稀世民居-海草房(上)

稀世民居-海草房(上)

00:00
07:24

走进东褚岛村,威香的海风中,随着经久不息的浪花将一只只慵懒的小船挤靠在一起,一首古老的歌谣或远或近,或长或短地涌进我们的耳畔…


“树高悬鱼网,菜园隔低墙,渔家炊烟起,香绕海草房…”


东褚岛是山东荣成市宁津镇明清时代的一个老村,2007年6月,该村被中国建设部、国家文物局命名为”中国历史文化名村”。这里极具特色、保存完好的海草房民居建筑以其浓郁的海味和原生态特色让世人惊叹。


东褚岛村民毕家模:我81岁了,我姥爷就在这儿住,多少年我就不知道了。有褚岛就有这种海草房,有这个疃儿()肯定就开始是这种房。


历史的车轮碾过几百乃至上千年后,沿海渔村中,那堆尖如垛,浅褐色中带着灰白色调,古朴中透着深沉气质的海草房及安祥中透着落寞的弯曲窄巷,写满了原生态的悠远。尽管苍黑的屋顶已经结满斑驳的苔藓并生出一簇簇茂盛的羊胡子草,但那碎石或整块花岗岩砌成墙体及屋顶上永不腐烂的海草,依然会把人的思绪引向几百年前。


孔桂兰,今年86岁。她住的是个二进出的海草房套院。老人说前面的三间房已有近百年历史,而后面的四合院则将近两百年。两个世纪过去了,这里的先人们相继离去,剩下的儿女们也都出去住进了楼房。空空荡荡的宅子里,这位老人和他的老屋一样,刻满了岁月的苍桑,但是那份悠远的记忆还在。


东褚岛村孔桂兰:这场老婆儿(婆妈)在这儿住,以后老婆儿老了我搬到前头住,这(房子)就搁这场给大儿子住,大儿子得病死了,媳妇嫁人家了,现在这儿闲着。


海草房又名海苔房。因其以生长在等深线8-10米的浅水海域的野生条状“大叶藻”为主要材料苫盖屋顶而得名。秋天,被渔民们称为“海带草”的大叶源长老了,遇到风浪叶片就被折断卷到岸边来。风浪意大,卷到岸边的海草就愈多。村里有计划盖海草房或压屋脊的人家,便在风浪过后,用杈子把海草挑起来,晒干后码成一个个海草垛。春荣秋枯的野生藻,经风吹日晒后会逐渐变成褐色。


东褚岛居委会主任王本胜:这种草分为两类,一类宽叶藻,一类是窄叶藻,咱这是窄叶儿。这个窄叶的呢要比宽叶的好。


海草房的建造,最早可追溯到新石器时代。随着生产力的发展,人们对居住条件的要求提高了,海草房民居的建筑技术不断增强,工匠们已有了明确分工,并形成了一定规范。


原荣成文物馆馆长副研究馆员张启明:一般的都是四合院儿,少说也是三合院儿,一个正房两个厢房。前面一个门楼子,这是比校简单的了。这个类型因为是普通民居,所以在沿海民居海草房里面为数最多了。


元明清时代,海草房民居建筑进入了发展繁荣的阶段。明洪武时期,为加强山东海防建设,设成山、靖海两卫,建军寨40多处,致使大批移民定居这里。屯田军户和军属性质的村落蜂起,扩大了海草房居住区城。目前荣成沿海一些村落仍有一些屯田军户的海草房存在。


张启明:在明代这里属于文登县。咱文登县三面环海,占三个卫,()威海卫,成山卫,靖海卫。都有大批驻军。带着家属,而且家属在这儿永远居住,所以说沿海地区的海草房也随着这个形势的变化越来越多了。


经过长期的不断实践、探索,先人们建造海草房的技艺不断提高,海岛上和沿海的居民越来越多地建造海草房。清道光二十年即1840年修撰的《荣成志》便记载有“邑中罕见瓦房,砌以石头,覆以茅,苫以海草,仅蔽风雨。”可见当时海草房的普及。


毕家模:它为()么抗这么些年限?一年掉这么一点儿,一年掉点儿,长的都二三尺,一般都一尺半到二尺,你想,一年掉点儿一年掉点儿,年头多就挂甲了(变硬了)


监制:侯建民   红月     剪辑&上传:邓敏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发表第一个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