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课:孩子的情绪处理能力为啥这么差?

第10课:孩子的情绪处理能力为啥这么差?

00:00
15:06

有个家长告诉我,4岁的儿子让他筋疲力尽。她形容孩子用了两个词:歇斯底里,油盐不进。比如说,他玩的时候把一个玩具的零件弄坏了,就会歇斯底里地大喊大叫,让妈妈再去给他买个新的。这时候妈妈对她说:没关系,不用这个零件也能玩,现在妈妈有事,等有时间的时候可以考虑给你买一个,再说了,你的玩具也不是我弄坏的啊。然而,妈妈说的这些话,一句都没有用,孩子根本不听,就是执着于自己的要求:不行,你这一秒钟就去,马上去买个新的。

 

这不是偶然事件,而是生活的常态,在我们看来很小事情,他都会大闹一通,根本没法沟通。这的确会让家长感到束手无策。

 

很多孩子都有大喊大叫、不可理喻的时候,然而,每一个家庭的情况都不一样,每个孩子的原因也不一样。教育的难度在于,不能照搬照抄,而是要找到她们家里的原因。

 

这一家的原因也许非常出乎意料。

 

我透过妈妈的日志,连续观察了一周,终于找到了非常不易察觉的原因,那就是节奏。说起节奏,你一定会觉得很虚,天哪,教育孩子还有节奏。平时说起节奏,最多的大概就是音乐作品,另外,电影或者喜剧,也非常讲究节奏,节奏把握的好,观众的情绪才会跟情节同步。每一个让人哭、让人笑、让人共鸣、让人鼓掌的点,其实,都是创作者设计好的,有时候,差几秒钟,效果都会大打折扣。

 

跟孩子相处的节奏,虽然没有这么高的要求,但也非常重要。

 

关于这个孩子,我再举个类似的例子。有一次妈妈送他去上学,给他带的饭是面条,因为出门太匆忙,就忘了带筷子,因为他们在国外生活,学校里没有筷子。孩子得知没有带筷子,立刻发作起来,哭着喊着对妈妈说:你回家去拿。

 

妈妈很耐心地对他说:我知道你很难过,但我一会儿要去办事,都跟人家约好的,这样好不好,我们就近到中国同学家借一双好吗?孩子大喊:不,你回家去拿。

 

乍一看,前后两件事情非常类似,妈妈做的没错啊,但为什么孩子会如此呢?其实,我们每个人遇到一件事与愿违的事情,都要经历四个步骤:事实,情绪,思考,行动。

 

我们从孩子的角度模拟一下这件事情的思考过程:啊,妈妈忘了带筷子。这是事实。紧接着他会想:没有筷子我怎么吃饭啊,都怪妈妈,笨死了,为啥就忘了呢。这是孩子的情绪,他会慌张,也会愤怒,在心里责怪妈妈。紧接着是思考:这可咋办呢?没有筷子,我还有什么别的办法吃饭呢?用勺子或者叉子,那很不好用;让妈妈回家拿,可是妈妈没空;去中国小朋友家借,人家要是不给咋办呢?要不我就用叉子将就着吃一次吧。最终是行动:妈妈,不用了,你走吧,我用叉子。

 

如果孩子年龄小,这个流程会花不少时间,他需要慢慢地走下来。然而,对于家长来说,在过往的生活中,无数次地处理过类似的问题,早已经到了自动化的程度,可以说是思维如电:啊,忘了带筷子,哎,回家取又来不及了,去借一双吧。现在就去。

 

你看,这就是大人和孩子之间的差异。然后就发生了什么事情呢?孩子处于第二个步骤,也就是“情绪”阶段,妈妈已经跳到第四个步骤,也就是“行动”阶段了。孩子情绪都没有处理完,他还没法心绪平和地接受妈妈的行动安排,另外,妈妈的快节奏,也扰乱了孩子的心绪。

 

也就是说,接纳这种意料之外的情况,孩子已经很吃力,妈妈还来搅局,这让孩子抓狂、愤怒,不知道该如何是好,所以,他就疯狂地盯着一个要求不放,根本没有通融的余地。

 

其实,生活中很多时候,我们觉得不可理喻,都是因为沟通节奏太快,孩子没有完成他的思维过程。我们这样分析以后,过了两天,妈妈在一件小事上实践了一次。

 

这一天晚上,妈妈和孩子关灯睡觉了,孩子说:妈妈,我渴了。这次妈妈没有立刻提供办法,而是简单回应:哦,渴了呀。妈妈不往下说了,孩子开始有点不高兴,说:没有水,怎么办呢?停了一下说:那我就自己去接点水喝吧。

 

这个过程虽然很短,但我们能清晰地看到这四个步骤,孩子渴了,这是客观事实,然后中间经历一个不高兴的阶段,这个过程在处理情绪。自己说:没有水,怎么办呢?这是思考。然后,他想出了办法,自己去接一点水,然后去行动。

 

有时候,一个关键的点,让事情后续的发展有天渊之别。其实,孩子成长的过程中,充满了这样的选择。如果我们一直做出正确的选择,你就会发现,感觉并没有费力,但孩子成长得很好。相反,像前文这位妈妈一样,虽然非常重视教育,但就因为没有掌握好节奏感,连续两年,都是在这样心力交瘁的状态中度过的,而孩子也非常不开心。

 

我们这里总结一下,跟孩子相处的时候,一定要放慢节奏,看着孩子的反应,尤其是事与愿违的事情,孩子有比较强烈的情绪,他需要时间。

 

也许你会说,这种节奏感很难把握。其实,孩子是最好的老师,我们看孩子给我们的反馈,然后不断调整,就能找到恰当的节奏感,毕竟,每个孩子的节奏感也都不同,因此,不要去刻意模仿,而是向孩子学习。

 

我们不妨再举个例子。有一次坐飞机,遇到一位奶奶和妈妈抱着一岁多的小男孩坐在我旁边,这个孩子大概是怕飞机发动机的声音,从上飞机就疯狂地哭,哭的后座的人都递过水果来安慰这个孩子,然而全都无济于事。可以想象,妈妈和奶奶非常着急,急切地安慰孩子,转移他的注意力,比如,指着阅读灯语气非常急促地说:你看那是啥?快看,快看啊,那是啥呀。然而,孩子疯狂地哭,根本没有回应。妈妈拿出一本图画书给孩子讲,也是自说自话,孩子根本不理,他恐惧得在妈妈和奶奶的怀里来回折腾,看着让人心疼。

 

因为我坐在旁边看书,奶奶就一个劲儿地给我道歉。我顺势对她说,我是做教育工作的,没关系,不过,你们的节奏太快,这样根本没法安慰到孩子,反倒让他更加慌张。另外,如果一直节奏这么快跟孩子说话,他以后就会脾气急躁,甚至可能出现注意力不集中的情况。

 

就在这个聊天的过程中,孩子好奇地看着我,我用明媚的表情看着他,还小幅度地做个鬼脸,孩子好奇地端详我,从这个细微的动作看,我们俩之间产生了互动。就这样边聊天便看他,几分钟之后,他竟然试着用小手来抓我的手指。我其实蛮吃惊的,他根本不认识我,刚才又经历了那么恐怖的感觉,现在居然这样放松地靠近我。

 

接下来,我就试着把节奏放的极慢跟他互动,比如,我给他看小桌板放杯子的圆环,我指给她看,然后,就观察他的表情,等他的回应,再决定下一步是进是退。那感觉像极了下棋,我走一步,然后等他落子,我再走下一步,如此你来我往。就这样玩了一会儿,我让他看飞机的机翼,他大概嫌他的位置视角不够开阔,竟然直接张开臂膀,让我抱着他。他非常安然地在我怀里,我们俩轮流看机翼,说那是飞机的大翅膀。我问他飞机翅膀棒不棒?他竖起大拇指说:棒。这是他仅仅会说的几个字之一。

 

就这样,大部分时间都是我在抱着他,飞机下降的时候,他估计是不舒服,有点哼唧。我依然放慢节奏,模拟飞机翅膀的语气说:小朋友,别怕,我很棒的,我带你回家,你看看那个楼房是你家啊。

 

这一路上,从孩子跟我互动,包括飞机降落,孩子再也没有哭过,孩子的奶奶和妈妈非常吃惊。她们说,如果不是因为恰好遇到我,孩子非常有可能哭一路。我猜测,如果那样的话,她们大概会认为孩子就是怕坐飞机,完全想不到是自己回应的节奏出了问题。

 

在我的工作中,我常常感到很痛惜,一个很严重的问题,其实,当初就是错了一点点。真可谓是差之毫厘谬以千里。

 

还曾经有一位家长跟我说了一件事情,他家的孩子也是特别急躁,遇到事情怎么劝解都没用。后来,我看了她和孩子的互动,也是因为节奏太快,总是忙着去给孩子出主意,急着推动孩子去行动。于是,我建议她把节奏放缓来回应孩子。有一次,孩子晚上的时候渴了,他家的厨房有恒温杯,孩子自己去厨房倒水,结果发现水温还没有完全降下来,是58度,在孩子的印象中,超过50度就比较烫,这时候孩子就有情绪了,肩膀耷拉着,皱着眉头,抱怨这水怎么喝。很着急很生气的样子,如果在以前,妈妈会立刻冲到厨房去,看看那个水温真的不行吗?或者帮他解决问题,这个妈妈说,这一次她记得我的建议,刻意地放慢速度,感觉比平时的反应慢了有半分钟的时间,结果孩子突然想起来,她的饭兜里面平时带到学校的保温杯里有一杯恒温的水,他很满意的拿出恒温杯,有点儿得意地坐在他的座位上把水喝了。这位妈妈说她以前遇到这样的事情,心里会真的着急,急着帮孩子解决问题,另外她看到孩子这个急躁的状态,心里又替孩子着急,担心将来孩子的脾气不好。而这一次,他稳住自己,停顿那么半分钟的时间,结果就完全不一样了,他等到了孩子把情绪释放出来,自己去寻找解决问题的办法,我跟这位妈妈说,这个感觉是非常重要的,这个地方只要稍微等一等,结局就会发生根本的逆转。

 

当家长抱怨孩子有情绪的时候,殊不知,我们在孩子成长的过程中,节奏太快,根本没有给孩子处理情绪的空间。这个节奏感的把握,说起来好像是小事,但其实关系到孩子一辈子的情绪能力,也关系到孩子内心的感受,实在马虎不得。

 

 

总结:

 

我们来总结一下,有时候孩子歇斯底里、油盐不进,并不是孩子的问题。而是因为父母的沟通节奏太快。

 

解决一件事情,通常需要四个步骤:事实、情绪、思考、行动,和大人相比,孩子解决问题的经验和能力要少得多,因此,他们经历这四个步骤的时间要比大人长的多。遇到事与愿违的事情,我们要给孩子足够的时间,跨过情绪这个阶段,而不是生拉硬拽,急切地把孩子拖到行动这个阶段。

 

当我们耐心地陪孩子度过了情绪这个阶段,不但当下的沟通变得很容易,同时,孩子处理情绪的能力也在提高,渐渐地,他的沟通节奏会逐渐跟上大人的步伐。

 

作业:你的孩子是否有咱们课程中描述的急躁的情况?请尝试放慢节奏,让孩子安然地走过“情绪”这个步骤,看看孩子会有怎样的变化?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发表第一个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