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大城市的死与生》第一讲:它们的前世就是中国城市化的今生

《美国大城市的死与生》第一讲:它们的前世就是中国城市化的今生

00:00
09:35

用50本书构筑你的商业知识图谱。

大家好,我是吴晓波。

今天我们讲简·雅各布斯和她的《美国大城市的死与生》。

 

一、中国的城市化运动

为什么要讲《美国大城市的死与生》?因为美国大城市的前世就是中国城市化建设的今生。

“城市”这个词很有意思,“城”是什么?是城墙,就是一群人聚集在一个有物理空间限制的一个空间内。“市”是交易,就是我们做生意,我们生活。

所以城市的概念是我们从农村来到了一块荒地上,四周建了一个城墙,进行自我保护,同时在这个里面我们生老病死,从事商业、学习和日常的生活,这就是所谓的城市。

城市是人类文明进步到一定阶段以后所出现的一个概念和物理空间。

那么在过去20年里,中国最大的变化是什么呢?就是城市化运动。

中国从1998年开始,开放了商品房的制度,进入到城市化运动的进程。

我记得在2008年的时候,我曾经在北京参加一个国际性的经济论坛。当时有一个中国学者说,中国城市化的运动产生了很多优势,也造成了很多社会病。

然后有一个欧洲的学者站起来问那个中国学者说,中国的城市化运动今天发展到什么一个阶段呢?

那个中国学者打了个比方,他说,2008年中国一年的新房建造量,相当于俄罗斯这个国家国土面积上房屋保有量的总和,也就是我们一年建了个俄罗斯。而且这个中国学者说,这个数据我们已经保持三年了。

我记得他讲到数据的时候,欧洲学者脸色突然就大变,因为他没想到是这么大的一个数据。

这个是十年前的事情。在过去的十多年里,中国每年在新建一个俄罗斯,所以过去十年,中国是全世界城市化面貌改变得最为彻底的国家。

今天很多中国的50后、60后、70后的人说“我的故乡在哪里”,我想在这部分人中,如果当年他的出生地是在城市的话,百分之八九十以上他已经找不到他少年时候居住过的那个街道了,也找不到他出生的那个医院了,因为都已经被推土机给推平了。

城市化运动造成了中国经济的蓬勃发展,但同时也出现了一个巨大的毛病。

我每年会在全国很多城市做演讲、做访谈、做调研……我常常有一个错觉,我想,很多经常出差的同学都有这样的错觉——你站在一个县城,一个省会城市的中央十字路口,你周边四望,你突然会忘记自己今天在哪个城市,因为全中国所有的小、中、大城市长得实在是太像了。

我想所有中国的同学都有这样的感觉:第一,你发觉中国所有的大中城市千篇一律;第二,你觉得这个城市,特别是大型城市,跟你的关系非常遥远。

 

二、二战后发达国家的城市再造运动

各位同学,我们今天有的这样的感觉,在半个世纪前,在美国、在欧洲曾经同时发生过。

在二战以后,随着经济的发展,发达国家都曾经有过一个城市再造运动。

因为随着经济的发展,越来越多的人口进入到城市,越来越多的工厂、商业组织进入到城市,所以旧有的城市规模就跟一个人一样,它的体量不断地扩大。

所以你需要通过一个城市再造,你要把旧的贫民窟裁掉,甚至你要把老的工业厂房拆掉,你要把旧的街区拆掉,因为越来越多的人进来,需要建造更多的居住楼、更多的商业中心、更大的政府大厦等等。

二战以后的城市再造运动有两个重要的特征。

 

1、特征一:机器美学

第一个特征叫作机器美学。

随着工业文明的发展,那么我们怎么能够告别农耕文明的记忆和痕迹?那就是我们要把马路修得更宽、修得更直,我们要建造越来越多的摩天大楼。这个城市看上去就跟100年前、几十年前所谓的城市形成了巨大的区隔。

同时,工业文明最大的特征叫作秩序。你看到工厂里面所有的人都穿着同样的服装,所有的机器都非常整齐地进行排列,厂房与厂房之间井井有条。

所以机器和秩序是工业文明的基本特点。

那么这个基本特点烙印到人的审美和价值观里面,它就会投影到城市建设中。

所以什么叫作好的城市?什么叫作现代化的城市?就是所谓的机器美学。

大家认为说,机器美学就是意味着所有的东西都很新,所有的街道要很新,所有的建筑要很新,“新”是唯一的哲学。

这是机器美学第一个特点。

 

2、特征二:功能分区

第二个特点叫作功能分区。

因为随着人口不断地涌入,城市的面积不断扩大,然后在这个城市中会有大学、会有工厂、会有商业区、会有金融街、会有住宅区、住宅区又分贫民窟、新中产住宅区和高档资本家的住宅区。所以,所有的功能都应该被区隔开来,然后人们在不同的区域内可以实现不同的功能。

所以功能的区隔跟人的需求形成了一种对应的关系。

在全世界最早提出这个概念的人叫作勒·柯布西耶,他是一个非常伟大的建筑学家,他提出过一个概念,叫作“光辉城市”。

他说,城市应当按照需求严格分区,高密度的居住与工作空间,专为汽车交通建设的路网,集中的公共服务体系,以此来提高城市与居住者的效率。

所以在很长时间里面,什么叫作现代化城市?

第一,机器美学,符合工业革命的基本审美需求;第二,功能分区,不同的功能,吃住行游购玩,都在不同的区域中。

在过去20年里,中国的城市化大概就是这样的过程:把所有的矮平房子全部推掉,把河流填掉,建成一个笔直、非常宽的人行道,然后边上建一些摩天大楼,然后这个城市里面进行不同的功能区隔,有CBD,有商业区,有居住区,有大学城,有高科技园区,有开发区。


三、简·雅各布斯对城市建设观点的批驳

但是在1960年代,在美国纽约有一个叫简·雅各布斯的家庭妇女,她觉得这个不是理所当然的,这个是不对的。

她写了一本书,叫作《美国大城市的死与生》。在这本书中她对光辉城市的理念、对机器美学进行了非常尖锐的批判。

她说,你们是错的,你们所规划的城市是你们心目中的城市,不是我作为一个家庭妇女所喜欢的那个城市。

她在书中说,我写这本书是对当前城市规划理论和重建活动的一次抨击。

她说,生机勃勃的城市要有如下的条件:零售与住宅相容,街道短小而不间断,避免长条封锁状,建筑物最好是有新又有旧,而且能够融合不同的功能,此外,人口密度要高。

多样化是城市的天性,所谓功能纯化的地区,如中心商业区、城郊住宅区和文化密集区,事实上是功能不良的。

她觉得城市应该有弯弯曲曲的街道,每天早上阳光照进来的时候,你会看到工人和孩子并肩走在道路上。然后有一个很小的鲜花店,旁边有一个面包店,人跟人见面一半以上大家是认识的,互相讲声hello。然后在一条街道上有各种各样功能的店铺、医院、学校等等。

所以她说,什么是符合一个家庭妇女居住的大城市?她提出了三点。

第一,要有现代服务;第二,它需要是混乱的;第三,它要有人的气息。

在她的书中,雅各布斯对柯布西耶进行了批判,她说:

柯布西耶是把反城市的规划融入进一个罪恶城堡里的人。这种庞大而引人注目的作品表现了某个人的成就,但是至于城市到底是如何运转的,除了谎言,他什么也没说。

这一节先讲到这里,下一节继续《美国大城市的死与生》


小巴提醒:同学们,吴老师的《每天听见吴晓波·第四季》即将上线啦。添加小助手微信:xmlycaijing(喜马拉雅首字母+财经全拼) ,回复“第四季” 进入内购福利群,即可了解第四季的最新消息。您还可以免费领价值千元“好课5天免费听”福利,更有机会获得吴晓波频道限量版吴酒、价值1980元年终秀门票等超值好礼哦~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 听友217994689

    雅各布斯是记者哦可不是简单的家庭妇女

  • 谢梓聪_ji

    这音乐 很吓人

  • 一只巨熊

    建筑规划必读

  • 最Long的电影

    这本书不在原本目录里面吧?

  • 把握今天70年代

  • 忍者有道

    城市化进程让我再也找不到回家的路...

  • 学无止境日月凌空

    作为一个经济学学生,觉得听听很有必要

  • 金鹏鸟飞

    晓波老师,就如你五年前说中国的银行会马上崩溃一样,中国每年房屋建造面积怎么可能跟俄罗斯存量住房的面积一样呢,请核准数据,毕竟你是名人。

    计然如铁 回复 @金鹏鸟飞: 那一天会来,但是 谁也说不准是哪一天 房地产和银行紧密连接,短期怎么可能呢?

  • yubin_sz

    Thank

  • 1395304ffos

    龙星爸爸阿尔与女儿女方D次啊把哥哥别发哇A啊的是你 需nv gu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