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庭筠《蔡中郎坟》

温庭筠《蔡中郎坟》

00:00
20:26

蔡中郎坟

 

                 温庭筠

 

  古坟零落野花春,闻说中郎有后身。

 

  今日爱才非昔日,莫抛心力作词人。

蔡中郎坟:蔡中郎即东汉末年著名文士蔡邕,因他曾任左中郎将,后人称他为“蔡中郎”。据《吴地志》载,蔡邕坟在毗陵(今江苏省常州市)尚宜乡互村。

蔡邕是东汉时期著名的学者,书法家,文学家和音乐家。他精通经史,喜欢天文,才华横溢,是我国历史上少有的大学问家。他出生的时候,正是宦官和外戚争夺权力,交替执政,社会动荡不安,政治极其黑暗的年代。但蔡邕家庭条件非常优越,祖上曾做过高官,在长辈的熏陶和教育下,少年时代便以博学能文而闻名遐迩,成年后隐居书斋,埋头苦读,与世无争,成为博学多才的一代鸿儒。

蔡邕的美名远播千里,陈留太守很欣赏他的才华,曾奉命召他进京为朝廷效命。在无法推辞的情况下,他只好半道谎称生病返回家中,闭门学习。直到三十七岁时,蔡邕才步入仕途。最初为司徒桥玄属下的一个小官儿,出任河平县长,又被召拜为郎中,后来逐渐升迁,奉命到东汉国家图书馆校定儒家经典。他先后花了九年时间才完成,然后把校订好的经书用自己最拿手的隶书写在石碑上,经工匠篆刻立于太学门外,多达四十六块,这就是我国第一部石经——“熹平石经”(又称汉石经、一体石经)。当时每天数以千计的人观摩学习。

蔡邕为人诚实,性格耿直刚强,敢于直言进谏,他不计个人安危,接连上书朝廷,密奏陈述应该施行的七件事,并揭露宦官为非作歹祸国殃民的罪行。结果很快遭到宦官排挤、诬陷和追杀,全家人被流放到朔方郡。后来虽逢皇帝大赦,但他深知宦官不会放过自己,被逼逃往南方,开始了长达十二年的流亡生涯。

在亡命江湖的十二年中,蔡邕虽然饱受颠沛流离之苦,但却是他在文学艺术方面的黄金时期。

蔡邕爱好音乐,通晓音律,擅长抚琴。他对古琴很有研究,在古琴的选材、制作、调音等方面都有独到的见解。有一天,蔡邕坐在房里抚琴长叹,抒发自己壮志难酬,反遭破害的悲愤及对前途渺茫的惆怅。忽听隔壁灶间传出的清脆爆裂声,他心中一惊,立即跑去伸手把那块刚被塞进灶膛的桐木拽了出来,好在抢救及时,桐木还很完整。蔡邕就将它精雕细刻,做成了一把古琴,这把琴音色美妙绝伦,盖世无双,是世间罕有的珍宝。因为琴尾被烧焦,所以人们把它叫做“焦尾琴”。据说蔡邕遇害后,焦尾琴保存在皇家内库之中。齐明帝在位时,古琴高手王仲雄用“焦尾琴”连续弹奏了五天,并即兴创作了《懊恼曲》献给明帝。后传至南唐中主李璟手中,他曾赠与大周后。李煜死后归宋室所有。明朝昆山人王逢年还曾收藏过这把古琴,再后就不知所终了。

蔡邕擅长书法,以隶书著称。他的书法结构严整,达到了汉代书法的最高境界。他对书法理论也很有研究,是汉代书法理论的集大成者。他的《笔论》和《九势》是我国问世较早的书法评论著作,在书法史上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有一次他见工匠用扫帚在墙上写字,从中受到启发,创造出风格独特的“飞白“书体,这种书体,是用枯笔写成,给人以飞动之感,极具风骨,受到世人推崇,对后世影响很大。

蔡邕虽落魄他乡,穷困潦倒,但却写出了流传后世的诗赋文章,成为汉代最后一位辞赋大家。其代表作《述行赋》,短小精悍,感情沉痛,批判深刻,情辞俱佳,是汉末抒情小赋的力作。《青衣赋》用以表现男女情爱,风格大胆而直率,感人至深。他用自身的经历写出了《翠鸟诗》,以寓言的形式,反映出乱世文人恐慌不安的心态。他的《琴歌》,以对古琴神韵的描绘,抒发自己淡泊明志,超凡脱俗的独立人格。他在《饮马长城窟行》中写道:“青青河边草,绵绵思远道……”一直流传至今,成为千古咏诵的名句。

公元189年,汉灵帝去世。身为朝廷命官、边陲重臣的董卓趁机率军进入京城,废掉汉少帝,拥立汉献帝,独揽朝中大权。为了笼络人心,他决定启用读书人,希望借助贤士重振天下。蔡邕的盛名和才气董卓早有所闻,立即派人征召他进京为官。蔡邕浪迹江湖十多年,深知官场险恶,不愿出仕,便以有病在身,婉言谢绝。董卓知道后大怒,骂道:“我有灭人三族的权力,蔡邕就算骄傲,也是不过转足之间的事而已。”最后强召蔡邕为祭酒。三日之内,历任侍御史、治书侍御史、尚书、侍中、左中郎将等职,封高阳乡侯,世称“蔡中郎”。

董卓虽是一介凶残的武夫,但对蔡邕十分信任,他提出的许多好的建议得到董卓采纳。有一次董卓召集文武百官,商议废除汉少帝,在场官员大多敢怒不敢言,只有尚书卢植提出反对意见。董卓大怒,立即下令将他推出斩首,幸亏蔡邕极力劝阻,卢植才免于一死。

后来,董卓被大臣王允联合吕布诛杀,暴尸街头。董卓是乱臣贼子,的确是死有余辜。但他毕竟对蔡邕厚爱有加,也曾经倾心相待,蔡邕也是性情中人。“闻卓死,有叹息之音。”这是蔡邕的真情流露,也在情理之中。然而,刚烈暴躁的王允为之大怒,以“怀其私遇,以忘大节”为由,把蔡邕投入廷尉大狱,并处死在狱中。蔡邕曾苦苦哀求,希望能改为“黥首刖足”(在脸上刺上判决文字和砍下小腿)之刑,以留下性命,写完耗费了半生心血的《汉史》。当时好多大臣也为之求情,但王允仍是刚愎自用。六十岁的旷世奇才蔡邕在狱中含冤而死,群臣和士人没有不为他哭泣的。兖州、陈留郡间都画蔡邕的像来纪念他。他那部未完成的《汉史》也在不久的战乱中湮没无存,成为历史的遗憾。

零落:衰颓败落。

闻说:犹听说。后身,佛教有“三世”之说,谓人死后转世之身为“后身”。佛教道教以过去、现在、未来为三世。横三世佛(又名三方佛):指中央释迦牟尼佛,东方药师佛(另一说是东方阿閦佛,又称"不动佛"),西方阿弥陀佛。纵三世佛(又名三世佛):指过去佛燃灯佛,现在佛释迦牟尼佛,未来佛弥勒佛。

昔日:往日;从前。

心力,指精神与体力。词人:擅长文辞的人,指诗人。

古坟零落唯有野花正逢春,我听说蔡中郎也有了后身。

如今爱惜人才已不如昔日,不要白白抛掷才华作诗人。

 

  温庭筠的七律《过陈琳墓》,是寄慨遥深、文采斐然的名作,他的这首《蔡中郎坟》则不大为人注意。其实,这两首诗虽然内容相近,艺术上却各有千秋,不妨参读并赏。

 

  蔡中郎,即东汉末年著名文人蔡邕,曾官左中郎将,死后葬在毗陵尚宜乡互村(毗陵即今常州)。这首诗就是写诗人过蔡中郎坟时引起的一段感慨。

 

  首句正面写蔡中郎坟。蔡邕卒于汉献帝初平三年,到温庭筠写这首诗时,已历六七百年。历史的风雨,人世的变迁,使这座埋葬着一代名士的古坟已经荒凉残破不堪,只有那星星点点不知名的野花点缀在它的周围。野花春的“春”字,形象地显示出逢春而发的野花开得热闹繁盛,一片生机。由于这野花的衬托,更显出古坟的零落荒凉。这里隐隐透出一种今昔沧桑的感慨;这种感慨,又正是下文“今日爱才非昔日”的一条引线。

 

  第二句暗含着一则故实。殷芸《小说》记载:张衡死的那一天,蔡邕的母亲刚好怀孕。张、蔡二人,才貌非常相似,因此人们都说蔡邕是张衡的后身。这原是人们对先后辉映的才人文士传统继承关系的一种迷信传说。诗人却巧妙地利用这个传说进行推想:既然张衡死后有蔡邕作他的后身,那么蔡邕死后想必也会有后身了。这里用“闻说”这种活泛的字眼,正暗示“中郎有后身”乃是出之传闻推测。如果单纯咏古,这一句似乎应当写成“闻说中郎是后身”或者“闻说张衡有后身”。现在这样写,既紧扣题内“坟”字,又巧妙地将诗意由吊古引向慨今。在全诗中,这一句是前后承接过渡的枢纽,诗人写来毫不着力,可见其艺术功力。

 

  “今日爱才非昔日,莫抛心力作词人。”这两句紧承“中郎有后身”抒发感慨,是全篇主意。蔡邕生当东汉末年政治黑暗腐朽的时代,曾因上书议论朝政阙失,遭到诬陷,被流放到朔方;遇赦后,又因宦官仇视,亡命江湖;董卓专权,被迫任侍御史,卓被诛后,蔡邕也瘐死狱中。一生遭遇,其实还是相当悲惨的。但他毕竟还参与过校写熹平石经这样的大事,而且董卓迫他为官,也还是因为欣赏他的文才。而今天的文士,则连蔡邕当年那样的际遇也得不到,只能老死户牖,与时俱没。因此诗人十分感慨;对不爱惜人才的当局者来说,蔡邕的后身生活在今天,即使用尽心力写作,又有谁来欣赏和提拔呢?还是根本不要去白白抛掷自己的才力吧。

 

  这两句好象写得直率而刻露,但这并不妨碍它内涵的丰富与深刻。这是一种由高度的概括、尖锐的揭发和绝望的愤激所形成的耐人思索的艺术境界。熟悉蔡邕所处的时代和他的具体遭遇的人,都不难体味出“今日爱才非昔日”这句诗中所包含的深刻的悲哀。如果连蔡邕的时代都算爱才,那么“今日”之糟践人才便不问可知了。正因为这样,末句不是单纯慨叹地说“枉抛心力作词人”,而是充满愤激地说“莫抛心力作词人”。诗中讲到“中郎有后身”,看来诗人是隐然以此自命的,但又并不明说。这样,末句的含意就显得很活泛,既可理解为告诫自己,也可理解为泛指所有怀才不遇的士人,内涵既广,艺术上亦复耐人寻味。这两句诗是对那个糟践人才的时代所作的概括,也是当时广大文士愤激不平心声的集中表露。

公众号:秋语荷塘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 煮石斋主

    七律仄起入韵 读《蔡中郎坟》有感 莫道八叉彼世贫,可怜此世有词人 十年劳苦拮据事,万古萧条寂寞心 世事人情多险恶,高山流水少知音 中郎坟墓今何在,闻道飞卿有后身

    秋语荷塘 回复 @煮石斋主: 真好

  • 再生缘_xy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