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舍先生在《正红旗下》中用了大量笔墨来描写晚清旗人的日常生活。这些旗人不管是家境富裕还是相对贫寒,日子大多过得比较悠闲,特别是家里的男人。
前面两节,在已经出场的男人中,除了刚刚出生的主人公“我”,还有“我”的父亲、“我”的姑父、大姐的丈夫、公公等几位。这里边“我”的父亲是守卫紫襟城的骑兵,每天要按时上下班,算是比较忙的,其他的男人似乎就没有什么正经事儿做,成天提笼架鸟、斗蛐蛐儿、唱小曲儿,日子过得悠哉游哉。
这些旗人不工作,养家糊口的收入从哪儿来?这就要说到小说里反复提到的一个词儿:铁杆庄稼。
小说第一节写到,大姐的婆婆家虽然比“我”家富裕,但因为家里开销大,经常靠借钱赊账过日子。每当债主登门,大姐婆婆便瞪圆了眼睛说:“听着!我是子爵的女儿,佐领的太太,娘家婆家都有铁杆儿庄稼!俸银俸米到时候就放下来,欠了日子欠不了钱,你着什么急呢!”
小说还写“我”的姑母“每月去领好几份儿钱粮”,因此成为“小胡同里的财主”。姑母按月领的“钱粮”也属于铁杆庄稼。
这下我们就明白了,原来旗人是有“铁饭碗”的——国家按月发工资。
我们都知道,大清朝是马上得天下的,之所以能够成功入主中原,很大程度上依靠的是八旗子弟强大的战斗力。一个少数民族靠武力夺取了江山,维系政权也必须靠武力,因此入关之后,规定旗人家庭的男丁必须世代当兵,当兵就得吃粮,因此凡是八旗子弟,成年后自动获得军籍,按月领俸禄,这就是所谓“铁杆庄稼”。当然,“铁杆庄稼”不仅仅是每个月的工资,还有粮食补贴、红白喜事补贴等一些福利待遇。
这个制度在清朝立国之初是有效的,旗人不用干别的工作,不用担心生计,可以专心练习骑马射箭、行军作战,保持战斗力,有助于满清政府维系一支以八旗子弟为主的强大的军队。在满清政府看来,这样做也是天经地义——江山是我们旗人打下来的,打江山当然要坐江山、吃江山,旗人也不多,吃点免费午餐理所当然。
但是到后来就慢慢出了问题。旗人也是要生儿育女的,旗人人口越来越多,大家都要当兵吃粮,国家财政就越来越紧张。“铁杆庄稼”原本是为了维持旗人的战斗力,可是天下承平日久,军队也不需要那么多兵,导致很多旗人虽然领着俸禄,但并没真正在军队任职;反过来,既然不干活都可以“吃空饷”,那些货真价实的八旗士兵也就不会安心练武,结果是军队战斗力大幅度下降。
八旗兵战斗力下降的问题早在康熙年间就出现了,康熙皇帝亲征蒙古准格尔部时,就发现八旗子弟难以发挥作用,无奈只好征召大量汉人编入军队。到了清代中后期,八旗兵更是派不上用场、打不了硬仗,平定太平天国叛乱基本上是靠曾国藩的湘军和李鸿章的淮军。
《正红旗下》里,大姐的公公是个四品顶戴的佐领,可是不会骑马射箭;大姐夫是个六品的骁骑校,和他老爸一样,也只会提笼遛鸟、糊灯笼、放鞭炮。这些人不在军队里干活儿,可是每月钱粮照领。这就叫“积重难返”,一个制度沿袭了两三百年,已经形成了既得利益阶层,很难改变。
到了晚清,“铁杆庄稼”吃起来也不是那么舒服了。旗人的“铁饭碗”也是分等级的,像小说中“我”的父亲,只是一名普通的“马甲”,属于级别较低的骑兵,每月俸禄三两银子,加上,七扣八扣,拿到手估计也就二两多一点,要负担一家老小的生活,日子过得紧巴巴,家境可能还不如一个做小生意的汉人。
关键是“铁杆庄稼”这个制度弄得旗人除了当兵、做官,基本不会从事别的职业。清朝虽然没有硬性规定旗人不许从事其他职业,但由于“铁杆庄稼”的存在,旗人们自觉高人一等,已经养成了游手好闲的习惯,如果哪个旗人公然去开个面馆什么的,就会被别的旗人瞧不起。很多旗人喜欢唱京剧,但是你唱得再好,也只能玩票,不能去做职业的京剧演员。
老舍先生写《正红旗下》,其中浸润着对一个王朝,特别是对一个民族由盛转衰的反思和检讨。当年从白山黑水里杀出来的一个那么剽悍、那么有生命力的民族,建立起一个强大和繁荣的帝国,为什么短短两三百年后变成了任人宰割的羔羊?这些沉重的惋惜和叹息,就隐藏在晚清旗人的日常生活细节里。这是我们在阅读《正红旗下》时,需要特别留意的地方。
品读经典丨老舍《正红旗下》
全本共16节
欢迎免费订阅收听
北京人说这不是北京话
京腔挺好听滴
主播一口京片子挺好听的,但是故意拉长尾音儿,有点骚,骚,真的挺骚
铁杆庄稼哈哈😄铁饭碗
这章的背景音乐是什么?
拖音特别扭,为什么不改改?
确实是拖音减分
主播非常好,亲切,流畅,准确把握了人物思想和语言特点,给人以美好的感受,播音完美无瑕!
萃萃的小广播 回复 @海棠美丽: 谢谢您的鼓励!我会继续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