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挫折经历】为什么有的受害者长大后却成为了犯罪加害者?

16.【挫折经历】为什么有的受害者长大后却成为了犯罪加害者?

00:00
12:41

挫折经历|为什么有的受害者长大后却成为了犯罪加害者?


开头引入:


我们一生中肯定都经历过很多的挫折,可能有学业的,感情的,家庭的,等等。挫折如果处理的好,会帮助我们成长;但是,如果处理不好呢?


比如说,一个男孩子在青春期的时候谈恋爱,初恋很美好,可惜很快,女孩子就提了分手,男孩就被抛弃了;不仅如此,在分手时,女孩还数落很多男孩不好的地方,不成熟、幼稚等等。结果,导致男孩积累了很多感情上的挫折。


初恋过去很多年之后,在某一个阶段,男孩在感情上遇到了同样的问题,也被女朋友抛弃,刚好这个女朋友和初恋长得很像,性格很像。那么,再一次分手,这种挫折就会激发男生曾经经历过的伤害感受,因此,他就做了比较出格的事情,轻者,打伤女友,或者是威胁;重,可能就发生更可怕的事情。


我们今天就来讲一讲,在没有处理好的情况下,挫折所引发的犯罪。




知识概念:


挫折是什么?最简单的理解就是,我们想做一个事情,结果因为各种各样的原因没做成,就被打击了,这是最简单的解释。但是在心理学上,挫折的解释会更复杂一点。挫折是一种常见的情绪反应,一般包括了愤怒和失望的情绪;这种情绪反应就是在个人目标无法完成的时候产生的,并随着具体无法完成的情况增加。


挫折感的来源是很多方面的,社会的、或者个人的,比如环境,家庭,亲密关系,以及个人的认知问题、成长发展,等等。而人为了对抗挫折感,就会做出一些行为,其中就包括了有可能发展成为犯罪的暴力行为。


早在1939年,以约翰为首的几位科学家,就通过研究提出了挫折-攻击理论,这个理论认为,人类攻击行为产生的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目标无法完成时带来的挫折;并且认为挫折是先于攻击的,而攻击是挫折的必然后果。当时在学术界引起了很多的关注。


1941年,尼尔•米勒就提出了自己的观点,他认为,我们所经历的挫折,会产生一种作出反馈的需要,因为我们要通过做出一些行为减少挫折感,但是,暴力只是我们会作出的众多行为中的一种,而非全部。


1989年,研究者们认为,我们本身具有的一些因素,会导致我们在遭遇挫折时的反应不同,其中消极情感和个人归因对挫折是否会产生攻击行为起着主要的影响作用。


看了这么多研究,我们会有一个感受,就是,挫折的确会增加攻击行为产生的概率。那么,这种攻击行为一定是外显的吗?比如说我就只能动手打,摔东西,破口大骂,或者是威胁等等。其实并不是,攻击行为也可以是不外显的,比如扎个小人,搞个迷信之类的,诅咒某人不得好死,或者像香港天桥底下的那种“打小人”,都算是攻击行为的范畴。




区别因素:


既然挫折会加大攻击行为产生的概率,为什么有些人遭受挫折之后却不会出现攻击行为呢?比如我和你做了同样的一件事情,导致本来可以成功的项目失败了,我就忍不住摔东西骂人,而你就显得很平静,在找问题,准备下次做的更好,这种区别在哪里呢?主要是以下几个方面的区别:


个人经历。比如说,之前你经历过很多挫折,已经对这种感觉很熟悉;你是一个越战越勇的人,虽然经历了失败,但仍然保持前行。


对挫折的个人理解。比如我看挫折是一种打击,你看就是一个成长的机会。


个人对挫折的反应方式。比如我很沮丧,想发泄一下;你的第一反应是冷静的分析这个问题。


环境中是否有可以诱发攻击的刺激因素。比如我正想要发泄一下,看到有个花瓶在旁边,很可能我拿起来就砸了;但是,如果什么都没有,那我暴力发泄的程度可能就轻很多。


看过这些区别,其实就可以知道,经历挫折其实也并不是不好;经历的多了,你如果形成了一个正确的看待挫折的态度,那就不会有太过激的行为产生了。


相反地,如果一个人看待挫折的态度偏激,平时又比较冲动易怒,那么,一旦发生比较严重的挫折,那他暴力犯罪的可能性就会更大。我们在生活中与疑似这类人相处的时候也要小心,避免自己给他们带来挫折,比如说,刚好是竞争对手的时候,那就想办法让一下,软化一下态度。


另外,如果我觉得这个挫折的出现,是有人故意的,或者说是明知道这个事情对我很重要,还故意弄砸了,让我没有达到本身的目标,那这种情况下,攻击行为出现的概率就会比一般情况大很多,也更容易引发犯罪;相反地,不可抗力造成的挫折攻击行为是很少出现的。比如说,


我第二天要见一个很重要的客户,是一笔很大的生意,相关资料已经准备好放在了文件包里;而公司里的竞争对手,不愿意让我成功签单,他就找到一个机会,把我的资料偷偷换掉了。等我见到客户,被对方发现资料准备的很烂,导致合同没签成。我很生气,并且在知道是同事搞鬼之后,很可能就会出现对他的敌意和攻击行为。但是,如果同样的情况,不是公司搞鬼,而是突然下暴雨,我又没带伞,导致资料损坏无法签单,这种就是不可抗力造成的挫折,一般就不会引起针对别人的攻击行为,毕竟我们无法控制天下不下雨。




挫折与攻击转移:


除此之外,挫折很可能导致攻击目标的转移。一般来说,我们会觉得,挫折发生了,肯定得攻击攻击给予我们挫折的目标,来消除我们的挫折感,比如刚才提到的扎小人,打小人,虽然是间接的攻击,但还是在攻击那个带给我们挫折的人。但是,如果这个目标太过于强大呢?就算了吗?并不是,这个时候挫折引起的这种攻击行为,就会发生转移,转移到那些弱小或者无辜的目标上面去,把他们当做是挫折感消除的替罪羊。


举一个日常生活中的例子,假如我本人,在工作中被歧视、被侮辱、很憋屈,想做的事情又因为一些原因没有办法推进下去。那么,我要怎么去做才能把我这种挫折感降低,我去理论吗?或者是我去和领导说这个事情?我担心我理论了之后会被炒鱿鱼,毕竟老板可能也不希望公司里吵来吵去,我就带着这种挫折感回到家了,就很可能把自己的愤怒和沮丧发泄在最亲近的家人身上,打老婆孩子发泄,来以此消除在公司获得的挫折感。


这个挫折引起的暴力攻击转移的观点,同样也可以被用来解释暴动和一些武装冲突,研究者们认为暴动的群体大部分都是因为在社会生活中承受了太多的挫折,不如意,又没有办法与公权力对抗,所以他们可能通过暴力暴动来表达他们被压抑的挫折感和愤怒。我们在第一章讲到的福建南平血案,凶手除了本身性格的因素,也存在这种因为挫折导致的暴力攻击转移,最终导致他把泄愤的目标转移到了弱小的小学生身上。




原因分析:


我们刚才讲了很多挫折导致攻击行为的方式和结果,那挫折引起的攻击行为是如何产生的呢?目前学术界对于挫折产生攻击行为的原因,还没有一个准确的定论,各种研究和讨论都在进行,但是有一种原因,值得我们关注,就是神经生物学的原因


一些研究表明,我们的一个神经系统负责执行对挫折的基本反应,碰巧这一系统的基本反应之一是暴力。该系统由杏仁核到下丘脑,最后到中脑。当一个人受到某些挫折时,我们的额叶被激活,与我们脑子中间的负责对抗挫折的系统联动,根据从额叶区域收到的信息来决定作出何种反应。


当挫折程度低的时候,一般我们会不想动,沮丧的情绪会让我们很痛苦,但是并不会选择攻击的行为去发泄,可能这个时候我们会选择哭泣,沉默来对抗。如果挫折程度稍微高一点,或者是突然发生的时候,这个系统一般情况下会让我们选择暂时逃跑去避开这种挫折的情况,然后再选择其他方式去处理挫折情绪。而当挫折水平很高的时候,这个系统会显得很活跃,让我们浑身发抖,情绪异常激动,并且会选择外显或者不外显的攻击行为来发泄和对抗目的没有达成带来的那种强大的挫折感。




应对方法:


我们前面说了,挫折是一种很平常的情绪,每个人都会有,所以,去关注,哪些人遭遇过挫折,他会变得怎么样,我应该特别防范哪些人,等等的这种做法是不切实际,也不应该这样做。我们关注的目标应该是个人如何正确看待、应对挫折。我从以下几个方面谈一谈:


1、看待挫折的态度。如果仅仅把挫折看成是失败,那么就会切实体会到打击,越看重,打击越大;相反,如果把挫折看成机会,挫折能够给你带来额外一次机会,你可以在这次机会中,修改完善,做得更好。给多一次机会给自己,是很好的情况。


2、高期待的影响。如果对自己的期待过高,这件事一定要做成,不允许失败,甚至是,“这辈子我都没有失败过”,在这种高期待的心态下,很大可能性是你完全承受不了任何挫折。因为期待太高,高期待很容易造成自尊心受到影响,挫折感很强。


3、如何看待别人对自己的评价。别人对你的评价,一定会因为这个挫折变得很差吗?我们自己是什么样的人,是受到事情的影响而波动的吗?成功了就优秀、不成功就是loser。这种看待别人评价的方式,也容易导致更多更深的挫折。




小结


挫折这节课就讲到这里,我们一起学习了挫折的定义,产生的原因和特点,以及我们怎么看待和应对挫折。我是张蔚,我们下节课见。




参考文献


Berkowitz,Leonard (1969). Roots of aggression: A re-examination of thefrustration-aggression hypothesis. New York: Atherton Press.


Cohen,Arthur R. (1955). "Social norms, arbitrariness of frustration, and statusof the agent of frustration in the frustration-aggression hypothesis". TheJournal of Abnormal and Social Psychology. 51 (2): 222–226.


DeBotton, Alain. The Consolations of Philosophy. New York: Vintage Books, adivision of Random House Inc. April 2011: 80.


Friedman,Howard S.; Schustack, Miriam W. (2014). Personality: classic theories andmodern research (5 ed.). Boston: Pearson. pp. 204–207.


Miller,NE, The frustration–aggression hypothesis, Psychological Review, July 1941, 48(4): 337–42.


Siegrist,J; Menrath, I; Stocker, T; Klein, M; Kellermann, T; Shah, N.J; et al. (2005)."Differential brain activation according to social rewardfrustration". NeuroReport. 16: 1899–1903.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发表第一个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