样摆着3件必做难事,一定得先做最抵触的那一件。
朋友每次都跟我讲:“你这么勉强自己干嘛?”
我就笑笑不说话。
上小学考试的时候,凡是碰到那种大段落,我就想先搁着;
结果最后怕什么来什么,考的还就是我没背过的那些。
看我盯着成绩单郁闷,我爸坐下来,就跟我说了一句话:
“长经验了吧,人最怕的就是做什么事,都抱有侥幸心理。”
到现在我都忘不了这句。
生活的很多时刻,是充满充满戏剧性的。
你会意外的发现,有些东西不管怎么拖、如何逃避,只要不解决;
最后还是会找上门,而且是变本加厉地破坏你的计划。
——“那怎么办?”
——“既然跑没用,那就上啊,跟它磕。”
把那些最怕的、最难的,咬咬牙一次性统统解决掉。
读大学时我有两个室友。
临近期末,两个人都整日泡在图书馆。
结果考试成绩出来:一个排名第3,一个排名24。
排名第24的那个,还是看起来比较拼命的那一个。
6点就起,9点才回宿舍。
每天又累又困,还连对方的一半儿成绩都没能达到,实在委屈得不行。
最后我支了个招,让他们一起呆一天。
结果晚上回了宿舍他不委屈了。
”我就算花再多的时间,都比不过他的效率;
他虽然起的晚,但吃的比我快多了,吃饭的时候还有计划的温习。”
很多人都对努力存在一种误解。
总觉得只要自己忍的苦够多,焦虑的时间够长;
撑的时间够久,就算是好好努力过。
但现实是,努力≠用力就够了。
很多人应该都开过那种老式罐头,直接上手费劲还拧不开;
但如果开之前能先拍拍底儿,就轻松得多。
努力也一样。
不光要有方向,还要选好适合自己的方法。
我爸经常会念叨一句话:
“苦过的人,更知道想要什么样的甜。”
只因为是从苦里,一点点熬出来的。
张欣尧这个名字,常玩抖音的人一定不会陌生。
一条《要不要做我女朋友》一夜爆红,1000多万粉丝。
视频里的害羞男孩,现实里却倔得很。
16年他不顾家人反对,第一次北漂。
到了北京,浑身上下只剩下了2000块。
住的是100块钱一天的8人宿舍,一周就要花光700块。
没钱报舞蹈班,他就应聘了一个招生工作,每天偷着跟老师学一些新招式。
有想吃的不舍得买,就攒够了钱才吃。
最难的时候,每天骑着2块钱的共享单车在北京来回跑。
没有谁的生活,是凭空就能变好的。
都是在挣扎里仰望天空,在忙碌里一点点把自己变更强。
睡不着的时候,我总会去街上走一走。
穿蓝色马甲的外卖小哥,骑着摩托穿梭营生;
24小时便利店收银员,忙着整理货架。
烧烤摊伙计正打着青啤,扯着嗓子张罗着来吃夜宵的客人。
我问过很多人同样一个问题:
“你觉得努力的意义是什么?”
—— 有能力拒绝不想要的,争取自己喜欢的,保护自己所爱的。
这是所有回答里,我最喜欢的一个。
有时候我们更需要的不是目标,而是坚持的信念。
如果真的还没搞清楚,自己追求的是什么样的生活。
不妨先试着结交几个高质量的朋友,体验一下别人的世界观;
再回头想想,自己还能为将来再做些什么。
别怕,别等,别犹豫;
不想认命,那就拼命。
还没有评论,快来发表第一个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