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第4集 我就是很聪明

第二章 第4集 我就是很聪明

00:00
06:44

“我就是很聪明”


看着豆豆做完的练习册,豆妈开始犯起了愁,因为每节练习册后的拓展训练不管是简单的还是难的,豆豆都没有做。

  “老公,你看这练习册,后面的拓展训练豆豆一个都没有做。”豆妈翻着练习册有些生气地说。

  “那你让他做不就行了?”

  “关键是你儿子不听我的话啊,我让他做,他一句‘老师没让做’就完了。”豆妈有些无奈地说。

  “哦,既然老师不要求,那就算了吧!”豆爸无所谓地说。

  “什么叫算了?你看看后面这些题,很多都是拓展思维的,对提升豆豆的学习能力肯定有好处。”豆妈白了豆爸一眼,继续说,“我看咱们得想个办法,别让豆豆一看见这类的题就直接止步。”

  “要不,咱来个激将法,挑起豆豆的好奇心?”豆爸想了一会儿提示道。于是,豆爸和豆妈开始合计具体事宜了。

“豆豆,这些题老师不让做,是吗?”豆妈指着练习册上的拓展训练说。

  豆豆看了一眼回答说:“嗯。”

  “的确,这些题还真有点难度。”豆妈偷偷看了一眼豆豆,接着说,“只有聪明的孩子才能做得出来啊!”

豆豆听豆妈这么一说,心里不乐意了,抬起头问道:“难道我不聪明吗?”

  豆妈挑了挑眉头,并没有回答,只是继续看着练习册。这让豆豆小小的自尊心受到了伤害,他明白妈妈的意思,于是大声地说道:“那些题我也会做。”

  “是吗?可是我没看见你有做啊!”豆妈翻了几页练习册说。

  “那是因为老师说可以不做,我才没有做的。”豆豆解释说。

  “是吗?”豆妈拉着长长的尾音,明显地不相信。

  “那我做给你看。”为了证明自己,豆豆拿过豆妈手里的练习册做了起来。很快地,一道题做完了,豆豆带着胜利的姿态把练习册递给了豆妈说:“你看,这道题我不是做出来了吗?”

  豆妈看了眼豆豆刚做的题,心里早就乐开了花,但还是假装无所谓地边摇头边说:“豆豆,你只是做一道题就想证明自己很聪明,这也太容易了吧?”

  “那怎么才能证明我很聪明呢?”豆豆急切地想证明自己的确很聪明。

  “你看到了吗?这后面拓展训练上的题都能考验你是否聪明,可你好像都没做过。所以呢,你到底聪明不聪明,这事还真不好说。”豆妈皱着眉头思索了半天,给出了答案。

  听豆妈这么一说,豆豆可不答应了,他在心里暗自决定:“居然说我不聪明,那怎么可以。以后所有拓展训练上的题我都做,看你还敢不敢说我不聪明。”

  经过这一次激将,豆妈很欣慰地发现豆豆开始做拓展训练上的题了,而且每次都做得很认真。最重要的是,豆豆渐渐地发现拓展训练上的题都很有趣。

 

  每个孩子都有自尊心,也都有一定的逆反心理。在孩子的学习过程中,父母可以运用激将法,激起孩子“不服气”“不服输”的精神,使孩子产生一种奋发进取的“内驱力”,将自己的潜能充分地发挥出来,从而收到良好的教育效果。

 

1  孩子虽小,但也有强烈的自尊心。巧用激将法可促进孩子的学习。作为家长要了解孩子的情况,确定适宜的期望目标。父母们“恨铁不成钢”的心态是可以理解的,但也不能操之过急,而要给孩子设定适宜的目标,让孩子通过努力看到自己的进步,享受成功的乐趣。这样,激将法才会起到激励的效果。

2掌握好孩子的心理承受力,采取恰当的方式刺激孩子。教育心理学研究表明:每个孩子承受外界环境的刺激或压力都有一定的限度。在这个限度内,父母给予刺激、压力的强度和孩子的“内驱力”成正比,压力就会变成动力。如果超过了这个限度,就会导致孩子做出相反的举动,从而破罐子破摔。因此,父母要根据孩子的个性和心理特征来刺激孩子。美国教育心理学家索里和特尔福特研究得出:男孩易受斥责影响,女孩易受颂扬影响。对于男孩,可适当运用一些激将法;对于女孩,则尽量少用激将法,即使使用激将法,也不宜在公开的场合使用。

3掌握好教育情境,抓住最佳的激将时机。在不同的情境中,即使是对同一个孩子使用激将法,也会产生不同的效果。比如,在孩子遇到失败和挫折时,运用激将法是不太适宜的,最好用鼓励和安慰的方式;当孩子得意忘形或者自由散漫时,则可以运用激将法。因此,采用激将法一定要选择好时机。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发表第一个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