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
《昭明文选·卷二十八》
《昭明文选》:燕太子丹使荆轲刺秦王,丹祖送于易水上。高渐离击筑,荆轲歌,宋如意和之,曰:
风萧萧兮易水寒,
壮士一去兮不复还!
《易水歌》是战国时期荆轲将为燕太子丹去秦国刺杀秦王,在易水饯别之际所作的一首诗辞。这首辞前句通过描写秋风萧瑟、易水寒冽,一上一下极天地愁惨之状,渲染了苍凉悲壮的肃杀气氛,渗透出歌者激越澎湃的感情。后句表现主人公大义凛然、义无反顾、抱定必死决心深入虎穴的献身精神。全辞语言简洁、直白,情景交融。
易水歌
风萧萧2兮3易水寒,壮士4一去兮不复还。词句注释
1.易水:河流名,在今河北省易县,当时为燕国的南界。荆轲刺秦王 -《战国策·燕策三》
秦将王翦破赵,虏赵王,尽收其地,进兵北略地,至燕南界。
太子丹恐惧,乃请荆卿曰:“秦兵旦暮渡易水,则虽欲长侍足下,岂可得哉?”
荆卿曰:“微太子言,臣愿得谒之。今行而无信,则秦未可亲也。夫今樊将军,秦王购之金千斤,邑万家。诚能得樊将军首,与燕督亢之地图献秦王,秦王必说见臣,臣乃得有以报太子。”太子曰:“樊将军以穷困来归丹,丹不忍以己之私,而伤长者之意,愿足下更虑之!”
荆轲知太子不忍,乃遂私见樊於期,曰:“秦之遇将军,可谓深矣。父母宗族,皆为戮没。今闻购将军之首,金千斤,邑万家,将奈何?”樊将军仰天太息流涕曰:“吾每念,常痛于骨髓,顾计不知所出耳!”轲曰:“今有一言,可以解燕国之患,而报将军之仇者,何如?”樊於期乃前曰:“为之奈何?”荆轲曰:“愿得将军之首以献秦,秦王必喜而善见臣。臣左手把其袖,而右手揕其胸,然则将军之仇报,而燕国见陵之耻除矣。将军岂有意乎?”樊於期偏袒扼腕而进曰:“此臣日夜切齿拊心也,乃今得闻教!”遂自刎。
太子闻之,驰往,伏尸而哭,极哀。既已,无可奈何,乃遂收盛樊於期之首,函封之。
于是太子预求天下之利匕首,得赵人徐夫人之匕首,取之百金,使工以药淬之。以试人,血濡缕,人无不立死者。乃为装遣荆轲。
燕国有勇士秦武阳,年十二,杀人,人不敢与忤视。乃令秦武阳为副。
荆轲有所待,欲与俱,其人居远未来,而为留待。
顷之未发,太子迟之,疑其有改悔,乃复请之曰:“日以尽矣,荆卿岂无意哉?丹请先遣秦武阳!”荆轲怒,叱太子曰:“今日往而不反者,竖子也!今提一匕首入不测之强秦,仆所以留者,待吾客与俱。今太子迟之,请辞决矣!”遂发。
太子及宾客知其事者,皆白衣冠以送之。至易水上,既祖,取道。高渐离击筑,荆轲和而歌,为变徵之声,士皆垂泪涕泣。又前而为歌曰:“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复为慷慨羽声,士皆瞋目,发尽上指冠。于是荆轲遂就车而去,终已不顾。
既至秦,持千金之资币物,厚遗秦王宠臣中庶子蒙嘉。
嘉为先言于秦王曰:“燕王诚振怖大王之威,不敢兴兵以拒大王,愿举国为内臣,比诸侯之列,给贡职如郡县,而得奉守先王之宗庙。恐惧不敢自陈,谨斩樊於期头,及献燕之督亢之地图,函封,燕王拜送于庭,使使以闻大王。唯大王命之。”
秦王闻之,大喜。乃朝服,设九宾,见燕使者咸阳宫。
荆轲奉樊於期头函,而秦武阳奉地图匣,以次进。至陛下,秦武阳色变振恐,群臣怪之,荆轲顾笑武阳,前为谢曰:“北蛮夷之鄙人,未尝见天子,故振慑,愿大王少假借之,使毕使于前。”秦王谓轲曰:“起,取武阳所持图!”
轲既取图奉之,发图,图穷而匕首见。因左手把秦王之袖,而右手持匕首揕之。未至身,秦王惊,自引而起,绝袖。拔剑,剑长,操其室。时恐急,剑坚,故不可立拔。
荆轲逐秦王,秦王还柱而走。群臣惊愕,卒起不意,尽失其度。而秦法,群臣侍殿上者,不得持尺兵;诸郎中执兵,皆陈殿下,非有诏不得上。方急时,不及召下兵,以故荆轲逐秦王,而卒惶急无以击轲,而乃以手共搏之。
是时,侍医夏无且以其所奉药囊提轲。秦王方还柱走,卒惶急不知所为。左右乃曰:“王负剑!王负剑!”遂拔以击荆轲,断其左股。荆轲废,乃引其匕首提秦王,不中,中柱。秦王复击轲,被八创。
轲自知事不就,倚柱而笑,箕踞以骂曰:“事所以不成者,乃欲以生劫之,必得约契以报太子也。”
左右既前,斩荆轲。秦王目眩良久。
名家点评
唐汝谔:惜哉剑术之疏而奇功遂不成,令千载而下英雄为之短气。朱子谓轲匹夫之勇,其事无足言,特其词悲壮有足关者。
沈德潜:至今读之,犹存变徵之声。
张玉谷:竟说一去不还,壮在此,悲亦在此。全妙在上句写景,助得声势起,故读之愈觉悲壮。
钟惺: “风萧萧”一语凄苦难读。
胡应麟:《易水歌》仅十数言,而凄婉激烈,风骨情景,种种具备。亘千载下,复欲二语,不可得。
先生讲《中华诗史》用了太多心思,我只有认真听课才能不辜负先生的辛苦
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 就短短两句诗,背后的故事如此悲壮!荆轲生而带有英雄的精神,壮志死不足惜!(被先生一提才注意,后面两句应该是读了李白的《南陵别儿童入京》有感); 今天才知道,古人最初穿衣服的原料来自麻,怪不得“把酒话桑麻”的诗句是有关庄稼喜悦的话题。来自生活里的“诗经”也经常会出现这样的字句!穿着白色麻布做的衣裳,尊贵的白马王子立刻出现在心中。 先生讲解的好细致啊,加上课外延伸知识的融入,使我们在听的过程中 对整节课有更清晰的理解!谢谢先生 辛苦了!天变冷 注意保暖。上午安~🌳🎐
先秦文学久远而充满不解。从先生的讲解中,让我们了解了先秦文学背后的美学意义和价值。也让作为学生时代的我,当年那些的不解和疑惑有了更加立体和鲜活的答案!多么好的课程啊!感谢先生!先生辛苦了先生晚安
我与《中华诗词课》还差一年的课程。 今天正月初一继续追! 加油自已!给老师及同鞋们拜年啦! 更新我还会跳过去,哈哈哈!
昨夜梦中过南京, 先生演讲闹市中。 粉丝亿万齐簇拥, 恰似香花引蝶蜂。
追随郦老师,从最美情诗到唯美诗词,从曾国藩、海瑞、于谦再到五百年来王阳明,到今天的中华诗史,一路走来。
无圆无满 回复 @亿氪星: 我也是,一晃追了很多年
我终于要学完了,看到老师更新到第60多课,还需加快追赶的脚步!
亟待更新急急急
怎么没有讲稿的文字投影显示?
“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看似简单的两句诗,内涵却如此之深刻,意境如此之深远!从“易水寒”的意象展开,到先秦服饰文化中“白衣冠“的价值和含义,到“萧萧”、“去”、“慷慨”、“悲歌”等关键字词的训诂,到最后归于原点——“诗言志,诗缘情”,“悲剧美与崇高美的审美内涵”,倾怀畅述,层层递进,逻辑清晰无比,知识面既深且广。有的大学教授讲课讲得极肤浅,把听众当成了小学生;而如沧溟先生者,却把听众当成了自己的学生,倾尽心血和深情,认真对待每一课,从不糊弄。如酒的味道,有轻薄的,有厚重的,沧溟先生是那壶喝不尽的陈年佳酿,醇厚浓郁,回味悠长。将进酒,杯莫停,听君歌一曲,与尔同销万古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