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课 | 修养为学:如何提高自身修养?

第7课 | 修养为学:如何提高自身修养?

00:00
19:13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生活水平的提高,对精神的需求不断增长,满足基本需求之后,还要进一步完善。修养就是针对人们的这种需求而来的一个要求,几乎所有人都希望自己的修养能高一点,通常说的素质高一点就是一种修养的表现形式。那么如何提高修养呢?

提高修养的基本办法就是“为学”。


 我们在《论语》中看一看有什么为学之道,在“学”与“习”的过程中我们应该注意点什么呢?又能给我们带来什么启示。

先看学习的态度,还是学而篇:


子曰:“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


再看学习的方法:子贡曰:“贫而无谄,富而无骄,何如?”子曰:“可也。未若贫而乐,富而好礼者也。”子贡曰:“《诗》云:‘如切如磋,如琢如磨’,其斯之谓与(欤)?”子曰:“(端木)赐也,始可与言《诗》已矣,告诸往而知来者。”


子贡的境界已经不低了,“贫而无谄,富而无骄”,贫困的时候不去阿谀奉承,这是有骨气的表现,富裕了而不骄傲自满,不可一世,这是有素质的表现,光是这两条,现在能有多少人做得到,不仅没做到这两条,反而是做到了“贫而谄,富而骄”。很可悲啊!


子贡很好学,而且很聪明,马上明白了,引用诗经上的话,“如切如磋,如琢如磨”,孔子非常高兴,赐啊,可以举一反三了,太好了。可以学诗经了。


什么是思无邪呢?简单点说就是思想要纯正,不要走歪门邪道。大家想想,如果一个人的想法都是正大光明的,坦坦荡荡的,这样的人修养高不高,所以,我们说一个人的修养如何并不是学问有多高,知识有多渊博,还是做人的内在。


孔子和子贡的这段对话,反应出了子贡的学习状态和思考,孔子的和善与循循善诱,师生之间那种满满的情谊,如和风拂面,令人陶醉。


另外,这段话不仅说出了这么深刻的人生道理,还能解读出一层含义,什么呢?学习的方法,精益求精。不要以为自己已经学得可以了,还有更高的,只是自己没看到罢了!


子曰:“吾与回言,终日不违,如愚。退而省其私,亦足以发,回也不愚。”我们看,他不满意那种“不违”的学生,老师说什么都没意见,自己也没有疑问,这样的学生孔子不喜欢。但是,我们不能只看表面,学问学问的确需要边学边问,只学不问不是好的学习办法和态度,但是,我们还要深入地想想,孔子为什么不喜欢自己的学生“不违”呢?因为,这样只是听老师的传授,没什么反应,有两种可能,一是根本没听,或者没听懂,但是也不问。还有一种是听懂了,不过没有更多的思考,所以也问不出来更多的问题。


但是,还有一种特殊的情况。颜回就是这样的人,他不仅听懂了而且还“足以发”,足以发的意思就是还有进一步的发挥。怎么发挥呢?试想,如果没听懂一个道理或者思想,怎么可能发挥呢?所以,颜回是闻一知十的人,他一听就懂了,所以,他不是不问,而是不必多问。要不孔子那么喜欢这个弟子呢,颜回早逝,别人问孔子哪个学生好,孔子说颜回都走了,还有什么好学生。可见对颜回的喜爱。



现在学习好的学生被称为学霸,其实学霸就是能举一反三,做到事半功倍的人,所以学起来不仅好,还轻松。


子谓子贡曰:“女与回也,孰愈?”对曰:“赐也,何敢望回?回也,闻一以知十,赐也,闻一以知二。”子曰:“弗如也。吾与女弗如也。”孔子的谦逊和对颜回的欣赏一起表达出来了。


不知道大家怎么理解“好学”?我们来看孔子认为的好学是什么意思。


哀公问:“弟子孰为好学?”孔子对曰:“有颜回者好学,不迁怒,不贰过,不幸短命死矣。今也则亡,未闻好学者也。”


这里,孔子极为称赞他的得意门生颜回,认为他好学上进,自颜回死后,已经没有如此好学的人了。在孔子对颜回的评价中,他特别谈到“不迁怒、不贰过”这两点,这显然不是知识性的。为什么做到这两点就是好学了呢?其实,这是对道德修养的要求而不是知识多少的体现。


不迁怒,大家想想自己能做到吗?在单位因为工作劳累,遇到生气的事,回家还能不把这种情绪带给家人,反过来也是,就是说,不会因为一个人的过错而影响到对待别人的态度上去。大家应该能体会到,这是非常难做到的,如果做到了,我想,无论是在生活中还是工作上,商业交往里都会是一位受人喜爱和尊敬的人。那么,办什么事自然会顺利、顺畅、顺心。


再看不贰过,这其实也是很难的一件事。不犯重复的错误,大家都不想重复犯错,但是为什么还是总会重复犯错呢?两点重要因素,第一认识的不深刻,第二没有反省。

现在我们都大谈创新,好像只要多喊几遍这个口号,我们就是在创新的路上似的。切记,新从旧里来,哪有平白无故的新事物横空出世呢?


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这是理所当然的,能在揣摩旧事物中领会到新意,这样的人当然可以为人师表,创新自然就出来了。


这个“温”字特别有意思,温一壶酒,温暖,很多地方这个“温”字都给人一种很舒服的感觉。所以对待过往的事不能急功近利要从中获得什么直接的价值和产出,而是经常性地品味,才能获得新的灵感和感悟,从而得出新的想法。


而且,温故,绝对不能理解成温习旧知识,我们应该很容易发现,孔子从始至终强调的学问并不是知识而是为人处事,那么温故知新当然也是从这个角度出发的,可以为师当然不是简单地传授知识。当然,我们在理解这些含义之后,可以为这些概念增加新的内容。


在学的过程中还要注意,不能只是闷着头看书看书做题做题,企业家总是报各种培训班,没有思考,知识不牢靠,反过来,只是自己想,又会松散懈怠。要学与思结合。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子曰:“吾尝终日不食,终夜不寝,以思,无益,不如学也。”


对于学习的效果,要有一个评估标准。子曰:“由,诲女,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最后一个知也有理解成智的,是大智慧。但有些牵强。关键的是要记住,这里的知不是知识,还是我们一直强调实践中的知。


这个标准仍然是来自内在的自我认知,而不是依据外界的某种标准。其实,现在的学历更多的是外在的标准,既然是外在的衡量标准,那么就必然是可测算的所谓知识的多少。而内在的标准是只能自己感知的,而无法测算,这也是个人与社会之间难以完全平衡的原因之一。


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见贤思齐,很多人虽然做不到,至少知道应该这样,见到水平高的人当然想向人家学习。更多的人是对后半句没有认识,见到不咋样的人,大家往往是看不上别人,话也懒得说,又怎么学呢?


所以,孔子的学是真学,见不贤而内自省,看看自己是不是没做到,像这个人一样讨人厌,噢,发现以前自己也这样表现的,行为也是这样的,坏了,多糟糕的经历啊,自省,反思,改正,提高了。


有了这个意识,我们常见的一句话就非常好理解了。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而这些话教给我们的其实就是学的方法,这是中国式面对社会的最基本的为人处事的进阶途径。这样学来的东西既实用又灵活,而现在更多的大道理和说教只能让人变得口是心非,因为没体会没实践,自然没效果。


很多人都会有疑问,自己行吗?有能力做到吗?总觉得一件事别人能做到,但是自己恐怕未必能行,其实就是缺乏自信。


冉求曰:“非不说子之道,力不足也。”子曰:“力不足者,中道而废。今女画。”


真正的学习状态。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这就是自觉性,只要一个人能自觉了,那么剩下的事就不用别人操心了。无论是学习还是工作,还是创造伟大的事业。乔布斯不需要别人督促他应该起床了,应该想问题了。爱因斯坦也不用别人提醒他要开始思考宇宙了,所有成功的人都是自觉。老板的心态和员工的心态最大的差别也在这里。


学的功能和作用有多重要。子曰:“由也!女闻六言六蔽矣乎?”对曰:“未也。”“居!吾语女。好仁不好学,其蔽也愚;好知不好学,其蔽也荡;好信不好学,其蔽也贼;好直不好学,其蔽也绞;好勇不好学,其蔽也乱;好刚不好学,其蔽也狂。”


修养,修什么养什么?要细加品味。怎么修怎么养?要弄弄明白。


修什么?修身。养什么?养性。怎么修?为学。怎么养?反省。结果是什么呢?成为君子。


修炼成君子,并不能一步到位,而是逐层提升不断超越自身的过程。这是一个切磋琢磨的过程。


其实,曾子的三省己身就是提高修养的一个基本方法。


好的,我们下节来探讨一下,为人处事要注意点什么?明天再见。


—完—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发表第一个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