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家】《论语别裁》:别出心裁

【儒家】《论语别裁》:别出心裁

00:00
16:32

《论语别裁》别出心裁


各位听众朋友们,今天开始我们逐本逐本地讲解南怀瑾的主要著作。


第一本要讲的是《论语别裁》。“别裁”这个书名起得很妙。南怀瑾研究《论语》既不同于那些西式教育培养出来的学者,也不同于古代的经学家,所以叫做“别裁“。别裁的意思就是不是人云亦云,而是别出心裁,紧贴现实人生,根据自己的理解和体会来解读《论语》。


所以南怀瑾在《论语别裁》的“自序”中写道:


“本书定名别裁,都自别裁于正宗儒者经学之外,只是个人一得所见,不入学术预流,未足以论下学上达之事。”


开门见山就讲清楚,不要用一般学者专家的框框来看待这本书。那么南怀瑾解读《论语》和历来的经学家有什么不同呢?用南怀瑾另一句话来说就是:“要入乎其内,出乎其外的体验,摆脱二千余年的章句训诂的范围,重新来确定它章句训诂的内义。”


简单点说,就是摆脱咬文嚼字的死读论语,能把自己的人生经验放进来,真正读懂论语,读懂孔子。所以,接下去,我就来具体地告诉大家,南怀瑾《论语别裁》的别出心裁究竟表现在哪些方面。


首先,很重要的一点,可是几乎所有读这本书的人都忽略掉了的一点就是,《论语别裁》的价值在“讲”,而不是“注”。汉唐以来,对《论语》的注解不计其数,能找到的大约有3000多种,但几乎都偏重于章句的考订注释。其中比较著名的,从东汉的《论语注》、三国的何晏《论语集解》、唐代韩愈的《论语笔解》和宋代朱熹的《论语集注》,再到近代杨伯峻的《论语译注》,大家都是走的这条路子。他们把注意力放在章句字词,纠缠细枝末节,却忽视了论语里最根本的义理。我提醒大家,《论语》是借助文字来表达孔子思想的,但是以往各种《论语》的注解都只重文字考释,而将孔子思想最根本的东西丢掉了,这就叫做舍本逐末。


相比之下,南老师的《论语别裁》完全不一样,他一改千古惯例,甩开文字注释,而着重讲述《论语》的义理,让读者看到《论语》这部书的精髓。


其次,《论语别裁》有很多南怀瑾自己的独到见解。我们刚才说南怀瑾讲《论语》摆脱了古人的咬文嚼字,但这并不是说南怀瑾讲《论语》脱离本来的文字,信口胡来,而只是说南怀瑾在解释书中具体字句的时候,没有照搬前人的说法,而是着重于纠正、别裁前人理解的谬误。


举个例子,《学而》里有一段很有名的话:

“子夏曰:贤贤易色,事父母能竭其力,事君能致其身,与朋友交言而有信,虽曰未学,吾必谓之学矣。”


自古以来,大家对“色”这个字都解释为“女色”、“女人”、“男女之色”,说“贤贤易色”的意思就是,一个人能够尊重贤者而看轻女色。著名学者杨伯峻觉得这样的解释不妥当,他说“贤贤易色”的意思是“对妻子,看重品德,不看重姿色。”但这里的“对妻子“是杨先生自己加上去的。南老师说,这个“色”字,很简单,就是态度、形色。“贤贤易色”意思是:我们看到一个人,学问好,修养好,本事很大,看到他就肃然起敬,态度也自然随之而转。你看,这样讲就是很明白,很平实的,是人的普通心理,大家都能感受到的。“


再如,《论语》里还有一句话“无友不如己者”。以往的解释都是说:”不要交不如自己的朋友”。各位听众请注意,这是历来各种对《论语》注释中曲解最严重的地方之一。如果照这样注解的话,“至少学问道德要比我们好的朋友”才能够交,“那完了,司马迁、司马光这些大学问家,不知道该交谁了。”照这种逻辑,如果人人都与强过自己的人交友,那么比我强的一定会与更强的人交友,而不会与我为友。结果就是南老师说的“大学校长只能与教育部长交朋友,部长只能跟总理做朋友,总理只能跟总统做朋友,当了总统只能跟上帝做朋友了?”“假如孔子是这样讲,那孔子是势利小人,该打屁股。”


所以按照南怀瑾的别裁,”无友不如己者“的意思,是说“不要看不起任何一个人,不要认为任何一个人不如自己。”“不要认为你的朋友不如你,其实没有一个朋友不如你。”


再比如,《论语为政》里有一句话:“攻乎异端,斯害也已。”


有一个很重要的中国文化常识,在宋儒以后,“异端”两字,就用来专指佛、道两家。南老师就指出:在孔子当时,没有佛家,也没有道家,在当时儒道不分家的。以儒、佛、道三家的文化作为中国文化中心,是唐代以后的事,所以认为《论语》中异端两个字,是专指佛与道,是错误的观念。


那什么叫“异端”呢?这在文字上解释非常简单。“端”就是两头,尖端,两边的头,或多边的头谓之“端”。“异端”是走极端偏向的路线,不走中道的。不但不走中道,而且还标新立异,特别从事怪异的思想。


我刚刚给大家举了三个例子,究竟是千年以来的各家注释说得通,还是南怀瑾的解释更合理,大家自能分辨。一部《论语》只有13700字,而《论语别裁》中竟有100多处这样的解释,与众不同,又能令人信服。我们不能不赞叹南老师的智慧和学问。


第三,《论语别裁》还有一个特别的地方,也是大家最喜欢的地方,就是联系现实,生动活泼。南怀瑾讲解的风格是不离文字,但又不拘泥于就字说字、就文解文。他不像一般学者那样死守文字的直译,而是根据整段文字的语义,插入原文中直接或间接涉及的历史事件和人物,增加相关的历史文化背景和社会风俗。


例如,《公冶长》里有一段:

“子使漆雕开仕。对曰,吾斯之未能信。子说(悦)。”


南怀瑾没有一字一句地辨析词句,而是将重点放在准确把握文字的内涵上,并结合现代语汇,把孔子在当时语境下要表达的意思,活生生地展现出来。他是这样复述这段话的:“孔子有一天对漆雕开说,你的学养已经可以为社会服务了,出去做官吧。可是漆雕开说,老师,谢了!对这件事,我没有自信。孔子听到他这样的话,高兴极了。”你们看!他的解释既有趣,又准确,每句都紧扣原文,又不死板地咬文嚼字,把两千年多前的文言变成了活生生的白话。


此外,《论语》和其他古籍里的“子曰”、“诗云”,其他人翻译都是千篇一律。要么是“孔子说”、要么是“先生说”。只有《论语别裁》能够根据环境、语气,灵活地表述。


比如,《公冶长》里,有一段” 子曰:吾未見剛者。或對曰:申枨。子曰:枨也欲,焉得剛?


南老师这样复述:“孔子有一天在感叹,说我始终没有看见过一个够得上刚强的人。”细读原文,孔子确实是在有感而发。南老师就是这样使《论语》里的人物活起来,人物对话有现场感,读起来活龙活现。


最后,在《论语别裁》里,南怀瑾善于结合当前社会实际,自己的人生经验,引以为用。将孔子的话里话、话外话,以及原文里没有直接谈到,但间接涉及到的意思进行引申补充。


我继续举《公冶长》那段话的例子:“子曰:枨也欲,焉得刚?”


枨是一个人的名字,有人说他很刚正。孔子说,他欲望很多,怎么可能刚正呢?关于刚正与欲望的关系,原文对话中并没有直接讨论。南怀瑾引申补充说:“一个人有欲望是刚强不起来的,碰到你爱好的,就非投降不可。人要到无欲则刚。譬如说,这个人真好!真了不起!就是有点毛病,爱钱。既然他爱钱,你拿钱给他,他的了不起就变成起不了。”这是谈到钱欲、财欲与刚正的关系,说得既中肯又诙谐。他总结说:“所以真正刚强的人是没有欲望的——‘有求皆苦,无欲则刚。’人到无求品自高,要到一切无欲才真能刚正,才可以作顶天立地的人。”南怀瑾根据自己的人生经验,把欲望和刚正的关系,说得清楚、通俗又深刻。


南怀瑾讲《论语别裁》与孔子时代相隔两千多年。《论语》是孔子讲给那个时代的人听的。《论语别裁》是讲给当代人听的,通俗易懂、深入浅出、紧扣《论语》的思想内涵和孔子说话的本意,并结合现实社会的实际来讲述,这才是真正的传承。


这一集,我和你分享了《论语别裁》书名“别裁”的含义,论语别裁的三个特点,第一,《论语别裁》是讲,不是注;第二,《论语别裁》有很多南怀瑾自己的独到见解;第三,《论语别裁》讲述风格生动活泼,善于联想。


下一堂课,我会为你讲解孔子,让你能理解,为什么南老师说“越是看到孔子真实的地方,便越觉得孔子可爱。”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 阿旺嘉措

    第一次听说南老是因为易经杂说 后面看他的书越来越多

  • penny佩玉

    有文本,太好了!谢谢老师!

  • 夏雨_md

    感恩南师,感恩魏老师传播!🙏

  • 毛利小助

    认识南怀瑾,就是从《论语别裁》开始

  • 朱立军_rj

    购买100集只有25集

    魏承思 回复 @朱立军_rj: 持续更新中~每周一三五都有更新的~

  • 坦诚相待_z0

    感谢老师,讲的太好了

  • 浪味种子

    《论语别裁》的价值在“讲”,而不是“注”

  • 熊鹰_oo

    感谢魏承思老师讲南师的著作,早就想学,没找到老师。魏老师讲的太好了

  • 黄芩甘草

    购买的是100集,如何只有6集?

    浪味种子 回复 @黄芩甘草: 这位师兄,是一周三更新

  • 安般特胜

    魏老师关于管子的书,我在读,非常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