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治通鉴》117集 译注·汉纪七 汉文帝前十一年(壬申,公元前169年)

《资治通鉴》117集 译注·汉纪七 汉文帝前十一年(壬申,公元前169年)

00:00
10:37

【强烈推荐】

在卷帙浩繁的历史文化典籍中,北宋史学家司马光所著《资治通鉴》以“鉴于往事,以资于治道”名传千古、闻名于世,它与《史记》并称“史学双壁”。

【内容简介】

资治通鉴》中的权谋智慧、慎独智慧、淡泊智慧、正气智慧对每个人都有重要意义。正如清代史家钱大昕说,读十七史,不可不兼读《资治通鉴》。“读资治通鉴,就像看高人下棋。历史人物的每一步,都是一个棋谱。我们看多了,自会下棋了。”《资治通鉴》正是一盘智慧的棋局,打开你的历史视野,开悟你的思维。

【主播简介】

主播:龙庙山精品故事-峻宇 | 作者:(宋)司马光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 现在未来86

    重五谷而轻金玉!这是《天工开物》的思想啊

    落叶如舞倦的蝴蝶 回复 @现在未来86: 蒙古大军攻入伊拉克后,抓国王与金银库,饿死金玉与粮食那个重要?

  • 诚然心动

    晁错很有建树

  • 我爱丹宁布

    惜民爱民养民并教化,帝王的基础,农业大国,粮食是命脉

  • 乌鸦宝笛

    几千年前的智慧从未过时

  • 欧阳237271914

    晁错(前200─前154),西汉政治家、散文家。颍川(今河南禹县)人。汉文帝时任太常掌故,奉命从伏生受今文《尚书》。后任博士、太子家令,深受太子(即景帝)的宠信,被称为"智囊"。他主张重农,又力主削弱诸王势力。景帝即位以后,晁错迁为内史,后升任御史大夫,位列三公。他因向景帝进《削藩策》而被藩王怨恨,是故七国藉口「诛晁错,清君侧」,发动叛乱。在内外压力下,景帝将晁错斩于长安东市。其主要论文有:《言兵事疏》,《守边劝农疏》,《募民实塞疏》,《论贵粟疏》等等。

  • 亘古月清明

    文帝说,你能不能一次说完??

  • 韩萌_84

    声音好,质量棒

  • 电气阿亮

    天妒英才,贾谊早逝。大汉幸甚,晁错接任!——Sunny2022.03.18

  • XM静水

    如配有文字就好了!

  • 世实之

    文帝是好皇帝,也碰上了好臣。要是奸臣当道文帝怕是不好过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