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1 向前一步:全球最成功的女性,教你平衡事业家庭

6.1 向前一步:全球最成功的女性,教你平衡事业家庭

00:00
22:32

Part 1

大家好,我是李小萌,欢迎你在丁香妈妈和我一起读书。

前几天,我的一个朋友跟我倾诉,她说呢,她收到一份不错的职位邀请,原本蛮动心的,后来考虑再三,又跟家里去商量,现在决定还是放弃了,她决定在家里照顾她还不到 2 岁的儿子。最后苦笑着说:「唉,现在就是没得选呀。」

兼顾职场和家庭,似乎仍然是外界对女性的一个比较标准化的期待。但是,这样的情况在男性身上就比较少发生。我们很少听到哪个男性在跳槽时会被问:你能否平衡家庭和工作啊?

 

那为什么职场上,男女之间仍然存在这么大的差异?身为女性,我们自身有什么努力的空间吗?

也许今天讲到的这本《向前一步》里面,我们可以找到一些启发。

 

这本书的作者叫做谢丽尔·桑德伯格,被媒体称为「Facebook 的第一夫人」,她也是第一位进入 Facebook 董事会的女性成员。同时,她还是福布斯上榜的前 50 名「最有力量」的商业女精英之一。2013 年,她登上《时代周刊》杂志封面,被《时代》杂志评为全球最具影响力的人物。

 

最初接触她的观点,不是读她的书,而是我偶然地看了她的一次演讲,在演讲台上,她美丽,又充满力量感,她说她发现,在一间会议室里,女性往往坐在后排,远离中间的会议桌,她呼吁女性自信起来坐到桌前。这个例子让我印象很深,后来就接触到她的这本书《向前一步》。

 

书中说,即便是作者成功至此了,也一样在工作中遭遇过很多不公正待遇或者是无奈的时刻。

谢丽尔深刻剖析了女性难以进入社会高层的两大原因:一是外部原因,包括社会里公然或隐形的性别歧视、差别待遇和性骚扰;二是自我障碍,因为自己内心的恐惧而缺乏自信。

谢丽尔说,克服内在障碍,应该是破除当前女性困局的关键因素之一。当然,书里这些内容不仅适用于职场妈妈,即便你是一位全职妈妈,你依然可以获得一些启发。

 

那我们就从两个问题入手,来分享一下这本书的精华:

第一个问题是:女性的内在障碍究竟是什么?这些障碍是如何阻碍我们前行的?

第二个问题是:作为女性,我们要如何克服恐惧,走出困境?


Part 2  

 

也许我们都没有注意到,在当今世界,没有任何一个领域的领袖是女性,而且不管是政界或商界,女性领导不会超过20%,甚至更低。而这一数据,从2002年就没有变过甚至更糟。美国有一项调查,在已婚高管中,三分之二的男性有孩子,而女性高管当中,只有三分之一是有孩子的。针对这样的差别现象,当然,原因方方面面,今天我们只先来讨论我们女性自身该如何在有限的条件下做出改变。

 

那么好,第一个问题:女性的内在障碍到底是什么?

 

首先我们来说说,身为女性,你有没有感觉到的一些性别方面的刻板印象?这些印象,很多带有着偏见,影响着我们周围的人对于女性的看法。

前几年某个母婴品牌的纪念 T 恤,给男孩的衣服上写着「像爸爸一样聪明」,而给女孩衣服上是「像妈妈一样漂亮」,似乎也没有人觉得这样不妥,但是为什么女孩就不能聪明呢?为什么妈妈就不能是聪明的呢?

 

这些媒体的潜移默化的影响,慢慢地被强化,慢慢地也甚至成为了对我们自身的一个预言。

我们常常说「男怕入错行,女怕嫁错郎」「女孩,终归是要嫁人的」「干得好不如嫁得好」,你看,几乎所有的流行文化,都会传递这样一种观念:一个女孩,终极的归宿应该是妻子或者母亲。如果在职场上,一位女性身居高位,人们就会本能地认为她一定是个强悍、没什么生活能力的女强人。

 

这些刻板印象让男孩更专注于在事业上取得成就,而让女孩更多地考虑婚姻和家庭,让女性被时刻警告:「女性是不可能同时投入到家庭和事业中的」,因此,她们必须放弃一个。

所以,在这样一个大的氛围下,女人心里怎么会不充满恐惧呢?既害怕不被人喜欢,又害怕做错选择,还害怕被批判,害怕变成糟糕的母亲/妻子/女儿。

但事实上,不管男人还是女人,都完全可以同时拥有家庭和事业。

我们想说的是,我们是妈妈,是女儿,是妻子,但我们更是我们自己,我们有自己的梦想,无论是成为一名成功的职业女性,还是做其他的事,我们都有自由追求的权利。

而且当父母都拥有自己的事业时,孩子、父母和婚姻三方面都能得到极大的发展。也有研究表明,担当多个角色的女性焦虑更少,心理也更健康。

 

当然,我们并不是否认说,作为一个全职妈妈就一定会有缺憾,我们要说的是,我们要选择真正属于我们自己的选择。

 

好,我们已经了解到了,过去这些恐惧束缚着我们的行动。那么,又该如何克服这些恐惧,走出困境呢?


作者就给出了六个非常具体的建议。


第一个建议是一个非常小的改变,也就最初提到的作者的演讲吸引我的那部分,那就是:开会的时候往桌前坐,积极发表自己的看法。

你也许可以留意一下,看看在开会或讨论时,女同事们是不是习惯坐在外围,有没有往前排或中心坐的?在会议中,她们更多地是主动发表自己的见解,还是等被问到再说?

我问过身边很多的女性朋友和工作伙伴,她们都有过类似的经历。问到她们原因的时候,她们会说:「我觉得我的想法可能不成熟」「我觉得我能想到的,别人肯定已经想过了」。

这本书就给这种心态起了一个名字叫「冒充综合征」,专门用来形容这种觉得自己不值得被认可、不配接受称赞的感觉。

比如当一个男性解释自己的成功时,他通常就会说「这是我能力强,是我努力工作的结果」。而当一个女性面对别人赞美的时候,她却常常谦虚地说「是我运气不错,很多人帮了我」。

 

作者谢丽尔自己就曾做过这样的事儿,当她被评为最具影响力的女性,尤其排在当时第一夫人米歇尔夫人前面时,她觉得非常难为情。以至于同事们纷纷恭喜她的时候,她不好意思地说这个排行「太可笑啦」。

后来她的助理很严肃地告诉她,这种处理方式很差劲儿,因为这样说会让她显得很不自信,其实她只要对那些人回应一句「谢谢」就可以了。谢丽尔认为,女性被系统化地低估了自己的能力。


你看,即便成功如她,也会遭遇所谓的「冒充综合症」,但只要意识到这一点,我们就可以有目的地作出改变。

比如下次,如果你发现自己在谈话中还是被忽略和不受重视,那我们就可以举起自己的手示意,我们需要往前坐,我们要表达自己,我们也需要被重视。

 

再来看第二点,不要试图取悦所有人。


说到这儿,我们来提一个有趣的实验。

研究人员准备了一个成功的企业家的故事,然后把参加实验的人分成两部分。给第一批人看这个故事的时候,主角名字叫海蒂,这是一个典型的女性的名字。

接着,研究人员给另一半人看了一模一样的故事,只不过把故事主角的名字换成了霍华德,这是一个典型的男性名字。

 

看完故事之后,大家向研究人员反馈对这两个人的印象时,虽然他们都承认两人有同样的能力,但他们更想和「霍华德」共事。这里面的区别仅仅在于,「海蒂」是一个女名,而「霍华德」是个男名。

这个实验结果告诉我们,霍华德的表现符合我们对男性的固有印象,而海蒂的表现则违背了我们对女性的固有期待。所以海蒂的成功,好像并不能受到所有人的欢迎。


我们经常能感受这种偏见,女同事也常常问我:「小萌,我刚刚的发言是不是太强势了?」或者 「我这个决定会不会让谁不开心呀?」

确实,我们身为女性,天生就比较敏感,比较照顾他人,但如果过度在意所有人的看法,就很难让自己过得舒服。


那么,该怎么做?书里给了两个简单的步骤:

第一是接受别人的批评,第二,允许自己情绪低落、愤怒或悲伤,然后,再继续前进。

 

对,就这么简单,像一个小孩儿一样,在这一刻因为大人的批评而放声大哭,但下一刻就能跑去继续玩耍。

有一个人正是如此,在一次考评中,她被破格提拔,但周围总有一些怀疑的声音,甚至觉得她就是靠溜须拍马才被晋升的。这些话传到她耳朵里,她自然没办法当作什么都没听见。

但是呢,她只让自己伤心了一小下,就继续投入更高效的工作中。因为工作努力又肯拼,年底她带的新团队,成了公司的一匹黑马,不断创下新高。

 

之后,再也没有同事在背后默默议论、怀疑她的工作能力了。

 

接下来我们说说第三点:建立职业生涯中的长远梦想和短期目标。

在我们的传统认知里,职场的发展,就是像爬梯子一样,需要一级一级地向上爬。但其实职场的发展空间,远比我们想象得要大。


假如我是一名编辑,对我来说,并不是只有向上爬,成为管理者,主编、总监、社长才算是实现了我的人生价值。

相反,我也可以钻研写作技能,成为一名写作方面的专家,实现自己的抱负。

 

我们的职业生涯是方格架,而不是竖梯,懂吗?我们可以横向前进,可以迂回曲折,甚至还可以休息一段时间之后再进入职场,走出我们独有的路线。

那怎么找到自己的发展方向呢?作者也给了这样两个建议:建立我们的长远梦想和 18 个月的短期目标。


比如说,谢丽尔的长远梦想就是希望自己能改变世界,而 18 个月的短期目标就是「我能为公司做些什么」,以及为达到这个目标,我自己要提升哪些的新技能。


怎么样,这样是不是就清晰多了?

当我们聚焦了这两个目标之后,就会更有信心,并在边做边学中提升我们的能力。面对一份工作,我们也会更看重它的成长潜力和发展目标,而不仅仅是工作职位的头衔或薪水。

 

接下来我们来看第四点建议:不要自己身还在,心已远。

 

什么意思呢? 

我有一位朋友,刚发现自己怀孕就辞了职。她说:「孩子最重要,横竖都是要回来做全职妈妈的,结婚那会儿我就开始考虑辞职的事情了。」 

她之前做销售代表,本来是一位雄心勃勃、小有成就的女性,但自从备孕开始,她就开始想到以后有了孩子,肯定不能工作和生活兼顾。 

所以呢,她从那时候开始就减少了对工作的投入,选择了更小的销售区域,放弃了更多的机会。

 

但实际上,她完全不用这么着急。如果不是早早地在职场中收缩了战线,等到孩子出生的时候,她可能早就在事业上进入了新阶段。 

还有的女性朋友,在做全职妈妈期间,因为担心孩子大了之后自己无法再重返职场,也是整天忧虑未来的问题。 

这种总在担忧未来,而无法专注于当下工作生活的状态,就是所谓的「身还在,心已远」。这正是我们焦虑情绪的来源。

 

事实上,在未来的麻烦和困难到来前,我们明明可以把手头的事情做好。 

因为专注于当下的事情,孕期妈妈可能取得了晋升,从而能为孩子提供更好的经济支撑。而全职妈妈也有可能因为钻研孩子的辅食,而在一次次的分享中,成为一个母婴博主。 

所以,不要在刚驶入高速路口的时候,就急着寻找出口。专注当下,才可能实现弯道超车。

 

女性事业的发展,离不开另一半的支持。所以,谢丽尔给女性的第五点建议就是:让你的另一半成为你真正的人生搭档。 

我经常能收到朋友的吐槽:我家位,干啥啥不行。洗个衣服能把我的白衬衣染成了红色,看个孩子也能让孩子摔破裤子,就是做个饭洗个碗也离不开我给他善后,简直能把人气死! 

每次听到她们这么说,我都忍不住笑起来。这种想让老公帮忙,又嫌弃老公干活质量的心情,真是全世界妈妈都一样。想想你自己,有没有对老公说过「你这样做不行」「你放着我来吧」这种话?因为你自己不肯放权,还质疑丈夫的努力,那他肯定是越做越少。包括带孩子也是这样,我们是要主动创造条件让宝宝带孩子的。

 

对一个女性职业发展起最重要决定的是:是否能够拥有一个理解她、关心她的人生伴侣。 

那究竟怎么样才是一个好的「人生搭档」呢?书里给出的解释是这样的:你应该找一个愿意和你平等相处的男人。 

这样的男性会认为女人应该聪明、有主见、有事业心的;他会重视公平,并做好分担家庭责任的准备,甚至非常乐意这么做。

 

在家庭事务上,作者和自己的丈夫分工合作:丈夫负责处理账单和家庭理财,提供技术支持,而她负责安排孩子们的日常活动,确保冰箱里有食物,计划他们的生日派对等等。 

有研究发现,伴侣之间的平等关系,会让双方更快乐。如果丈夫能多做家务,妻子就不会那么抑郁,两个人的冲突也会减少。如果女性在外工作,给家庭带来收入,分担起养家糊口的责任,两个人的伴侣关系也会更稳固。

 

在这个过程里,丈夫可能会在带孩子的过程里培养了自己的耐心、同情心,让自己有了更好的处理人际关系的能力。妻子方面,收入的增加也提高了她们的家庭决策能力,而且也为未来的生活提供了保障。 

如果希望你的另一半能变成真正的人生搭档,首先得把对方看成和自己有一样能力,跟自己平等的好伙伴。

 

当然,我们所说的「人生搭档」,当然不仅仅是体现在陪孩子、做家务这些方面。从本质上来看,婚姻就是一个经济共同体,在事业陷入低谷时,彼此相互鼓励扶持;在需要帮助时,对方在背后给你力量,成为彼此的陪伴者、倾听者和回应者。 

伴侣之间的平等搭档关系,不仅能让双方更幸福快乐,还会让女性事业更加成功,甚至影响到下一代的成长。

 

毕竟,真正从家庭关系中受益的,不仅仅是夫妻双方,还包括我们的孩子,当我们的孩子学会尊重女性,那么男女平等才能更好地实现。

 

接下来,是我要和你分享的最后一点就是,你不用成为一个全能的女超人。

 

去年曾有一部引起无数人共鸣的电影,叫《找到你》: 

因为忙于工作,律师李捷将孩子交给保姆照顾,可当孩子被保姆带走,她就被丈夫和婆婆指责说:带不好孩子,不像个女人。 

在戏中扮演保姆的马伊琍,更是深有感触地说:这个时代对女人的要求太高了。女性要成为一个事业成功的独立女性,又要成为一个贤妻良母,这个要求是完全不合理的!

 

现代社会有不少女性家庭事业双丰收的故事,所以我们普遍认为,女人嘛,就要兼顾事业和家庭。这个要求本身就让人觉得压力巨大了,然而更糟心的是,在一些女性的自我认知里,职场妈妈和全职妈妈还会互相指责,甚至还互相占有那种优越感。 

曾经有一位全职妈妈找我倾诉,她说自己因为每天从早到晚都埋在孩子的屎尿屁和家务之中,自身价值感很低,经常会陷入自我否定,生怕别人会用「家庭妇女」这样的词汇来形容她,这样让她觉得自己特别没有价值。 

好不容易等孩子上了幼儿园,她进入职场重新开始工作,可只要孩子跟她说一句「妈妈,我想你了」,她又会背负上沉重的负罪感,总觉得自己没有给孩子足够的陪伴,没有给孩子最好的爱,是个不称职的妈妈。

 

你看,当妈妈的头几年里,她就在这种自我否定和自责中度过,进也不是,退也不是。 

但实际上,我们不可能做到一切,因为没人能够做两份全职工作,不仅把孩子照看的很好,一天三顿都下厨,还可以享受职场上的升职加薪。我们不是女超人,我们只是一个有血有肉,会奋斗却也会疲倦的平凡的女性。 

当我们已经决定好,不管是做一名全职妈妈,还是做一名兼顾职场和孩子的职场妈妈,我们都要对生活中的事情去做取舍。

 

就拿我自己来说,我从前年年底开始重返职场,我给我自己的解释是「最好的母爱,是既要成全孩子,也能完善自己」,女儿是促使我重返职场的原因之一,但也成为我所谓的甜蜜的后顾之忧,我发现我们之前建立的一些习惯消失了,有时候,我连续出差,她会跟我疏远一阵,但是我不会再纠结和犹豫,也不会再感到懊恼。我选择了我的人生价值所在,也需要孩子理解和接受。我会带着她工作,带着她出差,让她能感受到妈妈在做什么,偏偏,越是重要的工作场合,她越是可以把自己安排的很好。我想这关乎对生命的理解,确实比一些生活习惯被打破更重要。

 

所以,生活的幸福度受各种因素的影响,比如金钱、工作、对孩子的歉疚等等,但真正起决定因素的,还是我们自己。

 

Part 3

 

讲到这儿,《向前一步》这本书的内容就介绍得差不多了。我们来总结一下这本书带给我们的新的知识和启发。 

首先,我们得承认,有关男女性别的偏见依然存在并且会长期存在,但并不是每个人都会带着偏见的眼镜处理问题,学会接受这种不确定性是我们发现自我的关键,我们要找到属于自己的路,倾听自己内心的声音。

 

因此呢,我们总结了给予女性朋友走出困境的 6 个实用建议:

 

不再畏惧,而是勇敢地坐在谈话中心的位置;

不再试图取悦别人,而是更多地去倾听我们自己内心的声音;

把我们的职业生涯视为方格架,走出我们独特的道路;

专注于自己当下所做的事情,只考虑什么是令我们幸福的目标;

在这个过程中,一定和另一半共同分担,让他成为我们真正的人生搭档。

最后,避免完美主义,不要要求自己成为「全能女人」。

 

也会你会觉得,这本书大概是写给女人的,但事实上,书里的很多建议对男性也非常有效,而且它也会让男性更好地理解女性。 

正如作者在书中所说的:我希望能为所有的孩子实现一个理想的世界。希望我们的儿女可以做出自己的人生选择,没有外部或内部障碍能让他们放慢脚步或是质疑自我。

 

今天这本书就读到这儿吧,我是李小萌,感谢你收听我的妈妈读书会。

也欢迎你在课程下方的笔记区和我交流你的读书心得,让我们一起成长,做不焦虑的爸妈。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 糖宝宝_lj

    不好,只能试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