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1 骑鲸之旅:让孩子爱上阅读的神奇魔法

7.1 骑鲸之旅:让孩子爱上阅读的神奇魔法

00:00
23:30

Part 1

和女儿一起读书,可以说,是从女儿出生以来我坚持的时间最长的一件事了。那时候我想,相比那些懂音乐、会画画、心灵手巧、或者有游戏精神的妈妈来说,我在「有质量的陪伴」这件事上,真没什么优势啊。 

但我又觉得,读书这件事我可以做,不需要太高的技术含量,最重要的只要会读跟坚持就可以。

 

那我女儿的阅读,从她会抓东西就开始了,那时候我选的是布书,就是布制的那种书,随便让她撕、扯、咬,都不怕。 

然后,我买来了婴儿画报,就是那种非常薄的婴儿绘本杂志,我尝试着给懵懵懂懂的她讲杂志里的故事,但经常没几分钟,她就要自己翻书去抓,甚至去撕扯。我也不阻止,反正杂志很便宜嘛。

 

到了一岁多的时候,真正让我女儿开始能跟我一起看书的,是小熊宝宝系列绘本,最简单的句式,最生活化的场景,女儿开始知道了什么叫做「妈妈讲书」。 


今年我女儿 7 岁了,一年级学了拼音,最近她刚兴冲冲地自己读完了八本拼音读物《米小圈上学记》,完全不需要我帮忙了。

实际上跟低龄的孩子一起读书,不是学习,不是传授,而是共度一段亲密的时光。

 

和女儿一起,我们读到了爱、温暖,也读到了恐惧、死亡,我们一起欢笑,一起落泪。女儿知道无聊的时候,可以通过看书切换到另一个时空,伤心难过的时候,可以从书里得到抚慰。和孩子一起读书,孩子学会了共情,积累了母语的词汇量,而像逻辑思维、表达能力这些都属于读书的副产品,在不知不觉当中,孩子也学会了。

 

那你可能会问,我是怎么知道亲子共读的真正含义的呢?

 

今天,我就要向你介绍我的秘籍啦。

 

我的秘籍,就是我的好朋友粲然写的《骑鲸之旅》,副标题是「0-2岁亲子共读不可不知的神奇魔法」,这本书是粲然跟她的儿子米尼从孩子0岁到2岁之间的共读笔记,也是她对亲子共读的方法的一个总结和反思。

 

那我们就从 3 个问题入手,来聊一聊亲子共读的神奇魔法。

 

第一,亲子共读的目的是什么?

第二,如何共读才能让孩子愿意听、更主动?

第三,育儿先育己,爸爸妈妈要怎么读书,才能成为孩子的好榜样跟好伙伴。

 

Part 2


在说怎么读之前,我们先来一起想想,我们是为了什么要跟孩子去一起读书呢?

 

我想,最核心的目标就是要让孩子爱上阅读,这是一个终生的功课,对吗?

但如果我们怀揣着功利的想法,一直想着要让孩子从书里得到知识,理解道理,甚至认字,背诵,说实话,孩子可不好糊弄,越这样做,他到反而会离书越远。

 

想让孩子爱上阅读,其实很简单。

 

答案就是先让孩子爱上读书时候的感觉。让他们在读书的过程当中,感到爱与被爱,让真与美降临在他们的心田,让幻想王国在他们的灵魂里扎根,哪怕是仅仅读了一本书,都会让孩子感到阅读的美妙,爱上和你一起读书。


接下来我们再来说说,怎么样亲子共读,孩子才能坐得住,愿意听。

 

首先我们要经历 3 个心态上的转变。

 

第一个心态转变就是,站在孩子的角度去读绘本。

 

我记得我给女儿讲过这样一本书,大致的内容是说有一个女孩儿该去睡觉了,她从客厅走到洗手间,一路上被各种玩具、零食吸引,拖拖拉拉很久才走进了洗手间,然后故事就结束了。

 

我爸听我给我女儿讲这本书,非常不理解,他说:「这书有什么意义啊,难道是教孩子拖拉吗?」

 

你再看我女儿,小孩的反应跟大人正好相反,她非常喜欢这本书,反反复复地看。我想,也许正是因为,她突然发现,不是只有她不喜欢离开客厅,不是只有她不喜欢去洗漱,不是只有她会被大人一直催促,她并不孤独,原来书里就有和她一样的小朋友。

 

有时候,我们大人真是太喜欢教育人了,太喜欢讲道理了。

 

那如果你真的坚持要用一本书去讲道理,孩子会怎么对付你?他们就会选择不理你,自顾自的去玩别的。

 

那用什么方式来吸引孩子对书的兴趣,有时候你会发现,不按套路出牌,跟孩子一起议论议论书上的小动物的形象,比如说这个小熊又长胖了,数数书上有几只小猫咪,孩子反而会更感兴趣。

 

为什么会这样呢?

 

这是因为,共读不是讲道理,只有站在孩子的角度,用孩子的视角去看待亲子共读,我们才会在越来越多的书当中,找到让她最开心的几页,最惆怅的几页,让她最有说话欲的几页——突然,你会发现一个孩子想要诉说的灵魂就展现在我们面前了。

 

第二个心态是开心接受失败。

 

经常有妈妈问,说孩子不爱看、不愿意听,读书失败了怎么办呢?

 

其实,在我的经验里,没有所谓的失败。今天不想读,明天再来,今天读了两页,那明天争取读三页,日子那么长,孩子需要我们的等待。

 

要知道,在亲子共读中,「失败」本身就是一个成果。亲子共读不是一个目标,而是一个过程,「失败」远比「我的孩子读了多少书」更有价值,因为这代表你对他的天性、理解力的尊重,代表你们已经开始划分沟通的边界,代表你爱他,远胜于爱「亲子共读」这个举动本身。能理解吗?就是关注孩子的感受,跟随他的步伐很重要。

 

第三个心态是忘记道德感。

 

当亲子共读进入「有情节的故事」而不是继续停留在一些生活常识的介绍的时候,怎么读绘本,往往直接反应了我们大人的内心。

 

大部分时候,我们读给孩子的不是「太少」,而是「过多」了,我们背负着过多的道德和经验,背负着过多以往受到的欺骗、生活留下的怨言在给孩子读书。

 

在《骑鲸之旅》里面,粲然说,有一个绘本叫「妈妈的红沙发」,在下面购买评论里面,她居然看到这样的留言说:「这个颜色的沙发太艳俗了,而这个妈妈画得也不像正经女人。」你能想象吗?这是一个给童书留下的评论。

 

写这样留言的人,我几乎可以想象他一面给孩子读书,一面也会难免对孩子耳提面令,给他讲做人的道理,做各种道德的评判,对绘本,进而对家庭、对社会一副义愤填膺的样子。

 

孩子可能听不懂,但家长那个时候愤愤的情绪孩子是可以读得出来的,你的偏见,都可能会给孩子的心灵带上枷锁。没有开阔的心灵,怎么能在未来拥抱无限可能的世界呢?

 

所以,在亲子共读的时候,我会尽量地控制自己,不去做评判,不会说大灰狼就是大坏蛋,坏人就应该被惩罚。我更希望在读绘本的时候,传递给孩子这样的信息,万物灵魂都有善良的一面,生活是诙谐和有趣的。

 

即便是像死亡这样的所谓的禁忌话题,在亲子共读时我也可以很坦然地跟女儿去解释。

 

第一次,我爸看到我和女儿在读一本关于身体的绘本,里面画了一副人体骨架,我爸很介意,说:「怎么给孩子看这个?」差点就把那一页撕掉了。他觉得骷髅、骨架代表的都是黑暗和负面的情绪。

 

当晚,我陪女儿读书的时候,女儿就说了:「爷爷讨厌那本书。」

 

我把那本书找过来,跟女儿说:「宝贝你看,其实我们每个人的身体里面都有这副骨架,没有它的支撑,我们就像一块毯子,动也动不了。爷爷生气,是因为这副骨架,让他联想到了死亡。所以他不喜欢。」

 

女儿问:「妈妈,死亡是什么?」

我想,坏了,我触动到了一个不容易解释的话题,但既然说到这,我就选择不回避。我说:「死亡就是心脏不再跳动,眼睛不再睁开,不再会说话,也不再呼吸了。」这是从生物学的角度去解释。

 

女儿接着问:「那然后呢?」

这时候我想我需要一些诗意,我就告诉女儿说:「然后,我们可能会被埋在地底下 ,就像种下一颗种子,但谁也不知道将来这颗种子会在什么地方发芽。在埋葬的时候,我们会竖一块墓碑,就是一块石头,上面有死去人的名字。」

女儿又问:「妈妈,墓碑是干嘛的?」

我想了想,说:「墓碑就像是一部电话,活着的人对墓碑说话,地面下的人就可以听到,当然,他不会回答。」

 

在这个过程当中,女儿没有因为知道死亡是什么感到恐惧或者是负面的情绪,但我想,女儿的世界一定因为今晚的对话也变得更开阔了吧。所以,孩子如何认知一件事,如何认知一个情境,都是靠父母的解释,父母往积极里解释,孩子就是积极的心态去看待。相反呢,就是消极的。

 

好,我们心态上调整好了,在具体阅读的时候,粲然也告诉了我们 6 个小妙招,来帮助我们在读绘本的时候,更好地去抓住孩子。

 

第一,找到孩子的兴趣点。

一开始,我们要经常翻到孩子肯定会感兴趣的那一页,说:「你看,这个球球你也有一个哟。」或者说:「垒高高的事情宝宝也经常做哦。」在孩子专注力只有几分钟的婴儿期,让孩子不时地停下来注视某一页的某一样东西,在他心里种下一颗种子。

 

第二,不停地重复。

婴幼儿期的孩子,尤其是一岁半以前的孩子,需要的书并不多,他们更喜欢不断地重复某几个甚至某一页的故事。我们要做的,就是停在那里,不断地重复,这也是亲子共读的第一道曙光。

听着你念书,孩子心里会不断欢呼:「哇,这个我知道!这个我记得!」经过这样的过程,他们感受到的人生不再是茫茫无期,而是充满了笃定和信心,能一再加深孩子的安全感。一本书,孩子如果喜欢,要求看十次八次甚至二十次都正常,这时候我们一定要气沉丹田,耐心耐心再耐心哦。

 

第三,老老实实地读书上的字。

有时候,我们会觉得这个书写得好简单,话也干巴巴的,于是我们就自己用自己的语言去翻译、去讲解。但这个时候,我们即兴表达的语言多半是缺乏逻辑、缺乏因果的。

而优秀的绘本,每一个字都是经过作者和译者反复斟酌,和画面、和前后文的关系都是有细节的关联。同时,我们自己的话每一次都不会一样,也形成不了前面说的那种重复的力量。比如我女儿有时候,会对着书把故事讲出来,别人以为她那么小就认字了,其实不是,孩子是在一遍一遍听故事当中自然记住的,那么在记住故事情节的同时,这些精确的字句,就成了她语言库当中的一砖一瓦。

 

第四,别计算阅读的时间。

要时刻记得读书不是目的,读书不是任务,所以没有完成任务的时间。和孩子一起探索书中的美好世界,彼此感受爱才是亲子共读的真谛,而对于感受,是不能用时间来衡量的。有时候,孩子愿意花好几分钟在同一页上,全神贯注,或笑得叽叽嘎嘎的,有时候,孩子又会飞快地抛弃整本书,这时候,请把主动权交给孩子。

 

在书里,粲然问了我们这样一个问题,你可能知道你家孩子最喜欢的几本书,但你知道哪几页可以让他笑得最久吗?

我们常常跟孩子这样约定「读半个小时就去洗漱睡觉」,可是忘记了只有把自己从计时任务当中暂时解放出来,用心和孩子一起感受某一本书、某一页、某一段文字,才是最关键的。

别急着向前走,深呼吸,把又甜又香的宝宝抱在怀里,一起打开书,享受那一刻,寻找让孩子笑的最久的那一页,你也就触碰到了孩子最想诉说的内心。

 

第五,形容词、动词和比喻句是孩子了解世界的魔法。

很多共读的爸爸妈妈,比较头痛的是怎么处置绘本中出现的形容词、动词和比喻句。

 

要知道书是联结孩子通往世界的桥梁,绘本当中的形容词是非常宝贵的,比如在《爸爸,我要月亮》这本书里,孩子通过板式和画面,了解了:长、高、大、小,还有远、破、新、漂亮、脏等等,你看,孩子掌握的形容词越多,描绘世界的能力就越强,和世界的联结也就越亲密。

 

还有动词,比如《五只小鸭去露营》这本书有大量简单动作词,像戴帽子、夹草席、挎凳子、迈步子、挖小虫、挑鱼竿、冲、拽、摔、喘气、拉、脚下一滑、窜、哆嗦、叫、走、咂巴嘴、舔手指、躲、挤等等,动词光是看画面还不够形象,讲的时候,我会和孩子一起把这些动作表演出来,孩子不但觉得开心,不但觉得是在玩游戏,而且也可以更准确地表达自己想做什么。

 

还有比喻,比喻对大人来说是一种修辞,对孩子来说是天生会用的表达工具,他们会把不熟悉的东西比喻成熟悉的东西,用这种方式去理解和描述世界。

 

第六,用大部分的亲切淹没小部分的陌生。

我们怎么样开始跟孩子读一本新的书呢?最好用的一条,就是在他最安静、最能够敞开心扉的时候引入新故事,比如喝奶的时候,这个时候的宝宝他的心灵是毫无防卫的,最容易接受新故事。

 

另一个窍门是把书中主人公的名字换成你孩子的名字,比如,你孩子叫蓓蓓,在讲《大卫,不可以》时,你可以直接读成《蓓蓓,不可以》,试试看,很可能她会觉得很好玩,很好奇,这样她的注意力就会被吸引了。

 

还有一个窍门是「淹没」,就是用原来读过的书去关联新的书,比如读完《爷爷一定有办法》,就可以关联一本《楼上的外婆和楼下的外婆》;读完《爸爸,我要月亮》,就可以关联《月亮,你好吗》,然后还可以再关联《月亮的味道》。每一本书都是孩子通往未知世界的基石,不贪多,试试看。

 

知道了怎么读绘本,最后还想提醒的是,一本好的绘本,值得和孩子反复阅读,每个阶段的阅读重点都可以不一样,帮助孩子更深刻地去理解绘本的内容,感受到阅读的乐趣。

 

第一个阶段,是第一次阅读,这一阶段的阅读就像相亲。

快速把一本绘本读完,根据孩子的情况,如果听到一半就跑掉了,那这本书暂时搁置,如果听完没啥反应,就作为候选,如果孩子听完一遍之后马上要听第二遍、第三遍,那么这本书就升级为热读书。

 

第二个阶段,是重点阅读。

对于第一次阅读当中被接纳的书,做联结现实的共读,可以演绘本,可以带孩子去绘本当中出现的地方,比如读完《在森林里》,就可以带孩子去爬山,这会让孩子的幻想王国降临到日常生活中。

 

第三个阶段,是重复阅读。

联系现实阅读之后,这本书会浮现在孩子的心上,孩子已经清楚地认识了这个世界的某个微小之处。这时候,我们要做的,就是不解释,老老实实一字一句地去读,在重复阅读中,给孩子时间,让孩子自己感受节奏、韵律和变化,让她用自己的方式去消化。

 

第四个阶段,是重点词汇的解读。

当孩子在现实世界中,对书中的词汇产生了联系,特别是动词和形容词,我们要做的,就是饶有兴趣地和她讨论这种感觉,这个词语,让孩子理解和感受这个词,世界的轮廓便会在一次次联系当中慢慢地展露开来。

 

第五个阶段,是抓住某本书的「特定时间」。

某些绘本,它们会有自己特定的阅读时间和阅读地点。比如说平安夜坐在圣诞树下去读《极地特快》,比如宠物死去时读《我想你》。在这些时刻,找到合适的绘本,它们会给孩子的心灵带来加倍的,绝无仅有的抚慰。

 

我们说了很多怎么给孩子读绘本了,还想提醒的是,光给孩子读还不够,形成家庭阅读的氛围才能潜移默化地去影响孩子。

 

妈妈们很多都开始非常重视孩子的阅读了,也不惜去花重金去买来很多精美的、经典的绘本给孩子,很多家里都可以自己开个绘本馆了。但有时候,家庭其他成员会对妈妈这样做并不理解,认为孩子这么小也听不懂,买这么贵的绘本不值得,这成为了亲子共读路上的一个阻力。

 

这时候,我们还要积极地去应对。我们可以选择一些分享家庭之爱的绘本,比如说《我爸爸》、《我妈妈》、《爷爷一定有办法》、《给爸爸的吻》等等,当孩子指着绘本叫爸爸妈妈爷爷奶奶的时候,全家人不知不觉就参与到亲子共读中来了。我们还可以专门挑选一些适合爸爸读的绘本,适合爷爷奶奶的传统故事,你瞧,这样一来,家里的阅读氛围就产生了。

 

当然,除了全家一起给孩子读,营造家庭阅读的氛围还需要我们作为爸爸妈妈自己去多读书。

 

要知道,读书不仅是为了孩子,也是为了我们自己成为更好的自己。开始的时候读书读不进去是正常的,可以先从闲书开始看,培养起一定阅读习惯后,开始「功利性读书」,从书中寻找正确的育儿方法,解决生活难题,再往后,阅读面再扩展,感兴趣的话题都可以尝试着去看。

 

作者在《骑鲸之旅》这本书里,不仅为 0~2 岁的孩子推荐了不少优质的绘本,在童书、心理学、人物传记、科普读物方面也为爸爸妈妈们列出了推荐书单,我们也整理了,你可以在音频下方的文字当中查看。


Part 3

好了,《骑鲸之旅》这本书我们就到这里,来总结一下。

 

第一,亲子共读的目的,是让孩子爱上阅读。

第二,怎么读?心态和方法都要准备好。在心态上要孩子本位,开心接受失败,忘记道德感。在阅读技巧上,要找到孩子的兴趣点,不停重复孩子感兴趣的部分,老老实实读书上的字,不计算阅读时间,重视动词、形容词和比喻句,用大部分的亲切感淹没新书的不熟悉。

第三,爸爸妈妈要跟着孩子共同成长,通过读书,成为更好的自己,才能成为孩子的阅读伙伴。

不过说一千到一万,我的感觉是,这些方法都不是唯一的,家人不支持也不要紧,我们自己的坚持,心态的放松,对孩子的观察体谅,有了这些,亲子共读不是难题,而是我们生命当中的一部分。

 

最后,我还想告诉你,粲然说,亲子共读,就像是一场骑鲸之旅。你在生命的海洋遇到一只通具人性却无法表达的小鲸鱼,你们一见倾心。它有自己无垠无限的好奇心,也有可以供它自由遨游的大海,为了和它共游,你要诱哄它,甚至把自己伪装成一只胖鲸鱼,和它谈论它理解和感兴趣的事,一步一步靠近它。

 

今天这本书就读到这里,我是李小萌,感谢你收听我的妈妈读书会。

也欢迎你在课程下方的笔记区和我交流你的读书心得,让我们一起成长,做不焦虑的爸妈。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发表第一个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