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4 万年吉地:节俭的道光皇帝在修陵寝时不抠门(上)

2.14 万年吉地:节俭的道光皇帝在修陵寝时不抠门(上)

00:00
14:39

清朝道光八年(1828年),发生了一起牵涉众多朝廷高官的大案。案件由道光皇帝爱新觉罗·旻宁亲自过问,他连发十三道上谕,严厉斥责涉案官员丧尽天良居心可恶,将他们抄家的抄家,革职的革职,发配的发配。


道光皇帝为什么如此震怒呢?原来是他的陵寝出了问题。


在古人看来,人在逝世后灵魂仍然存在。也因为此,逝者所居的“阴宅”,和活人所居的“阳宅”同样重要。


比如按照我对南京的理解,明朝的南京城,实际包括了35.267公里长的京城城墙围起来的、象天法地的“阳城”,大约22公里长的红墙围起来的、布局象征北斗七星的、安葬着朱元璋与马皇后的孝陵“阴城”。大明孝陵这座“阴城”为什么占地如此巨大、布局如此讲究呢?因为这实在事关国家的前途与命运。


按照风水的说法, 一家之主坟墓的风水,会影响到一家人的前途与命运。至于贵为天子的皇帝,他的阴宅就不仅是他个人的灵魂栖居之所,更关系到皇朝的盛衰更迭和社稷的安危成败。于是为了追求皇权永固,历代的皇家陵寝都十分重视位置的选择,把风水堪舆之术发挥到了极致;又于是在古代的乱世,“挖人祖坟”成了上到朝廷、下及民间的强有力的斗争手段,比如明朝末年,在那风雨飘摇的时代里,就发生过多起大规模的毁坏皇陵的事件。


一是明熹宗天启初年,为了遏制东北爱新觉罗氏金国的侵略,明朝挖了位于今北京市房山区、被认作金国祖先的金朝皇陵,如把金太祖完颜阿骨打睿陵主陵脉的龙头砍掉了一半,在咽喉部位挖了一个深洞,里面填满鹅卵石,以期断其王气,还把金陵地面上的建筑全部砸毁,甚至扒开墓道,掘开地宫,并且在金陵原址上修建了许多关帝庙,起到震慑的作用。


二是明毅宗崇祯年间,张献忠焚毁了位于今安徽凤阳的明皇陵大殿,还把陵庙内外的松柏砍伐一空。


三是同样在崇祯年间,李自成又把号称朱家龙脉之祖、位于今江苏省盱眙县的明祖陵毁坏得一塌糊涂。而为了报复,怒不可遏的崇祯皇帝朱由检派人找到了位于今陕西米脂县的李自成家祖坟,不仅挖坟,并且开壕堆骨,聚火焚烧,并且砍尽了周围1300余株大小树木。


被人挖了祖坟,那是奇耻大辱,而挖人祖坟的目的,从社会信仰的层面来说,就是断绝敌人的“龙脉”,破坏对手的“风水”,如此一来,大到朝廷的国运与王气,小到家族的运气,也就断绝消散了。


当然,在中国古代乃至现代,更加普遍的情况,还是出于取财的目的而盗挖陵墓。比如据说为东汉末年曹操所置、南朝时代确实设置的发丘中郎将、摸金校尉,主要干的事情就是发掘陵墓、搜刮金银财宝。至于作为一个古老职业的盗墓,直到今天仍然难以禁绝。与此相关联,厚葬还是薄葬,也一直是中国传统社会非常纠结的一个现实难题,因为厚葬意味着被盗的可能性增大,而薄葬又有违“慎终追远”即慎重地办理父母丧事、虔诚地祭祀远代祖先的孝道,有违“事死如事生”的理念。


交代了以上的背景,我们再说回清朝皇帝的“阴宅”。


清朝皇帝的“阴宅”,也称“万年吉地”。按照清制,皇帝即位之初,即可为自己寻觅驾崩后的“万年吉地”,等到驾崩入葬,这“万年吉地”就称为“山陵”或“陵”。入关以后的大清“万年吉地”或“山陵”,具体来说有两处。一处位于今河北省遵化市马兰峪,这是以合葬了清世祖顺治皇帝福临及其皇后的孝陵为中心的东陵。另一处位于今河北省易县太平峪,称为西陵,西陵的主陵是泰陵,这是清世宗雍正皇帝胤禛及其皇后的合葬陵墓。


与历代的帝王陵寝一样,清东西陵的选址和营建,深受风水学说的影响。


以清东陵为例,《清朝文献通考》是这样记载其风水的:

“山脉自太行来,重冈叠阜,凤翥龙蟠,嵯峨数百仞。前有金星峰,后有分水岭,诸山耸峙环抱。左有鲶鱼关、马兰峪,右有宽佃峪、黄花山。千岩万壑,朝宗回拱。左右两水分流夹绕,俱汇于龙虎峪,崇龙巩固,为国家亿万年钟祥福地”;


又《清朝文献通考》记载清西陵的风水道:

“山势自太行来,巍峨耸拔,脉秀力丰,峻岭崇山,远拱于外,灵岩翠岫,环卫其间,前则白涧河旋绕,而清、滱、沙、滋诸水会之,后则巨马河潆流,而胡良、琉璃、大峪诸水会之,信天设之吉地也。”


总之,清东西陵都是背山面水,坐北朝南,风水极好。


比如清西陵为“天设之吉地”,我们不妨具体描述一下:永宁山像一道天然的围屏,矗立在整个陵区的北面,成为各个陵总的祖山;陵区西侧是被称为“西陵八景”之一的云蒙山;东面,金龙峪等山峦盘旋远去;元宝山作为泰陵的朝山,端峙陵区之南;在元宝山的东西两翼,东、西华盖山巍峨对峙,成为陵前气势雄伟的天然屏障,形成一个自然的陵口;陵口东有九龙山,西有九凤山,大红门巧妙地布置在两山天然豁口中间,前后地势在聚敛中又呈宏廓。西面有拒马河,南面有易水河。


整个陵区群山拱卫,众水环流,确为风水佳境,万年吉壤。


当然,能够选到这样风水极佳的万年吉地,并不容易,除了需要跋山涉水、不辞辛劳地踏勘,更要有高超的相地水平。


比如为雍正皇帝相度西陵陵址的主要有两位大臣,一位是怡亲王允祥,另一位是时任福建总督的高其倬,尤其是高其倬,他不仅是当时的封疆大吏、著名诗人,还精通风水之术,曾为风水名著《疑龙经》、《撼龙经》作过批注,因而雍正特地将他从任所召到京师,命他协助怡亲王允祥相卜吉地。高其倬最后相中的万年吉地,“实乾坤聚秀之区,为阴阳和会之所。龙、穴、砂、水无美不收,形势、理气诸吉咸备”,雍正皇帝大为满意,特旨表扬他的“筹度万全”、“忠爱至诚”,高其倬也因此被时人称为“红顶风水大师”。


然而相对于怡亲王允祥、福建总督高其倬因为选定了上佳吉壤,得到雍正皇帝的宠幸,为道光皇帝相度万年吉地的一班臣僚,不仅没有那么幸运,而且后来的遭际还可以说很惨,比如英和等七家官员的家产被查抄,英和等九人被发配黑龙江、伊犁、乌鲁木齐等地,英和的两个儿子以及其他十几位官员被革职;年逾八旬、为官清廉的戴均元虽然免其发配,仍被逐回原籍,而且子孙免职;绵课等八人被罚白银256000两;风水师宋泗等人也一度被关押审讯。


这又是怎么回事呢?我在这一讲的下篇,再为诸位听众朋友细细分解。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 昨夜星辰z_

    打卡

  • 何振兴0

    已读文稿

  • 阿褔妖精

  • 阿褔妖精