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寿经17 | 净土思想的一些总结

无量寿经17 | 净土思想的一些总结

00:00
16:29

知识点


1、观世音:


观世音菩萨,大家应该再熟悉不过了,在佛教中,乃至在我们的民间,都占有很重要的地位,有非常广泛的影响,可谓“家家阿弥陀,户户观世音”,家喻户晓,老少皆知,那到底什么是观世音菩萨呢?


“观世音”是鸠摩罗什大师的梵文旧译,到了唐朝后,因避讳唐太宗李世民的名号,就简称“观音”,慢慢就这样流传下来,大家都称观音菩萨了。还有一种称呼就是玄奘大师新译的“观自在”,就是《心经》里讲的“观自在菩萨”,指的都是这一位菩萨。


多人可能经常会有这些疑问,观世音菩萨到底是男是女?是中国人还是外国人呢?


其实观世音菩萨并不是哪一个国家的人,既不是中国人,也不是外国人,既不能说是男人,也不能说是是女人,尽虚空遍法界,到处都有他的化身,他是随类出现,众生应该以什么身得度,他就化现什么身。众生喜欢男身,他就化现男身;众生喜欢女身,他就化现女身。在印度和藏传佛教中,观世音菩萨的形像都男身,在我们中国的汉传佛教中,唐朝以前的观世音菩萨像一般是男身形像,唐朝以后逐渐就变成女身形像。因为女性的天性就是温柔善良,富有同情心,这和观世音菩萨大慈大悲救苦救难的特征很符合,女身形像的观世音菩萨大家喜闻乐见,普遍得到大家的接受很认可,所以一直到现在,我们看到的观世音菩萨就都是女身形像了。


“观世音菩萨”这个名字的含义,“观”,就是智慧的观察;“世”就是环境,就是世间,当然也包括众生的生生世世;“音”就是这个世间的一切音声,苦声、乐声、好声、坏声、善声、恶声等世间的种种音声,他都能观察得到,所谓“一切众生若干种音,菩萨悉知悉见”。为什么“观世音菩萨”的名号,不用“听”而用“观”呢?声音能看的到吗?我们确实是,但观世音菩萨可以,因为他有六根互用的神通,他的眼睛是既能看又能听。


观世音菩萨虽然称为菩萨,其实早就成佛了,是古佛再来,他的名号叫“正法明如来”,他只是倒驾慈航,以菩萨之身,在无量国土之中寻声救苦,救度众生,当众生遇到任何危难的时候,如能至诚称念观世音菩萨名号,就会得到菩萨的救助。


观世音菩萨,也是西方极乐世界的“西方三圣”之一,是阿弥陀佛的弟子,也是一生补处的法身大士,将来还要继承阿弥陀佛的位置。


观世音菩萨与我们中国缘分很深,中国四大名山之一的普陀山,就是观世音菩萨的道场。




2、印度教:


(Hinduism)通常指新婆罗门教。即印度古来正统思想之婆罗门教,摄取佛教与耆那教教义以及复杂的民间信仰,而发展成的一种宗教。与其说是一有明确体系之宗教,毋宁说在历史之发展中由于教义、仪轨、制度、风俗习惯等,孕育而成之一种宗教社会乃至社会性宗教之总称。婆罗门教可分为前后两期或三期,亦有将最后一期之发展阶段特称为印度教者。西元前四世纪左右印度教始产生,四世纪以后才逐渐兴盛,上层阶级之信徒激增。狭义言之,印度教即为因佛教兴盛而曾一度衰微的婆罗门教之复兴。
 由于婆罗门阶层之哲学论师辈出,相形之下,佛教遂陷于衰微之势;而在政治上,由于西北部拉吉普特族(Ra^jput)之坚持种姓制度,亦使佛教徒势力衰退。此外,因以与民间宗教融合同化及新圣典之编纂为中心,而在传统的继承之外,以崭新面目及姿态产生一现代之印度教。至西元八○○年左右,印度教一方面继承吠陀圣典之权威,另一方面则受奥义书及吠檀多学派浓厚之影响,而与民族两大叙事诗摩诃婆罗多(梵Maha^bha^rata )、罗摩耶那(梵Ra^ma^yan!a )以及毗湿奴之种族(梵Harivam!s/a )、薄伽梵歌(梵Bhagavad -gi^ta^ )与富兰那(梵Pura^n!a )、新奥义书(梵New -Upanis!ad )之类、怛特罗(梵Tantra )、阿笈摩(梵A^gama )等有共通之主张。
 从神格而言,由吠陀神话发展成富兰那神话(狭义的印度教神话),由于毗湿奴与湿婆二神之抬头,而以此二神与梵(梵brahman )同为最高实在之原理,确立一体三神之教理,此即其特色。其中,对毗湿奴化身的吉栗瑟拏(梵Kr!s!n!a )、罗摩之崇拜,显著的反映在民众信仰当中。其主要宗派有毗湿奴派及湿婆派、性力派(梵S/a^kta )、绍拉派(梵Saura )、哦那帕底耶派(梵Ga^napatya )、斯磨鲁达派(梵Sma^rta ),此外更有其他派别之分歧出现。由十二至十八世纪之间,则有各种革新的宗派,例如
喀比尔派以及其同系诸派、锡克教、达杜派(Da^du^)等的兴起。更多:https://www.bmcx.com/
 十九世纪蒙兀儿帝国灭亡,再加上英国入侵,促使宗教改革运动在基督教的活跃与欧洲近代宗教思想的影响下产生,而有梵教会(Bra^hma-Sama^j)及雅利安协会(A^rya-Sama^j)两个教会开始活动,此外,同类之宗教运动派及传道会等尚有多种。罗摩克利须那教派(梵Ra^makr!s!n!a Paramaham!sa )、神智教会等亦经常展开各种活动。
 印度教之思想体系乃在究明宇宙本质的‘梵’与个人本质的‘我’之间之一体相、精神与物质两界之相关相、智慧(明)与无明之思辨相、信爱之实践相,以及关于业、轮回、解脱等之探讨,树立各种学说,后世各宗派均以此为依据而产生如下诸派:商羯罗(梵S/an%kara )之绝对不二论(不二一元论),巴史卡拉(梵Bha^skara )之二元一元论,罗摩拏遮(梵Ra^ma -nuja )之制限不二说,宁巴尔迦(梵Nimba^rka )之二元一元论(不一不异说),婆尔罗巴(梵Vallabha )之纯粹一元论,摩陀婆(梵Madhva )之二元论(多元论的实在论),毗湿奴史瓦闵(梵Vis!n!usva^min )之二元论等。二十世纪初,奥若宾都遘须(Aurobindo Ghosh)倡导整体不二论,用现代之观点来解释吠檀多哲学,对印度知识分子有很大影响。


3、宗派:


谈到佛教的各宗各派,追溯佛陀最初创教之时,为了适应众生的根器而说了种种的法门并未曾提到宗派的分别。到了后代,由于社会环境以及历代大德,依个人研究兴趣的不同,而对佛陀一代的教化作各种不同偏重性的探讨,加上个人的修持体验,而对经典产生种种的诠释,以自己所阐扬的最为代表佛陀的教义,衍变所及,乃渐渐形成各种的宗派。
     在中国的八大宗派中,其共同的特点就是同时兴盛于隋唐盛世。佛教自从印度传入中国。在中国经过五六百年的发展,到隋唐时进入了创宗立派的新时期。南北朝时由于政治上的分裂,佛教也形成了南北不同的学风,佛教理论虽然趋向独立,但还没有能够对佛教本身不同的观点加以系统的综合和会通,独立的寺院经济也是处于形成发展之中。因此当时无佛教宗派的出现,只有众多的佛教学派。隋唐时,随着封建统一王朝的建立和寺院经济的充分发展,佛教各家各派得到进一步融合发展的机会,顺应着思想文化大统一的趋势,一些学派在统一南北学风的基础上,通过“判教”而形成宗派。这些宗派各具独特的教义,教规和修持方法,并为了维护自己宗教的势力和寺院经济财产,而模仿世俗封建宗法制度,建立了各自传法世系。他们的思想体系中,都融合吸收了大量的传统思想和方法。中国化佛教各宗派的建立,标志着佛教在中土的发展进入了鼎盛阶段。
     佛教的八大宗派虽是中国佛教的产物,但其根本依据均不离佛所说的教法。每派都有其完备的体系和经典理论依据。


二、金句/精华笔记


1、净土信仰特别重要,它不仅在汉传佛教当中有重要的地位。他在藏传佛教当中,甚至在日本佛教当中都有它非常特殊的重要地位,


2、你最好能够严格按照净土教义的要求称名念佛,这就是自力和他力相配合,相互感应。不过哪怕你念佛的功夫再深,你也离不开阿弥陀佛的感应,你也离不开阿弥陀佛的接引,非要阿弥陀佛的接引,你才能往生。


今日佛历 


全文逐字稿


喜马拉雅的听众朋友,您好!我是钱文忠。今天由我接着为您讲述佛教十三经之《无量寿经》。今天是关于《无量寿经》的最后一讲。


在前面十几讲当中,我为您大体介绍了《无量寿经》的这部经的历史、各种译本、各种著疏会校,以及净土信仰的大致的核心内容,等等等等。并用几讲的篇幅,为您逐字逐句地讲读了《无量寿经》里边最重要的三品,也就是发大誓愿第六品,这个六品当中,讲述了法藏比丘所发的四十八个大愿。


为您讲述了三辈往生第二十四,也就是《无量寿经》的第二十四品,主要是讲上辈往生、中辈往生、下辈往生,还有另外一个种类,不在这里边的,讲了四类往生,这种经文。


也为您讲读了往生正因第二十五,讲述要有什么样的因行,要种下什么样的因,才能得到往生的果,你要有什么样的行为,才能成为往生西方极乐世界的众生,为您进行了逐字逐句地将读。


那么这最后一讲呢,我想跟您做一些,关于净土信仰的一些总结。我们在前面曾经为您讲到过,净土思想,其实在古代印度早就有了,后来在佛教当中得到了发扬。


然而很有意思的是,净土思想在印度佛教当中,或者在印度的本土,并没有产生太大太深刻的影响,真正产生巨大影响,是在中国。在中国后来出现了,在一个汉传佛教当中影响最广泛,甚至可以说力量最强大的一个宗派叫净土宗。


南宋以后,随着天台、华严等汉传佛教宗派(当然这宗派还有好多好多了,到底有多少宗派也有争议),随着这些汉传佛教宗派的日渐的衰落,出现了诸宗导归净土,也就是各个宗派最终都像百川入海一样,纳入到净土里边的这种趋势。


因此有这么一句常说的话,来形容净土中的信仰,在汉地的传播的普遍程度,叫“家家阿弥陀,户户观世音”。阿弥陀佛和观世音菩萨,成为了中国佛教或者汉传佛教当中最受信仰的两位佛菩萨。


有的学者甚至这么认为,阿弥陀佛是中国佛教信徒心目当中,最最普遍的崇拜的对象。弥陀净土信仰,也就是《无量寿经》这部经,主要要讲述的这种信仰,成为包括禅宗在内的中国佛教重要宗派的共同的终极信仰。


学者的这个论断毫无疑问是对的,但是在这里我想额外做一些补充。净土信仰特别重要,它不仅在汉传佛教当中有重要的地位,它在藏传佛教当中,甚至在日本佛教当中,都有它非常特殊的重要地位。


并且,由此生发出两个重要的概念,一个叫自力,也就是自己的力量,一个叫他力,也就是他者的力量,在这里主要是指佛菩萨的力量。到底是依靠自力去成佛呢,还是依靠他力去成佛呢,这是一个很大的问题。


这个问题也不仅仅具有宗教学上的价值,实际上对我们的人生,也有很大的参考意义。我们想成就任何事情,我们想去做任何事情,我们是完全依靠自己的力量呢,还是完全依靠其他人的力量呢,依靠外力呢,这是一个带有根本性的一个问题。


那么自力和他力,后来还生发出另外两个词组,一个叫自力本愿,一个叫他力本愿。就是我发愿就靠自己的力量,或者我发愿是完全信仰佛菩萨,完全依照佛菩萨的接引,完全依照佛菩萨的力量。


当然也有的说法,是要结合自力和他力,把它结合起来。那么这样就形成三种学说的倾向,一种叫自力本愿,就是我发愿就靠我自己的力量。


一种叫他力本愿,我认识到我的力量微不足道,我根本没用,我就是一凡夫俗子,所以我要成就一个功德,我要成佛,我就完全的把自己交付给佛菩萨,这叫他力本愿。


第三种倾向,就是结合自力和他力。这三种学说都非常非常重要,实际上这就是净土法门的三种修法。自力,他力和自他二力和合。


那么在中国或者我们讲在汉土,在这个汉传佛教当中,净土法门得到了很大的弘扬。而受到日本,对不起。而受到中国深刻影响的日本,当然也有净土法门,受到汉地和印度双重影响的藏传佛教,也有净土法门。


今天韩国佛教也有他的净土法门。所以净土法门非常的多,非常的复杂。而我们大致可以分成这么三类,就是自力法门,或者他力法门,或者自他二力和合法门。


我们举个例子,比如藏传佛教当中的净土法门就很复杂。藏传佛教净土法门当中有一种修行方法,现在很多对藏传佛教文化感兴趣的朋友都非常注意,叫破瓦法


破瓦法的破瓦的意思就是迁识,意识的识,搬迁的迁,而密宗也把它叫做飞迁法。修破瓦法当然很复杂,这个修行非常复杂,不是我们在这里可以详细讲说的。


大致,它就是运用观想,并且配上适当的气功,然后配合愿意往生的愿力,加上本尊的加持,让自己的心识,在自力的牵引下往生到极乐净土。 


那么这一点,我们可以看出比较明显,破瓦法就是以自力为主的修法。他们主要以破瓦法为往生的资粮,我们的资粮也是佛教的一个术语,为他的手段。


当然藏传佛教当中也有一些教派,也研究净土三经,我们讲到过的,同样也有阿弥陀佛接引的观念。只不过修破瓦法是我要自己去,我要依靠自己的力量往生净土,哪怕阿弥陀佛不来接引,我也要去。这个就明显是自力法。


而汉传佛教的净土法门,它的特色也很明显,主要是自他二力和合,也就是自力配合他力。用句大白话来讲,自己你要努力,你自己不努力,什么用都没有。


你要凭自己的努力,求得弥陀本愿的感应,让弥陀能够感受到你,你越努力,弥陀佛、阿弥陀佛的感应就越快、越直接。你最好能够严格按照净土教义的要求,称名念佛,这就是自力和他力相配合,相互感应。


不过,哪怕你念佛的功夫再深,你也离不开阿弥陀佛的感应,你也离不开阿弥陀佛的接引,非要阿弥陀佛的接引,你才能往生。


如果没有阿弥陀佛来接引,你念佛,念得再好,也只不过是得定,你到了一种定的一种状态,依然不能往生。那么这种学说,大家看就是自力和他力必须配合。


那么我看到,有一些法师或者有一些朋友,举这样一个例子,我觉得非常好。就好比是你要去往生,那你要坐飞机去啊。那么阿弥陀佛就开着飞机过来接你。但是,飞机票得你平时积累下钱来买。你平时的努力,你依靠自力,买好飞机票,这是必须的。


那么阿弥陀佛也必须开飞机来接你。你光有飞机票,飞机不来,你飞不上去,而阿弥陀佛如果开了飞机来接你,你没有票你也登不了机。这就是自他二力和合。


而第三种修法,就是彻底的他力本愿。用这个飞机例子也好说。就是阿弥陀佛,把飞机开过来了,而且飞机票也给你带来了。我只要完全相信阿弥陀佛,我把自己所有的一切交付给阿弥陀佛,我相信他的所有的安排,那么我只要自己走过去,我就随便拿上机票,或者甚至机票也不拿,我就可以登机了。


这个前提,就是坚定相信阿弥陀佛的他力,相信他的本愿,相信飞机会来,相信我不用凭票上飞机,等等。你只要有这个发愿,你只要有这个大誓愿,我要坐飞机飞上天去。


这一点,就是他力本愿,你完全信仰他力。除了你非常坚固的,我一定要飞到天上去,这个信心以外,其他你什么都不需要,这个就叫他力本愿。这就是彻底的他力修法。


中国或者我们叫汉传佛教的祖师,像、印光大师,实际上他们是比较强调他力的。


比如印光大师,这个是非常重要的,是净土宗在近代中国的一个祖师。他虽然说过这样的话,比如要“敦伦尽分”,你要遵守伦理,你要尽你的本分,但这样是教育信众,平时要好好做人。


你如果仔细去看印光大师的文钞,看他的文章,这个还是一个方便法门。你要究其根本,印光大师是比较主张他力的。最早在中国主张他力修法的,还有昙鸾,道绰,以及善导等等几位大师。所以这一点是非常有意思的。


而日本的净土宗也分为两类,一类是比较中国式的传统的修法,自力、他力和合,或者偶尔强调自力,偶尔强调他力。而日本还有一个非常独特的一个宗派,叫真宗,他们就是完全彻底的他力本愿。


有时啊较起真来,他跟其他的宗派有点水火不容,比如,他们很严厉地批评中国传统的净土法门,他们认为中国传统的净土法门太强调自他二利和合,这不是弥陀本愿。弥陀本愿是彻底的他力,等等等等。 


这个,可以引发我们的思考,到底是自力本愿,还是他力本愿,或者自他二力和合。在我个人看来,以自他二力和合,比较让我心爱。可能在汉传佛教当中,自他二力和合,比较容易被人接受,因为还有传统的儒家中庸思想的影响,可能有这一点,我们不用展开。


但是终究,自力本愿可以提醒我们,一切要靠自己,一切要靠自己精进努力。离开了这一点,什么都谈不上。而他力本愿,也能提醒我们,仅凭自己的努力恐怕是不够的,我们在自己努力的同时,多少要有一些谦卑,多少要有一些敬畏,多少要有一些感恩之情。 


这一讲,就代表着我为您讲读佛教十三经《无量寿经》全部结束了。感谢您的垂听。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 1390067qdva

    传法还收费???

    1367014psst 回复 @1390067qdva: 要有利他之心,人家讲课也不容易。耗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收一点费正常。

  • 15059173712

    感恩钱教授

  • 1385356jmcm

    自力,他力,他自合和是不是可以和三辈往生结在一起理解呢?自力代表的是苦修的出家人,得到的是上辈往生;他自合和代表的是在家人,相信自己和佛陀菩萨的力量,得到的是中辈往生;而他力的代表是藏传佛教和日本的部分宗派。其实无量寿经中已经说了,这三种人都能得成正果,只不过是不同的修行法门而已。不知我的理解有没有道理,请大家指教。

    苾刍 回复 @1385356jmcm: 九品位是你修行念佛清净心的等级,带业多少

  • 平安就是好好活着

    钱教授的讲解既有概括,又有重点,既有深度,也不缺少趣闻。 顶礼钱老师的法布施

  • 1528936hdkk

    感谢您的讲解!您讲经辛苦了!

  • 何振兴0

    已读文稿。感谢老师的讲解。

  • 知乎止

    讲得真好!不愧是知名教授!

  • 此事楞严常露布

    自他不二。阿弥陀佛才是真正的自己。我们以为的这个假我,是阿弥陀佛无数化身中的一个。

  • 听友375786971

    为什么净土法门能被弘扬!我个人遇见,还是人的贪念!贪什么呢?简单啊……念十句阿弥陀佛就能成佛!但是殊不知,对自己的清醒认知和严格要求!最起码得利他精神都没有,就指望念十句就被接走了!忘记平时存机票钱!

    求生西方 回复 @听友375786971: 机票还是要存的,无量寿经三辈往生都要发菩提心,阿弥陀经说不可以少善根福德因缘得胜生彼国。观无量寿经说净业三福是基础

  • 日夜开心

    南无阿弥陀佛!顶礼赞叹钱文忠老师对佛经简洁意深、深契佛理的精采讲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