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生殿3:郑传寅丨世界剧坛的明珠!这部剧到底好在哪儿

长生殿3:郑传寅丨世界剧坛的明珠!这部剧到底好在哪儿

00:00
17:31


喜马拉雅的朋友们好。上一讲我们介绍了《长生殿》的剧情,以及学界关于它的主题的争论。这一讲我们一起来探讨,应该怎样阅读和评价《长生殿》。

 

关于《长生殿》主题所产生的争论和分歧,既与《长生殿》内容的极大丰富性和复杂性有关,也与读者、研究者思想方法上的偏颇有关。


《长生殿》用细腻的笔触描绘并赞美了唐明皇和杨贵妃爱情的纯洁、真挚、甜蜜、美好,也揭露了他们穷奢极欲,误国害民并害己的严重后果,正确地描绘了导致唐朝由盛转衰的历史风云,同时又对李杨的遭遇给予深切同情,借此抒发了作者“情缘总归虚幻”“故国云迷”“繁华顿消”的社会人生感慨,概括了深广的社会生活内容,堪称中国古代戏曲史上博大精深的名剧,故读者、观众见仁见智,各有不同。

 

然而,对《长生殿》主题的争论,与论者的眼界、方法上的局限、偏颇也有很大关系。


在有的研究者眼里,文艺作品的思想主旨仿佛就像一枚硬币,不是正面就一定是反面,作者观察生活的立场和评判生活的尺度也只能是:要么赞成,要么反对,否则就是“骑墙”“自相矛盾”。用这种机械、僵化的方法去解读具有极大丰富性的《长生殿》,必然导致对它的曲解。


有的研究者抓住《长生殿》中的只言片语,印证自己先入为主的判断。例如,有的人抓住《长生殿·自序》中“情缘总归虚幻”和第一出《传概》中“看臣忠子孝,总由情至”的说法,否认《长生殿》的爱情主题,认为它主要是写国家兴亡之情和臣忠子孝之情。有的人抓住第十八出《夜怨》中杨贵妃的台词:“江采蘋,江采蘋,非是我容你不得,只怕我容了你,你就容不得我也”,认定《长生殿》写的只是杨贵妃争风吃醋,她对唐明皇谈不上什么爱情,封建帝王也不可能有真正的爱情。

 

那么,我们应该怎样避免此类偏颇呢?


首先,我们应该克服思想方法上简单化、绝对化的偏颇,用更开阔的接受视野、健全的文化心态和历史的眼光去看待、理解《长生殿》。

 

事实上,《长生殿》受到借生旦团圆写军国大事的传奇创作传统和“非言情之文,不能擅场”的创作理念的影响,所摄取的题材既是风云气长的历史画卷,又有风光旖旎(yǐ nǐ)却又危机四伏的帝妃之恋,文人士大夫心怀天下、忧国忧民的志向,如花美眷、倚红偎翠的生活情趣尽在其中。洪昇满怀希冀却一再受挫的个人生存体验,以及清朝取代明朝,“以夷变夏”的剧变所产生的社会心灵震荡,臣忠子孝的传统价值理念等诸多复杂因素也影响着《长生殿》的创作。因此,想用一句话去穷尽《长生殿》的主旨是困难的,也是不可取的。


剧作家的创作意图既可以是单纯的,也可以是复杂多样的,这样的例子在中外文学史上比比皆是。洪昇创作《长生殿》的意图决不只是歌颂帝妃爱情或只是抒发明朝被外族所灭的伤痛。洪昇对其笔下的人物既有理解与同情,又有谴责与批判,对历史的追忆,对现实的回应,既有赞许追慕,又有反思慨叹,还有怨恨愤懑(mèn),这未必就是“矛盾”的。历史与现实都是复杂的矛盾体,并非只有正反两面。世界文学史上的名著大多是复杂的多面体,具有“横看成岭侧成峰”的无限可释性,我们可以侧重审视、品味其某个侧面,但不能以此一侧面去否定其他侧面,或将不同侧面对立起来。

 

其次,要想准确地把握《长生殿》的主题,不能只是“寻章摘句”以印证自己先入为主的判断,正确的态度是:顾及全剧,反复体味。


例如,上面提及的第十八出《夜怨》,描写了杨贵妃对另一妃子的妒忌,这只是全剧的一个细节,剧中描写杨贵妃对唐明皇一往情深的场次还很多,不能抓住这几句话判定杨贵妃对唐明皇“没有爱情”。真正的爱情是排他的,在有众多嫔妃的深宫之中,杨贵妃担心唐明皇移情别恋,因此对唐明皇接近其他妃子高度警惕,表示妒忌,并不能说明她不爱唐明皇。恰恰相反,这里的妒忌说明杨贵妃“情深”,所以在第十九出《絮阁》中,唐明皇评价杨贵妃的妒忌时说:她“情深妒亦真”。


又如,有些论者用阶级分析方法解读《长生殿》,否认帝妃之间有爱情存在,认为剧中的李杨关系是丑恶无聊的,或者认为歌颂帝妃爱情就是对封建帝王的粉饰。这类批评从概念出发,脱离了剧作的实际。

 

说完了如何阅读、评价《长生殿》,我们再来谈谈这部剧的艺术成就。


《长生殿》与《桃花扇》一起并称为清代剧坛上的“双璧”,代表了清代戏曲文学创作的最高水平,它在思想和艺术上均取得了很高的成就,这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

 

第一个方面是,作者删除了以前文献中关于李隆基、杨贵妃关系的污秽内容,凸显帝妃之恋的纯洁、真挚、美好,实现了对同类题材作品爱情描写的超迈。

 

洪昇在《长生殿·自序》中说:“借天宝遗事,缀成此剧。凡史家秽语,概削不书,非曰匿瑕,亦要诸诗人忠厚之旨云尔。”


删除历史上李杨关系中的种种污秽之事,不仅仅是出于诗人的忠厚之心,更是为了凸显帝妃之恋的纯洁、真挚、美好。在洪昇看来,这种纯洁美好的爱情,“在帝王家罕有”,故才更显珍贵。清人徐麟在《长生殿·序》中说:《长生殿》“尽删太真秽事……深得风人之旨……或用虚笔,或用反笔,或用侧笔,错落出之,以写两人之情,各极其致。”正如徐麟所说的那样,将历史上关于李杨关系的种种污言秽语彻底删除掉,正是为了“写两人之情,各极其致”。


《长生殿》中的帝妃之恋是以李杨爱情传说为蓝本的,并非历史上李杨关系的实录。


唐代以来有多部典籍记载,出身官宦之家的杨玉环16岁时成为李隆基儿子——寿王李瑁的妃子,因天生丽质,又能歌善舞,两年后被50来岁的李隆基看上。李隆基先让杨玉环“出家”做女道士,赐道号“太真”,几年后再将她占为己有并册封为贵妃。后世有多部著作绘声绘色地描述杨玉环与“义子”安禄山私通,甚至有杨贵妃为安禄山洗澡的污秽情节。这些污秽的记载对李杨爱情的文学创作有过巨大影响。例如,元杂剧《梧桐雨》中就有这样的情节:犯有重罪的安禄山在唐明皇、杨贵妃面前吹嘘、谄媚,不仅没有被斩首,反而被唐明皇赐给杨贵妃做“义子”。杨贵妃为安禄山做“洗儿会”,也就是给安禄山洗澡,明皇不但不生气,反而送贺礼,又提拔安禄山为平章政事。安禄山与杨贵妃通奸,被杨贵妃的哥哥杨国忠看出破绽,杨国忠极力阻止唐明皇对安禄山的非正常提拔,唐明皇只好改任安禄山为渔阳节度使,领兵镇守边关。


洪昇为了提升李杨爱情的纯洁性,删除了李杨关系中父夺子妃、干娘与义子通奸的污秽描写,剔除同类题材作品中“红颜祸水”的历史偏见,以李杨爱情传说为基楚并加以丰富、深化,建构了《长生殿》以帝妃之恋为主线的剧情,以赞美、同情、理解、惋惜的态度,用细腻的笔触,浓墨重彩地描绘李隆基与杨贵妃爱情的纯洁、真挚、甜美、浪漫和生死不渝,真心到底,使这一自唐代后期以来被反复描写过的帝妃之恋闪耀出夺目的光彩和感人至深的艺术力量,实现了对同类题材作品的超迈。

 

第二个方面是,洪昇准确把握了帝妃之恋的特点,实现了对才子佳人剧爱情描写的超迈。

 

《长生殿》中的李隆基风流多情,堪称才子,杨贵妃“德性温和,丰姿秀丽”,实为佳人。然而,他们一个是至尊的帝王,一个是后宫的贵妃,社会身份与生活环境均与一般的才子佳人不同,这决定了他们的爱情不与人同。《长生殿》准确地把握了帝妃之恋的主要特点,强化了爱情描的独特性。

 

对后宫女性有生杀予夺之权的唐明皇被众多嫔妃所包围,杨贵妃虽然受到李隆基的格外宠爱,但这种宠爱随时有可能失去。因此,她一方面深感被宠爱的幸福,但另一方面,内心常怀隐忧,对唐明皇与其他嫔妃的关系非常敏感。唐明皇与其他嫔妃的偶尔亲近,会引起她异乎寻常的强烈反应,这就使得帝妃爱情不断面临挑战,不时出现曲折。剧中两次描写了这种挑战。

 

第五至第九出,写李隆基与陪同出游曲江池的虢国夫人举止亲密,杨贵妃心生妒忌,担心恩宠不保,闹起情绪来,触怒李隆基,被赶出宫去。分离之后,帝妃双方都有悔意,杨贵妃剪下一缕秀发,托高力士带给李隆基,李隆基复召杨贵妃回宫。


第十八至十九出,写李隆基为了安慰被长期冷落的梅妃江采蘋,背着杨贵妃密会江采蘋,日夜担心“恩移情变”的杨贵妃立即有所察觉,次日一大早就赶到江采蘋的住处大闹,执意要把定情的钗盒退还给李隆基。李隆基当面认错,劝她不要恼怒,把钗盒收好,又夸赞她生气流泪的样子更显娇美,杨贵妃这才与他重归于好。

 

这类描写不仅突出了帝妃之恋特殊的环境,而且昭示了帝妃双方在情爱上的不同态度,蕴涵着丰富的历史文化信息。

 

帝妃的地位特殊,其情爱不完全是儿女私情,而是与政治密切相关的,有时,帝妃之恋本身就是一种政治行为。《长生殿》准确地把握了帝妃之恋的这一特点,既充分揭示奢侈无度的帝妃之恋对“朝纲”和社稷的巨大危害,又展示社会变乱对帝妃之恋乃至双方前途命运的沉重打击。


因为宠爱杨贵妃,李隆基重用杨贵妃的哥哥杨国忠,杨国忠纳贿弄权,举荐包藏祸心的安禄山,唐明皇不察其奸,误任安禄山为手握军权的边将,为日后的叛乱埋下了祸根。因穷奢极欲的帝妃之恋所引发的社会动乱导致李隆基携杨贵妃仓皇出逃,又因护驾军士对杨贵妃一家飞扬跋扈、奢侈无度强烈不满,他们不但杀了杨国忠,而且逼迫李隆基赐死杨贵妃。这种爱情描写既有才子佳人爱情描写的缠绵悱恻,又有才子佳人爱情描写所缺少的风卷云舒、危机四伏,从而实现了对才子佳人戏爱情描写的超迈。这正是当时的人们把《长生殿》喻为“闹热《牡丹亭》”的原因——它比才子佳人戏《牡丹亭》的爱情描写视野更开阔,场面更热闹,情节也更加跌宕,所概括的社会生活内容也更丰富,更深刻。

 

如果将《长生殿》放在世界剧坛的格局之中去加以审视,我们会发现,它比描写帝妃之恋的印度梵剧《沙恭达罗》的内涵更加丰富、深刻,特色也更加鲜明。

 

好了,今天就讲到这里。这一讲我们讲了应该如何解读《长生殿》,以及这部剧作四个艺术成就的前两点。下一讲我们继续探讨《长生殿》的艺术成就。

 

我是武汉大学的郑传寅,我在喜马拉雅等你,下期再会。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 芳兮云开

    唐玄宗和杨玉环的爱情故事,美好,难得。老师说的都对,就是有一点杨玉环原本是唐玄宗的儿媳妇

  • tutu0808

    那那些描写史实中到底有没有,我之前看过的书中都有写这些,是桃花扇没写还是其他书瞎写

  • 听友197530471

    祝教授身体健康!

  • 叶如幽兰

    感谢老师精彩的讲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