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雎不辱使命 | 课文详解(下)

唐雎不辱使命 | 课文详解(下)

00:00
10:55


【笔记】 

一位重任在肩的老臣,怀着认清必败结局的智慧,以及在认清必败的结局之后仍能为国尽忠、一往无前的勇气,让人为之心颤。

本节课,请你掌握关于《唐雎不辱使命》的以下内容:

1.熟读全文,练习翻译字词句。如有余力,可背诵全篇。

2.《唐雎不辱使命》的文章结构。

3.唐雎的人物形象。


一、重点字词

抢(qiāng):撞

士:有才能有胆识的人

缟素:白色的丝织品,指穿丧服

挠:屈服

谢:道歉

谕:明白、懂得


二、文章结构

①缘起:交代唐雎使秦的缘由。

②斗智:唐雎在逻辑上、态度上,做到不辱使命,点到为止。

③斗勇:秦王发怒,用大实力恐吓;唐雎佯怒,以小牺牲相逼。

④结局:秦王屈服,唐雎取胜。


三、唐雎的人物形象

大智:①认清必败的形势;②优秀的辩才;③智慧的斗争策略。

大勇:①知其不可为而为之;②以身相逼;③承担使命而不辱。 

【练习】 

1.下列各项中的“而”的用法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

A.夫韩、魏灭亡,而安陵以五十里之地存者

B.今吾以十倍之地,请广于君,而君逆寡人者,轻寡人与

C.安陵君受地于先王而守之

D.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


2.下列各项中有古今异义的一项是(

A.虽然,受地于先王,愿终守之,弗敢易

B.若士必怒,伏尸二人,流血五步

C.安陵君因使唐雎使于秦

D.公亦尝闻天子之怒乎


3.下列四个句子中,“者”字的用法与“此三子者,皆布衣之士也”中的“者”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

B.择其善者而从之

C.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D.然而不胜者,是天时不如地利也


4.下列说法错误的一项是(

A.“寡人”是对古代帝王的敬称。

B.专诸、聂政、要离都是历史上有名的刺客,唐雎举这几个人的事例是为了向秦王表明自己的决心。

C.《唐雎不辱使命》塑造了唐雎临危不惧、据理力争的形象。

D.秦王只是拿“五百里之地”作为诱饵,真实目的是想吞并安陵。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 farefaliang

    3.下列四个句子中,“者”字的用法与“此三子者,皆布衣之士也”中的“者”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 B.择其善者而从之 C.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D.然而不胜者,是天时不如地利也 4.下列说法错误的一项是( ) A.“寡人”是对古代帝王的敬称。 B.专诸、聂政、要离都是历史上有名的刺客,唐雎举这几个人的事例是为了向秦王表明自己的决心。 C.《唐雎不辱使命》塑造了唐雎临危不惧、据理力争的形象。 D.秦王只是拿“五百里之地”作为诱饵,真实目的是想吞并安陵。

  • cherry淇

    窦老师的思泉也很好看哦

    Irene_2012 回复 @cherry淇: 对滴,看过了

  • farefaliang

    三、唐雎的人物形象 大智:①认清必败的形势;②优秀的辩才;③智慧的斗争策略。 大勇:①知其不可为而为之;②以身相逼;③承担使命而不辱。 【练习】 1.下列各项中的“而”的用法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 A.夫韩、魏灭亡,而安陵以五十里之地存者 B.今吾以十倍之地,请广于君,而君逆寡人者,轻寡人与 C.安陵君受地于先王而守之 D.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 2.下列各项中有古今异义的一项是( ) A.虽然,受地于先王,愿终守之,弗敢易 B.若士必怒,伏尸二人,流血五步 C.安陵君因使唐雎使于秦 D.公亦尝闻天子之怒乎

  • 心灵之旅_4h

    讲得好生动

  • 听友258860045

    爆料大帅哥 回复 @听友258860045: 绿油油,全是提神水晶

  • farefaliang

    【笔记】 一位重任在肩的老臣,怀着认清必败结局的智慧,以及在认清必败的结局之后仍能为国尽忠、一往无前的勇气,让人为之心颤。 本节课,请你掌握关于《唐雎不辱使命》的以下内容: 1.熟读全文,练习翻译字词句。如有余力,可背诵全篇。 2.《唐雎不辱使命》的文章结构。 3.唐雎的人物形象。 一、重点字词 抢(qiāng):撞 士:有才能有胆识的人 缟素:白色的丝织品,指穿丧服 挠:屈服 谢:道歉 谕:明白、懂得 二、文章结构 ①缘起:交代唐雎使秦的缘由。 ②斗智:唐雎在逻辑上、态度上,做到不辱使命,点到为止。 ③斗勇:秦王发怒,用大实力恐吓;唐雎佯怒,以小牺牲相逼。 ④结局:秦王屈服,唐雎取胜。

  • 我们是这样度过一生

    一位重任在肩的老臣,怀着认清必败结局的智慧,以及在认清必败的结局之后仍能为国尽忠、一往无前的勇气,让人为之心颤。

  • 罗而达

  • 罗而达

    66666666666

  • yu_20io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