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0. 重读《李鸿章传》二:弱国外交之辨

60. 重读《李鸿章传》二:弱国外交之辨

00:00
04:40

二  弱国外交之辨

  李鸿章谤满天下,始因甲午之役北洋水师覆灭,继之以外交连连失败,以“卖国贼”之罪名钉在历史耻辱柱上,为时已逾百年。而梁启超记述李氏之轶闻中,谈及“李鸿章与外国人交涉。尤轻侮之,其意殆视之如一市侩,谓彼辈皆以利来,我亦持筹握算,惟利是视耳。崇拜西人之劣根性,鸿章所无也”。这倒很像阿Q的“精神胜利法”,可为中国人的“国民性”做一注脚。

  对李氏之外交风格,西人反倒有“大手段之外交家”的赞誉,但梁启超持相反评价,称之为“小狡狯之外交家”:

  夫手段狡狯,非外交家之恶德。各国并立;生存竞争,惟利是视。故西哲常言个人有道德,而国家无道德。试观列国之所称大外交家者,孰不以手段狡狯得名哉。虽然,李鸿章之外交术,在中国诚为第一流矣,而置之世界,则瞠乎其后也。李鸿章之手段,专以联某国制某国为主,而所谓联者,又非平时而结之,不过临时而嗾之,盖有一种战国策之思想,横于胸中焉……

  上述判断可谓切中要害,李鸿章式的中国外交,无非承袭两千年前的纵横家故智,既昧于世界大势,又无长远坚定之立场,惟偏重于技巧末事,一味借力使力,徒以纵横捭阖为能事。作者分析李氏外交失败的教训说:

  夫天下未有徒恃人而可以自存者。泰西外交家,亦尝汲汲焉与他国联盟,然必我有可以自立之道,然后,可以致人而不致于人。若今日之中国,而言联某国联某国,无论人未必联我,即使联我,亦不啻为其国之奴隶而已矣,鱼肉而已矣。李鸿章岂其未知此耶?吾意其亦知之而无他道以易之也。要之,内治不修,则外交实无可办之理。以中国今日之国势,虽才十倍于李鸿章者,其对外之策,固不不得隐忍迁就于一时也。此吾所以深为李鸿章怜也。虽然,李鸿章于他役,吾未见其能用手段焉,独中俄密约,则其对日本用手段之结果也。以此手段,而造出后此种种之困难,自作之而自受之,吾又何怜哉?

  在汉语词汇中,“卖国贼”与“汉奸”似乎略有不同:前者的行为有一定的被动性,主要对其后果负责;而后者则有较强的主动性,意味着彻底的卖身投靠。中国士大夫饱读圣贤之书,无不知晓春秋大义;纵观曾国藩、李鸿章、袁世凯等晚清名臣,个个算得上一时人杰。但形势更比人强,列强环伺,兵临城下,不签字画押割地赔款,仅仅靠玩弄“战国策”式外交伎俩,是过不了关的,李鸿章逝世前一小时,俄国使节还来催逼在密约上签押。

  弱国确无外交,强时未必有之。梁氏云“天下未有徒恃人而可以自存者”,“内治不修,则外交实无可办之理”,确为灼见。清代出卖的国家权益,国民政府时代已开始收回,但被强邻陆续侵占的国土,如今已是彻底交割,永无回归之日了。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 Xbdjfifofl

    又过去十年了,这书到现在快一快二十年了。这段话放现在还适合。

    姚言历史 回复 @Xbdjfifofl: 唉。。。。。。

  • 听友195553893

    真的是一百年也没怎么变,历史在重演。

    姚言历史 回复 @听友195553893: 这就是这本书的意义所在。

  • 老姚1978

    李中堂身材高大,甚于欧美

    姚言历史 回复 @老姚1978: 是的。据说有1.83米,在当时算很高大的了。

  • 1367305ormv

    讲得非常好

    姚言历史 回复 @1367305ormv: 非常感谢您的鼓励!

  • 1392057islu

    又十年,依旧没有好的改变。人才嘛,更是匮乏。

  • 祝国町選手

    满分满分

    姚言历史 回复 @祝国町選手: 谢谢您一直以来的鼓励!

  • 攀登须尽毕生力

    现在可以告慰梁先生,不平等条约已全部废除

    姚言历史 回复 @攀登须尽毕生力: 说得好!

  • 易一海一方

    梁启超应该是最早给李鸿章作传的人了,是他对当时中国内忧外患的思考

  • 听友195378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