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课:自己的事情自己做,难在哪里?

第12课:自己的事情自己做,难在哪里?

00:00
18:06

随着孩子长大,我们都希望孩子主动、自觉、有责任感,然而,常常事与愿违。很显然,孩子的主动性和自觉性,并不是一句“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就可以培养出来的,那么,到底要怎么做呢?

 

一、顺应天性,从单一动作开始。

 

那么,怎样才能让孩子主动呢?首先要把握好两三岁这个阶段,这时候孩子凡事都要亲力亲为,这是主动性的起点,也就是说,孩子的本能里面,就天然地拥有主动性,凡事愿意去参与、尝试。

 

关键是我们怎样对待孩子这个亲力亲为的阶段。一方面,我们不要抹杀。很多家长嫌弃孩子笨拙,而且常常好心办坏事,就总是帮孩子代劳,不让孩子做,这是非常错误的回应方式。

他想做的时候你不让他做,等他不做的时候你再想让他做,那就困难了。

 

所以,孩子有主动的倾向,无论多么笨拙,都一定要支持。

 

当然,除了这个倾向,我们还可以从一些非常细小的任务开始,循序渐进地培养孩子的主动性。对于比较小的孩子,最好从单一动作开始,比如,让孩子帮忙把一本书放到书桌上。或者把某一样玩具收到箱子里面。

 

当然,有些事情孩子做不来,但是他却张罗着做,很多家长都是直接拒绝,其实,有些事情我们可以让孩子跟我们合作,比如,去超市的时候,孩子想帮忙拎东西,却拎不动。那么,我们就可以分出一样东西,让孩子帮忙拿着,总之,让他有参与感,尽量不破坏这种热情。

 

咱们前面说到这个办法一定要循序渐进,也就是说,单一动作的练习,要足够多,直到孩子动作熟练。而且,要尽量让孩子得到好的感觉。这也是咱们前面多次强调的,好的感觉产生动力,坏的感觉产生阻力。比如,当我们让孩子把一本书放到书桌上,如果是板着面孔,不耐烦地命令催促孩子,那么,孩子心里就产生了一个不愉快,这个不愉快导致不情愿。那么,当下次再让他做这个动作的时候,他的感觉系统就会瞬间提取出这种不情愿的感觉,于是,就产生了阻力,孩子就越来越不愿意做。相反,如果我们是热情的,用恳求的语气,当孩子把书放好的时候,我们的态度是欣赏的,甚至还带着孩子去感受,比如:孩子,你看,这本书丢在沙发上,它好孤单啊,可是,你把它送回家,它一定很想谢谢你呢。我们透过这些形象的语言,也让孩子感受到了他劳动的价值,这样的话,孩子就很有动力做这些事情。

 

当我们做了足够的单一动作练习,然后再让孩子做两个步骤的任务。比如,把书放到桌子上,并且摆放整齐;把玩具收到箱子里,并且把箱子放到指定的角落。当然,在语言上,我们依然可以用最形象的说法动员孩子,比如:孩子,这本书回到家里好开心,不过,你如果能帮它排好队,让他跟兄弟姐妹站在一起,它就更开心了,你愿意帮帮它吗?经过这样循序渐进的练习,孩子做事的能力得到训练,就不会陷入手足无措的境地。

 

二、让孩子学着做决定

 

也许你会说,主动性和自觉性,和做决定有什么关系。我们不要忽略了,孩子主动去做一件事情之前,内心一定是先有一个决定,比如:我要把玩具收好。

 

因此,我们要重视孩子做决定的能力,能让孩子来决定的事情,我们就把机会留给她。

 

说到这里,我想起一件事情,有位妈妈说孩子胆小、退缩,从来不主动。然而,我好不容易在他们的互动中看到孩子主动要做一件事情,那就是孩子要穿牛仔短裤,但妈妈坚决不允许,说太冷了,当时正是夏天,这显然说不过去,后来妈妈说了她真实的想法,是因为孩子腿上有被蚊子叮了很多大包,她怕别人觉得这个妈妈不负责任,没有照顾好孩子。她光想着别人对她的评价了,却剥夺了孩子做决定的机会。如果孩子的决定总是被驳回,久而久之,孩子就不再主动做决定,表现出胆小和退缩,也就不奇怪了。

 

后来,妈妈开始给孩子机会。要知道,小孩才舍不得放过这样的机会呢,比如,孩子开始尝试自己扎马尾辫,虽然扎的歪扭七八,妈妈看着百爪挠心,但也忍着不说她。后来,她开始决定自己穿什么衣服,甚至还主动帮妈妈选衣服。慢慢地,妈妈发现一些宝贵的特质开始在孩子身上萌芽,以前遇到困难,孩子恨不得掉头就跑,而现在,他开始有了勇气,常常是向前一步,她的口头禅渐渐变成:我来,我有好办法,你看我说的对吧。

 

做决定是一种能力,是主动性的先导。因此,如果是孩子有能力决定的事情,我们不妨多给孩子一些机会做决定。

 

三、父母要做的:有耐心,给予必要的指导

 

当我们放手让孩子做事的时候,最考验我们的耐心,一个很小的孩子独立做事,从大人的视角来看,一定会很笨拙,会很慢,甚至还要付出代价,比如,耽误时间,或者眼睁睁看着孩子弄坏了东西。我们能否耐着性子不去干涉,这往往是孩子能否培养主动性的分水岭。

 

还有一点也特别重要,就是管理好我们提醒、催促的频率。很多时候,因为我们看到孩子做的不好,就想去帮忙,或者提醒催促,这样特别破坏孩子做事情的连贯性和整体感觉,让孩子有依赖感。那么,遇到这种情况怎样处理呢,我的建议是发现情况等一等,这样就会等来两种可能,一种可能是孩子过一会儿自己回过神来,继续做事,这样,我们就免去了一次提醒和催促。另外一种情况,如果实在太严重,我们用比较简洁中性的语言提醒孩子,尽量避免责备、不满的情绪。

 

为什么这一点如此重要,当孩子走神、磨蹭、方法不对的时候,本身就是他负面情绪最浓重,感觉最脆弱的时候,这时候,如果再累加一个父母的不满,孩子内心就会小小地崩溃一次,力量在这个瞬间涣散了。父母破坏孩子的主动性,往往都是因为沉不住气。

 

举个例子,我有时候回老家的时候,会去接我小侄女放学,她当时读幼儿园,他们在学校穿比较轻便的衣服和鞋子,每天放学的时候要把衣服和鞋子换好放到衣柜里。我注意到,除了我以外,其他大人都是帮孩子换衣服换鞋子,否则就忍不住催孩子。我呢,就让我小侄女自己换,说实话,她本来就比大人慢,见到我之后,还会滔滔不绝地讲班里的事情,她和谁一起玩游戏了,她画了什么样的画啦,说着说着,手就停下来了。但是,我依然不帮忙,实在太耽误时间的时候,我就用眼神示意一下,她就继续穿衣服。说实话,与帮忙代劳相比,这样等着她更辛苦,但我还是愿意让她自己去做事情。我常常在想,那些家长接孩子,真的那么着急吗,也许她回家看肥皂剧随便都能花费半个小时,而让孩子自己穿,最多浪费五分钟,然而,帮孩子代劳,损失的可不只是这个时间,而是对孩子至关重要的能力。

 

像穿衣服这样的事情,我只是选择沉默、等待,然而,有些事情,第一次做,却需要我们给孩子清晰的指导。我自己有非常清晰的记忆,有时候父母会给一个模糊的指令,比如:把房间收拾一下。他们想当然地认为,孩子到了某个年龄,自然应该会做这些事情,看也看会了。然而他们忘了,从来都没有给过孩子指导,也没有经历咱们前面说的循序渐进的、反复的训练,很多时候,孩子真的不会。

 

因为有这样的记忆,所以,当孩子做一个比较复杂的、完全超出孩子能力的事情,我会考虑怎样给孩子一些指导,又不唠叨,也不至于代劳。比如,我小侄女5岁的时候,有一次,她粘着我玩了一上午的游戏,等到中午的时候,发现房间里变得很乱,于是,我就想着怎么给我小侄女一个指导呢。直来直去地下命令,她肯定不愿意,就算承诺教给她,她也未必愿意学,我尝试着让这个过程既自然又有趣。

 

于是,我先把她拉到门口,让他总体感受一下房间的乱:看,咱俩把房间弄得太乱了,得收拾一下,哎,我有个好办法,你帮我找了一张纸和一支笔好吗。她不知道我要做什么,但很高兴地帮我找来这些东西,接下来,我跟小侄女说好,把收拾房间的每个小步骤都写下来,总共列出19项,然后,我们商量好她一项我一项,每一项后面都协商我们名字的简写,然后,我们按照这样的顺序逐一完成,每完成一项都在纸上划掉,对5岁的孩子来说,就很新奇,很有仪式感。这样我小侄女非常有热情,我现在孩子回忆起,她小小的身影,蹲在门口把所有的鞋子摆放整齐,那感觉几乎是在摆放艺术品。

 

结束以后,我小侄女非常有成就感,家里的每个人回来,她都会讲解一番,哪些是她收拾的。可以想象,每个家庭成员都夸奖了她一番,感觉她一整天都情绪饱满。

 

这件事情就此过去,他是否学会了这种列清单的方式,我也不知道,不过,我当时想,给她示范一下这个方法就好,我也不奢望这么小的孩子一次就学会。让我想不到的是,大约半年以后,我回老家陪她玩的时候,她说想去买水果回来榨果汁,这时候她忽然想起来,要列一个买水果的清单,于是,她说我写,写完以后,她还拿剪刀把那张纸裁成一个小纸条,捏着就去水果店了,然后,就像一个采购水果的大客户一样,逐一比对清单上的水果,在那一个瞬间,她身上有一种超越年龄的果断和自主,确认全部都有,她就去挑水果,我几乎是袖手旁观,只有她问我够不够的时候,会给她一个建议。小侄女的样子可爱的不得了,连店员都说,从来没见小孩这么来买过水果呢。

 

像这样关键性的指导,对孩子来说,是必不可少的。也正因为这个原因,其实我挺反对丢给孩子一句“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就什么都不管了。孩子独立做事的时候,有时候确实遇到困难,这样生硬地处理,相当于把孩子丢给困难不管,非常容易陷入孤立无援的境地。如果孩子经历了过度的挫折,那么,今后他反倒更容易退缩,反倒缺少了自觉性。

 

四、收集成就感

 

当孩子完成一件事情以后,是不是就结束了呢,显然不是,还有一个非常重要的步骤,那就是收集成就感,这是我们常常忽略的。

 

孩子完成一件事情,有了新的体验,发现了自己具备了新的能力,通常,孩子都是很欣喜的,这时候,我们呼应这种感觉是很重要的。

 

当我们引导孩子去体会这种美好的感觉,这种感觉,会成为孩子继续做事的动力,这样的话,孩子仿佛拥有了一部自己的发动机,他可以在这种美好感觉的牵引下去做事,这时候,主动性就形成了。

 

比如,有个孩子特别喜欢魔方,常常给老师和同学演示,于是,我就建议妈妈,跟孩子一起收集这种成就感。有一次妈妈去接孩子的时候,他又在演示怎么玩魔方,于是,回家的路上,妈妈就对他说:你看,全班小朋友只有你会玩魔方,你一定很自豪吧?为什么只有你会呢?孩子想了想说:因为我看了魔方视频。于是,妈妈对他说:哦,我明白了,你是看了视频,并且看懂了,自己就学会了,所以才能玩的这么好呀。孩子说:对呀,一会儿回家,我要看一个更难的视频,学会了教给我们班小朋友。

 

当孩子有成就感的时候,这就变成了一种巨大的牵引力,孩子会乐于探索,主动完成事情,对他而言不是负担,而是一件很享受的事情。

 

 

从上面看得出,培养孩子的主动性,帮忙太多不行,不帮也不行,这个分寸感需要谨慎地拿捏。而且,主动性的形成,通常需要比较长的时间,我们一定要有心理准备,不过,孩子一旦形成了主动性,绝对是受益终生。

 

 

总结:

 

我们来总结一下,孩子的主动性,不是一句“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就能培养出来的,而是要顺应孩子的天性,他愿意尝试的时候,我们给孩子空间,容忍孩子的笨拙和错误,并且充分给孩子做决定的机会,因为做决定是主动性的先导。当孩子着手做事的时候,我们要有足够的耐心,同时,遇到孩子无法独自跨越的门槛,给孩子一些指导和支持,然后,我们就等着和孩子一起收集成就感,让孩子被好的感觉所包围。这样的孩子,必然是一个主动的宝宝,愿每个孩子都拥有主动的性格特质。

 

作业:当孩子做完一件事情的时候,试着跟孩子一起收集成就感,看看孩子会有怎样的反应?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 娜么幸福_qp

    太好

  • taoxiaoming

    孩子愿意做作业,可是书写潦草,我总是要求他擦完重写,然后不愿意我就只能帮他擦去,然后逼他写,主要是老师对书写有要求,并且也单独电话过我,该怎么办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